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口语交际.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0512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口语交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十一章口语交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十一章口语交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十一章口语交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十一章口语交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口语交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口语交际.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语交际教学,教学目的与要求:1、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和要求;2、认识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和原则;3、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口语交际教学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活动。它是以口语交际训练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一)口语交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二)交际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三)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全面提高语言能力的需要。(四)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

2、惯。(二)培养学生辨音识义的能力。(三)培养学生记忆整合信息的能力。幻灯片 5(四)培养学生理解语义的能力。幻灯片 6(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在公众场合说话。(六)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得体、流畅表达的能力。幻灯片 7,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巴勒斯坦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揽枝从我手中滑落。”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种信息?,希望和平。必要时我们会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战 表达再次呼吁和平

3、的心声。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向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水就行。“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出他什么心态?口语交际教学的任务,1、李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李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4、2)李娜该怎样说才得体:,你(李娜)只讲究个人卫生,而不讲究公共卫生。例:谢谢你的提醒。真不好意思。等等。,1、下面的话得体的一项是: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B当朋友邀请你看球赛时,你说:“都快中考了,没空!”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当你骑车碰了一下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一、读写教学中的依附训练。二、口语交际专题训练。口语交际三学习辅导.asf三、开展活动集中训练。四、训练的具体方法。,听话训练的方法 1、听读 听读是指学生通过听口诵或播放录音所提供的文字材料,把握其内容,理解其意图,学习其

5、表达,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2、听述 听述是指学生通过听别人的讲述、讲解,会话,讨论,从而获得知识,学习表达技能,体会语言艺术,锻炼听话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3、听问 听问是指学生通过听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加以分析,指出问题的实质,答问的关键,解决问题的方向,或直接做出回答,从而提高听话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4、听记 听记是指学生通过收听口语材料加以记录以提高听话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听记需要耳、脑、手互相协调,因而能够培养学生反应的敏捷性,注意的分配力,行为的协调感。5、听辨 听辨是指训练学生在听过一段或一篇在内容或表达上,或者是在读音上或句读上有误的语言材料后,加以分辨区别,以提高

6、听话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6、听测 听测是指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的感知、运用回忆,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产生顿悟;得出新的认识的一种训练听话能力的方法。7、听评 听评是指学生在听过语言材料后,当即发表评论,从而提高学生听话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说话训练的方法 1、朗读 朗读是说话训练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朗读,更能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感染和陶冶。2、背诵 背诵是一种传统的口语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语言特色的基础上,不看原文而准确诵读。3、复述 复述是把读过的,看过的或听到的文字读物或声像材料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的一种说话方式,也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一种方法。

7、4、问答 问答属交流型的说话训练,它运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锻炼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对语言的接受能力与组织能力。,5、会话 也是说话训练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会话要根据特定的时空条件、特定的语言环境、不同的交际对象,灵活巧妙的组织语言,根据对方的语言和态度,随机应变,把话题引向深入。6、发言 是一种即席式的独白,具有临时性,广泛性、不确定性,非正式性等特点。发言是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最能体现一个人口语表达水平的高低,机敏的思维能力和快捷的应变能力。7、讨论 讨论是围绕一定的中心议题,大家各抒己见,求得观点的统一或问题的解决的一种群体式的交流方式。8、演讲 演讲是指面对较多听众,借助于语言,

8、表情、姿态、手势,集中阐述某一个问题的一种说话形式。,口语交际训练的步骤,1、导入。2、根据具体的内容说明训练的目的意义,提出要求(规则、态度);或提供范例。3、根据话题创设情境。4、引导讨论阶段。5、活动展开阶段。6、讲评总结。,口语交际中情境的创设,(一)创设日常生活情境。(二)创设教学内容情境。创设教学内容情境(三)通过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幻灯片 18(四)创设社会生活情境。,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下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样的话。大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_一个小朋友不解地问妈

9、妈:_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_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_,创设教学内容情境,1、阅读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情境创设利用课文插图。延伸故事内容。拓展讨论话题。编演课本剧。2、写作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情境创设3、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情景创设 口语交际中情境的创设,央视2005“感动中国”节目让带着妹妹读大学的洪战 辉的事迹广为传颂当他还是 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加弱小的孩子负起了责任,孤身一人撑起困境中的家庭;进入大学后,凭着一般人难以想像的努力,完成学业并抚养教育妹妹,甚至帮助他人。假如有一天,洪战辉带着他妹妹到你学校来参加某个活动,你有机会跟他俩说话,你会对洪战辉说:对洪战辉的妹妹

10、说:,认真观察姓名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利用社会资源的口语交际案例,活动名称:如果我在9月11日 活动目的:练习围绕主题描述感受 1、观察下面的照片。这是“9.11”事件发生后,记者拍到的情景。请你们描述一下照片中人们的表情。2、分组讨论,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组,假设你们小组的成员分别是“9.11事件”中的劫机者、被劫机者、目击者、受害者的亲友。按照下面图中的游戏规则来完成下列练习:,活动1 我的自画像目标:能用普通话介绍自己,做到清楚、连贯,表情自然。能安静、专心地倾听,听出内容要点。时间:20分钟材料:纸、笔过程:1教师说明自我介绍的要点:如姓名、籍贯、性格特点、兴趣

11、爱好、特长、理想以及自己的特殊经历等。2学习者分小组准备,并在组内练习,组员互相倾听、互相指导。3推荐若干名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听介绍的学习者要保持安静。4集体评议、总结。,活动2 做回小记者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向做介绍的学习者提出问题。时间:20分钟材料:纸、笔过程:1教师说明活动方式:听介绍的学习者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做介绍的学习者,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2师生相互采访,进行示范。3学习者离开座位,分别对做介绍的学习者进行采访。4与座位邻近的学习者进行相互采访。5集体评议、总结。,怎样写说课稿,1、简略导语(简单介绍说课人的背景、说课的目的)2、说教材(对所说课文的地位、所在单元、文体、作者

12、、难度的分析)3、说学生(所授课的学生的学习及心理一般特点)4、说教学目标(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几方面确定)5、说重点难点(重点是必须解决的问题,难点是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6、说教法学法(所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方式)7、说教学步骤(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说课的主要内容)8、说教学媒体(拟采用的媒体,如课件制作、多媒体运用等)9、说作业设计(内容上应是课文的拓展,形式上应灵活多样)10、效果预计(估计通过以上教学应该达到的效果)11、结束语(既表现出信心又表现出谦逊好学的态度),(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处理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注意停顿、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的具体指导);2、理清文章脉络,熟知课文内容;3、学生言说自己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四)深入理解文本:1.问题探讨加深课文的理解。2、赏析文中精彩之处;例 如:语言的音乐美、文章的气势和情怀等。3、品味文章语言,训练语感,并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总体评价文章的语言及情感表达特点,要发动学生积极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5、教师归纳所学内容;(五)、实践应用或延伸拓展;(六)、布置作业。附上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