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意象意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5304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0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意象意境.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意象和意境诗歌艺术解析与鉴赏的两个核心概念,(一)之 1、意 象,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意象可以说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色彩的物象。,(1)许多传统意象有着相对稳定的表意功能,柳离情别绪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梧桐冷落凄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杜鹃哀怨、凄凉、思乡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2)单一物象可以有多重表意功能,燕子(甲)表现春光

2、的美好,惜时,伤春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 殊)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 吉)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史达祖)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蜂寒懒报衙,啼煞饥鸦。(乔 吉),燕子(乙)表现爱情,传达相思,古诗十九首: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一往情深诗经: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渴望比翼薛道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空闺寂寞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惆怅嫉妒晏殊:罗幔轻寒,燕子双飞

3、去。孤苦凄冷周德清: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失意冷落张可久: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留恋企盼,燕子(丙)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 殊)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 夔)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张 炎)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李好古),燕子(丁)代人传书,倾诉离情之苦,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郭绍兰)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

4、扇。(张可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燕子(戊)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 轼)或时时相隔 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 安),(3)不同物象可以有相同的表意功能,蓬草 浮萍 浪迹 流云 漂泊、流徙、客居 片羽 孤月 班马(离群之马),(一)之2、意 境,诗歌的意境是通过引入意象、融合情、理、趣味因素而形成的境界或情调。就境界而言,它给人的是画面;就情调而言,它给人的是一种

5、情感氛围,一种情绪感染的“场效应”。苏东坡称道王维的山水诗是“诗中有画”,既是说他诗中的布景好,有画面感,也是说他诗中透着一股空灵的微妙的意蕴,让读者觉得有艺术魅力。诗歌鉴赏命题,倘使涉及意境,也多是从这两个方面用心思的。,春 游 湖 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此诗写飞燕、桃花、春雨、断桥、小船,诸多意象都围绕一个中心,就是湖水。湖水是大背景,大意象。它们合成了一幅“春日游湖”的优美画面,表象出大自然的无限的生机和诗人的无比喜悦。,绝 句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生机无限的景象。山日配,着一“

6、丽”字;风花配,着意“香”字;泥燕配,着一“飞”字;沙鸟配,着一“睡”字。意象丰富,春日欣喜,溢于言表,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一)之 3、意境整合意象,从两者的关系看,应该说意境是意象的整合。意象可以是物态的、零散个体的,而意境必须是情态的、浑然一体的。松竹梅兰、香兰杜若、山石泉流、珍珠翡翠、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柳絮、转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等,皆可以为意象,诗人寄意其中、赋情其上,通过描摹、起兴、譬喻、类比、象征、烘托、对照等手段,才能承载和传递丰富的思想情感,进而创造意境。,意境是诗的灵魂。许多字面上要求比较意象的试题,其实命

7、题期待在比较意境。,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 夜 四 无 邻,荒 居 旧 业 贫。雨中 黄 叶 树,灯 下 白 头 人。以 我 独 沉 久,愧 君 相 见 频。平 生 自 有分,况 是 蔡 家 亲。谢榛的诗论指出: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1)诗论说“三诗同一机杼”,请写出这三个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答:人树合写,(说意象)以景衬情,以树喻人,树秋人老,有感染力。(说意境),(2)评者认为三人的诗句中“司空为优”,请分析司空曙的诗句“优”在何处。意境更动人:夜雨、昏灯、黄叶树、白

8、头人,哀景哀情,凄婉悲苦;(说意境)抒情更强烈: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得到了非常真切地凸现;(说意境)造句更有特色:意象组合回避动词,都是名词铺排。(说意象),(二)乐景和哀景 关乎情感生成的重要概念,四组情景关系,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二)之 1、以乐景写乐情,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作为乐景本身,已然生意盎然,惹人喜爱。作者再着以“最爱”二字,又加上“行不足”地赏玩,更是乐

9、在其间。,(二)之 2、以哀景写哀情,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往事已成空。槐枝啼宿鸟,梦魂飞不到,冷烟浓。楚王宫。小楼愁倚画阑东。翠绡和泪暗偷封。黄昏月,江南阔,一笛碧云风。无处觅征鸿。,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啼鸟、冷烟、黄昏月、倚楼人、红霞仅剩下一缕痕迹、晚风却吹乱一笛悲吟,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构成了凄切婉转的情调,与下片曲折抒发的悲愤相应和。,【训练】登 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

10、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为抒情做好的铺垫。后四句写身世遭遇和生命状态,并抒写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训练】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三)之 3、以乐景写哀情,绝 句 杜甫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浓艳明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但作者偏偏拿暖色调的客观景物与羁旅思归的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诗人的归心殷切如何,自不待言。,谢亭送别 谢浑劳歌一曲解行

11、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在一首别意绵绵的诗中,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了诗人离愁别恨。,(二)之 4、以哀景写乐情,暮过山村 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此诗用“寒水”、“山家”、“怪禽”、“旷野”、“落日”等景物状描出山村人烟稀少、寂静萧条的景象,似乎要向读者传达一种悲凉的情绪,但结尾笔锋陡转,一个“亲”字,诗眼明丽,仿佛告知人们,这里正是一片未受战乱而分外祥和山村乐土,表现出诗人由惧转喜的心理变化和亲切温馨的内心感受,流露出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使至塞上 王维,

1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列锦示人,无论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还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都用名词,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诗味醇厚深长。,(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意象之上、情景之中,着力描述意象情景,已达成抒情的目的。,塞下曲(其二)王昌龄饮

13、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诗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与杜甫兵车行中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都写到了古战场,两相比较,分别说明诗人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王诗,通过对眼前的塞外古战场黄尘、白骨、蓬蒿等具体景象的写实性描绘,借景抒情,用语含蓄,表现了对人民在战争遭受苦难的同情与感慨。,杜诗,“君不见”三字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青海古战场“白骨无人收”惨状的摹拟示现,直抒胸臆,语势强烈,表达出对战争的否定于对死难者的同情,宣泄出极大的的怨愤。,【训练】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

14、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托物言志,相对借景抒情来说,托物言志,是指诗人更重视通过描写的物象来表明心迹,包括人生态度、人生感悟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志属于心志,属于思想。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即所谓“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龙)。它要求作者选择的客观事物与想要表达的主观志趣必须契合交融,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垂 柳 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种纤腰学不成。,这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维妙维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中多饿女”的

15、典故,托物寄兴。于柔绵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训练】滁州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比较偏指情感情绪一类,比如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画 菊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降的决心。是托物言志。,【训练】菊 郑 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训练】白云泉 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