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0387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7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遭到打击,汉初,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中国的思想学术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试说明:董仲舒(新增)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1)、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社会的形势(王国问题、边境不宁、土地兼并),需要有为的统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2)、董仲舒对儒学改造:著有春秋繁露、天人三策。特点:以儒学为基础,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形成新儒

2、学体系。内容: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提出“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知识梳理:,(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学成为选官的标准。教育:教材:正式规定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从此教育被儒家所垄断;中央: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大大提高儒学的地位;地方:兴办郡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儒学成为正统思

3、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消极: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三: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探究一:董仲

4、舒的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三纲五常”,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期所而众星共(拱)之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2.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 C.性恶论 D.大一统,4、史记记载:“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

5、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这段史料: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留下了后人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表现了封建史学家写史的局限性古史对天象的记载缺乏研究价值A.B.C.D.,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道教、佛教等思想的儒学B、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C、儒家学说与权术 D、正统的孔孟学说,B,D,C,A,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中央 实行中外朝制度,以削弱相权。地方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令郡国举荐人才,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尚法。,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重农抑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

6、税。,北击匈奴,派张骞通西域,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汉武帝“有为”的表现。,拓展延伸,1.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 C.性恶论 D.大一统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D,D,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道教、佛教等思想的儒学B、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C、儒家学说与权术 D、正统的孔孟学说,B,4、关于董仲舒新儒

7、家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神学倾向 B.它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汉武帝后处于独尊地位 D.皇帝至高无上,可以任意办事,D,5、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期所而众星共(拱)之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C,西汉前期,董仲舒建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根据他的建议采取的“独尊儒术”措施,包括()兴办太学

8、 规定“四书”、“五经”为教科书诏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太学生员经考试合格即可任官 A B C D,C,6、史记记载:“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这段史料: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留下了后人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表现了封建史学家写史的局限性古史对天象的记载缺乏研究价值A.B.C.D.,A,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

9、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汉书武帝纪材料三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是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4分)(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6分

10、)(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2分),【解析】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1)问“主张”直接提取材料信息概括作答,董仲舒主张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痒序来教化百姓行仁、义、礼等;“主要原因”则要结合当时形势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儒家自身主张和教化的功能等三个方面分析。(2)问“措施”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如设置五经博士、征选儒家学者做官、提倡儒学等;“作用”需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统治、发展教育和儒学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回答。(3)问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思考,归纳材料三可得出“巩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主要是儒学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11、【答案】(12分)(1)主张:办学校;教化人民仁、义、礼。(2分)原因: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传统;教化本身的功能。(任答2点,共2分)(2)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3分)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3分)(3)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正面与负面的各得1分,共2分),3、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对这场反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时代要求 B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的文化主导地位 D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C,4、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