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第3章-传感器网络的通信与组网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传感器网络-第3章-传感器网络的通信与组网技术.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传感器网络的通信与组网技术,3.1 物理层,3.1.1 物理层概述,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在计算机网络中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介质上传输数据的比特流。国际标准化组织(IOS)对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定义如下:物理层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的二进制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性的特性。从定义可以看出,物理层的特点是负责在物理连接上传输二进制比特流,并提供为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所需要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的特性。,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如下:,为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DTE)提
2、供传送数据的通路。传输数据。其他管理工作。,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通常物理接口标准对物理接口的四个特性进行了描述:机械特性。它规定了物理连接时使用的可接插连接器的形状和尺寸,连接器中的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电气特性。它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二进制比特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高低、阻抗以及阻抗匹配、传输速率与距离限制。功能特性。它规定了物理接口上各条信号线的功能分配和确切定义。物理接口信号线一般分为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和地线。规程特性。它定义了信号线进行二进制比特流传输线的一组操作过程,包括各信号线的工作规则和时序。,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
3、术和扩频技术。(1)介质和频段选择 无线通信的介质包括电磁波和声波。电磁波是最主要的无线通信介质,而声波一般仅用于水下的无线通信。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毫米波和光波等,其中无线电波在无线网络中使用最广泛。,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无线电波是容易产生,可以传播很远,可以穿过建筑物,因而被广泛地用于室内或室外的无线通信。无线电波是全方向传播信号的,它能向任意方向发送无线信号,所以发射方和接收方的装置在位置上不必要求很精确的对准。,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与频率相关。如果采用较低频率,则它能轻易地通过障碍物,但电波能量随着与信号源距离r的增大
4、而急剧减小,大致为1/r3。如果采用高频传输,则它趋于直线传播,且受障碍物阻挡的影响。无线电波易受发动机和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另外,由于无线电波的传输距离较远,用户之间的相互串扰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无线频率管制方面的使用授权规定。,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2)调制技术 调制和解调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常信号源的编码信息(即信源)含有直流分量和频率较低的频率分量,称为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往往不能作为传输信号,因而要将基带信号转换为相对基带频率而言频率非常高的带通信号,以便于进行信道传输。通常将带通信号称为已调信号,而基带信号称为调制信号。,2、无线通
5、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调制对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采用什么方法调制和解调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通信系统的质量。根据调制中采用的基带信号的类型,可以将调制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模拟调制是用模拟基带信号对高频载波的某一参量进行控制,使高频载波随着模拟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数字调制是用数字基带信号对高频载波的某一参量进行控制,使高频载波随着数字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目前通信系统都在由模拟制式向数字制式过渡,因此数字调制已经成为了主流的调制技术。,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2)调制技术,根据原始信号所控制参量的不同,调制分为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当
6、数字调制信号为二进制矩形全占空脉冲序列时,由于该序列只存在“有电”和“无电”两种状态,因而可以采用电键控制,被称为键控信号,所以上述数字信号的调幅、调频、调相分别又被称为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2)调制技术,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2)调制技术,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十分重视调制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寻求频谱利用率更高、频谱特性更好的数字调制方式。由于振幅键控信号的抗噪声性能不够理想,因而目前在无线通信中广泛应用的调制方法是频率键控和相位键控。,(2)调制技术,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扩频又称为扩展
