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4957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明的概念和意义.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讲证 明,一、证明的概念和意义,1、概念刑事证明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辩护人、代理人依法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认定犯罪是否发生、谁是犯罪分子、罪责轻重以及其他有关案件事实的活动。特点:(1)刑事证明的任务是,查明刑事案件的真实情况。(2)是一种揭示、认识案情的复杂的实践和逻辑思维活动。,(3)是在特定的诉讼形式下,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4)是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认定得出结论的过程。2、意义(1)刑事证明是刑事诉讼的核心和基本环节,直接关系着诉讼的结局和办案质量。(2)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查明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十分重要。(3)刑事证明活动直接体现刑

2、事诉讼的价值和作用。,二、证明对象,1、概念和意义(1)概念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运用证据予以证明的一切案件事实。(2)意义:对司法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A、证明活动贯彻在诉讼过程中,每一阶段对证明对象及证明程度都有要求。B、明确证明对象可以正确地确定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的特征和范围。,C、明确证明对象能够提高办案质量,在诉讼过程中不仅对实体性问题应当运用证据加以证明,而且对证据本身的证明力,即真实程度也应查清。2、证明对象的范围(1)一般来说,案件事实就是证明对象的范围。(2)关于证明对象的范围,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A、两分法:犯罪事实、个人情况的事实。B、三分法:即实体事实、程度事实

3、和证据本身。C、四分法:主要、次要、履历和证据材料。D、六分法:犯罪事实是否发生、何人何时何地犯罪、有无免除被告人行为的违法性和可罚性的事实、从重加重或从轻减轻情节事实、身份情况、证据事实。,E、七分法(七何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动机目的、何种手段、何等危害、何种情节、何种证据。(3)本书认为刑事证据的证明对象归三类:A、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实体法事实。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方面的事实。C、程序法事实。(4)犯罪构成要件事实A、犯罪行为是否发生。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C、犯罪过程,包括犯罪时间、地点、作案手段、方法、动机和目的等。D、有无依法应当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事

4、实。,E、行为的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重要的证明对象)(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体方面的事实A、个人情况。B、法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规定的有关情况。C、犯罪后的表现。(6)程序法事实A、对某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应当采取某种强制措施的事实。B、有关回避方面的事实。C、关于诉讼期限是否超越法律规定的事实。D、侵犯、限制诉讼权利事实,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事实。E、其他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三、证明标准,1、证明标准的概念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在证据制度发展史上,不同的证据制度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要求是不同的。A、神示证

5、据:神的启示为诉讼证明要求。B、法定证据:达到法律规定的形式。C、自由心证:要求是法官的“内心确信”。D、英美法系国家:奉行“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2、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1)根据刑诉法第129条、第137条、第141条、第162条的规定。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其含义有二:一是诉讼证明必须达到案件事实、情节清楚。二是证明案件事实情节的证据必须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2)案件事实、情节清楚,是指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情节都必须查清。(3)“确实”指证据要真实可靠,如实反映案件的事实真相,是“质”的要求;“充分”是对“量”上的要求。,(4)证据

6、有确实和充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5)具体标准:A、每一证据材料均经过查证属实,准确无误,符合客观事实;B、证据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内在联系性;C、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情之间的矛盾,都得到了合理的排除;D、结案时认定的事实和情节,都有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E、形成的证据体系所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排他的,不可能再有其他的可能性。3、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的证明要求刑诉法第46条、第60条、第61条、第129条、第137条、第141条、第189条提出了要求。,(1)立案阶段的证明要求:A、确实发生了犯罪事实,不管是否查明了犯罪嫌疑人;B、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不存在刑诉法第15条的规定。(2)拘留

7、时的证明要求:比立案要求高。刑诉法第61条规定。(3)逮捕时的证明要求:刑诉法第60条的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同时第65条规定了不予逮捕的情况。什么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1998年1月19日六机关规定第26条规定。,A、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B、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C、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4)案件侦查终结移送起诉、提起公诉和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是一致的。即案件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4、疑案的处理原则(1)疑案:是指刑事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的证明证据不足,没有达到证明标准,因而难以决断的案件。(2)对“

8、疑案”的处理,不同的证据制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A、有罪推定:疑罪从有。B、无罪推定:从有利于被告人方面加以解释和处理。(3)我国96年后,采“疑罪从无”。,四、证明责任,1、概念“证明责任”,最早规定在汉穆拉比法典中,其后罗马民诉作了明确规定,原则“谁主张,谁就要提出证据证明”职权主义:要求被告人承担自证其罪的责任;当事人主义:双方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证明责任,英美法系证明责任的分配:A、由控诉人负担;B、在一定条件下被告人也要负担;,C、法院原则上居于仲裁地位。大陆法系的证明责任:A、检察官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B、法官有权主动调取证据;C、被告人有权对自己无罪或罪轻作出辩解。2、我国刑事

