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形象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2524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形象案例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诗歌鉴赏之形象案例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诗歌鉴赏之形象案例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诗歌鉴赏之形象案例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诗歌鉴赏之形象案例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形象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形象案例分析.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形象,“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人或事物。人物形象:1诗中的诗人形象,或称抒情主人公 2诗人塑造的特定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达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一般即“意象”。,【例题剖析】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误例分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诗人情感把握不对,故判为0分。,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

2、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评分标准: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缺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又如: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例1人物形象,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塑造了一个什

3、么形象?,怎么塑造的?,烘托,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对比衬托,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细节刻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楼 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绝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 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台城 韦庄,江草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第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答案为: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

5、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2002年高考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

6、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行舟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1)前两句描写行舟之景,表面上描写了一幅 的画面,实际上蕴含着 的思想感情。(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

7、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诗人看来,眼前的一切明媚风光非但不能使自己赏心悦目,反倒增加了思乡的情趣。,闲情逸致,落寞惆怅的思乡,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陆游:孤独寂寞,备受摧残而又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毛泽东: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勇敢坚强乐观,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

8、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读下面的诗,完成-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融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品性。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的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一丝无奈。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c,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心境

9、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A,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这首诗表现了梅花的 和 的 特点。,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抒发自己不愿同流合污,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和纯洁的操守。,朴素、淡雅,高洁、清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1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寒菊,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品格坚强,气质清高。象征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对坚贞、高洁精神品质的追求。已经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宁枯死枝头不落地、孤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黄巢诗题菊花 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畏风霜,勇敢,高出百花*蔑视、推翻唐王朝英雄气概 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挺立劲拔、迎霜开放、生不逢时、非孤孑无伴、广大劳苦大众的象征。“为青帝”表现了建立农民革命政权、推翻旧政权的决心,梧桐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

11、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树木类1、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2、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3、梧桐:凄苦 凄凉悲伤,诗歌意象诠释,花草类 1、花开:希望 青春

12、人生的灿烂 2、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3、菊:隐逸 高洁 脱俗清高 坚强 4、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冰清玉洁5、兰:高洁 6、莲:纯洁 超凡脱俗 表达爱情 7、牡丹:富贵 美好 8、丁香:愁思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9、草: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10、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流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 绵长

13、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风霜雨雪类1、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2、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3、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4、东风:春天 美好 5、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6、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7、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8、浮云:游子 飘泊,鹧鸪鸟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其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寒蝉 悲凉的同义词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唐.骆宾王咏蝉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

14、想家园之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宋.柳永雨霖铃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已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思归写得含蓄而婉转。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

15、点绛唇以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鸳鸯,指恩爱的夫妇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唐.牛峤感恩多)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动物类 1、子规:悲惨 凄恻 哀怨 思归 2、猿猴:哀伤 凄厉 3、鸿鹄:理想 追求 4、鹧鸪:离愁别绪 旅途艰难 5、(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羁旅伤感 音信 消息 6、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7、寒蝉:悲凉 生命衰微 8、(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 9、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10、沙鸥:飘零 伤感,长亭:送别之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

16、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其它类1、玉:高洁 脱俗 2、深夜:愁思怀旧 3、乡村:思归厌仕田园风光 纯朴美好 安逸宁静 4、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5、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7、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形象小结,注意:1人物抓关键词语(动词、形容词等)2物象掌握常见意象的一般寓意 3结合表现手法分析形象(细节、烘托、对比等)4联系身世、背景(知人论世)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表现手法)(3)形象的意义(联系生平、背景),诗歌鉴赏表述程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作用:深化主旨、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