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文言实词和虚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4文言实词和虚词.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 文,语 文,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高考典题探究,考势高端观察,考点知识经纬,全程演练方阵,考纲诠解透析,考点4 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文就是由文言实词和虚词通过一定的句法结构连缀成篇的。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文言实词大多数具有多义性,虚词的用法又非常灵活多变,在不同的语境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往往会发生变化,因此确定某个实词或虚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义项或用法,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也是解答文言文试题的关键。只要我们熟悉了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加上平时的积累,对于深奥难懂的文言文,就一定能做到“化难为易”。和实词相比,虚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掌握起来更困难,因为虚词的用法更灵活,使用频率更高,
2、与现代汉语相比变化也更大,这道题常常是得分率较低的题。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虚词的各种用法掌握不牢,二是不善于借助语境比较异同。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要特别重视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对每个虚词的常见用法都要了然于心,而且要熟记相应的例句,最好再扩展到考纲未列出的其他比较常见的虚词;在训练中培养借助语境比较异同、理解判断的能力。,2010年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1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有“常见”二字,这里的“常见”告诉我们考试中尽管选文在课外,但要理解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却是常见的,即大都
3、是在课文中遇到过的,考试大纲上规定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些都是备考的重点。2“在文中的含义”告诉我们考查的是实词在具体文言语境中的意义,因为文言实词大多数具有多义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意义往往会发生变化;“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就是说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例12009年高考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
4、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
5、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节选自宋史朱昭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
6、正确的一项是()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解析】本题采用传统的考查方式,即选择四个实词分别给出解释,要求选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中的“摄”字,在文献中的意思很多,可以表示牵引、收紧、吸引、拘捕、保养等义,这些都与文意不符合,只有“代理”这一词义,能在原文中讲通,是正确的。B项中的“婴”字,在古代有婴儿、缠绕、遭受、约束等意义,这些也都不合文意,只有“环绕”这一词义放在原文中可以说通,是正确的。D项中的“乘”字,古代的意义也很多,如驾御、顺应、践踏、继承等,但都不符合原文的意
7、思,原文中的“乘”字应当是“追逐”之义,试题中的解释是正确的。只有C项中的“薄”字,应当理解为“迫近”,在原文中的意思是“迫近敌军的营垒”,但试题却故意误解为“削弱”以干扰学生,这种解释是错误的。根据题干要求,这一题的正确选项为C。【答案】C,例22009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
8、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
9、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这道试题挑选了包含四个常
10、见实词的句子,并分别给出词语释义的正与误,编题方式与近六年高考基本一致。这类题的解题方法一般有三种:根据已掌握的实词知识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加以辨析;其三就是运用替代法,把提供的词义置放于句子中,然后根据语境判断正误。B项中的“起”,常见义项中有“出身”之意,该义项虽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并未出现过,但可以根据语境特别是句末的“寒微”一词来推断得知,该词一般指人的身份地位,据此推断“起”为“出身”之意;或者把“出身”义项代入原句中,语意顺畅,可判断释意正确;由于此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B项当为正确选项。A项中的“奇”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解作“认为奇特、奇异”,该义项曾在初中教材
11、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一句中出现过;C项中的“诛”字有如下几个义项:杀戮,惩罚,责求。根据语境,涉及太子谋反的事是一件大事,罪行是很重的,所以此处应把“诛”理解为“杀戮”的意思,该义项曾在粤教版高中必修5教材的鸿门宴“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一句中出现过;D项中的“弛”主要有两个义项:放松,毁坏、废弃。根据上文提到的“武事”及下文提到的“守将避兵”等内容,应取后一义项较为合理,这个义项在粤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是没有出现过的。,【解析】该题大致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及知识迁移的考查方向,所涉及的考点有些在中学教材中有出现,对日常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只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归纳
12、工作,在具体的考题中能结合语境上下联系、辨别,就不难做出正确选择。题中所选的几个实词,虽非特别常见,但难度不大,“起”、“弛”少见,已在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120个实词之外了,但考生还是可以根据语境及平时的积累来正确解答。这也提醒我们,在以后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尽可能鼓励学生多积累,多掌握文言实词,养成经常归纳,经常温习的习惯,充分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这一题的命制原则与形式,与近三年高考保持一致,都是采用给出4组8个例句、每
