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1525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 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基本特征,特征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 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质区别,周末,李明一家来到外婆家,南京最有魅力的乡村-江宁禄口街道彭福村。走进村子,小明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了。于是来到舅舅所在的村委会了解情况。,生活情境(一):,彭福村,原是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如今是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

2、2010年,集体纯收入13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000元。村里富了,实惠应该给村民,村里做着一件件惠民的实事:改善村民住房条件、修水库铺设自来水管道、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太阳能、休闲广场、文体活动中心、食堂、村医院等等,这些都是村中出资。,思考:彭福村的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什么特征?,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先富带动后富 共同富裕,特征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根本目标),探究活动:,1、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政府采取了那些重要措施?,提示1:取消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农业产业 化经营、扶贫工作等等。,2、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

3、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提示2:这些措施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在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政府都采用了各种手段来“救市”。现如今两年过去了,各国的情况如何呢?,如今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缓解了广大民众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同时,对我国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加强,为未来的国民经济增长打下良好基础。,两年后的今天,美国的就业形势仍未见好转,约有1500万名失业者在苦苦地寻找工作。美国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长率仅为1.6%,经济复苏乏力。,进入2010年以来,从迪拜到希腊,从希腊到欧元区,从英国到美国,欧美核心发达经济体国家的巨额政府赤字

4、,就像慢性发展的恶性“肿瘤”,侵蚀着尚未全面复苏的全球经济,使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思考:通过对比在金融危机中中国和其他国家政府救市的不同效果,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根本利益一致,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国有经济占主导,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整个经济起导向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全国人民意志,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宏观调控更有力,更有效,公有制,特征三: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运用提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个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1、基本标志(固定说法,记准)2、根本目标:常与社会主义本质连用(运用、表述)3、强有

5、力的宏观调控 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注意:非特有,但特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大事、难事、好事能办好、能办成的原因之一;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增强;财政的作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其它】,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P83,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油不得、煤超疯,涨,疯狂“国考”,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笔试共有140多万人报考,并创下4961:1的最热职位纪录,让“国考”再次出现千军万马争抢独木桥的场面。,高一学生李明,星期天上午和妈妈一起到农贸市场买菜发现菜价下跌了,原来青菜1块多,现在居然只要5毛了,妈妈既开心又纳闷地自言自语:“咦!菜价降了吗?”,生活

6、情境(二):,合作探究一:一路高涨的菜价现在为什么会回落?,1、宏观调控的概念,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二、加强宏观调控(涉及国家行为必用),是什么,主体:,国家,措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客体:,对国民经济,2.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目标,(1)市场调节的不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最常用),为什么,资源配置的手段,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基础),国家 宏观调控(弥补),+,手拉手 向前走,无形手,有形手,3.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7、,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说一说: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如何体现的?,(1)经济手段(主要手段),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价格政策、扶贫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等,计划:,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2)法律手段(主要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立法规范、司法打击),如:合

8、同法、广告法、价格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所以,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3)行政手段(辅助手段),行政手段的特点:直接、迅速、强制。事后调节,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通知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表现:命令、指示(标)、通知、规定(关 停 并 转)办理许可证、营业执照、核准收费标准 行政干预等,1.央行决定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2.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 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3.在十七届

9、五中全会上,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4.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和反价格垄断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5.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注意区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宏观调控的3大手段(1)经济手段:经济政策和计划-调节利益(间接性)1)经济计划:年度计划/5年规划/地区发展计划 2)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 产业政策/分配政策/扶贫政策/土地政策等。3)单独考察经济手段:国家是怎样运用经济手段*的?(2)法律手段:与法有关(立法规范、执法惩罚)(3)行政手段:必要主要;直接/迅

10、速/权力/强制;3办、3限:办证 办照 办户口;限产 限量 限价;价格举报电话、价格干预、核准收费标准 行政审批、许可、规定 明令禁止、整改、关停、查封、下架停售;通知、规定、指示、指标、命令;,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规定,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指示,国务院指示研究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通知,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拒绝购房人选择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有关事宜的紧急通知,行政手段,指标,判断,1、粮食保护价,央行加息控制房价,价格补贴2、政府开通价格举报电话3、今年国家提高水价以促进节约用水4、政府临时价格干预5、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学费的价格6、限塑令使用塑料袋

11、由免费到收费7、春节期间衡水市公安局逐步一批哄抬物价的不法分子8、制定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9、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规定要求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生产者的产销和进销差价额不能超过正常时期差价额的一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注意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1)选择区分:经济手段、行政手段(2)主观题运用:涉及国家措施时必用3手段,必要时具体展开 常单独考察经济手段 常与市场调节、财政作用、科发观、共富、小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成为理论组合,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应注意:,(1)不要认为

12、实施宏观调控就是行政手段,宏 观调控主要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2)不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宏观调控,而在于宏观调控发挥的作用有多大。,(3)不能认为加强宏观调控,就不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发挥着主要的基础性的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调控手段间的关系:,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2、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二)国家宏观调控,小结,3、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4、调控的手段,(为什么),(是什么),(调什么),(怎么调),经济法律行政,(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