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方法与过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17380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的方法与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翻译的方法与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翻译的方法与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翻译的方法与过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翻译的方法与过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译的方法与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的方法与过程.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翻译方法与过程,第二讲,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翻译方法归化与异化,翻译方法直译与意译,一般来讲,翻译界大多认为翻译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之分,前者近乎替换,而后者相当于释义。,直译(Literary translation)是把一种语言所传达的内容和形式变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的过程或结果。在翻译过程中基本不改变原语的形式,更不改变原语的内容。原语的形式基本包括词序、语序、语体风格、修辞方式、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等。直译强调“形似”,依照原文的形式将其逐一翻译出来。,例句:Wholesale tea prices have almost doubled.批发茶价几乎翻了一番。When launchin

2、g the Second World War,Hitler was armed to teeth.当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是武装到了牙齿的。,直译与意译,例句: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But I hated Sakamoto,and I had a feeling hed surely lead us both to our ancestors.但是我恨坂本,并预感他肯定会领着我们去见祖先。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双鸟/一箭双雕,音译(transliteration),音译(transliteration):音译是根据原语的读

3、音将其文字符号转换成译语的文字符号的过程或结果由于各民族的背景不同,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事物有时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词(equivalent).为了忠实原文,保留其民族特色,常常采用音译法严格地讲音译也是一种直译音译法主要用于翻译英语专有名词、科技术语或其他特殊色彩的词汇,例如:radar雷达,humor幽默,copy拷贝。,意译,意译(paraphrase;free translation):所谓意译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做释义性解释,在转换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各民族语言中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都有其独特性,当译语与原语形式上发生矛盾时,往往需要用意译来解决这一问

4、题。意译强调“神似”,依照原文的意义,灵活地把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意译,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你以为我是好欺负的吗?Don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不必过早地担心。What is said cannot be unsai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半斤八两。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直译和意译是

5、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直译有助于保留原文的格调并引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从而使译语不断丰富、日益完善。同时能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或称“洋味儿”。而意译则便于调和原文与译文形式上的矛盾,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译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需要强调的是,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不是生搬硬套,逐字照译。意译不是任意增删,不是胡译或乱译。,翻译过程(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翻译是一项艰苦复杂的语言活动。其科学和艺术双重性决定了翻译过程是错综复杂的。一般来讲,可将翻译过程概括为: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基本步骤。,理解,理解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是表达的前提。不能准确地理解

6、原文就无法谈及表达问题。理解首先要从原文的语言现象入手,还要涉及到语言的文化背景、逻辑关系和具体语境。理解语言现象:主要涉及词汇意义、句法结构、修辞手法和惯用法。弄清文化背景、逻辑关系和语境欧、美人的文化背景和我们中国人不同,由此产生了与其民族文化有关的 习惯表达法。切记望文生义。,理解,In the sunbeam passing through the window are fine grains of dust shining like gold.细微的尘埃在射进窗内的阳光下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fine 在此处做微小,细小解。)He likes mathematics,physics

7、as well as chemistry.他喜欢数学、物理,尤其是化学。(As well as 强调后边的成分。),理解,It would be a fine thing indeed not knowing what time it was in the morning.要是早晨不知道时间那才“妙”呢。(例句的故事是一位油漆工担心早晨不能按时起床,上班迟到会被解雇,fine 的实意为“糟”,此处为反语修饰法。John is a bull in a china shop约翰是个好闯祸之人。(a bull in a china shop 是一英语习语。),理解,The milky way 银河(

8、非牛奶路)I will go to the US this fall.(fall 在此句中是“秋天”的意思。这是美国英语,英国英语中无此用法。),表达,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第二步,是实现由原语至译语信息转换的关键。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表达好坏取决于对原语的理解程度和译者驾驭译语的能力。包括译者的译语水平、翻译方法和技巧,以及修辞等因素。在各种文体中表达恰当得体才是翻译的目的。,校核,校核是翻译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其目的是要检查译语是否有遗漏失误或欠妥之处。大致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核对人名、地名、数字和方位是否有错误。2)核对译文中大的翻译单位,检查有无错漏、误译或欠妥

9、之处。3)校正错误的标点符号,使其符合汉语习惯用法。,总之,校核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通过校对可以深入推敲译文。译文一般要校对至三遍。第一遍重在核实较小的翻译单位,如词、句、看其是否准确。第二遍着重句群、段落等大的翻译单位并润色文字。第三遍则要过度到译文的整体,看其语体是否一致,行文是否流畅。总之,第一、二遍由微观入手,第三遍则上升到宏观校核。,翻译方法归化与异化,归化与异化翻译方法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了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和归化法(d