13、组两两比较,考查其异同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D项中两个“乃”字都用作副词,译为“竟然”。前句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陛下有几个儿子,竟然作这样的打算?这里李迪用反问语气,因为皇帝一时气恼要追究太子罪责,而皇帝就这样一个儿子,显然是不能杀的,用“竟然”一词强调皇帝的打算太出人意料了,这样理解合乎语境。后一句可以这样理解:,我不知道太后的美德竟然达到这个程度!按照语境,这样的回答,不卑不亢,不仅替自己解围,同时也对太后的德行作了充分的肯定与称赞,既缓解了太后的气愤与敌意,又避免了自己当朝向太后认错的尴尬局面,应该合乎李迪的性格。而且这两句中的“乃”都解作副词“才”似也
14、可说得通。此时,前句可以译作:陛下有几个儿子,才这样打算呢?这样的语气缓和多了,也符合大臣在特定场合提醒皇上的情境。后句可以译作:我(因为)不知道太后的美德,才到了这个地步的。这样说也能对李迪前面的坚持不想让太后干预政事的做法作出解释,同时也体现了李迪高明的语言艺术。A项两个“其”的意义与用法都不相同,前一个“其”用作代词,译为“他的”;后一句中的“其”用作副词,表商量语气,译为“还是”。第一句的意思是“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第二句的意思是“祈祷不是李迪应做的事,还是不要让他去了。”B项两个“之”的意义与用法都不相同,前句中的“之”用作代词,译为“他们”,代指那些“亡卒”;后句中的
15、“之”用作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一句的意思是“官府派兵捕捉,很长时间没能捕获。”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怀政被诛杀之时,皇帝很生气。”C项,两个“以”的意义和用法也都不相同,前句的“以”用作介词,译为“用,拿”,“何以济”即“以何济”,意思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后句的“以”用作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第一句的意思是“当时连年蝗旱灾害,皇上问他有什么办法。”第二句的意思是“李迪请求打开内藏库来资助国家费用。”由于A、B、C三项中的虚词从意义到用法均不同,而D项至少在用作副词上是一致的,故仍可用排除法推出相对正确的答案。【答案】D,例32009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
16、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
17、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18、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 B会天疾风 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解析】过:错误。【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19、是()A.B.C.D.【解析】A第一个“者”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者”译为“的人”。B 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D均为副词,将要。【答案】D,解答文言实词和虚词题可以运用以下方法:1对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2借助例句,通过比较来辨析词义。也就是说,准确理解所学课文中的实词或虚词词义,并联想其他课文中出现这个词时的词义,然后把文段中的实词或虚词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从而做出准确判断。,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设题的分析统计,我们会发现一些规律:一、
20、文言实词题中出现的大多数是常见易错的实词,大都在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中出现过。二、实词涉及的内容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适当考查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也考查双音节词的古今异义,甚至还考查与古代文化常识相关的实词。三、文言虚词着重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命题时注重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现在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大多数省份仍然是除选文外,其余4个全部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用例句式上也大体相同,这样做便于考查考生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试难度,但也有个别省市卷例句全部来自选文。,1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是文言文阅读考试中的重点
21、,近几年来几乎每套试卷中都专门对文言实词设题考查;而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尽管有些省份没有单独设题,但它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之一,也是文言文考查的传统命题内容。2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所涉及的内容不只是一词多义,同时还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但以考查一词多义为主,适当考查通假字和词类活用。对实词的考查,其设题形式有:(1)显性考查:在题目中给出加点的词的解释,要求辨析解释意义的正误。(2)隐性考查:在文言翻译中,要求对译句中的关键词作出准确的解释;在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判断中,有时对文中某些实词的含义的正确理解恰好是关键点。3对虚词的考查,其设题形式有:(1)显性考查:比较不同句子中相同的虚词的意
22、义和用法;或给一个例句,要求选出与例句虚词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2)隐性考查:在文言翻译中,有时对文中某些虚词的含义的正确理解恰好是关键点。,4命题的重点:从近几年高考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来看,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特殊用法及古今异义是考查的重点。虚词的考查没有特意的选定,而是根据选文中重复出现的虚词或者与教材中用法有联系的这些词语。同一个省市的试卷几年间会有很多重复辨析的虚词,如,“以”、“之”、“因”、“而”、“乃”、“其”、“为”等常见文言虚词被考查得比较多,今后仍将延续这个思路,考查最普遍、最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5预计2010年高考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仍会延续2009年的题型和考查范
23、围。,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涵盖的范围有:1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并且多个义项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往往是由本义引申、假借等形成的,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师说中的“师”,在不同句子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在“古之学者必有师”中作名词,指老师;在“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是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的意思;在“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中作动词,“学习”的意思,作“从师”理解。其实,实词在语境中的多义性,是由其所处的语境决定的,比如动词的意义是由其宾语决定的,代词的意义是由主宾意义决定的。此外,识记一词
