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料】我国煤矿产业现状介绍PPT(p55).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2832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7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资料】我国煤矿产业现状介绍PPT(p5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行业资料】我国煤矿产业现状介绍PPT(p5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行业资料】我国煤矿产业现状介绍PPT(p5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行业资料】我国煤矿产业现状介绍PPT(p5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行业资料】我国煤矿产业现状介绍PPT(p5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资料】我国煤矿产业现状介绍PPT(p5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资料】我国煤矿产业现状介绍PPT(p55).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行业介绍,我国煤炭行业的基本特点现阶段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政策影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战略选择煤基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市场机遇,http:/,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3.9%,但由于开采量过大,储采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可供持续开采的资源十分有限,数据来源:BP 能源统计2009,正略钧策研究,同时,本世纪内,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在内的传统能源,将面临全面枯竭的危险境地,新兴的核能源,也不能长久为继,这一问题在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注:可开采年限是根据储采比(=探明可开采储量/上年开采量)确定的,虽然各国能源勘探工作使得新探明储量一直保持稳定的

2、水平,但仍然不能否认常规能源面临枯竭的困境。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8等,正略钧策研究,全球及中国主要能源可开采年限(储采比),然而,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依赖于各类能源的稳定供给,煤炭供、需总量仍将随能源消费的增长而继续攀升,我国煤炭生产量随能源生产总量逐年攀升,单位:万吨标煤,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钧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无论是能源生产总量,还是煤炭产量都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我国煤炭产量与能源生产总量的上升趋势,体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有着密切关联,从能源结构的角度看,煤炭作为我国第一大能

3、源,占各类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在70%左右,我国能源生产组成结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钧策研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能源生产总量上升的过程中,煤炭生产所占比例常年稳定在70%左右,是我国第一大能源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水电、风电、核电的产量比重有所上升,石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从资源种类的角度看,我国优质煤种资源较少,高变质的贫煤和无烟煤仅占查明资源储量的17%,我国煤炭资源包括了从褐煤到无烟煤各种不同煤化阶段的煤种,但其数量分布极不均衡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和云南,由于其发热量低,水分含量高,不适于远距离长途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炼焦煤数量较少

4、,且大多为气煤,肥煤、焦煤、瘦煤仅占15%高硫煤查明资源储量约1400 亿吨,占全部查明资源储量的14%,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山西等省(市),我国煤炭资源组成结构,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略钧策研究,从区域分布角的度看,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总体格局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新疆等省(区),这也决定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基本格局,单位:亿吨,数据来源:2007 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正略钧策研究,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查明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华东、中南地区是主要的煤炭消费地区,但资源贫乏,查明资源储量仅占全国的7%,我国煤炭资源区域

5、分布严重不均,从企业的角度看,2008年,我国原煤产量超过1000 万吨的煤炭生产企业有36 家,产量过亿吨的企业有2家,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略钧策研究,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年产量在1亿吨以上,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的企业共5家,其中淮南矿业集团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排在8-10名的三家企业,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目 录,我国煤炭行业的基本特点现阶段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政策影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战略选择煤基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市场机遇,结合我国煤炭行业现状,正略钧策对该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作出以下判断:,趋势一:未来一定时期内,受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煤炭消费量仍将

6、继续上升,2010-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预测,单位:百万吨标煤,注:预测方法为改进的Moon-Sonn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假设我国现有技术进步速率不变数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4077107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325),国家863计划(2008AA12Z204),正略钧策研究,从我国各主要产煤省份的煤炭产量来看,2008年与前一年度相比,也大多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钧策研究,2008 年主要产煤省份产量较上一年度相比,大多体现出不同幅度的增长态势,单位:亿吨,但从长期来看,自2003年起我国煤炭生产的总体增幅已明显放缓,增长速度

