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同龄人群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第五章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同龄人群体.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同龄人群体,青少年同龄人群体的来源,因受教育而接触的同龄人群体家庭生活而接触的同龄人群体,存在独立的青少年文化吗?,青少年文化的形成是对年龄人为划分的结果青少年文化的形成是工业化的产物,第一种观点:,典型表现:青少年好的学业成绩能够让父母为之欣喜,但是对于提高青少年在同龄人群体中的地位影响不大。解释:由于人为的对青少年分组,强化了青少年同龄人的认同,同时对成年人的价值观感到陌生和疏远。不再对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做的事情感兴趣。这种隔阂加深,就会产生青少年文化。而学业正是父母希望孩子努力去做的。,第二种观点:,传统农业社会,不同的家族,不同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成为成人
2、之前,只需要家族或家庭的训练,就可以使青少年很好的过渡到成年期。工业化社会所有的青少年都要学习相同的社会规则、技能,这样的环境下,家庭已经无法满足青少年进入成年期的过渡准备,只有通过学校组织所有的青少年学习,为进入成人期做准备。从而形成了青少年文化。典型表现:社会从“后喻文化”进入“同喻文化”,“前喻文化”。,青春期同龄人群体的性质,青春期同龄人在一起度过的时间绝对值远远高于与成人在一起度过的时间。与儿童期相比,青春期同龄人在没有成人监督的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情况更多。在青春期,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和异性同龄人交往。(儿童期,同龄人群体性别高度分离。)儿童期同龄人局限于较小的团体,而青春期则会出现较大
3、规模的同龄人群体。,青少年的父母同伴取向,青春期前期,青少年较多的仍是父母取向,对父母充满依恋。青春期中后期,越来越向同伴取向发展。男性和女性相比与父母的分歧更多,但是女性与父母产生分歧更早。同伴关系加强还与亲子关系质量有关。,错误的观点认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大多是同伴取向造成的。实际上,青少年一般是在家庭成长中出现问题后,才会选择与问题青少年交往。,小团体和大团体,小团体(2-12人)成员性别相同,年龄相当。小团体由共同活动或友谊来界定。小团体为青少年交往提供主要的社会环境。成员之间互相了解,对彼此之间的评价要高于团体之外的人。只有一半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小团体的成员。女孩比男孩更可能成为小团
4、体的成员。小团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续的时间较长。但是小团体的成员也会发生改变。,大团体:同龄人认同这样的青少年拥有相似的形象或者声誉,在种族或社区生活中具有相同的特征,即使这些青少年彼此之间不认为是朋友,或者彼此之间不会有很多往来。美国青少年典型的大团体:运动健将、聪明人、书呆子、大众人物,大团体的功能:确定青少年在学校的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使得青少年去接触某些同龄人而远离另一些同龄人鼓励某些生活方式而贬低另一种生活方式。,大团体成员的确定:小团体成员的确定基于共同的活动以及朋友关系,大团体成员的确定则是基于名声或者众人的看法。,团体结构随时间而变化,青春期早期,青少年的活动围绕小团体展开,在一
5、起运动、闲聊、逛逛。真正的约会开始之前,男孩和女孩小团体开始融合。可以共同参加聚会,但是实际活动却是围绕同性别的同龄人展开。()结构转变阶段,小团体中的一部分人分离出去与异性组成两性小团体。青春期中期,小团体大多是由两性组成。青春期晚期,同龄人群体开始解体,开始谈恋爱的青少年不再参加小团体活动。同龄人群体被伴侣关系所取代。,作为参照群体的大团体大团体可以让我们了解此团体成员的行为和价值观原因在于:大团体对团体成员的服饰、活动、行为、音乐品味等方面给出了准则和标准。大团体起到参照作用,为团体成员提供特殊的身份。此种身份成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基础。因此,大团体对于青少年的行为、活动、自我概念都有重
6、要的影响。,大团体还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感受:属于学校地位较高大团体的青少年,自我评价会更高。,青少年和小团体,小团体成员的相似性:年龄相近同性别(在青春期早期和中期)小团体是由共同兴趣和活动组成,而青春期早期男孩和女孩的兴趣不一样。在青春期早期,男女对性别的敏感。社会阶层相近种族相同,小团体中朋友间的共同兴趣对学校有相同的态度,相近的学业成绩,对青少年文化态度相近,听相同类型的音乐,穿风格类似的衣服参加反社会行为的态度相近,朋友间的相似性:选择还是社会化?选择:由最初的相似性而使得他们成为一个小团体社会化:加入团体后,朋友间的相互影响而使得成员相似二者共同起作用,在青少年同龄人群体中受欢迎与被冷