24、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特点记忆。,2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原来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大江大河”;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劝”,古代有“鼓励”、“劝勉”的意思,现在只剩下“劝说”这一义项;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币”,古代指礼物,现代指“钱”;有的词义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乖”,古义是“偏执”,今义是“听话,安顺”,由贬义变成了褒义。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那么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
25、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造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4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实际上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词性之间循环转化,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
26、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的产生根源是该词在句中担当了临时的成分,如作谓语应是动词、形容词,假如名词要作谓语,就得使名词临时活用为具有名词词义的动词。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是要用心去理解。5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有的是两个意义相关的词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偏义复词,如“饿其体肤”中的“体肤”,偏在“体”;有的是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偏义现象,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句中
27、的“异同”偏在“同”,即“应该相同”。,6双音和单音。古今汉语的差别之一就是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文言文中常常碰到两个单音节词挨在一起,并且在音节和字形上跟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节词一致的情况。因此,不能把单音节词误认为双音节词,如“今齐地方千里”,“地”,土地;“方”,方圆;也不能把联绵词拆开来理解,如“望洋向若而叹”,“望洋”是仰视的样子,不能拆成“望”和“洋”来理解;还要注意同义词(近义词)连用,如“中道崩殂”中“崩”,特指天子死亡;“殂”,死亡,“崩殂”为同义连词用,可以看成一个词,“死亡”的意思。二、常见文言虚词及其归类:1表程度的副词:(1)最、极、至、殊、尤
28、。(2)益、弥、滋(兹)。(3)稍、颇。2表范围的副词:(1)悉、皆、咸、尽、毕、并、具(俱)、举、凡。(2)唯(惟)、但(亶)、特、徒、独、直、弟。3表时间的副词:(1)既、已、尝。(2)素、雅。(3)方、适。(4)将、且、行将、方且。(5)立、即、遽、亟。(6)骤、数。(7)遂、乃、旋、寻。(8)终、卒、竟。,4表肯定的副词:(1)表坚决的肯定:必、诚、信、固等。(2)表委婉的肯定:殆、盖等。5表否定的副词:(1)不、弗、罔、靡、非。(2)毋、勿、莫。(3)未、未尝。6表反诘的副词:岂、宁、讵(巨)、独等。7谦敬副词:(1)请、敬、谨。(2)幸、惠、辱。(3)敢、窃、伏。8常见介词:于(於
29、)、以、为、与、被。9常见连词:而、以、则、故、又、虽、虽然、然、然而、然则。10常见语气词:(1)者、也。(2)矣、耳、焉。(3)乎、邪(耶)、欤(与)。(4)哉。(5)其、夫。11常见兼词:诸(之乎,之于)、盍(何不)、焉(于此)。,如何把握文言文实词词义在高三的复习中,文言文实词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高考卷中的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文实词的解答技巧,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解题方法:1根据字形推断词义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
30、变,但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这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1)如“眄”,“眄”的含义可根据“目”和“眄”的对象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2)如“畴”,“畴”的含义可根据“田”字旁推出“田地”之意。(3)如“馈”,“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4)如“造”,“造”的形旁为“辶”,不难推测“造”的意思应是“到”、“去”。“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义不符。(5)如“觐”,“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
31、拜见”就是很容易找到的答案。(6)如“籴”,“籴”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而“籴”与“粜”相对,那么“籴”的意思就是买进粮食。2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排比、对偶。对这类句子,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如:(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2)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
32、也应是名词,解释为“险固的地方”。(3)齐人追亡逐北。“亡”与“北”相对,代“败逃者”。(4)卖官鬻爵。“鬻”因与“卖”处在结构相同的同等位置上,就可由已知的“卖”来推出未知的“鬻”的相同的含义。夙兴夜寐、文过饰非、不卑不亢、出类拔萃等均可按语法位置推断法由已知去推知尚不明确的词义。3利用语法结构辨别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同样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活用及意义。如:(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的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会水”即“游泳”的意思。(2)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表”因有“临”的限制,可推断它是动词“上表”之意。,
