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0972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9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内容与功能,社会工作行政层次社会工作行政的一般过程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社会工作行政人员社会服务机构面临的压力和危机社会服务机构的使命和目标,一 社会工作行政层次,从制定社会政策到政策的具体实施和真正落实是一个复杂的、环节众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过程。宏观社会工作行政、微观社会工作行政,立法机构政策制定部门,政府系统内部,实施政策机构,具体服务开展,(一)宏观社会工作行政在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服务的过程中,较高层次从事与政策阐释、推行、筹划和设计相关的活动(制定与执行、贯彻政策的某些细则和说明,阐明该政策的目标与意义,明确政策对象的范围,执行政策的主要责任部门,明确社会福利

2、资源的来源及筹集方法,说明政策实施效果的检查评估及事故责任的承担)宏观社会工作行政并不限于中央政府与社会政策有关部门的工作,也包括地方政府层次在政府的社会行政系统中和在大型非营利组织中,从事政策的执行设计、为其建立条件及规则并综合性地推动政策实施的活动,特征A、较强的政治性充分理解政策制定者的政治意图,并通过行政系统去落实政策的政治目标高层行政人员对政策的制定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在决策过程中间接发挥作用B、广泛的协调募集资源、同资源占有者进行协调;政策的执行与实施需要不同系统的协调C、对政策实施负有主要责任(向立法授权机构)D、运用权力系统推动政策实施(科层制,自上而下、被合法化了的权力为基础

3、),(二)微观社会工作行政在政府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中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基层从事的行政活动。微观行政活动是围绕基层的具体服务而展开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评估等活动行政以统筹、协调为特征(柔性);管理以权力的运用为特征(刚性);微观社会工作行政存在于行政系统的末端,特征A、实务性:针对服务对象、服务人员等各方面具体情况而设计服务模式,组织协调各种力量,促进某项服务任务的完成B、局部协调:组织内部的行为(部门、人员的协调)C、部分责任:负责某一局部地区的政策执行、负责政策落实的某一方面D、科层权力和其他方法并用(小组团队建设、专业督导),(三)宏观社会工作行政与微观社会工作行政从性质上看,社会

4、工作行政具有相对性,某种社会工作行政可能兼具二者特性(某县民政局工作)从结构上看,微观是宏观的必要延伸从功能上看,与政治相关/与服务相关互相依存:宏观的指引/微观的实施,二 社会工作行政的一般过程,(一)社会工作行政的职责1、确定机构的目标2、设计组织结构,制定机构政策、计划及运作程序,以去实现机构的既定目标3、确保资源的顺利获取(财力、物力、人力)4、确保机构的顺利运行,保证服务的效果与效率5、对机构解决问题的执行活动进行资料收集,并对执行状况加以科学评估,(二)社会工作行政的过程社会工作行政按其运作程序主要包括:组织、计划、执行、评估1、组织工作目标确定后,如何将资源统筹配置去实现目标以及

5、选用怎样的组织形式效率最高组织结构的性质、与他人的角色关系(正式、非正式),2、计划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预先对社会服务的提供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计划,以增加社会服务的可行性一种干预方法,通过推测、系统思考而有目的地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3、执行与管理(1)领导:社会工作机构中的各级主管对部属的指挥、调度、安排与影响,使其能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机构的目标和任务(2)沟通:机构的领导与下属之间以及机构成员之间形成共识的过程,促使机构内的和谐(3)协调:使各个部门及每个成员能相互配合,以一致的步调去完成共同的使命(机构内的协调与机构间的协调)沟通是协调的前奏,协调是沟通的结果,(4)咨询:为有

6、效地开展社会工作而提供意见、建议和方案的专业方法,包括问题的界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增进受咨询者的知识与技术,修正他的态度与行为,增强其专业能力,使服务达到最佳效果(5)预算:确定各项工作所需的款项及筹措方式,目标是在某一期间内尽可能达到收支平衡(6)资讯管理:对社会工作活动中各方面的资料与信息的管理,可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宝贵的参照,4、评估对各项方案、各部门的工作以及整个机构的行政措施和工作加以评定和审查,检查社会工作的实际效果与原有行政计划目标的吻合情况,社会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等,三 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一)社会工作行政的一般功能(社会效果)1、增进社会福利福利经济学:社会财富的分配

7、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均等化原则资源的最优配置)政府通过社会工作行政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执行者,同时也是闲置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均可增加社会的总福利,2、满足弱势群体的需要社会工作行政不但能够将弱势群体所需要的福利资源进行有效的传送,而且能够发展他们获取、利用福利资源的能力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对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给予物质的、服务的和精神的帮助及支持,并且注重服务对象能力的发展,3、促进社会公平及社会秩序“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不公正的分配既使一部分人的生活受影响,同时,又会损害社会的秩序社会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缓解社会不公的现象,促进

