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记忆第二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9463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记忆第二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普通心理学记忆第二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普通心理学记忆第二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普通心理学记忆第二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普通心理学记忆第二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记忆第二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记忆第二讲.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hapter 6 MEMORYPart II,普通心理学,记忆的分类:,记忆种类,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记忆内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根据意识状态: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信息加工处理方式: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目的性: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一种感觉的残留,比如有一道闪电划过,你可能会看到后像(afterimage),这个后像就是你的感觉记忆,其中还包括了包括对声音的声像记忆。,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和编码方式不同可分为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 仍能保持在约秒的记忆。短时记忆:信息保持在5秒-2分

2、钟之内的记忆。长时记忆:信息的保持从1分钟以上直到许多 年甚至终身的记忆,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贮存库(相当于140亿个高功能计算机)。,记忆类型分析,按记忆有无目的和是否采用专门方法可分为 无意记忆: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采用专门 的 方法,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有意记忆: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并采取相应 记忆方法和努力的记忆,记忆类型分析,按记忆是否受到意识的控制可分为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 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3、。,记忆类型分析,四、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一)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按照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所谓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信息输入,注意,检索,外界刺激,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些子系统虽然在信息的保持时间和容量方面存在差别但它们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加工阶段,因此相互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信息首先进入感觉记忆,那些引起个体注意的感觉信息才会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存贮的信息经过加工再存储到长时记忆中,而这些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二)记忆过程,记忆是

4、一个过程,包括编码(识记)、存储(保持或遗忘)、提取(回忆或再认)心理表征:就是经过心理加工,将外在的物理特征转换为心理事件,以便处理与记忆。如文字的形、声、义,分别在意识中编成形码、声码和义码。,存储,指将已经编码的信息,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可长可短。信息储存与中枢有关,不同性质的信息与大脑皮层各部位有关。知识的储存有时也叫知识表征,他可以是事物的图像,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储存分为是与否,多与少,长与短,编故事 起外号,睡 觉,提取(检索),在必要时将贮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运用的心理历程。也就是解码的过程。再认和回忆是提取的基本形式。,回忆,记忆中得信息重现再认,过去的

5、情景出现,能够认识的过程,微醉状态下回忆效果更好,与心境有关,思 考,“这场景我经历过”,记忆的实验研究,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从宏观到微观有记忆的脑学说、记忆的脑细胞机制、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一、记忆的脑学说(一)整合论:(二)定位论:(三)SPI理论:,整合论(integratioism)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Lashley,又译拉什利,1890-1958)1929提出的,他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这种理论得到40年代“细胞集合理论”的支持:任何一个神经细胞都不能离开细胞群而单独地进行活动。,定位论(localiz

6、ationism)由法国医生布洛卡(Broca,1860)提出,认为记忆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早在拉胥里提出整合论之前,法国医生布洛卡(1860)就提出了脑机能定位的思想,即定位说,认为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这种理论得到了一些研究(潘菲尔德、鲁利亚、麦克高夫)的支持。研究发现,记忆和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有关系,SPI理论由图尔温(Tulving,1995)等人提出的,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这些记忆模块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它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即一个

7、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并行的方式存贮在各个特定的记忆模块中,这样提取一个子系统的信息就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和独立(independen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这三个词集中说明了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二、记忆的脑细胞机制,(一)反响回路:(二)突触结构:(三)长时程增强作用:,反响回路 被认为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

8、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白鼠跳台实验是其有力的证明。,白鼠跳台实验 心理学家将控制组的白鼠放在一个窄小的台子上,使它总想往下跳,当它跳下台后,就受到带电金属的电击,白鼠很快又跳上高台,形成回避反应。但狭小的高台又使它想往下跳。这样经过一天的训练,白鼠在高台上呆的时间明显延长,说明它“记住”了下面有电击,形成了长时记忆。这样给予白鼠电休克以破坏它的记忆,当白鼠从电休克状态恢复正常后,再将它放回跳台上,这时它不往下跳了,说明电休克没有破坏它的长时记忆。,他们将实验组的白鼠在形成回避反应后,立即给予电休克,也就是在短时记忆时用电休克破坏它的电回路。在白鼠恢复正常后再把它放在 跳台上,发现它立即往下跳,这

9、说明电休克可能破坏了短暂保存的回避反应的电回路,引起了“遗忘”。,突触结构,现在神经生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突触结构的变化可使突触兴奋程度增高,刺激信息容易通过等。在神经系统中,突触结构的变化较为稳定,一旦环境刺激引起突触变化,这种结构就会稳定下来,将接受的信息以生化形式储存起来,巩固在记忆系统中。小白鼠实验(复杂环境与单一环境的皮层厚度与重量不同;黑暗环境下树突数量少),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一)核糖核酸:(二)激素和记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特别是发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脱氧核