9、诉讼中关于证明责任的涵义和法律依据(1)涵义:由公安司法机关和某些当事人负责,必须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所主张的案件事实;否则,将承担其控告、认定或主张不能成立的后果。A、在法庭审判阶段,控诉方(公诉人或自诉人)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被告人原则上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B、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司法工作人员在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时,应当负有职务上证明责任。(2)法律依据:刑诉法第43条、第45条。刑事诉讼证明原则主要是:A、首先应当由提出诉讼主张的侦查和检察人员共同负担。B、否定诉讼主张的嫌疑人被告人无证明责任。C、公安司法人员不仅调查收集有罪和罪重的证据,同时调

10、查收集无罪和罪轻的证据。D、犯罪嫌疑人提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是其依法行使的辩护权利,而不是义务。E、不能用非法手段强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明自己有罪。,3、公诉自诉案件证明责任的承担(1)公诉案件侦查机关负有收集确实、充分的证据,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责任。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法院从调查核实证据的角度来讲,也负有证明责任。自诉案件:自诉人应当对诉讼主张提出充分、确实的证据,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2)控诉方对其指控的犯罪事实始终负有证明责任。刑诉法第66条、第140条、第150条、第157条的规定。,(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般情况下不负证明责任

11、。理由如下:A、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B、特殊的诉讼地位;C、如果转稼,必将导致刑讯逼供;D、是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的需要。例外:A、自诉案件中,提出反诉,负反诉证明责任。B、刑法第395条规定;C、刑法第282条第2款规定。(4)关于人民法院的证明责任作有罪判决时,应当承担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责任。刑诉法第158条规定。,五、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一)证据的收集收集证据,是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工作。目的:是为了如实地反映案件的本来面目,查明真相。与一般的调查工作相比具有特殊性。具体要求:1、依法进行(法律性强的活动):体现在刑诉法第45条第1款、第43条、第8

12、9条至第122条。2、及时进行(时间性很强的工作)3、客观全面(排除两个方面的干扰)4、深入细致5、应用科学技术手段,(二)审查判断证据1、审查判断证据的任务(1)鉴别证据的真假。(2)判断证据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3)在对每一证据审查判断的基础上,把全案的证据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排除矛盾,找出内在联系。2、各种证据的审查判断(1)物证书证的审查判断时应注意:A、审查来源。B、审查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确定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中什么问题。C、综合审查同案内的其他证据是否一致、有无矛盾。D、刑诉法第157条的规定。,(2)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虚假证言的具体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证人可能故意地

13、提供伪证。二是证人可能无意地提供错证。审查判断证人证言,确定其证明力,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A、来源进行审查。B、审查证人与案件有无利害关系。C、审明证人在什么情况下提供的证言。D、审查证言的内容是否合情合理,符合逻辑,有无矛盾。E、对证言进行实物验证。(3)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审查被害人的思想品德与平时表现。B、审查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关系。,C、审查被害人陈述的来源。D、审查被害人陈述的形成过程。E、审查陈述的内容与其他证据是否一致。F、审查幼年被害人的陈述时,要注意幼年的特点。(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判断A、审查其真实性。B、审查口供是在什么情况下

14、取得的。C、审查口供是否符合情理,有无矛盾。D、对于共犯口供,要考虑两个因素,抓住两个矛盾,认真分析研究,确定其真实性。E、审查口供与案内其他证据是否一致,有无矛盾。,(5)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A、审查鉴定人的主体资格。B、审查送交的鉴定材料是否确实、充分。C、审查鉴定方法是否科学,技术设备是否先进和完善。D、审查鉴定结论与案内其他证据有无矛盾。E、审查鉴定人是否受到外界的影响,有无徇私受贿而故意作出虚假鉴定的情况。F、充分保护当事人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和要求重新鉴定的权利,以协助办案人员正确确定鉴定结论的证明力。(6)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判断A、笔录制作是否符合法律要求。,B、审查勘验现场和检查的

15、对象是否被破坏、伪造。C、审查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D、审查笔录与案内其他证据是否一致。(7)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A、审查来源。B、审查制作过程。C、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审查是否被伪造、篡改。D、与案内其他证据相互印证。E、审查制作的设备是否完善,制作时的客观环境和条件。3、全案证据的审查判断,(1)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A、提供该证据的人是否由于各种不良的动机出了假证或部分不真实的证据。B、有关的人是否因生理上、认识上的原因而提供了不准确的证据。C、是否因环境的特点和情况造成证据对案件的事实反映不准。D、是否因办案人员或其他人员工作上的原因造成证据的差错。E、传来证据在转述、复制、传

16、抄中有无错误。F、不同种类的证据,根据其不同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审查判断。(2)综合对比、排除矛盾。,A、某一证据本身是否有矛盾。B、某个证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下是否会有矛盾。C、全案证据事实与某个证据事实之间有无矛盾。D、全案证据同所认定的案件事实之间有无矛盾。(3)将全案证据联系起来,互相印证,综合分析,得出对案件事实的结论。A、审查全案证据,必须客观、全面,防止主观、片面。B、将案件事实和相对应的证据加以分解和综合审查。C、进行情理推断,分析研究全案事实与结论之间是否符合情理。D、全案证据,相互印证,应当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证据体系。,作业:1、完全依靠间接证据定案应当遵循哪些原则?2、试述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的承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