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9459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动机与意志,动机,第一节动机概述,一、什么是动机 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涉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一)定义,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用(motiv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二)动机的形成条件,1内在条件:需要 内驱力:

2、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2外在条件:诱因,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如食物的色泽、芳香等。,(三)动机的作用,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 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指向功能 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激发的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四)动机的种类,1按动机和活动本身的关系,动机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这种动机的力量来自活动本身的吸引,是与活动本身相对应的,指人对活动本身感兴趣,从事这种活动,可以使人自身获得需要的满足。间接

3、动机,这种动机的力量来源于活动外部,不在活动自身,而在活动之外的附属物上。,2按动机的起源,动机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指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的动机。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需要有关的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动机。社会性动机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初级的,如好奇心,探索欲等。二是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与社会交往动机。,3.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以将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最强烈的、对行为影响最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4.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

4、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的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二、动机与 需 要,(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二)需要的特点 1.对象性 2.紧张性 3.动力性 3.起伏性,(三)需要的种类,按照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需要:是指保持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 族的需要。社会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按照需要所指向的对象不同分为:物质需要:是指对维持个体的生活的生存和发 展所需物质产品的需要。精神需要:是个体参与精神生活的需要。,自我实现 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5、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成长需要,缺失需要,三、动机与行为效率,(一)动机与行为 1同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这就是行动的多源性。如同一个班里,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2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这表现了动机的多样性。,(二)动机与工作效率 二者之间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逐渐下降。,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sDodson Low),四、动机与价值观、意志,动机与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

6、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动机和价值观的关系:动机是个体行为调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的作用。价值观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兴趣、信念、理想,第二节 动机的理论,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动机的认知理论,(一)本能理论,本能论是动机研究中所形成的第一个理论。本能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有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方式。本能对维持有机体的生存、种族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早期的观念中,本能概念最早是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的。到十九世纪,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心理学家们开始强调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似性,并试图根据本能说来解释人类的行为

7、。心理学家们假定,既然人与动物之间没有质的不同,那么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解释必然有助于认清人类的行为。,(二)驱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尔(18841952)是内驱力理论的代表。他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者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需要得到满足,驱力降低。如饿,吃饱。,(三)唤醒理论,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个原理:-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刺激水平和偏好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形曲线。-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记忆能使唤醒水平

8、降低-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四)诱因理论,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五)动机的认知理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2.动机归因理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韦纳提出的归因模式:如果一个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努力和运气等;如果新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能量等。如果归因

9、会使人们对下一次的行为结果产生预期。,1.阿特金森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J.W.Atkinson)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作为麦克利兰(D.C.Mecmelland)的学生和助手从一开始便参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他遵循托尔曼与勒温的足迹与逻辑,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采用假设分析的方法,逐步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韦纳成就动机的归因模式,3个维度:(1)内归因和外归因(2)稳定的归因和非 稳定的归因(3)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4个因素:(1)努力(2)能力(3)运气(4)任务难度,归因的三维度模式,3.班杜拉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

10、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动机水平。,4.成就目标理论:,由得韦克等人提出。认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在对成就目标的选择。如有些个体会将成就情境看作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而另一些个体则将成就情境看作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和测量。,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动机的一般分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一、动机的一般分类,据动机的性质: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

11、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已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如:饥、渴、缺氧、疼痛、母性、性欲、睡眠、排泄等动机。,-社会性动机有时简称动机,它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社会性动机有权利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认识性动机等。这些动机推动人们与其他人交往,希望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赞许等。,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人的动机可分为原始动机与习得的动机。-原始的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是以人的本能的需要为基础的。如饥、渴、母性、性欲等。,二、生理性动机,饥饿 由于体内缺少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种不平衡状态。饥饿的生理因素:与胃壁收缩有关与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有关下视丘,-习得的动机:

12、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或者说,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例如,赞许动机、交往动机等都是通过学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渴 由于体内水分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性 是任何动物较强有力的一种动机或驱力。睡眠 由于机体疲劳产生睡眠需要而引起的动机。,三、社会性动机,(一)兴趣定义: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二)成就动机成就动机 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成绩,并能超过他人。,(三)权利动机 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从个体行为目标上,分为个人化权利动机和社

13、会化权利动机。前者动因为己,后者动因为人。,(四)交往动机 是在交往的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形成原因:1天性。人类自古就是群居动物,凡是群居的动物,促使他们群居行为的内在原因,都可视为亲和动机。2学习。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因为人类的幼稚期较长,在出生后靠人养育一段时间,与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此后至少再经过三方面的学习,以至于人保持着相当接近的亲和动机:(1)个人目标无法达成时,学到求人帮助(2)遇到危险情景时,学到求人保护(3)对事物不了解时,学到求人教导。,第二节 意 志,一、意志的概念 二、意志的过程与结构 三、意志的品质,一、意志的的概念,(一)含义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

14、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行动的特征,1.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三)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二、意志的过程与结构,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

15、成的历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前者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后者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内心世界的期望、计划付诸实施,以达到某种目的。(一)意志的过程(二)意志心理结构,(一)意志的过程,1.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含确定目的或目标、制订计划、心理冲突、作出决策等许多环节。目的是人的行动所期望的结果。2.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二)意志心理结构,意志的心理结构是很复杂的,这里主要讨论意志结构中的几种主要心理成分:期望、抱负水平、选择和决策。1.意志行动中的期望 2.意志行动的抱负水平,

16、意志行动中的冲突,冲突: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冲突种类:-接近-接近型冲突-回避-回避型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意志行动中的挫折,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也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挫折情境的形成:形成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挫折反应:表现为三方面,即情绪性反映、理智性反应和个性的变化。,增强挫折承受力-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总结经验教训-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意志的品质,(一)意志的自

17、觉性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二)意志的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意志品质。,三、意志的品质,(三)意志的坚韧性 坚韧性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与坚韧性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顽固。(四)意志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的品质。自制力反映着意志对行动的抑制职能。,复习思考题,1解释:需要、动机、内驱力、诱因、生物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效价、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价值观。2需要有哪些基本种类?3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4动机、内驱力和诱因有什么关系?5怎样对动机进行分类?6现代心理学中有哪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其理论要点是什么?7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行为动机?为什么说研究动机的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8价值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