10、omesticating method)。异化和归化可以看作是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而异化和归化则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了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翻译方法归化与异化,归化法与异化法 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翻译方法归化与异化,归化与异化的区别 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11、;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例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是异化表达法,“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则是归化译法;再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是异化译法,“殊途同归”是归化译法。,翻译方法归化与异化,对归化法的评价1987年,刘英凯发表了一篇题为归化翻译的歧路的论文,用许多译例说明归化译法“抹杀”了原作的“民族特点”,将异国情调“异化于归宿语言”,“必然是对原文的歪曲”。1995年,韦努蒂 指出:英美文化长期被归化理论所统治,提倡“流畅的翻译”

12、,实际上是不尊重原语文化的“文化帝国主义”。a,翻译方法 归化与异化,异化法的限度一是译语语言文化的限度,二是译语读者接受能力的限度。也就是说,译者在运用异化法的时候,既不能超越译语文化的规范限度,也不能超越译语读者的接受限度。归化法译者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种种障碍,有些障碍甚至是无法逾越的,凡是在异化法行不通情况下,译者只能退而采用归化法,将自己的译笔纳入汉语语言文化规范的轨道,冲破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特别是要学会从原文词法、句法结构的框框中“跳”出来,将原文意思融会于心,设法寻找汉语在同样场合的习惯说法,译出通达晓畅的汉语来。,翻译方法归化与异化,例句:Un

13、less you ve an ace up your sleeve,we are dished.除非你有锦囊妙计,否则我们是输定了。He has fished in Manhattans wallet and dug out coins他到曼哈顿去挣钱,只挣到几个小钱,翻译方法 归化与异化,采用归化译法的两种情况对于原文的形象语言,有两种情况可以采用归化译法:1、原文的语言虽然形象,甚至也很新鲜,但却无法“照实”传译出来;2、原文的形象语言已经不再新鲜,用不着“照实”传译。High buildings and large mansions are springing up like mushr

14、ooms in Beijing.在北京北京,高楼大厦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翻译方法 归化与异化,归化译法举例Each of us has his carrot and stick.In my case,the stick is my slackening physical condition,which keeps me from beating opponents at tennis whom I overwhelmed two years ago.My carrot is to win.(C.Tucker:“Fear of Death”)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压力和动力。就我而言,这压力就是

15、我日趋衰弱的身体状况,两年前还是我手下败将的网球对手,如今却达不过了。我的动力就是想赢球。Carrot and stick 诱惑力和威胁力,翻译方法 归化与异化,汉语成语的应用问题 谈到译文的归化,我们自然会想到汉语成语的应用。汉语成语结构工整、语言简练、含义深刻,翻译中若能恰如其分地应用,确实会增强译文的表现力,给译文增添光彩。但有几种汉语成语是不宜使用的:1、反映中华民族特殊习俗的,如“拂袖而去”、“腰缠万贯”、“罄竹难书”等;2、带有汉字特征的,如“目不识丁”、“八字没一撇”等;3、含有中国地名的,如“稳若泰山”、“秦驴技穷”、“洛阳纸贵”;4、喊有中国人名的,如“名落孙山”、“事后诸葛

16、亮”、“班门弄斧”等等。,翻译方法 归化与异化,异化、归化并用互补 翻译的根本任务既然是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和风格,而原作的思想和风格都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翻译中不采用异化的方法,是很难完成这项使命的;与此同时,既然又要求译文像原作一样通顺,而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在语言表达中,又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归化。所以,翻译工作者,往往要异化、归化两者并用,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翻译方法 归化与异化,翻译方法 归化与异化,异化、归化并用互补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应退而求其次,进行必要的归化。简而言之,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管归化。Second,there is the

17、New York of the commuter the city that is devoured by locusts each day and spat out each night.(E.B.White:“The Three New Yorks”)其次是家住郊区,乘公交车到市区上班的人们的纽约 这座城市每到白天就被如蝗的人群吞噬进去,每到晚上又给吐出来。By locusts 是暗喻,在译文中是明喻。,翻译方法 归化与异化,归化法举例With determination,with luck,and with the help from lots of good people,I was able to rise from the ashes.凭着我的决心,我的运气,还有许多善良的人们的帮助,我终于获得新生。To rise from the ashes是个英语成语,来自希腊神话里凤凰生死循环的故事。如将这句译成“我终于从灰烬中再生”,读者会不知所云。归化主要表现在语言层面上,在文化层面上,则应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