《小学思想品德课标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思想品德课标解读.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学习体会,吉庆镇中心小学 孙静宜,品德与生活(2011版)课标:,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实验稿)课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2011版)课标: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2011版)课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增加了“爱亲敬长”“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能力与方法目标中提出“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中降低了一部分知
2、识要求。,修订稿 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创设多元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实验稿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修订对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通过一个个中观、微观教学目标来实现。,课程目标具有指导性,决定教学目标的方向,辐射本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制定教学目标要以课程目标为基础。在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定位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与本地学生的
3、现有基础相吻合。把了解学生作为基础。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地区的学生基础、现实环境不同,教学目标有所区别。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集中、明确。避免面面俱到,大而空。不同类型的课,目标有所侧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意义的理解从学生个体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加工的对象。作为独立的人,有着独特的生活感受。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
4、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从学生发展看,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自主建构,自我发展的。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看,培养有主见和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形成创新人格和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两种形式,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 1 是学生个体能独立完成的任务。2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与伙伴的合作学习与探究 1 强调发挥群体智慧,共同参与。2 合作学习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层次 3 关注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避免走过场。,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
5、、社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调动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同时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或校内外其他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四),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拓展教学时空的概念,从学习内容的扩展看: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不仅局限于教科书,而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1 每一个地区都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优势。2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提高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敏感性。3 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自己去感受、挖掘、发现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开展多样的活动是学生学习
6、的主要形式 通过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在本课程中,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二),多样的活动类型互动性活动:交流、讨论、辩论、实践性活动:参观、调查、访问、践行、体验模拟类活动: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操作类活动:小制作、画画、图表及撰写报告查阅类活动:阅读、查找、搜集资料、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适宜和有效性,适宜: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条件选择活动方式。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现实基础相适宜,符合学生认知基础和现有能力。与本地的实际条件相适应,就
7、地取材、因地制宜。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吻合,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在参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儿童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学习的发起者,邀请者。注意开启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喜欢的学习中来。学习活动的设计者。要设计富有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情境活动和探究问
8、题。学习过程的领导者和推进者。(1)营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2)给学生以方法和正确的价值引导。(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并通过恰当的评价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谢 谢 大 家!,案例 遵守交通规则靠自觉1.态度:初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懂得珍爱生命。2.能力:通过运用观察、访问等各种办法搜集、整理关于交通法规、交通事故的信息;初步具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3.知识: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与小学生关系密切的交通规则和常识,明确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危害。,在教学过程中,教
9、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注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还应通过学生的反应和作业检验目标的达成状况,深入反思并不断改进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一),教学过程中的目标意识与目标达成,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目标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表现,特别是根据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调整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反思并改进教学。,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
10、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一),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因素,制定目标不清晰,目标过大、过空。对学生缺乏明确的分析,教学目标定位脱离学生实际。教师目标意识欠缺,教学过程中目标游离。目标达成取决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的接纳、吸纳和消化程度。,不同的生活环境致使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学生的道德困惑和成长需求,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活动和情境问题的出发点。学生己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
11、经验也是丰富学习内容的重要资源。,创设情境必须建立在深入的学情分析基础之上,(学生已有认知基础、生活感受、思维视角、困惑),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不是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翻版)情境设计的典型性:有助于激活和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情境设计的思考价值:通过情境生成问题,给学生探究、发现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反思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情境设计的多样化:视角多元,形式丰富多彩。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在观察、体验、感悟中获得对生活世界的真实感受。,拓展教学时空的意义,课程性质:“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
12、系。学生成长的规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良好道德的形成是在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中实现的。课程的适应性:我国地区差异大,需要回到本地的生活实际。,从学习模式的改变和场所的延伸看:学生的学习活动已不局限于课堂,而是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的有机融合。1 课前、课上、课后活动是一个延续的有机整体,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拓展活动的指导和检查。2 对于学生的课前调查和搜集的资源要用足、用好、用妙。注意挖掘资源的教育要素。,与学校惯例性活动的结合(节日、校庆、建队日、开学、改选、常规性活动)。与本校特色活动和某一时期班队主题活动的结合。与各学科学习的贯通与配合。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活动的配合。善于利用即时教育契机。与校内外
13、活动相配合的弹性化安排。,多种教育途径的有机结合,有效:强调活动的实效性,避免华而不实。活动有价值: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达到实际效果活动有效率: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好的效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效用,避免多而滥。活动有魅力:学生喜闻乐见,活动过程中有较高的参与度(吸引力、长久的感染力和参与面),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注意的问题,做好学情分析,关注个性差异。选择适宜的活动方式,整合多种活动形式,注重活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时间。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有相对的灵活性、开放性。重视活动环节的连续性和活动的延续性。,实验稿 评价目的(前言)评价
14、特点 评价方法,修订稿 评价目的(前言)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评价方法的选择 评价的注意点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品德与生活“评价建议”修订对照,实验稿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评价内容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修订稿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评价的目标和内容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评价的实施和反馈,品德与社会“评价建议”修订对照,更加突出了本门课程的特性,进一步强化了评价在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能力方面的内容。,关于“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品德与生活,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的提升。本课程的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尊重每个
15、儿童在品德与行为、生活态度及探究能力方面发展的独特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评价建议”,品德与社会,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评价建议”,关于评价目标和内容,双边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评价做了更准确的界定。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态度、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强调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对教师的评价。目标的落实,方法的运用,学生参与度,进步成效。,关于评价方
16、式和方法,多主体 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开放式 多种方法组合。观察、描述、测试、作品、自评和互评。,评价的实施和注意点,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为评价依据,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让学生从消极的被评价对象变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使他们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在自评和互评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反馈。提供给学生的评价结果应是真实、可信的,有助于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思自我,从而建立自信心,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创新。,评价的标准要公正、客观,避免以偏概全,尊重个性差异。关注过程性评价,发挥
17、评价的即时反馈效用,实现评价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借助评价手段调控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修改的共同点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更加体现了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加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生活“教学建议”修订对照,修订稿深刻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教学过程的注意点,实验稿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老师的角色和任务 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学活动 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案例 养成好习惯,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
18、感情。2行为与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我检测、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实践操作等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和行为习惯。3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4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体验活动的成果。,区分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意义,(一)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修改稿两个突出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课程定位、课程理念、目标等做了更为科学、准确、严谨的表述。在充分调研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内容层次、难易程度做了调整,更体现了适切性,对“实施建议”等,做了具有针对性和直接指向性的表述,更体现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五)内容标准部分适当降低难度、对各年段(中、高)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根据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作必要的内容补充与修正,增加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护国家遗产等内容,原内容标题略有调整。(六)实施建议部分做详细的、实际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在课程实施要求与建议部分采取了直接指向的表述方式,同时对课程教学时数、专任教师配置等具体实施要求予以明确化。,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基于课程性质、体现基本理念、反映课程基本特点 教材、教学、评价,宏观、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