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0345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一、自然资源保护,1、自然资源系统,(1)内部组成:在自然资源系统内部构成了不同的_和_。,资源类型,资源结构,(2)外部矛盾:存在着_和_之间的矛盾,即_,人口,资源,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实质是 和 之间的矛盾,人口,资源,要认真识记,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表现出的资源问题各不相同。,中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我国资源问题,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全国拥有水资源2.8万亿m3,但人均占有水资源2300m3,只有世界平均的 1/4,排在世界第121位。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极不均匀,约有8

2、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它与人口、耕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匹配,南方水多、人口多、耕地少,北方水少、人口多、耕地多。同时,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表现为人地矛盾;西部缺水,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匹配。华北则是人地矛盾、水土矛盾的叠加,成为人口与资源矛盾的焦点地区。,多,少,少,多,能源不足,东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主要表现为人地矛盾突出,西部,干旱缺水,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匹配,华北地区,人地、水土两对矛盾的叠加,成为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的焦点地区,具体表现,要认真识记,2、自然资源问题,(1)自然资源问题的发展(影响因素),自然资源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等的

3、变化而发生变化;,近几十年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2)自然资源问题的表现(原因),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因掠夺性开发而迅速退化甚至枯竭,要认真识记,(3)自然资源问题的影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危及人类的前途及地球命运,要认真识记,当今世界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资源、能源的重要性问题突出。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别国的资源,对本国的资源又采取最大限度的保护政策,因为谁控制了资源,谁就控制了未来的市场,就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相比之下,我国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有些急功近利,差距较大。,这也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

4、现实而严峻地问题:怎样才能合理利用和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自然资源?,3、自然资源的保护,(1)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_,资源消耗,实现在保护_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自然资源存量,要认真识记,对不可再生资源:,加强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勘测,增加后备储量,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对可再生资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的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2)利用和保护措施,要认真识记,最好办法: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要认真识记,中国的资源问题的对策保护和科学地利用资源(解决资源问题的最好办法)1、转变观念,对可再生资源,要树立 观念;2、要依靠法律和政策;要树立“法制”观念3、要

5、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4、崇尚节约;(“把 放在首位”,树立节约观念)5、依靠科学技术,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 6、努力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因地制宜,节约,我们在开发自然资源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持续利用原则、保护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节约原则。,要认真识记,思考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自然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南多北少;,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水资源出现季节性和年际性短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不协调,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而我国耕地分布是南少北多,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程度。,人为原因:,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使用过程中污染严重;,工农业生产中水的利用

6、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要认真识记,思考2:我国走出能源的“困境”,一靠开源,二靠节流。试简述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主要措施。,开源:,开源主要考虑国内因素,(1)主要是提高开采技术,加大石油勘探力度;,(4)考虑国际因素,开源主要是拓宽进口渠道。,(2)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变油”技术;,(3)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流:,节流主要是技术措施。如,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率,采取节能措施等。,要认真识记,二、农村生态建设,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1、概念,农村生态建设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有效的生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2、

7、农村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1)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2)农林产业结构合理调整,(3)农业资源多层与高效利用,(4)乡镇企业污染管理,(5)农村肥料、饲料、燃料建设,(6)发展生态型庭院经济,(7)生态农业或持续农业体制建设,(8)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村建设等,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建设重点(举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保护土地资源为中心,建设合理的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沿海滩涂和湿地生态系统。,黄淮海平原区:,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中心,综合治理旱、涝、盐、碱,建设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以及秸秆多层次利用的农牧结合系统。,表2-3-1,重点图表,长江中上游平原、四川盆地区:,重点

8、建设土地利用率高、投入合理的高产、稳产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农牧结合型良性循环农业经济系统。充分利用水面资源,进行水陆复合的防洪防涝以及种养结合型开发。,三、城市生态建设,什么是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生态建设是指: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生态工程,对城市进行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以达到或基本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综合性建设。,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在人类活动支配下,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城市生态系统的显著特点:,(1)生物组成部分是以有思想意识的人为主体;而非生物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如:房屋、道路、生产和生活设施等);,(2)对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分解功能不完全;,(3)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较弱。,要认真识记,完善城市生态建设的措施:,(1)加强城市生态的建设和保护;,(2)做好城市生态的立法、景观布局、城市绿化、环境污染防治和城市灾害预警、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资源配置等工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