7、落(1)受欢迎者特点:行为在同龄人眼中是得体的善于觉察并迎合别人的需要自信但不自负对人友善、脾气好,为人乐观,具有幽默感聪明知道如何建立并且维持友谊,受欢迎者特点的另一种观点:具有一致性:穿着打扮、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社会经济地位、声誉等成就较高,尤其是擅长运动者会比学业成绩优秀者获得更多的同龄人认可。人格:友善、快乐、喜欢开玩笑、开朗热情、充满活力,拥有较高的社会交往技巧,喜欢参加各种活动。身体吸引:整洁、打扮得体、相貌教好,同龄人中获得声誉的途径:,男孩:运动成绩和智力社会交往能力受异性欢迎的程度身体外形参与学校活动,女孩:身体吸引力社会交往能力成绩和智力受异性欢迎程度衣着参与学校活动,在
8、青少年同龄人群体中受欢迎与被冷落(2)不受欢迎者:过分好斗:喜欢争斗,参与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往往以强凌弱性格内向的人:胆小、拘谨、害羞,更容易受人欺负既好斗又性格内向的孩子女孩子的好斗表现:好斗表现在对人际关系上,而非表现在身体上。损害她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把别人排斥在社会关系之外,破坏她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受同龄人冷落的影响被冷落的好斗者:会出现品行问题和反社会行为被冷落的内向者:感到极端孤独,出现较低的自我评价和抑郁症状,人际交往能力退化。既好斗又内向的孩子是最危险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枪击案的凶手-赵承熙,2007年4月16日当地时间7点15分(北京时间19点15分),美国弗吉
9、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恶性校园枪击案,枪击造成33人死亡,枪手本人开枪饮弹自尽,枪击案疑犯为23岁的韩籍青年赵承熙。在他父母所居住的森特雷维尔社区,当地居民回忆说,赵承熙是个奇怪的年轻人。一名叫做克雷格科恩斯的邻居说,数年前,他看到赵承熙站在他父母的房子前。当科恩斯向赵承熙问好时,赵转开头和身子。科恩斯说:“他就好像是一直在跟他自己谈话一样。”住在赵家隔壁的阿卜杜尔沙什也说,在很多年时间里,赵承熙似乎都没有任何朋友。,所有曾经与赵承熙有过接触的人对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沉默”。同为英语系四年级的韩国学生保罗金说,赵承熙在学校里是如此内向,以至于他只知道在英语系里有赵这个韩裔学生存在
10、,但是直到他们在课堂上见面,他才知道赵承熙是男是女。保罗金说:“他从来不说一句话。即使教授问问题,也不说话。他看起来总是身体和精神都很差,好像他很压抑一样。”在2005年赵承熙上过的英国文学课上,当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们在一张纸上写下他们的名字时,赵承熙只写了个问号。曾与赵承熙同修这门课的夏洛特彼得森说:“就连老师也在笑他,没人弄得懂他。”,2004年2月23日 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接报后,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2月25日 云南省公安厅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15万元人民币捉拿云南大学凶杀案犯罪嫌疑人马加爵。4受害学生均为马加爵同学。2月26日 广西自治区发出
11、通缉令,并悬赏5万元捉拿马加爵。此前,警方查明,马加爵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宾州镇人。3月1日 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在逃杀人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公安机关悬赏2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通缉。,3月15日晚7时30分左右 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2004年6月17上午9时,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昆明市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检察官朱彬彬在对马加爵的提讯中感到,马加爵给她的印象与媒体的报道有差异。马加爵“思想简单,性格比较内向,不是暴力倾向特别严重的人”,“智商高、情商低”,“很倔,不轻易认错”,“不容易与人沟通,不愿多说什么”。,不受欢迎者比受欢迎者缺少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能力好斗者更可能把其他孩子的行为看成是故意作对。内向者对其他孩子表现出过度的焦虑,不知道如何和其他人交谈,以及不知如何加入团体活动。他们犹豫不决,较低的自我评价、缺乏自信会让其他孩子感到不舒服,而顺从的特性又让他们容易受欺负。,如何帮助不受欢迎者传授社交技巧如何自我表达对他人进行质疑领导才能在监督之下让不受欢迎者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培养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