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93636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稻病毒病识别与防治措施,福建省植保植检站,水稻病毒病种类有: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齿矮病、水稻草状矮化病;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水稻矮缩病、水稻瘤矮病、水稻簇矮病、水稻橙叶病、水稻黄叶病、水稻东格鲁病、水稻黄萎病。,南方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是我省水稻新发生的病毒病。近年来,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发生呈逐年加重态势,局部地区或田块由于防治不到位而损失严重,已经成为我省水稻生产危险性最大的病害之一。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后基本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损失30%左右。,锯齿叶矮缩病,心叶、叶尖旋转皱缩卷曲,叶片叶鞘有脉肿,叶缘有锯齿状缺刻,病株明显矮化,水稻锯齿叶矮缩

2、病,馆前陈莲20070807,植株明显矮化,症 状,锯齿叶矮缩病,叶尖旋转叶缘有缺刻,锯齿叶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叶鞘与叶片主脉上有明显脉肿,锯齿叶矮缩病,070929南山桥下,锯齿叶矮缩病,齿矮病在晚稻上的田间症状,三元区岩前下寨村8月18日,锯齿叶矮缩病,在菜后稻上的发病,锯齿叶矮缩病,三元区岩前下寨村10月8日,锯齿叶矮缩病,单季稻(后期)的齿矮病,锯齿叶矮缩病,植株染病后前期一般不抽穗,极少数病株在后期染病后有抽穗现象。,锯齿叶矮缩病,偏施氮肥的田段发病较重,晚稻田,8月份发生情况,锯齿叶矮缩病,晚稻田,10月份发生情况,锯齿叶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同一品种

3、在不同人不同时间移栽的发病情况,发病区,健株,锯齿叶矮缩病,染病株的稻桩再生苗也表现出发病症状,锯齿叶矮缩病,锯齿叶矮缩病,寄主植物,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是由水稻齿矮病毒(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病,我国是1979年在我省沙县首次发现。该病除为害水稻外,也可为害小麦、玉米、甘蔗、稗草、李氏禾等18禾本科植物。,锯齿叶矮缩病,传毒介体,该病毒由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as)传播,传毒率为2.5%-55%,病毒在虫体内循回期10天,能终身传毒,但不能经卵传至下一代,也不经水稻种子传毒,有间隙传毒现象有,间隙期1-6天。褐飞虱取食稻苗后病毒随唾液传毒至稻株,病毒在稻株体内的潜育期

4、为10-25天,水稻感染病毒后经13-15天潜育才显症,潜育期长短与气温相关,温度高潜育期会缩短。,南方黑条矮病,症 状,水稻各生育期均受该病毒侵染,秧苗期及本田初期受侵植株症状表现明显。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病茎表面有乳白色的蜡点状突起,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高节位分蘖。,南 方 水 稻 黑 条 矮 缩 病 特 征 症 状,A,B,C,D,A:病苗(右)矮缩叶片僵直;B:分蘖期病株矮缩丛生;C:拔节期病株高位分枝倒生须根及茎秆蜡点状小瘤突;D:病株抽穗困难旗叶宽短及叶

5、面瘤突,不同生育期感病植株在拔节期表现的症状,拔节后茎部乳白色瘤突逐渐变为黑褐色,秧苗期识别病株,本田早期识别病株,福建长汀县南山镇桥下村,江苏邳州市八路镇,南方黑条矮病,SRBSDV对玉米的为害,早期受侵植株严重矮缩不穗,中后期受侵植株矮化穗小粒瘪,河南玉米上的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福建小麦上的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南方黑条矮病,SRBSDV对玉米的为害,早期受侵植株严重矮缩不穗,中后期受侵植株矮化穗小粒瘪,南方黑条矮病,南方黑条矮病,杂交稻重于常规稻,嫩绿田块重于黄老稻苗田块,中稻、烟后稻、双季晚稻混栽区重于连片稻作区。育秧移栽田发病重于直播田;局部地区严重发生。,发生特点,南方黑条矮病,海南

6、:5万亩广西:27万亩广东:8万亩江西:38万亩湖南:116.73万亩福建:10万亩,南方黑条矮病,传毒介体,南方黑条矮病,白背飞虱若虫及成虫均可在水稻植株上获毒和传毒,但不经卵传毒。获、传毒率若虫高于成虫;若虫在水稻病株上取食5分钟不能获毒,取食10分钟获毒率约5%,取食30分钟及更长时间获毒率正在测定中;若虫获毒后,需5-7天(冬季人工养虫室内测定值)病毒循徊(增殖)期才具传毒能力,此后终生可传毒;白背飞虱的传毒能力还与测试的寄主植物及其生育期有关,白背飞虱在水稻幼苗间的传毒效率要高于向玉米幼苗的传毒效率,水稻至抽穗期后,白背飞虱的接毒率明显下降。,传毒介体,南方黑条矮缩病,寄主植物,水稻

7、南方黑条缩病是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感染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病,我国是2001年在我省广东首次发现。该病除为害水稻外,也可为害玉米、薏米、稗草、白草、水莎草等植物。,水 稻,水 莎 草,白 草,稗 草,薏 米,玉 米,南方黑条矮缩病,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综合防治策略。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关键环节,实施科学防控。1.农业防治(1)选育和推广抗(耐)病品种;秧苗期控氮稳磷增邻科学肥水,提高水稻植株抗病能力。,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2)发病地区于水稻收获后翻犁稻田将残株深埋土中,清除田边杂草以防范传播病原媒介昆虫褐飞虱之潜伏。(3)秧地要远离病田,

8、尽量集中连片统一育秧。(4)秧田整地时必须事先施药以彻底防除潜伏于附近杂草之媒介昆虫。,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5)种子处理。每公斤稻种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20克,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播种,减轻稻飞虱在秧田期的前期传毒。(6)推广防虫网育秧。即播种后用2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入到秧苗上传毒危害。(7)对发病秧田,要及时剔除病株(集中埋入泥中),移栽时适当增加本数,保证基本苗数量。,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8)插秧后加强田间检查,分类指导。对大田分蘖期丛发病率2以下,及时直接踩入泥中,发病率220的田块,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踩入泥中深埋,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同时要加强肥水

9、管理,促进早发,保证有效分蘖数量及有效穗数。,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2.化学防治。抓住秧苗期至本田前期关键环节。狠抓秧田期防治,把住前期危害传毒关。秧苗稻叶开始展开至拔秧前三天,要根据稻飞虱虫情监测情况,酌情施药防治媒介昆虫,秧田附近之杂草亦必须同时施药。秧苗移栽前35天,喷施“送嫁药”,预防飞虱传毒。药剂宜选击倒快、杀伤力强、高效低毒的药剂,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6-20克/亩(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亩)加48毒死蜱乳油80毫升/亩 加入3%植物激活蛋白30克/亩(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ml/亩或5%盐酸吗啉胍可溶粉剂80-100克/亩等抗病毒药剂)及叶面肥。,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2.化学防治。抓住秧苗期至本田前期关键环节。抓好本田前期防治,把好再次传毒关。栽后3-7天及栽后15-20天,各用药一次,亩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亩加48毒死蜱乳油80-100毫升/亩,或10醚菊酯悬浮剂1020毫升/亩,加入3%植物激活蛋白30克/亩(或2%宁南霉素水剂200ml/亩或5%盐酸吗啉胍可溶粉剂80-100克/亩等抗病毒药剂)及叶面肥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水稻病毒病,防治措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