10、糖核酸(DNA)借助另一种核酸分子核糖核酸(RNA)来传递遗传密码,使得科学家相信,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那些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细微的化学结构。如同遗传经验能够反映在DNA分子细微结构一样。实验:会走钢丝的小白鼠RNA含量增加。,(二)激素和记忆,机体内一些激素分泌能够促进记忆的保持,能够使大脑关注当前信息,加强记忆的保持 动物学习中给予中等强度刺激,会引起皮质类固醇等激素分泌,对动物记忆的保持有明显的加强作用 肾上腺素能够促进学习的加强,Sensory Memory,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

11、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完全按输入的原样,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The two types of sensory memory that have been most explored are iconic memory(图像记忆)and echoic memory(声像记忆).,Sensory Representation,Iconic Memory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叫图像记忆,一般可以持续0.5-2秒。图像记忆是由斯伯林于1960年命名的。,Whole Report,Disp

12、lay,M Q T Z,R F G A,N S L C,能写下来几个字母?,Whole Report,Display,Response,M Q T Z,R F G A,N S L C,M Q T Z,Result,Whole reportLess than 4.5 of the 12 letters(37.5%),Sensory Representation,Echoic Memory 声像记忆又叫听觉登记。指听觉系统对刺激信息的瞬间保持。In comparison to iconic memory,echoic memory is thought to last a little longe

13、r,for upwards of about three or four seconds.,Characteristics of Sensory Memory,Instantaneously e.g.iconic memory 0.25-1s e.g.echoic memory 1-4s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约在1秒钟内衰退,听觉信息约在4秒钟内衰退。,Characteristics of Sensory Memory,Large capacity记忆容量较大各种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储存量都大于可被利用的信息量,几乎进入感官的所有信息都能被登记。,Characteristics

14、of Sensory Memory,Rapidly decay感觉记忆痕迹容易衰退感觉记忆中的信息都是未经心理加工的信息,是尚未受到意义分析的信息,被登记的信息只有受到特别注意或模式识别,才能转入短时记忆,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否则就会很快衰退而消失,记忆三级加工系统,信息丧失,信息丧失,复述,感觉,短时,长时,时间推移,保持几秒以内,容量 9,Short-Term Memory,Controlling Information in STMForgetting of STMRetrieval of STMCharacteristics of STM,Short-Term Memory,短时记忆

15、(STM)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B,C,P,T,V,F,Encoding,AVL,听觉/口语/言语 Conrad(1964)结果: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很少发生混淆。,影响编码的因素,觉醒状态11点-12点学习效率最高,下午6-8点效率最低,Storage in STM,精细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Thinking about,or elaborating the

16、 information meaning while rehearsing.=transferring to LTM.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Miller(1956):神奇的72,DJIBMNYSEWSJSEC,你能记住几个?,Chunking,DJIBMNYSEWSJSECDJ IBM NYSE WSJ SEC,Chunking,在编码过程中,将几个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过程叫组块化。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信息单位叫做组块。一个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或数字、一组字母或其它材料,甚至是一组词或一个句子。例如数字:,如果把它看成孤立的数字来记,是12个组块,但如果把它组块化为194

17、9,1997,2008,把它看成与中国有关的几个重要年代,则只有个组块,也容易记住。,Chunking,组块的大小、复杂性、熟悉性是因人而异的。蔡斯和西蒙(Chase&Simon,1973)对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的棋局记忆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一个随机设置的棋局,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的回忆正确率没有差异;而对一个真实的棋局,大师的记忆准确性为64%,一级棋手为34%,业余新手只有18%。,Chunking,高水平的大师和棋手可以利用丰富的经验发现和建立旗子之间的关系,形成组块,而在随机摆放的棋局中,大师的经验就很难发挥作用了。个体的知识经验对组块有很大的影响。组块可以提高记忆

18、的容量和效率。,Miller(1956):神奇的7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可用组块(chunk)作为单位来测量。米勒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士2个组块。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Storage in STM,复述(Rehearsal)保持性复述或机械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Repeating the information again and again to prevent it from fading.简单的机械复述并不能导致较好的记忆效果,短时记忆的遗忘,自然消退无关信息的干扰,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完全系列扫描,对全部项目完全的检索,然后作出判断,记忆三级加工系统,信息丧失,信息丧失,复述,感觉,短时,长时,时间推移,保持几秒以内,容量 9,保持1钟以内,容量72,The 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