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与研究的问题与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82109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3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参与研究的问题与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教师参与研究的问题与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教师参与研究的问题与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教师参与研究的问题与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教师参与研究的问题与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参与研究的问题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参与研究的问题与方法.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参与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段俊霞,第三讲 教育文献检索,(一)文献,文献在古代原意指典籍和宿贤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文”指历史上的图书、档案等典籍记录;“献”指贤者所发的议论和追记的记录。“文献”的涵义变化: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和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二)教育文献,教育文献是指一切用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文献材料,即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有较大的理性认识价值或实践指导价值的文献,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情报源和信息源。,(三)文献

2、检索,文献检索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在众多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文献检索”和“文献查阅”常常互用。“检”和“查”都有寻求、查找的意思,“索”指索取、获得文献的意思,“阅”指阅读文献,并有分析评价之意,文献查阅意义较宽泛些。,一、教育文献的种类,零级文献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三级文献,零级文献:灰色文献,未经发表和有意识修饰的最原始文献一级文献:原始文献,直接记录事件等的资料,期刊二级:检索性文献包含题目、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三级:综述、评述等,教育文献检索的过程,(一)分析准备阶段(二)搜索获取阶段(三)加工整理阶段,(一)分析准备阶段,从众多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找符合特定

3、需要的文献,是资料查找、搜集的过程,也是分析研究的过程。1明确检索方向与要求 文献检索,首先要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要求,确定所需文献的主题范围、时间跨度、地域界限、载体类型等。对研究课题了解越充分,检索的针对性越强,效率也越高。,2确定检索标志和工具,正确地确定检索标志和工具,能够以最简捷的方法,迅速、准确地获得研究所需的文献信息。要确定检索工具和检索标志,通常要求研究者了解各种检索工具的性质、内容和特点,根据现有条件选择与课题适宜的、自己所熟悉的检索工具,在自己能把握的信息源中查找文献。教育研究常用检索性工具书按其用途,可分为检索性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工具书两类。,3确定检索途径和方法,确定检索

4、途径可根据文既定标识,即文献外表特征(如作者名、文献名、代码等)或内容特征(如分类目录、主题词等)进行查找。教育文献的常用的检索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追踪法、综合查找法。,(二)搜索获取阶段,根据检索结果获取文献。搜索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有用的资料分别按照适当的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打印、复印等方式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三)加工整理阶段,1文献的分类整理 分类整理是指将大量无序的文献材料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门别类,系统整理的过程。可按时间、内容或主题等作标准进行分类。2做摘要或笔记3写综述或评论 4准备参考书目,二、教育文献检索工具,

5、(一)检索性工具书 1书目2文摘3索引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社科新书目新华文摘国内外教育文摘全国报刊索引教育论文索引,(二)参考资料性工具书 教育文献检索的参考资料性工具书,可包括教育辞书、教育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三、教育文献检索的途径,根据文献的既定标识,利用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来查找和获取所需文献的方法。文献的既定标识由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两方面构成,外部特征:著者名、文献名、代码(报告号专利号课题号);内部特征:分类体系(学科范围)和主题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检索途径有分类、著者、关键词等。,文献检索的五条途径 1著者检索 2书名检索 3代码4分类体系5主题词检索,四、教育文献的

6、检索方法,(一)顺查法 按时间顺序,以所研究课题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进行查找。(二)逆查法 逆查法也称倒查法,与顺查法的行程相反,是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时序进行查找。这种方法适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三)追踪法 追踪法又称引文查找法。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中参考书目或引文注释为线索,步步追踪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四)综合查找法 综合查找法就是将各种方法结合加以使用以达到检索目的。,五、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一)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要求:“准”、“全”、“深”、“快”。准:高的查准率;全:高的查全率;深:占有情报的多

