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科举制度的存废.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17875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7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科举制度的存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四讲科举制度的存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四讲科举制度的存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四讲科举制度的存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四讲科举制度的存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科举制度的存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科举制度的存废.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科举制度的存废及其历史考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

2、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 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

3、荐者不实的现象。,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唐代科举特点:科目繁多 重诗词歌赋唐代科举的一个非常显著特征就是进士科的崛起,并成为了士子出身人仕的首要途径。进士科考试在唐代趋向于以诗赋为主,不仅如此,应进士科者将自己的文

4、学创作择优编成文卷,投献给当时达官贵人或文坛名人求得他们赏识推荐,以提高知名度和及第机会,这种习尚称为行卷。,宋代科举特点:轻视诗词 重视实际能力殿试策论因时间限制等原因,多数情况下文采一般。但它作为文学体裁,其中也不乏佳作。由于宋代文官政治的实行,大批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发言权,在文坛上也是左右风气的领袖人物。因此,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广博宏大。,明清科举特点:八股取士 重文章格式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八股文的字数每多变化,明四书的题目规定要写二百字以上,五经的题目规定要写三百字以上。应试者为求胜出,往往愈写愈多,

5、到了清康熙四十三年,始规定每篇八股文不能超过七百字,以后即奉为定则。仅就八股文的形式而言,其内容也自有一定之规。,科举名衔称谓一览,孝廉本是汉朝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举主与门生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刺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宋太祖之后,进士由御前殿试取录,进士从此成为“天子门生”;同时亦明文规定以后举人不得自称考官门生。,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

6、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状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贡士古代向朝廷

7、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会元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解元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秀才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

8、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贡生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一)科举制度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1、有利于封建皇权对社会的控制。皇权通过绅权来统治民众,绅权则通过皇权取得在社会上的合法性。皇权就是通过科举制度将它和绅权结合起来对社会民众实行有效控制的。2、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科举制度不再唯门第、财产是问,更注重士人的知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平等的竞争性,为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3、有利于士子政治地位的调整和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4、具有一定的文化统制与文化普及功能。统制功能体现在它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上和学校教

9、育内容与科举考试的内容上。大多数人滞留在社会下层,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发挥文化普及的作用。焦右瀛(济南书院);吴大澄(上海龙门书院);四川成都锦江书院子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福建福州鳌峰书院;江阴南菁书院;杭州求是书院,(二)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1、本身存在许多严重的弊窦:形式、内容内容僵化、阻碍自然科学的发展。清代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为主,即使在当时也存在空疏无用的弊端。清末维新派曾批评说,有人甚至中了进士都不知道汉武帝、范仲淹是谁。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士子往往以毕生精力读经,而对各种有裨实用的知识无心关注,无暇学习。顾炎武曾说明代士子平日只读八股文稿,其他书籍一概不读,“有一好学者欲通旁经而涉古书

10、,则父师交相谯呵”,认为没有出息。许多士子皓首穷经,最终老死科场。“四书”在观念上成为学问的全部,自然科学技术则被视为无足轻重乃至与传统利益相悖逆的东西。到了列强环伺,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新月异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举制度下的学习内容就更加显得陈旧,更加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2、科举制度在运行上败象丛生,日益丧失它的严肃性。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

11、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3、士人受到严酷的精神摧残,成为一个寄生阶层、特权阶层和封建政权的附属物,而无用武之地。在清代科举制度下,读书、参试、做官是士人谋求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惟一途径,因此,在各级考试中中式几乎成为他们的第二生命。为此,科举士人往往数十年寒窗,皓首穷经,付出毕生的心血精力以求取功名,但最终金榜题名者少,名落孙山者多,许多人老死科场。近代维新派思想家严复曾批评科举制度“滋游手”。由于“士”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所以选士“必务精而最忌广,广则无所事事而为游手之民”

12、。然而在科举制度下,却养了一大群科举士人,致使朝廷无法安置,他们自己也“无以自存”。封建统治者有意识地用科举功名笼络士人,钳制其思想,用一条无形的绳索将他们同封建王朝的命运连在一起,使得他们只能在为皇帝卖命的过程中谋求个人的荣华富贵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不致成为封建王朝政治上的异己力量。,4、西学对科举制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一些士人改变和放弃传统的观念,表现出对发展实业的重视和浓厚兴趣,如陆润庠、孙家鼐、黄思永、张謇等。,(三)科举制度的废除,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改革科举与教育的谕旨:6月11日 谕令开设京师大学堂 6月23日 谕令自下科乡会试始,乡试、会试、童试、岁试 和科试

13、的四书文考试一律改考策论 6月30日 谕令取消童试、岁试、科试的八股文体,改用 策论;谕令将经济特科与科举合并;7月6日 谕令今后各级考试一律废除试帖诗 7月10日 谕令将各省会所在地的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治 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一律兼 教中学与西学7月13日 谕令开设经济特科,命令三品以上京官和各省督 抚、学政在三个月内举荐考生,待人数达到一定 数目即举行考试。,1901年,清廷宣布改革。刘坤一、张之洞联衔会奏,进一步要求逐渐废除科举。同年8月,廷命正式宣布废除八股考试,并改书院为高等、中等、初等学堂。“为学校之的而阻碍之者,实莫甚于科举。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

14、将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袁世凯、张之洞)1905年,各省督抚在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奏折中说,“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堂者绝少,又断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学堂决无大兴之道”。在这样一种社会舆论压力下,清政府颁布了一道上谕,宣布废除科举,“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存在长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刘春霖,科举制度的终结,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东来,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另一方面,太平天国等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此

15、起彼伏。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迫切需要经世应变之才以维持其统治。然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却不能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内政外交所需的其他许多知识,均出于科举士人的旧学视野之外。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度的改革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科举制度的改革最初始于注重时务。不久,又根据张之洞、陈宝箴的建议发布上谕,详细规定了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又规定:“嗣后一切考试,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得凭楷法之优劣为高下,以励硕学而黜浮华。”然而不久戊戌政变发生,

16、慈禧下令废除各项新政,上述有关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也被废除。八国联军之役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最初计划对科举制度进行所谓“变通”,但很快就决定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终结,科举制度的废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逐步减少科举中额第二阶段:颁布停止科举的上谕,第一阶段:逐步减少科举中额,新政时期,科举改革再次提上日程,先是在在1901年开始经济特科考试,同年再次宣布废除八股考试。1903年张之洞等提出递减科举,计划用十年时间逐渐废除科举。,第二阶段:颁布停止科举的上谕,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

17、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科举制终于寿终正寝。,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张之洞,袁世凯,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最后一场科举考试时问:1904年7月4日地点:故宫保和殿考题:策题四道一、世局日变,任事需才,学堂、警察、交涉、工艺诸政,皆非不学之人所能董理。将欲任以繁巨,必先扩其见闻,陶成之责,是在长官。顾各省设馆课吏,多属具文,上以诚求,下以伪应。宜筹良法,以振策之。二、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三、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四、士习之邪正,视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礼教,以选士、俊士、造士为任官之法。汉重明经,复设孝兼贤良诸科,其时贾董之徒最称渊茂。东汉之士以节义相高,论者或病其清议标榜,果定评欤。唐初文学最盛,中升以后,干进者至有求知己与温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试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内,邪慝不兴,正学日着,其道何之从?,末代状元,刘春霖,张謇,(四)科举制度废除的深远影响及其社会后果,、改变了教育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使新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起来。、促进了留学运动的高涨。、近代教育的建立,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推动了中国社会基层改革、士人求职呈现了多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