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三——案例分析及重点项目介绍.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02646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三——案例分析及重点项目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三——案例分析及重点项目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三——案例分析及重点项目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三——案例分析及重点项目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三——案例分析及重点项目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三——案例分析及重点项目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三——案例分析及重点项目介绍.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培训提纲之三 案例分析及重点项目介绍,省财政厅绩效处 颜明波,二七年六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纲),第一部分 案例分析-以茶叶深加工项目为例第二部分 环境项目情况介绍,第一部分:案例分析-茶叶深加工项目(返回),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名称:浙江华发茶叶深加工项目,被列入200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2.项目资金:项目计划总投资5600万元,其中包括:中央财政资金75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18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75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188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15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950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3.项目主要建设任务:计划新增建筑面积

2、35740平方米,引进先进设备792台(套),建成年加工出口珠茶25000吨、眉茶5000吨的生产线,实现茶叶清洁化生产。,项目基本情况(2),4.经济目标:计划在项目达产后,年加工销售出口绿茶3万吨,年销售收入3.45亿元,税后利润563万元,年税金752万元,项目税后投资利润率10.0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24%,税后财务净现值(10%)1357.65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4.97年。5.社会效益目标:项目计划带动农民发展茶叶生产,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建立基地,培训农民技术,扩大就业。在项目达产后,计划生产线直接增加就业人数400人,农民直接增收400万元。(返回),成立评价组织机构,

3、评价组织机构:1.组成:绩效处、农发办有关人员组成 2.职责:制定评价工作计划、评价指标标准、确定中介机构、协调评价有关事项。评价组织机构成立的形式:1.单独发文:2.作为通知文件的附件:3.作为评价方案的内容:4.不发文明确:有关问题:1.与评价机构(专家组、评价机构)的关系?2.是否审核评价报告?(返回),确定评价机构(1),确定评价机构:1.签订协议:与中介机构签订业务委托协议书;委托协议书参考格式见浙江省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暂行办法附件2.2.提出工作要求:制定茶叶深加工项目绩效评价方案;组建茶叶深加工项目绩效评价专家组;审核浙江华发出口茶厂对茶叶深加工项目的绩效自评报告;组织专家

4、组,采取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绩效情况实施评价;提出茶叶深加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出具绩效评价报告。,确定评价机构(2),确定中介机构的有关问题:1.委托的形式:如何使中介机构公平接受委托?网上公开(中介机构申报公告)2.如何保证中介机构的评价质量?中介机构评价组的组成;提出评价方案制订的具体要求;指导与审查。专家组评价的有关问题:1.聘请专家的形式:如何聘请?2.专家成员的组成:人员的结构;明确的分工;专家的独立性;3.专家的时间问题:4.专家的费用问题:,确定评价机构(3),内部评价组:1.项目单位自评采取的主要形式;2.主要问题:客观公正性如何保障?自评文件(抽

5、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工作底稿P22(返回),设计评价方案(1),1.设计评价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时间安排、评价资料及有关工作要求等。茶叶深加工项目情况:(1)评价指标、标准和有关数据表:由评价组织机构设计;主要包括: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计分表 项目计划建设内容完成情况表 项目计划投资完成情况表 项目评价部分指标数据表 农户满意度问卷调查表(2)评价具体实施方案:由中介机构设计完成,主要内容包括:评价内容、指标和标准;评价工作目标;评价依据;评价工作计划;评价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所需的文件、资料及其具体要求;项目评价专家组成员名单.,设计评价

6、方案(2),2.有关问题:(1)设计评价方案的主体:逐步应由评价机构完成评价方案的设计;从“一轮治太”(05年),到“就业再就业”和“茶叶产业化”(06年),再到“环境监测”(07年)。(2)如何提高指标、标准和分值设置的科学性?与被评价单位的协调:在评价中,委托方、评价方、被评价方的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体现在指标、标准设计时的“矛盾”;深入了解项目情况:根据项目情况设计指标;紧扣项目的绩效目标:经过专家的论证:尽早组建专家组。,设计评价方案(3),3.评价方案设计的其他案例:(1)一轮治太项目;(2)长兴电厂二期项目;(3)基础测绘项目;(4)环境监测项目;(返回),下达评价通知,1.下达评