7、频谱,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用同样的码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和恢复所传信息数据。,(3)扩频技术,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DSSS)、跳频(FHSS)、跳时(THSS)和宽带线性调频扩频(SS,简称切普扩频)。,扩频通信与一般无线通信系统相比,主要是在发射端增加了扩频调制,而在接收端增加了扩频解调。扩频技术的优点包括:易于重复使用频率,提高了无线频谱利用率;抗干扰性强,误码率
8、低;隐蔽性好,对各种窄带通信系统的干扰很小;可以实现码分多址;抗多径干扰;能精确地定时和测距;适合数字话音和数据传输,以及开展多种通信业务;安装简便,易于维护。,(3)扩频技术,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种类型,因此它包含了上述介绍的无线通信物理层技术的特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传输介质主要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和光波三种类型。无线电波的通信限制较少,通常人们选择“工业、科学和医疗”(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ISM)频段。ISM频段的优点在于它是自由频段,无须注册,可选频谱范围大,实现起来灵活方便。ISM频段的
9、缺点主要是功率受限,另外与现有多种无线通信应用存在相互干扰问题。,3、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特点,3.1.2 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设计,1、传输介质,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的主要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红外线和光波等。在无线电频率选择方面,ISM频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ISM频段在大多数国家属于无须注册的公用频段。,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之间通信的另一种手段是红外技术。红外通信的优点是无须注册,并且抗干扰能力强。红外通信的主要缺点是穿透能力差,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存在视距关系。这导致了红外难以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流传输介质,而只能在一些特殊场合得到应用。,3.1.2 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设计,1、传
10、输介质,对于一些特殊场合的应用情况,传感器网络对通信传输介质可能有特别的要求。例如,舰船应用可能要求使用水性传输介质,譬如能穿透水面的长波。复杂地形和战场应用会遇到信道不可靠和严重干扰等问题。另外,一些传感器节点的天线可能在高度和发射功率方面比不上周围的其它无线设备,为了保证这些低发射功率的传感器网络节点正常完成通信任务,要求所选择的传输介质能支持健壮的编码和调制机制。,3.1.2 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设计,1、传输介质,2、物理层帧结构,物理帧的第一个字段是前导码,字节数一般取4,用于收发器进行码片或者符号的同步。第二个字段是帧头,长度通常为一个字节,表示同步结束,数据包开始传输。帧头与前导码
11、构成了同步头。帧长度字段通常由一个字节的低7位表示,其值就是后续的物理层PHY负载的长度,因此它的后续PHY负载的长度不会超过127个字节。物理帧PHY的负载长度可变,称为物理服务数据单元(PHY Service Data Unite,PSDU),携带PHY数据包的数据,PSDU域是物理层的载荷。,3.1.2 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设计,3、物理层设计技术,物理层需要考虑编码调制技术、通信速率和通信频段等问题:编码调制技术影响占用频率带宽、通信速率、收发机结构和功率等一系列的技术参数。比较常见的编码调制技术包括幅移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控和各种扩频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减少数据收发的时间,对于
12、节能具有意义,但需要同时考虑提高网络速度对误码的影响。一般用单个比特的收发能耗来定义数据传输对能量的效率,单比特能耗越小越好。,3.1.2 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设计,在低速无线个域网(LR-PAN)的标准中,定义的物理层是在868MHz、915MHz、2.4GHz三个载波频段收发数据。在这三个频段都使用了直接序列扩频方式。标准非常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是传感器网络物理层协议标准的最有力竞争者之一。目前基于该标准的射频芯片也相继推出,例如Chipcon公司的CC2420无线通信芯片。,3、物理层设计技术,3.1.2 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设计,总的来看,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现有的物理层设计基