7、样性及内容的专深;快:要迅速。,1检索要全面 全面不仅要查阅与课题有直接关系的资料,还要查阅与课题有间接关系的背景资料;不仅要了解我国研究现状,还要了解外国的现状;不仅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既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既全面又系统。,2检索要准确 查阅资料时要认真、仔细推敲观点和论据,并做好记录,准确把握信息,尽量避免论据失误。3要勤于积累。平时经常注意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4要善于思索 阅读资料时要善于抓住核心资料中的核心词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防止主观臆断,在阅读中要注意运用比较、分析、联想方式,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观点。,(

8、二)确认文献的真实性 即对文献进行鉴别。确认文献真伪一般有外审和内审两种方法。1外审法 外审法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一般包括对版本真伪的鉴别和作者真伪的鉴别。版本真伪鉴别:把该书的编排体例与同时代的同类出版物比较;查书中的内容是否有反映成书年代以后的事实。,作者真伪的鉴别:一是先通过分析作者的其他作品确定作者的语言风格,核实文献的风格是否与之一致;二是分析全部文献的体例是否一贯;三是文献的思想观点和逻辑是否前后一致。外审法还以通过技术手段测定文献物质载体的物理性质来判断文献形成的年代,如纸质、纸的脆裂程度、手稿上墨水的褪色程度,或同位素的衰变程度来确定,2内审法 内审法是指对文献所载内容是否

9、属实的鉴别。主要方法:一是文字性文献互证,若不同文献中记载的同一事件有不一致,则需进一步核实。二是用实物来证实文字性文献,看文字记述与可靠的实物证据是否相符。三是把文献描述的内容与产生文献的历史背景对照,看它是否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相悖。四是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基本思想和文献形成时的具体环境,来判断作者记述的客观性和倾向性。,二、撰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对某个时期或某个专题的若干文献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概括和评论。研究者写文献综述有两个目的:一是为自己的课题研究作铺垫,是研究准备阶段的重要一环。这时综述本身不是独立的文献,可能只是文献的一部分(属于绪论、引言部分)。它有助于进一步

10、明确研究问题,形成研究假设,有助于合理制定研究计划,对研究具有导向作用。二是为他人提供有关信息,使别人能从中获得最新动态和进展的信息。这时综述本身就是一项研究成果,是独立的文献,常以论文的形式在期刊上发表。,(二)文献综述的类型1目录性综述。按某一专题或某种共同特征将一定时段内出现的内容相似的原始文献题目加以综合描述。2文摘性综述文摘性综述是对文献探讨的问题进行综合描述。3分析性综述 分析性综述是将原始文献中论及的内容加以归类、浓缩、综合、分析,并附有综述撰写者的见解和评论,甚至做出结论。,(三)文献综述的步骤 1确定主题 2收集资料 3研读文献 4撰写综述,(四)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有不同的

11、写作形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1题目或标题 2引言或前言 3主体 4总结或结论 5参考文献,(五)文献综述应注意的问题(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2)注意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3)文献综述要忠实原文,避免引用他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转述(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数学期刊例举,中小学数学(高中版)中学数学 数学学习与研究 数理化学习 数学通讯 中学数学月刊 福建中学数学 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通讯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数学进展 模糊系统与数学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计算数学,您的问题?,谢谢!再见!,在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的讨论

12、中,我们看到,他们把学习看作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或联想。并且,我们还看到,他们之间存在区别:一种观点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同时出现进行的(巴甫洛夫和华生);另一种观点认为学习是通过行为受奖励而进行的(桑代克)。,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通过愉快或不愉快的后果来改变行为通常称之为操作性条件反射。一、斯金纳的实验斯金纳箱(Skinner box)二、反射学说任何刺激-反应都单元看作是反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无条件反应是一种应答性行为,因为它们是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已知刺激引起,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而操作性行为

13、由于一开始不是与已知的刺激相联系,因而是自发的行为,,与两类行为相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作两类:一是应答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相应,又称刺激性条件反射),强调刺激对引起的所期望的反应的重要性;二是反应型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反应:,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与两个一般的原则相联系:任何反应如果紧跟随以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向。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行为及其结果。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就是有机体把强化和所发出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过程。,斯金纳认为操作学习与反射学习是不同的。反射学习是,SR的过程,而操作学习则是(S)一RS