33、(3)怀信侘傺。“怀”为动词,处于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不可能为“相信”、“确实”之意,应为“忠诚”。4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如:(1)收天下之兵。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推断为“兵器”之意。(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中“速”的意义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薄”的意义推断出是“接近”的意思。5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34、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如:,(1)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应”和“对”连用,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2)烟涛微茫信难求。“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3)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的意思只要探究一下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即可理解为“人的作为”。文言实词可以从以上不同的角度去把握。但是,真正要做到准确理解,大量的积累是
35、关键中的关键。我们要紧扣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这些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虽然平时没有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如何把握文言文虚词的词义和用法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变化万千,单凭死记硬背,既枯燥乏味,又很容易遗忘。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辨析方法:1位置推断法根据虚词所在位置的不同来推断其用法。如下列各句中的“之”字:(1)作师说以贻之。(2)人非生而知之者。(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2)句中,“之”的位置处于
36、动词的后面,动词后一般接的都是代词或名词,故可推知这两个“之”都是代词,再联系句意,可看出分别代“人”、“事理”作宾语。(3)句中,“之”的位置在主谓短语“师道不传”之间,所以它应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4)句中,“之”处于修饰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语“地”、“郡”之间,所以应为“结构助词的”;(5)句中,“之”处于前置宾语“句读”、“惑”和动词“不知”、“不解”之间,应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只要仔细辨析“之”的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并联系其使用规律,分析它的用法就会觉得简单得多。当然,除了“之”以外,“夫”、“焉”、“与”、“乎”等词也都适合用位置推断
37、法来记住它们的用法。如“夫”处于句首,一般为发语词;用在句中且在动词的后面,一般是指示代词,译成“那”,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用在句末,常是语气词,如“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2删除观察法把虚词从所在位置删除,根据删去该词后句子是否通顺来判断该词的性质。如下列各句中的“其”字:(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2)秦王恐其破璧。(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其皆出于此乎?(5)其孰能讥之乎?(6)吾其还也。(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2)(3)句中,“其”都处于动词后宾语的位置,一旦把它删去,句子明显不通顺,故它应为代词。(3)句中,“其”作第一人称,一般代人
38、,译为“我的”、“我”(自己)。(4)(5)(6)(7)句中,如把“其”字删去,句子明显是通顺的,这时可推断这里的“其”字不能是代词,只能是协助表达语气的副词,故能否删去是判断“其”字词性的很好办法。当然,词性一明,意义或用法则很容易推断。如后四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根据全句的意思,很明显。(4)表测度,可译成“大概”。(5)表反诘,加强反问语气,可译成“难道”。(6)表婉商,可译成“还是”。(7)表期望,可译成“一定”。删除观察法还可用于“而”、“焉”、“者”等虚词的辨析。如“而”能删去且意义变化不大的,常常是连词;如不能删去,则“而”一般为代词。“焉”能删去的一般为“语气助词”或“形容
39、词词尾”,不能删去的一般为“代词”或“兼词”。,3搭配分析法根据虚词与它所搭配的词的词性来推断它的用法。如下列各句中的“以”字:(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4)以勇气闻于诸侯。(5)作师说以贻之。(6)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至(4)句中,“以”搭配的对象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如“一璧之故”),且和后面的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构成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原因、时间、凭借等,这是介词的显著特征,故可推知这些“以”都是介词;(5)至(7)句中,“以”
40、搭配的对象都是动词或动宾短语(或句子),这时可断定“以”肯定不是介词,应该是连词,再根据全句的意思可推断它们应该分别是表示目的、结果、原因的连词。,搭配分析还可用于“因”、“者”、“所”等词语的辨析。如“因”后面接名词(代词)时,一般是介词,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等;后面接动词时常常是连词,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等;“者”与动词搭配常常译成“的”、“的人”、“的事”,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时间词、名词等搭配常常不译,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陈胜者,阳城人也”。“所”与动词连用,常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与“以”连用,表示原因或凭借;与“为”连用,常表被动;单用,常是
41、名词“处所”。4联系语意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虚词的意思。如下列各句中的“于”字:(1)得复见将军于此。(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于”一般情况下作介词用,但到底翻译成什么,这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无其他捷径可用。如(1)为“在”,(2)为“对、对于”,(3)为“被”,(4)为“比”,(5)为“在方面”。另外像“何”、“乎”、“且”、“若”、“为”等词语的使用也都较复杂,辨析时也只有结合句子的语气和意思才能准确推断。需要指出的是,许多虚词的辨析一般可单用某种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上述技巧,这样
42、效果会更好。,附录1人教新课标教材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附录2人教新课标教材中词语活用并释义必修一:,续表:,续表:,续表:,必修二:,续表:,续表:,续表:,必修三:,续表:,续表:,续表:,必修四:,续表:,续表:,续表:,续表:,必修五:,续表:,续表:,附录3 18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也,8.若,9.所,10.之,续表:,11.为,12.焉,13.以,14.与
