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20条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89997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6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的20条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有效教学的20条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有效教学的20条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有效教学的20条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有效教学的20条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的20条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的20条方法.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效教学的20条方法“效能改进”教学模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查有梁 1科学测评教学效能,不断改进教学过程。特点是:以德育人,科学树人,注重实效,讲究效率。提倡“有效教学”,减小无效劳动。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这就是“效能改进”教学模式。,2老师要有教案,充分发挥主导性;同样,学生要有学案,充分发挥主体体。学生要在预习和复习中,学会“提出问题”。问题要提得好,能抓住关键和要点。变被动地听课为主动的听课。有整体的教案,也应当有整体的学案。,3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一节课仅40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是相当“有限”的。一节课平均

2、可以学520个组块,1个产生式。少则得,多则惑。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4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外显的编码化知识(事实知识、原理知识);隐含的经验类知识(技艺知识、人才知识)。前者,可以言传,通常理解为狭义的“知识”;后者,难以言传,只能意会。教学目标,通常只能写出可以言传的知识;而只能意会的知识是无法写出来的。只能融合、渗透在教学之中。分清两大类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5“知识与技能”不能作为“一维”。知识重在逻辑性,技能重在操作性,两者有明显不同,是有差异的。这里的“知识”显然是指狭义的知识,是可以言传;而“技能”,靠体验与感悟,难以言传。传统教学中重视“基本知

3、识、基本技能”,即“双基”,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有意和无意削弱“双基”,这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多属于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很难准确地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一维”。如果硬性要求每一节课都要写出达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常就只能“贴标签”。形式主义地贴太多标签,教学效率必然降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学的“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分清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7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选择出好的问题,引起积极思维。一节课内,提出多少问题为宜,要研究,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后

4、,要让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思考”、“愤悱”的时间多长为宜,要研究,时间长了不好,时间短了也不行。,8教学效能的测评有两大要素:“问题提出”和“时间控制”。问题提得好,问题的量适度,则教学效率高;时间控制得好很重要,时间多了或少了,教学效率都不佳。课堂教学的提问,以学生思考35分钟为宜。教师要掌握好上课每一阶段的时间和节奏。,9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特点和魅力,要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习兴趣。这样,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教师要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要使学生“会学、好学、乐学”,则首先教师要“会教、好教、乐教”。,10教师“会教”有4大要点:晓之以理,导之

5、以引,动之以情,传之以神;学生“会学”也有相应的4大要点:思考接受,活动探究,情感体验,合作交流。每一节课中,上述4大要点,最好都能表现出来,教学效率才能提高。,11在基础教育中(19年级),每节课总是要有58个环节,平均每一环节占用85分钟。每一环节(或称阶段),是一个小“节目”,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以提高教学效率。,12上课时,要求师生的思维要“发散”,想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又要求师生的思维要“收敛”,不能一味不着边际的玄想。40分种的教学,必须“聚焦”在“有限的”教学目标上,才能提高教学效率。,13即时反馈是一条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中小学生而言

6、,所做的练习,所考的试题,如果当天学生能知道正确答案,并主动改正错误的部分,强化正确的部分,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14要在教学中不断透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一般通用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是:专心听课,做好笔记。及时复习,认真做题;独立思考,勤下苦功。不懂要问,直到真懂;认真实验,细心大胆。动脑动手,追究根源;每章学完,系统复习。学会总结,掌握联系;不怕困难,反复钻研。败不自卑,胜不自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要急躁,不要停顿。,15“有效教学”一定要认真研究“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多样化、科学化。有教师布置的作业,有学生自选的作业,有任务驱动的作业,有竞赛准备的作业,有师生共研的

7、作业,有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等等。一定要改变作业的“单调乏味”。作业要“多样有趣”。,16三种作业批改方式,要交替进行:教师发正确答案,学生自批自改;教师发正确答案,学生互批互改;教师全批全改,学生反思自评。要提高作业批改的效能。关键内容,教师应当全批全改。一般内容,可由学生自批自改或互批互改。要提高作业批改的实效和效率。,17“有效教学”要提倡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因材择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好的“学习策略”。有强调“逻辑”的策略,有强调“操作”为策略,有强调“情感”的策略,有强调“交往”的策略。教师可以分别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不

8、同策略的指导。,18“有效教学”的基本过程和突出特点是:激发思考,逻辑简明;引导活动,幽默有趣;富于激情,饱含诗意;指点迷津,充满智慧。,19学习方式有多种水平。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当分别采用相应水平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味采用高级水平的学习方式,才是高效率。初级水平:机械记忆,浅层理解,简单应用,被动接受;中级水平:意义记忆,中层理解,综合应用,主动探索;高级水平:整体记忆,深层理解,创造应用,有所发现。三种水平的学习方式都是存在的,应当重视由初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自然转化”,而不是“人为强加”。,20不同学科,主要的学习特点是很不相同的。充分根据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采用相应的学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学习科学时,学习的特点是:探究问题,理解规律;学习技术时,学习的特点是:设计方案,操作试验;学习文学时,学习的特点是:熟读经典,领悟发挥;学习艺术时,学习的特点是:模仿鉴赏,审美立美。对不同学科只强调某种方法,显然不能提教学效率。,2006年4月10日写于南充,5月12日修改于成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