14、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学习不起作用,因为刺激带来了所希望的反应,刺激本身就是强化。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尽管更接近于桑代克的理论,但也不同于桑代克对学习的解释,桑代克认为奖励能加强存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斯金纳则认为,而斯金纳则认为,反应加强的不是SR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频率。,强化: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奖励或惩罚都属于(一)强化物 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两类。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

15、级强化是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如金钱,对婴儿它不是强化物,但当小孩知道钱能换糖时,它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效果。再如分数,也是在受到教师的注意后才具有强化性质的。,在强化时,可以使用这样一个原则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Principle),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1教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2教师选择强化物时应考虑年龄因素。有,强化的程式指反应在什么时候或多频繁地受到强化连续式间隔式,1教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2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

16、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转到间隔式强化。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不要坚持一开始就做到完美。,四、行为的学习,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写作教学,为塑造技术。1。链式塑造(chaMng)当学生迅速从成功迈向成功时,使用塑造非常有效。这就要求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兰学生完成每一步时都予强化。这一过程称之为链式塑造(chaining),其步骤如下:,(1)选择目标,越具体越好。(终点行为)(2)了解学生目前能做什么,已经知道什么。(起点行为)(3)列出一系列阶梯式的步子,让学

17、生从他们目前状态迈向新的目标。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步调划分)(4)对学生的每一进步都予以反馈,材料越新,学生要求的反馈就越多。(即时反馈),2逆向链式塑造(reverse chaining)应用于教学中的另一种塑造形式是逆向链式塑造,就是“倒序”教授复杂的技能,我们还是以作文的例子来加以说明。首先,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段没有总括句的段落,要求学生补充,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段落。然后,我们可以提供一段不完整的文字,要求学生加上一个佐证材料和总括性句子。再后,只提供一个主题句,要求学生写出几个佐证材料和总括句。,二、消退与维持,1消退 消退是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举手回答问题

18、 见面问好,2维持 维持就是行为的持续。抵制消退对维持行为也是很重要。一旦形成某一个行为,对正确反应的强化应变得不那么频繁或不大可预测(变化间隔式和变化比率式强化)。,(三)先前刺激1线索(cMeing),先前刺激也就是线索,因为它告知我们什么行为将受到强化,什么行为将受到惩罚。线索表现为许多形式,它暗示我们,什么时候应当改变我们的行为、什么时间不应当改变。,2分化(discrimination)分化就是知觉刺激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作出反应。分化就是利用一些线索、信号和信息,这些线索、信号和信息暗示什么时候行为更易得到强化。,3概括化在某一种条件下学会的行为向另一情景概括化的问题,所谓概括化就是

19、将行为、技能、概念从一个情景移到另一情景或任务中。很明显,概括化最容易在相似的情景或概念中发生,与动力及未能识别两种情境的相似性,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二、交互决定观(这一观点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三、观察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 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几个特征决定了观察学习的程度:观察者比较容易观察那些与他们自身相似的或者被认为是优秀的、热门

20、的和有力的榜样。有依赖性的、自身概念低的或焦虑的观察者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强化的可能性或外在的期望影响个体决定观容谁、观察什么,(二)保持过程 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所观察的行为在记忆中以符号的形式表征,个体使用两种表征系统表象和言语。个体贮存他们所看到的感觉表象,并且使用言语编码记住这些信息。,(三)复制过程(reproduction processes)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个体将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个体必须:选择和组织反应要素。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精炼自己的反应,即自我观察和矫正反馈。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执行产生一个特定的结果所要求的行为。如果学习者不相信自己能掌握一个任务,则就不能继续,四、动机过程。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激励。社会学习论区别获得和表现,因为个体并不模仿他们所学的每一件事,强化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因为它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对强化的期望影响观察者注意榜样行为,激励观察者编码和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1替代性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2.自我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