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十三章货币供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7123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8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金融学第十三章货币供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货币金融学第十三章货币供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货币金融学第十三章货币供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货币金融学第十三章货币供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货币金融学第十三章货币供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金融学第十三章货币供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第十三章货币供给.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本章学习要求,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本章学习要求,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货币供给统计口径的划分;存款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以及中国的货币供给。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货币是如何进入流通领域的;什么因素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中国的货币供给是怎样的。,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本章教学内容货币供给统计口径存款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决定因素中国的货币供给,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3.1货币供给口径逐渐扩大的货币供给口径1.狭义货币2.广义货币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 1.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不同形式的货币具有不同的流动性。划分的意义:(1)便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

2、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2)促使各类金融机构的创新和相应反应。2.货币供给口径划分的三条原则(1)流动性的强弱;(2)与经济的相关性;(3)不同时期的不同具体情况;,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3.1货币供给口径2.世界各国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美国的货币供给口径 M1 M2M3L英国的货币供给口径 M0 M2 M4 M4c M5,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3.1货币供给口径2.世界各国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日本的货币供给口径 M1 M2M3,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我国的货币供给口径M0M1M2,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统计口径我国货币供给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3、农村存款+机关团体 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 存款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 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 金存款,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统计口径M1被称作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作广义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作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一、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定义 货币供给量是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个人及外国所握有的通货及其他随时可自由支用的存款货币二者的总和。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主体创造货币供给量并把它投入流通的过程,即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向流通

4、中投入、扩张或收缩货币量的行为和过程。,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二、货币供给1.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 在这里应注意区分这样两对概念:货币供给与货币发行 货币供给与货币流通,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2.货币是如何进入流通的货币进入流通图示:,货币进入流通图示:,中央银行:财政部门 单位和家庭个人商业银行 多倍扩张 单位和家庭个人收兑社会公众的金银向流通中投放货币收兑社会公众手中的外汇向流通中投放货 币,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 19951998年基础货币供给渠道 单位:亿元年份金融机构贷款专项贷款外汇占款财政透支其他合计1995890-242

5、303-237611360419963008-252765-27463961471997-112-4993072-184129038051998-1972-75440-6361032-590,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我国货币收支的三大系统图示,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补充知识:货币供给概述三、与货币供给有关的几个概念1.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量2.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3.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合理的货币供给量,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 2.非现金结算制度(转帐结算),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

6、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用转帐结算方式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创造出来的存款。存款准备金=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率存款总额 超额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假定:(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20%;(2)银行将上交法定存款准备金后的资金全部用于发放贷款;(3)客户将获得的贷款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存款货币的创造A银行,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存款货币的创造B银行,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存款创造,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存款总额=10 000 1+(1-20%)

7、+(1-20%)2+(1-20%)3+(1-20%)n+=50 000,可推导出:式中:D 为经过派生的存款变动额 R 为原始存款的增额 r 为法定准备金比率,D=D+RD=R1/rK=D/R=1/r,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将假定条件放松):(1)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客户总会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使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出现现金漏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出现现金漏损时,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会减少,也就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在考虑了现金漏损率的条件下:,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2)超额准备率(e)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为

8、安全或应付意外之需,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总是高于法定准备金。银行超过法定要求保留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这也相应地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在考虑了超额准备金率后,我们可以将 K 进一步修正为:,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3)定期存款准备率(rt)对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存款至少可以大致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对于这两种存款,通常分别规定不同的准备率。如果以rt代表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以t 代表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值,则可将K 修订为:,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2.派生存款的缩减过程 A银行资产负债表:,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B银行资产负债表:,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3.3

9、货币供给决定因素基础货币:原始存款的源头 1.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一般用Mb表示基础货币。,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2.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规模与基础货币量(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2)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3)外汇、黄金占款规模与基础货币量。,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3.3货币供给决定因素3.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首要的是视其在受信中所能获

10、得的原始存款的数量。而这些原始存款正是来源于中央银行创造和提供的基础货币。所以,基础货币及其量的增减变化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减,从而决定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量。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3.3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 基础货币在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或派生存款作用下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就是货币乘数。用MS代表货币供给,Mb 代表基础货币,则列出下式:可得到最基本的货币供给模型:,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 通货既是流通中的货

11、币,又是基础货币。说它是流通中货币,因为它与存款货币共同服务于公众的经济运行过程;说它是基础货币,是因为缺了它,只靠准备存款,是无法把存款货币创造出来的。它虽然在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通过这一过程,它本身却丝毫也不增加中央银行发行多少,流通中就只能有多少。,13.3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13.3货币供给决定因素,13.3货币供给决定因素,13.3货币供给决定因素,进一步推导,可得出:,13.3货币供给决定因素,(2)M2层次的货币乘数 经过同样的推导过程,可以得出:,13.3货币供给决定因素,式中:为定期存款准备金比率为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13.4货币

12、供给基本模型,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Ms=mMb,13.4货币供给基本模型,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1.商业银行 2.中央银行 3.社会公众,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13.5西方货币供给理论基础货币货币乘数1.菲利普斯的货币乘数理论2.萨缪尔森的货币乘数模型3.米德的货币供给模型4.弗里德曼施瓦茨的货币供给模型5.卡甘、乔顿、贝尔格、文特劳布、史密斯的货币供给模型,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关于货币供给的可控性1.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2.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

13、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13.6 中国的货币供给,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货币供给 1.“统存统贷”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2.“存贷差额控制”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3“实贷实存”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4.“比例管理”信贷管理体制下的货币供给,13.6 中国的货币供给,中国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货币供给量不仅具有外生变量性质,它同时是一个内生变量。企业、居民、财政的行为都对货币供给构成决定作用。在我国现阶段,各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决定作用又具有其特殊内容。1、企业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2、居民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3、财政的收支行为对银

14、行的货币供给的影响,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本 章 复 习,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要概念 复习思考题,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的关系2.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关系3.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本章重要概念货币供给money supply 广义货币broad money 广义货币供应量broadly defined money supply狭义货币 narrow money 广义货币供应量narrowly defined money supply多倍存款创造multiple deposit creation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 流动性liquidity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部分准备金制度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system,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本章复习思考题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存款货币的?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货币乘数的?如何从存款乘数推导出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必定大于1,为什么?怎样理解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共同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