43、,15.则,16.者,17.因,18.于,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从城墙上往下送 B越国以鄙远 鄙:鄙视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缺,削减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解析】鄙:边邑,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迟:认为晚了 B请辞决矣 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 C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反复 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解析】反:通“返”,返回。【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 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
44、这样 C信可乐也 信:相信 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陈:陈旧【解析】信:实在。【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和:同声相应,唱和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往下游走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解析】下:攻占。【答案】C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 B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语:说 C秦时与臣游 游:交游,交往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谢罪【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实词含义的能力。B项中的“语”,有“谈话”“话语”“语言”“告诉”等义项,在这个句子里,只能理解为
45、“告诉”。【答案】B,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指,指点;示,给看 B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卑,卑微,地位低下;鄙,鄙俗,见识浅陋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连词,表示原因 D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解析】因为:因,于是;为,写作。【答案】C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异义的一句是()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何不委心任去留 C悦亲戚以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解析】亲戚:家人。【答案】C,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吾得兄事之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项伯杀人
46、,臣活之 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项形容词作名词;C项使动用法;D项名词作动词。【答案】B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长乐王回深父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解析】A项“冯”通“凭”,乘;B项“父”通“甫”;C项“倍”通“背”,背叛。【答案】D,10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中“颁”通“斑”,“不”通“否”;B项中“沈”通“沉”,“要”通“邀”;D项中“涂”通“途”,“景”通“影”。【答案】C,11从文言词类活用角度分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
47、乎登泰山而小天下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项伯杀人,臣活之可烧而走也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项伯乃夜驰沛公军间至赵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为意动用法,为使动用法,为句词作状语。【答案】B12“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故以羊易之 C作师说以贻之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解析】例句中的“以”与A项中的“以”均作介词,译为“因为”;B项,“以”作介词,译为“用”;C项,“以”作连词,译为“来”;D项,“以”作介词,译为“凭”。【答案】A,13下列各句中,与“请以剑舞,
48、因击沛公于坐”中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解析】例句和B项中的“因”均翻译为“趁机”;A项和C项翻译为“凭借”;D项翻译为“通过”。【答案】B,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弃甲曳兵而走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吾尝跂而望矣明智而忠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宽厚而爱人 A/B/C/D/【解析】为转折连词;为修饰连词;为顺承连词;为并列连词。【答案】C,15对下列句子中“乎”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生乎吾前,其闻道
49、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曰:壮士,能复饮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 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解析】比;助词,表疑问语气;助词,表揣测语气;词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能力。A之: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也: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起舒缓语气的作用。C所助词,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所的地方”;助词,与“为”共同表被动。D两个“乎”均为助词,都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答案】D,【解析】C项“何
50、”都是疑问代词,什么。A项“者”,前一个为结构助词,用在否定词后面,表示“的话”;后一个为语气助词,表示提顿、判断作用。B项“且”,前一个为连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后一个为副词,相当于“将要”。D项“乎”,前一个为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为语气词,表示疑问语气。【答案】C,【解析】D项“然”都是助词,“的样子”。A项“乃”,副词,“才”/副词,“竟然”。B项“以”,连词,“又”/介词,“凭借”。C项“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去、往”。【答案】D,20下列各句中,“所以”的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