7、价通知:由省财政厅下发、会签厅农发办,作为评价工作的文件依据(1)主送:项目单位(浙江华发出口茶厂);(2)抄送:嵊州市财政局、嵊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3)主要内容:评价对象、组织形式、评价内容、指标与标准、时间安排和有关要求;(4)附件:指标标准表、项目计划建设内容完成情况表、项目计划投资完成情况表、项目评价部分指标数据表、农户满意度问卷调查表。2.存在的问题:部分通知有关内容不全面(返回),项目单位自评,项目单位自评:该项目评价的组织形式是采取项目单位自评和省财政厅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2006年7-8月,浙江华发出口茶厂对该项目进行了自评,形成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经嵊州市财政局、农业综

8、合开发办公室签署意见后报省财政厅。实地勘察前的准备:需提供的相关资料,绩效评价提供资料一览表,中介机构在查看项目单位自评报告的基础上,提出需进一步提供的相关资料,并于实地勘察前发给项目单位。(返回),收集基础资料(1),收集基础资料:1.听取汇报:评价组织机构有关成员、中介机构专家组全体成员(含外聘专家)参加;听取厂方关于项目运行情况的汇报,了解项目完成情况、完成质量、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及档案管理等总体情况。2.实地勘察:由中介机构专家组全体成员完成;主要内容包括:(1)审查是否经过可行性论证,项目计划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工程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是否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内容、是否建立项目档案、以及是否

9、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根据审查结果分析项目目标设定的合理性,目标完成程度和组织管理水平;对应指标:依据的充分性、项目计划建设内容完成率、项目完成质量、项目建设内容合规性、组织管理水平,收集基础资料(2),(2)查看2005年度及2006年17月份财务会计报表、明细账、会计凭证,了解销售收入、利润及纳税情况,审核专款专用情况、财政专项资金到位情况、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和使用范围以及财务管理状况;对应指标:年销售收入、年新增利税等(3)核实和统计项目新增的生产车间、仓库、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和利用情况,评价项目的固定资产完成率和利用率、年新增茶叶加工能力,了解项目

10、新增的基地面积、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对应指标:年新增茶叶加工能力 等,收集基础资料(3),(4)统计2006年17月份厂方向农户收购的茶叶总量和培训农村劳动力人次,了解年带动农民增收情况;(5)了解基地认定、产品认定情况,了解品种、技术、产品是否领先及获奖情况,核实品种引进、产品标准、茶叶基地培育管理扶持、检测设备和仪器、人员培训等实际投资额和完成率;(6)结合其他指标,分析是否建立起“龙头基地农户”机制。3.问卷调查:由项目单位在自评时完成,中介机构负责核实其真实性(问卷调查情况是否真实)和规范性(是否按要求操作).存在问题:签名不符现象,电话询问时部分被调查人员回答不知道曾有“农户满意度问

11、卷调查”一事。(返回),评价资料分析、评价人员打分、形成评价结论,评价资料分析:对厂方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评价组成员进一步计算统计定量指标,对定性指标做出经验判断,并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绩效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人员打分:召开评价专家组会议,组织讨论,评价打分 1.定量指标的计算:项目计划建设内容完成率、效益指标等;2.定性指标的打分:组织管理水平、财务管理状况等。形成评价结论:(返回),撰写评价报告,1.评价报告表格部分的组成:封面、基本概况、绩效情况、评价人员;2.评价报告(文字部分):项目概况(项目立项概况、项目执行概况)、评价依据、评价结论、问题与建议。(1)要求:见格式

12、;(2)本项目情况:报告;(返回),评价结果应用,1.反馈:下达评价结果通知;2.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项目预算的重要依据。(返回),环境监测项目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二)主要内容(三)项目批复(四)建设进展(五)工作计划(六)评价事项(返回),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项目;2.项目依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意见,是作为环境污染整治的科技支撑体系提出的;3.实施单位: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4.实施时间:2005年2007年;5.目标:完成吕祖善省长提出的率先在国内建成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6.目的意义:(1)实时掌握并及时发布城市空气质量