13、本采用结构简单的调制方式,在频段选择上主要集中在433464MHz、902928MHz和2.42.5GHz的ISM波段。,3、物理层设计技术,3.1.2 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设计,3.2 MAC协议,3.2.1 MAC协议概述,无线频谱是无线通信的介质,这种广播介质属于稀缺资源。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可能有多个节点设备同时接入信道,导致分组之间相互冲突,使接收方难以分辨出接收到的数据,从而浪费了信道资源,导致网络吞吐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设计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所谓MAC协议就是通过一组规则和过程来有效、有序和公平地使用共享介质。,(1
14、)采用分布式控制还是集中控制;(2)使用单一共享信道还是多个信道;(3)采用固定分配信道方式还是随机访问信道方式。,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可以按照下列条件进行分类:,3.2.1 MAC协议概述,根据固定分配信道方式还是随机访问信道方式,将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分为以下三种:(1)时分复用无竞争接入方式。无线信道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方式给每个传感器节点分配固定的无线信道使用时段,避免节点之间相互干扰。,3.2.1 MAC协议概述,(2)随机竞争接入方式。如果采用无线信道的随机竞争接入方式,节点在需要发送数据时随机使用无线信道,尽量
15、减少节点间的干扰。典型的方法是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的MAC协议。,3.2.1 MAC协议概述,(3)竞争与固定分配相结合的接入方式。通过混合采用频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等方式,实现节点间无冲突的无线信道分配。,3.2.1 MAC协议概述,基于竞争的随机访问MAC协议采用按需使用信道的方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当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通过竞争方式使用无线信道,如果发送的数据产生了碰撞,就按照某种策略重发数据,直到数据发送成功或放弃发送。典型的基于竞争的随机访问MAC协议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接入方式。在无线局域网IEEE 802
16、.11 MAC协议的分布式协调工作模式中,就采用了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协议,它是基于竞争的无线网络MAC协议的典型代表。,3.2.1 MAC协议概述,所谓的CSMA/CA机制是指在信号传输之前,发射机先侦听介质中是否有同信道载波,若不存在,意味着信道空闲,将直接进入数据传输状态;若存在载波,则在随机退避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测信道。这种介质访问控制层的方案简化了实现自组织网络应用的过程。在IEEE 802.11 MAC协议基础上,人们设计出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多种MAC协议。下面首先介绍IEEE 802.1l MAC
17、协议的内容,然后介绍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典型MAC协议。,3.2.1 MAC协议概述,3.2.2 IEEE 802.11 MAC协议,IEEE 802.11 MAC协议分为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和点协调功能(PCF)两种访问控制方式,其中DCF方式是IEEE 802.11协议的基本访问控制方式。,PCF 通过访问接入点来协调节点的数据收发,通过设置好的一定间隔时间查询当前哪些节点有数据发送的请求。PCF 是基于优先级的无竞争访问。,在DCF工作方式下,载波侦听机制通过物理载波侦听和虚拟载波侦听来确定无线信道的状态。物理载波侦听由物理层提供,虚拟载波侦听由MAC层提供。,3.2.2 IE
18、EE 802.11 MAC协议,当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握手完成后,便开始进行data数据的发送。目的节点接收到数据后,向源节点发出一个ACK应答帧。当源节点接收到ACK后,继续发送data分组,目的节点收到后回复ACK。直到所有数据分组发送完毕,源节点释放信道占有权供其他节点竞争。同理,在data数据帧和ACK应答帧里仍然携带的数据传输持续时间,其他的节点可根据此数据传输持续时间值设定休眠定时器,在传输结束后立即醒来监听信道,如果有数据要发送就竞争信道。,3.2.2 IEEE 802.11 MAC协议,源节点在发出RTS帧或data帧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CTS应答,则说明发送失败,节点立即重传未
19、收到应答的RTS帧或data帧。如果3次发送仍未收到应答,节点放弃发送,转入睡眠,在下一个侦听周期醒来重新竞争信道。,3.2.2 IEEE 802.11 MAC协议,3.2.3 典型MAC协议:S-MAC协议,S-MAC协议(Sensor MAC)是在802.1l MAC协议的基础上,针对传感器网络的节省能量需求而提出的。S-MAC协议的适用条件是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量不大,网络内部能够进行数据融合以减少数据通信量,网络能容忍一定程度的通信延迟。它的设计目标是提供良好的扩展性,减少节点能耗。,通常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效能耗主要来源于如下四种原因:空闲监听:节点等待接收 数据冲突:相邻节点同时发送
20、数据 串扰:接收和处理无关数据 控制开销:RTS,CTS,ACK,3.2.3 典型MAC协议:S-MAC协议,(1)周期性侦听和睡眠机制 S-MAC协议将时间分为帧,帧长度由应用程序决定。帧内分监听工作阶段和睡眠阶段。监听/睡眠阶段的持续时间要根据应用情况进行调整。当节点处于睡眠阶段时,关闭无线电波,以节省能量。相邻节点之间尽量保持各自的监听/睡眠时间表一致(时间同步)。具有相同时间表的节点组成一个虚拟簇。,3.2.3 典型MAC协议:S-MAC协议,通过广播SYNC包保持同步,某些节点可以同时属于两个或多个虚拟簇,(2)流量自适应侦听机制 其基本思想是在一次通信过程中,通信节点的邻居在通信结