8、社会公平社会政策及其实施是社会紧张的减压器(经济手段),(二)社会工作行政的具体功能1、制度层面上:将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同时对社会政策具有完善功能2、管理层面上:提高机构的服务效率(a、资源的有效配置;b、服务的组织机构的设计;c、促进机构内部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协调)3、技术层面上:细致工作的安排使得服务效果得以实现(对受助者的咨询、建立具体的工作制度、服务的转介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辅导等),四 社会工作行政人员,(一)社会工作行政人员职责社会工作行政人员通过行政领导以实现其机构的目标,其责任较一般社会工作人员更大职责:探寻、确定机构所服务的社区的社会福利需要;界定、重新界定和阐释社会工

9、作机构的目标,制定服务计划;提供社会工作机构所需的财力资源、设备和工作人员;完善和修正机构的服务计划;建立组织机构或促使机构正常运作,协调组织机构内的人际关系;制定政策、建立工作程序及一般作业原则;评价社会工作机构执行政策的情况;了解并促使机构随社会需要的变迁而变迁;,(二)社会工作行政机构工作人员的征募、考查及选择1、发展工作细则:用以界定工作(工作任务陈述)和达到有效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巧以及类别2、雇员征募:公布空缺职位、描述该职位的工作准备、吸引更多符合资格的应征者申请该职位3、测试考查工作申请者:淘汰明显不符合最低任职资格的申请者4、面谈:对申请者详细解释即将担任的工作,了解应试者的

10、价值观和工作动机5、挑选适合的人员和通知其他落选者:以机构的名义发出正式通知,五 社会服务机构面临的压力和危机,(一)社会服务机构面临的压力主要压力:员工流失率高、士气低落(员工觉得工作缺乏“成就感”,受制约太多)压力来源1、社会服务已步入“交代的年代”,包括“问题识别”、“目标制订”以及“效率”、“效能”,不能简单地利用“方案”标准作为评价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2、政府对各项社会服务开支采取消减政策,并逐渐加强对服务机构的服务进行比较严格的监察和控制,3、社会问题的复杂化驱使社工服务机构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学会管理,还要掌握系统的研究分析方法以及最新的专业知识,应对新问题4、服务对象的福利要求和保障

11、意识日渐提升,机构工作人员必须留意所提供服务的质量以确保提供的服务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二)社会服务机构要面对的问题1、“成本能效”问题:考察社会服务费用的支出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2、服务评估问题: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反馈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估策略3、财政短拙和资源匮乏问题:要求管理者必须选择一些能有效地解决社区问题和能产生预期成果的服务项目,制定有效的措施筹集所需的资源,4、服务对象的需要问题:所提供服务能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5、人事管理问题:服务人员工作态度散漫,工作人员对机构人事政策的抗衡,对机构服务方案和信誉的破坏,员工工作绩效低劣等6、服务控制问题:服务机构管理人员能否有足够的时

12、间和能力控制下属所负责的工作以及服务政策是否能落实等,(三)应付危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无奈地接受财政资助的消减和服务的缩减2、改善机构的服务效能,产生服务对象所期望达到的效果(机构发展的根本)(1)服务效能是社会服务工作的首要目标(2)社会服务机构行政主管人员应尽力提高机构的服务效能,这是管理的使命,六 社会服务机构的使命和目标,(一)社会服务机构的“哲学观”和使命哲学观(代表机构的愿望及最终理想):凭借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促进社会的福利,促进社会健康,加速社区发展,回应社会需求,促进社区参与,消减社会问题的不良影响使命: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区发展,改善个人健康,(二)目标总目标代表了未来某

13、个时期内机构期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是机构对要完成的任务所做出的概略陈述,它是制定子目标的依据子目标代表了机构计划完成的具体任务,通常有相应的实施要求和时间限制,子目标通常可分为三类:(互相关联)a、冲击性目标(功能性目标),机构所确定的旨在影响和改变受助者的目标。改变人的技术有两种:人自身/环境b、过程性目标(服务性目标)为实现机构的功能性目标而采取的若干服务方案。c、后勤性目标,为实现机构的服务方案而提供的支援性服务,能够为过程目标的实现提供现实支持,对服务对象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冲击性目标,过程性目标,后勤性目标,支持,实现,假设机构在老人问题方面的目标陈述是:“为了提高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减少虐老个案的发生,机构将聘请两名专业从事家庭治疗的心理学家为二十位虐老者提供家庭治疗。”,减少虐老个案,对20位虐老者进行家庭治疗,机构聘请2位专业从事家庭治疗的心理学家,支持,实现,冲击性目标在制定时,尤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a、用明确的表示变化的动词描绘冲击性目标的效果,如减少、加强、提高等。b、明确受助者改变的数量标准,如:减少虐老个案30%等。c、冲击性目标的项目不宜过多,应量力而行。d、目标的实现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冲击性目标的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