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土地调查培训提纲.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74583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土地调查培训提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城镇土地调查培训提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城镇土地调查培训提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城镇土地调查培训提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城镇土地调查培训提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土地调查培训提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土地调查培训提纲.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镇土地调查培训提纲,一、城镇地籍调查概述:二、城镇地籍调查内容:三、作业依据:四、工作流程:五、测区踏勘:六、收集资料、编写技术设计书:七、宣传、试点工作:八、权属调查工作:九、控制测量:十、界址点测量:十一、地籍图、宗地图测绘:十二、自检、互检工作:十三、城镇地籍数据库建库工作:,一、城镇地籍调查概述,城镇土地调查即城镇地籍调查(简称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相关法规,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成果,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集行政、技术于一体的工作。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法定程序,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其资料成果

2、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地籍调查通常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是初始土地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是在变更土地登记或设定土地登记时利用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对变更宗地的调查,是地籍管理的日常性工作。二次地籍调查要求在无城镇地籍调查资料或地籍资料严重缺乏,展开初始地籍调查工作。而对于已完成初始城镇地籍调查的地区进行地籍更新调查,即变更地籍调查。,二、城镇地籍调查内容:,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土地权属调查:通过对宗地权属及其权利所涉及的界线的调查,在现场依据规定程序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绘制宗地草图,调查用途(地类),填写地籍调查表。地籍测量:在

3、土地权属调查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三、作业依据:,1、TD/T 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2、CJJ731997城市测量规范;3、1991山西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4、2007山西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补充规定;5、根据测区情况编写的技术设计书;,四、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图,五、测区踏勘,了解测区范围内的宗地情况、交通情况、人文地理情况、控制点分布情况、控制点完好情况。为以后工作作好准备。,六、收集资料、编写技术设计

4、书:,收集图件: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房产图等。控制点资料。根据收集的资料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设计书的编写,要结合实地情况,要有针对性、指导性。技术设计书内容:1、调查区域基本情况;2、作业依据;3、主要技术路线、技术指标;4、权属调查方案;5、控制测量方案;6、界址点测量方案;7、地籍图测绘;8、自检、互检及质量保障措施;9、上交资料内容:,七、宣传、试点工作,用电视、广告作宣传,调查通知书要发到每户,要制作工作证,调查时带证作业。选择一个街坊进行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统一认识、统一作业方法,及时编写技术补充规定。,八、权属调查工作,权属调查,由法人指界,并在地

5、籍调查表上签字后,标定界址点,绘制宗地草图。界址点的标志,一般在建筑物上的采用红油漆喷涂标志,在空地上埋界桩。宗地草图是宗地的原始描述。其特点是:图形现场绘制、图形近似、不依比例尺、实地丈量注记的边长等。宗地草图内容:本宗地号、门牌号,邻宗地号、门牌号;本宗地使用者名称,邻宗地使用者名称;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编号及界址线;宗地内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界址边边长、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的关系距离及距建筑物的距离;界址点的几何条件;指北针、丈量者、丈量日期。,九、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权属调查可同时开展。目前广泛采用GPS 测量,测量的技术已很成熟。重点: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一

6、定要满足规程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与农村土地调查的衔接。常用的投影面:例如 在选择坐标系时,要考虑投影面的问题。常用的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长半轴a=6378245,扁率=1/298.3),原点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高程异常最大为:+65米,平均+29米。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的是1975年国际椭球(长半轴a=6378140,扁率=1/298.257),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高程异常最大为:+40米,平均+10米。以上两种坐标系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一般按3度、6度分带。保证在全国范围拼接。国家控制网的精度只能,满足了小比例尺测图的需要,它不能满足城市规划

7、管理,工程勘察的需要。,为了满足城市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的需要,应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统的建立:1、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2、城市平面控制坐标系统选择的原则是: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3、可按下列次序选择城市控制网的平面坐标系统:1)、当长度变形值小于2.5cm/Km时,应采用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度带的平面坐标系统。2)、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依次采用:(1)、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度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为城市平均高程面。(3)、面积小于2

8、5Km2城镇,可直接采用假定平面坐标系统。,所以,为满足城镇地籍测量精度(即每公里长度变形不大于2.5厘米)的需要,应选择建立独立坐标系统。同时联测1980西安坐标系,建立两种坐标的换算关系。换算公式为:cx=p+Kcos()x-Ksin()y cy=q+Kcos()y+Ksin()x其中:P、q 为平移参数;为旋转参数;K 为缩放系数;此公式为平面坐标换算公式,只适合在小范围内使用。,十、界址点测量,为保证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对仪器进行矫正,基座对中情况,棱镜常数等。一般棱镜中心位置在中心,所以测量时加常数。观测时,照准位置,应该是墙角,而不是棱镜中心。棱镜常数测定方法,十一、地籍图、宗地图

9、测绘,地籍图表示内容:图地籍要素、数学要素及地物要素。地籍要素:各级行政境界、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号、地籍号、座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宗地图测绘内容:宗地图图幅号;地籍号;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线;单位名称;本宗地界址点位、界址点号、界址线及界址边长;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邻宗地界址线(示意);相邻宗地、道路、街巷及其名字;比例尺、指北方向、图廓线、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期等。地籍号编号方法:以市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地籍编号分为四级,即:县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县、街道(乡、镇)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字表示。街坊(村)、宗地必须以,阿拉伯

10、数字表示。县级行政区编号可以直接采用GB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规定代码的后三位,但不反映在图面上,仅反映在地籍簿上。街道、街坊编号均以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宗地编号以四位或七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宗地编号统一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由“1”开始顺序编号。地籍图图面的宗地仅注记宗地号,县级行政区编号、街道(乡、镇)编号、街坊(村)编号可以省去。例如:140106002005034,其中14表示山西省;01表示太原市;06表示迎泽区;002表示第二街道;005表示第五街坊;034表示第34宗地。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时,地籍编号分为三级,即: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界址点编

11、号:按地籍街坊统一编号,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由“1”开始顺序编号,不得有重号。,十二、自检、互检工作,对文字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界址点采用仪器抽查结合钢尺丈量边长的办法。检查工作要作好记录和统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十三、城镇地籍数据库建库工作,1、软件的选择:应以GIS平台为基础,满足土地登记需要。同时应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管理,具有对地籍信息的采集、录入、编辑处理、存储、查询、分析、统计、显示、输出、信息更新、维护等功能。2、系统建设原则:1)、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地籍数据整合、数据管理与应用的需要,使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便于管理维护、数据更新等。2)、前瞻性:系统设计

12、应充分考虑各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数据应用的诸多方面,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确保系统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3)、安全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权限,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窃取和破坏,系统操作安全可靠。4)、经济性:系统建设要在实用的基础上作到最经济,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5)、规范性:在系统设计中,应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及软件工程的有关标准,使系统产品为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行业所接受和使用。6)、一体化:系统要将业务运做与管理和服务集成于一体,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更新入库的一体化,建立一个完善、优质和高效的地籍空间数据管理与服务体系。,系统的组成:城镇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地籍数据的整合、建库、更新及应用系统和地籍信息的共享服务与发布系统。地籍信息整合、建库、更新及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多源数据的抽取、转换、入库,在数据更新过程中,通过多版本控制等方式,解决历史数据的回溯等;应用系统包括地籍数据在土地登记过程和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的查询、统计、输出及相关业务的各类应用等。地籍数据的共享服务与互联网发布系统,为数据的共享服务,提供面向决策、业务和社会公共的服务。因此,从数据共享的层面而言,系统应用包括以下内容:地籍数据的发布服务系统、地籍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地籍数据的互联网发布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