13、和重要水域水质状况,是我省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提高环境监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满足各级政府对环境质量管理与决策的需要,以及公众对环境信息关注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生态省建设中“污染控制,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返回),主要内容,1.总体建设内容:按照环境监测目的和全省环境现状,经科学论证,要求在市界、县(市、区)界重点水域交接断面建成82个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县以上城市在共建成160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环境监控网络平台,2007年底前完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实现信息共享。2.建设前状况:主要水系交界断面和重要河段已经建设17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25个城市(

14、镇)已经建设6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初步建立自动监测中心数据库;发布了环境监测数据传输规约。3.本项目建设任务:主要水系交界断面和重要河段建设65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县以上城市和重要区域建设10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建立浙江省自动监测质量保证系统;建立自动监测数据信息传输网络和管理系统。(返回),项目批复,1.本系统建设项目经省经济规划研究院组织评审后报省发改委,省发改委于2005年6月22日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函(浙发改函2005148号文)对项目进行了批复,同意了项目的实施。(1)水站;(2)空气站2.根据2005年的建设情况,结合国家的监测要求及我

15、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实现省领导要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的指示,有必要对原可研报告中项目的建设方案做适当的调整。2006年将调整方案报省发改委,省发改委于2006年4月24日发省发改委关于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调整方案的复函(浙发改函2006109号文)对项目调整进行了批复,同意了项目的调整方案。(1)水站调整;(2)空气站调整;3.项目的初步设计:(返回),建设进展,1.设备采购:所有资金由省级财政投入,两年共投入2.13亿元;省级2005-2006年资金投入情况表;2005、2006年进行了两次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招标工作;2007年3月底前完成了2006年计划的全

16、部水站及大部分气站的安装调试,目前均已安装到位。2.站房建设:建设资金由各地承担;目前均已建成,但大部分尚未完成个体验收,规划、航运、土地部门的审批工作可能滞后。,2005年兰溪市沈村水质自动站站房,2005年兰溪市沈村水质自动站栈桥,水站自动监测仪器,2005年金华焦岩空气自动站站房,空气站监测仪器,环境空气站自动监测仪器(点式),省环境监控中心(监控室)返回,监控中心,工作计划,2007年6月底前完成了2006年计划的全部水站及气站的单体验收,9月底前完成整体验收及人员的上岗证考核。2007年6月底前建设完成全省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和管理系统,将2005年及2006年建设的自动站数据全省联网。

17、在2007年12月底前将2005年前建设的环境自动监测站数据全省联网。2007年12月底前建成的全省环境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系统。(返回),评价事项(1),1.评价对象:全省2005至2007年上半年投入的环境监测项目资金,包括省、市、县(市、区)财政安排及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2.组织实施:分级评价和全省综合评价相结合;各地可直接组织专家组或委托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实施评价;与再就业评价的不同点。3.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和标准分为省级和市县两套(具体详见附件1、2),分别适用于省级和市、县(市、区)环境监测项目的绩效评价。各地评价的重点:(1)站房完成情况和质量;(2)设备仪器的维护 和保养;4.调查

18、表:三张调查表。技术规范;,评价事项(2),5.时间安排:2007年7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环境监测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并将绩效评价报告等资料上报市财政部门。8月15日前,各市应将所属县(市、区)和本级的绩效评价报告上报省财政厅。9月,中介机构组织专家组对市、县(市、区)环境监测项目绩效评价情况进行实地抽查。10月,中介机构对省级环境监测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并出具省级环境监测项目绩效评价报告。11月底前,完成全省环境监测项目综合评价工作并形成综合评价报告。,评价事项(3),6.有关要求:认真做好环境监测项目绩效评价的组织协调工作;客观公正地评价环境监测项目的绩效情况;规范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分项目出具);按时完成评价工作。(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