21、束后不立即进入睡眠状态,而是保持侦听一段时间。如果节点在这段时间内接收到RTS分组,则可以立刻接收数据,无须等到下一次调度侦听周期,从而减少了数据分组的传输延迟。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没有接收到RTS分组,则转入睡眠状态直到下一次调度侦听周期。,3.2.3 典型MAC协议:S-MAC协议,(3)冲突和串音避免机制 为了减少冲突和避免串音,S-MAC协议采用了与802.11 MAC协议类似的虚拟和物理载波监听机制,以及RTS/CTS握手交互机制。两者的区别在于当邻居节点处于通信过程时,执行S-MAC协议的节点进入睡眠状态。,3.2.3 典型MAC协议:S-MAC协议,(4)消息传递机制 由于无线信道的
22、传输差错与消息长度成正比,短消息传输成功的概率要大于长消息。将长消息分为若干个短消息,采用一次RTS/CTS交互的握手机制预约这个长消息发送的时间,集中连续发送全部短消息。这样既可以减少控制报文的开销,又可以提高消息发送的成功率。,3.2.3 典型MAC协议:S-MAC协议,3.3 路由协议,3.3.1 路由协议概述,路由选择(routing)是指选择互连网络从源节点向目的节点传输信息的行为,并且信息至少通过一个中间节点。路由协议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节点通过网络转发到目的节点,它包括两个功能:寻找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的优化路径;将数据分组沿着优化路径正确转发。,与传统网络的路由协议相比,无线传感器
23、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优先(2)基于局部拓扑信息(3)以数据为中心(4)应用相关,3.3.1 路由协议概述,在根据具体应用设计路由协议时,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能量高效(2)可扩展性(3)稳健性(4)快速收敛性,3.3.1 路由协议概述,从各种应用的角度出发,将路由协议分为四类:,(1)能量感知路由协议,高效利用网络能量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一个显著特征。将强调高效利用能量的一类路由协议划归为能量感知路由协议。能量感知的路由协议从数据传输的能量消耗出发,讨论最少能量消耗和最长网络生存期等问题。,3.3.1 路由协议概述,(2)基于查询的路由协议,在诸如环境检测、战场评
24、估等应用中,需要不断查询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在汇聚节点(查询节点)发出任务查询命令,传感器网络的终端探测节点向监控中心报告采集的数据。在这类监控和检测的应用问题中,通信流量主要是查询节点和传感器探测节点之间的命令和数据传输,同时传感器探测节点的采集信息通常要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减少通信流量来节省能量,即数据融合技术与路由协议的设计相结合。,3.3.1 路由协议概述,(3)地理位置路由协议,在诸如目标跟踪的应用问题中,往往需要唤醒距离被跟踪目标最近的传感器节点,以便得到关于目标的更精确位置等相关信息。在这类与坐标位置有关的应用问题中,通常需要知道目的节点的精确或者大致地理位置。把节点的位置信息作
25、为路由选择的依据,不仅能够完成节点的路由选择功能,还可以降低系统专门维护路由协议的能耗。,3.3.1 路由协议概述,(4)可靠的路由协议,传感器网络的某些应用对通信的服务质量有较高要求,可能在可靠性和实时性等方面有特别要求。例如,采用视频传感器进行战场环境监测时,希望传输的视频图像能够尽可能的流畅些。但传感器网络的无线链路稳定性一般难以保证,通信信道质量比较低,网络拓扑变化频繁,要满足用户的某些方面的服务质量指标,需要考虑可靠的路由协议设计技术。,3.3.1 路由协议概述,3.3.2 典型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定向扩散(Directed Diffusion,DD)路由协议是一种基于查询的路由
26、机制。扩散节点通过兴趣信息发出查询任务,采用洪泛方式传播兴趣信息到整个区域或部分区域内的所有传感器节点。兴趣信息用来表示查询的任务,表达了网络用户对监测区域内感兴趣的具体内容,例如监测区域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数据。在兴趣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协议将逐跳地在每个传感器节点上建立反向的从数据源到汇聚节点的数据传输梯度,传感器探测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沿着梯度方向传送给汇聚节点。,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周期性的兴趣扩散、梯度建立和路径加强三个阶段:,3.3.2 典型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1)兴趣扩散阶段,在路由协议的兴趣扩散阶段,汇聚节点周期性地向邻居节点广播兴趣消息。兴趣消息中含有任务类型、目标区
27、域、数据发送速率、时间戳等参数。每个节点在本地保存一个兴趣列表,对于每一个兴趣内容,列表中都有一个表项记录发来该兴趣消息的邻居节点、数据发送速率和时间戳等任务相关信息,以建立该节点向汇聚节点传递数据的梯度关系。每个兴趣可能对应多个邻居节点,每个邻居节点对应一个梯度信息。,3.3.2 典型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2)数据传播阶段,当传感器探测节点采集到与兴趣匹配的数据时,把数据发送到梯度上的邻居节点,并按照梯度上的数据传输速率,设定传感器模块采集数据的速率。由于可能从多个邻居节点收到兴趣消息,节点向多个邻居发送数据,汇聚节点可能收到经过多个路径的相同数据。,3.3.2 典型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3)路径加强阶段,定向扩散路由机制通过正向加强机制来建立优化路径,并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来修改数据转发的梯度关系。兴趣扩散阶段是为了建立源节点到汇聚节点的数据传输路径,数据源节点以较低速率来采集和发送数据,我们称这个阶段建立的梯度为探测梯度。,3.3.2 典型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定向扩散路由在路由建立时需要一个兴趣扩散的洪泛传播,在能量和时间方面开销较大,尤其是当底层MAC协议采用休眠机制时,有时可能造成兴趣建立的不一致,因而在网络设计时需要注意避免这些问题。,3.3.2 典型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