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77144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5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中药学主讲:马超英,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2.熟悉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等内容;3.了解中药的起源。,2,3,总论(8),中药: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中药学:P.1.专门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西药:又称化学药,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而制成的药物。天然药:在天然环境下而形成的,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草药:此词始见于宋代。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4,第一章(2),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

2、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一、中药学略具规模,至迟在秦汉之际这可从山海经、周礼、五十二病方等书所记载的大量动、植、矿物和药物名称的丰富知识中推断出来。,二、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 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此书简称本经。全书共3卷。载药365种,按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分为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分类比山海经多人、米谷、菜、虫四类。进一步充实了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药学基本理论。载有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始创药物功效分类方法(三品分类)。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其缺点是略而不详。,8,三、本草经集注是对本经的补充和发挥,南朝宋齐梁人陶弘景所

3、著,载药730种。本书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和有名未用七类。对药物的产地、采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的性味、形态、鉴别、炮制方面的论述颇多补充和发挥。如把药性分为大寒、寒、微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8种。并创立了便于临床应用的诸病通用药物的分类法。如治风通用药,治黄疸通用药等等。此种分类法一直沿用了一千几百年,后世中药的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书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四、新修本草即唐本草是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第一部由政府修订发行的本草书。本书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由公孙无忌主持,

4、由苏敬、吕才、许敬宗等20余位名医担任编辑编著而成。全书计53卷,分为本草学、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44种,本书的特点是:图文对照法首创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五、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是集宋以前药物学之大成本书共30卷,共载药物1558余种。先后 经官方修定过三次。本书的特点是:广收博引,内容丰富。系统集录了上自本经,下迄唐宋各家医药名著,收集了经史传记、佛家道藏等书中有关药物学的资料,共选辑药物书目十七种,方书达九十七部,其它书目133种,共247种(部)。,本书是研究六朝唐宋亡佚方书的重要文献资料。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等作了进一步的考订和补充。其绘图精致清晰,堪称是集宋以前

5、药物学之大成。在本草纲目刊行前,上下五百年间,一直作为研究本草学的范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六、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具有 世界性影响的药物学巨著全书凡52卷,约200万字,绘图1092幅,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并附单方、验方11096个,分为16纲60类(目)。其中植物药按自然属性分类,“从贱至贵”,具有进化论思想的萌芽。是中古(秦、汉、唐、宋)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药物的性味以及生长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归纳比较而制定出来的。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类似分类法较之要晚170多年。,对明代及明前中药学进行了大总结。矿物药载有19种单体元

6、素(钾、钠、钙、镁、铜、铁、锡、金、银、铝、锰、锌、铅、汞、硫、硼、碳、硅、砷),对每一种元素的来源、鉴别、化学性质都作了详细的记载。,七本草纲目拾遗是对纲目的补充修正。及文献保存价值 自纲目问世后约200年,清杭州(钱塘)名医赵学敏参阅文献600余种,编纂成纲目拾遗一书。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新增710种,分部较纲目多藤、花两部。本书先对纲目的若干错误进行辨证,其次增入国外或少数民族地区药物。如金鸡勒(抗疟)、胖大海、鹧鸪菜(驱蛔)、鸡血藤、接骨仙桃、强水、鼻冲水(氨水)、缅茄、西国米、必思答、琐琐葡萄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中医政策的指引,中药学获得了新生,并得到迅速发展,如创办中医院校,设立中医院,普查中药资源,整理出版大量中药学书籍,药材引种(天麻、砂仁、丁香、三七等)和驯化(麝、鹿),人工合成和半合成天然药物(牛黄、冰片、鱼腥草素、延胡索素等),致使全国各地现在使用的中草药多达8000种左右。近年国家为中医药现代化提出了系列的规划和措施,为中药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