7、逐渐下降,2002-2008年我国原煤产量增长情况,单位:亿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钧策研究,趋势二: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多年来处于较低水平,但从2010年规划的角度看,有提高趋势,我国煤炭企业前十位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上世纪80年代,针对煤炭供应紧张的情况,国家放宽了对煤炭行业的管理政策,鼓励发展乡镇小煤矿。198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煤矿的八项措施的文件,随后的1984年和1985年,政府分别提出“有水快流”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煤矿一起搞”的方针。导致我国煤矿数量迅速增加,产业集中度极低根据2010年规划,国有重点煤矿占全国煤炭

8、产量的比例从2003 年的47.1%提高至2010 年的50.7%,提高了3.6 个百分点,集中度有提高趋势,2010年规划将提高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产量比率,数据来源:国研网,煤炭工业网,正略钧策研究,随着一系列资源整合政策出台,提高了对煤炭安全和环保的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型企业提供支持,促进其加快并购重组,通过收购、参股和控股等形式,扩大规模,近年来针对小煤矿整治、煤炭资源整合相关政府文件,伴随着这一系列的资源整合政策,小煤矿在煤炭总产量的比重将有所降低,国有重点煤矿将填补由此带来的市场空缺,小煤矿在总产量中的比重由08年的37%降低到目前的33%国有重点煤矿则部分填补了小煤矿减产带来的市

9、场空缺,占总产量比重由08年的50%提高到目前的54%,数据来源:煤炭资源网,正略钧策研究,国有重点煤矿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比重有所提升,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为例,煤炭行业资源整合、市场集中度提高的趋势则体现得最为明显,山西省小型煤矿产量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主要目标,数据来源:煤炭资源网,正略钧策研究,根据山西省的煤炭资源整合规划,到2010年全省将形成4个年产能达亿吨级的煤炭集团,3个年产能5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集团,11个年产能1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72个300万吨左右的地方煤炭集团,从长期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煤炭采选产业的集中度变化不断升高,前8位企业的年产

10、量占比,已由本世纪初的不足15%提高到28%,2000-2008年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变化,数据来源:煤炭工业协会,国家能源局,正略钧策研究,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以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类似煤炭行业这样的基础产业,需要有合理的产业集中度,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保护能力随着产业集中度提升,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从从2005年的5938人下降到2009年的2700人左右,尤其2009年比2008年死亡人数下降了18%。煤炭产业集中度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事故死亡率将下降0.58%比较合理的比例应该是,前4家的市场集中度(占有率)40%,前

11、8家市场集中度(占有率)60%。目前的实际比例距此还有较大差距,国家发改委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将全国分为7个规划区,将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的集群化、规范化生产,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基本延续了国家能源中长期规划对煤炭工业发展的要求,但对煤炭工业发展目标和任务作了更加明确和细致地阐述其中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煤炭工业发展重点是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整合为主、新建为辅再次明确提出“十一五”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调控煤炭总量并提出在大型煤炭基地内,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推进企业整合等,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略钧策研究,趋势三:产能过剩将成为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截

12、至2008年,全国煤炭产能已大于“十一五”规划对2010年的预期水平,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略钧策研究,2008年我国煤炭开采总量,已超过2010年的26亿吨规划产能,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把全国分成7个规划区,煤炭开采总量从2005年22.05亿吨增长到2010年26.00亿吨,增长17.91%国土资源部于2007年颁布关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全国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通知有效期截至2008年12月31日但是,为保持煤炭生产基本稳定,避免因煤炭勘查投资过热出现产能过剩,国土资源部研究决定,继续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暂停期限至2011年3 月31

13、日,2004年以来我国煤炭产能变化,近几年在高额利润的推动下,煤炭行业投资大幅增长,但2008年下半年起下游产业需求大幅减少,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煤炭资源网,正略钧策研究,在高煤价、高利润的推动下,近年来煤炭行业投资大幅增长,2006至2008年间,煤炭行业投资分别为1479 亿元、1805 亿元和2411 亿元,增速分别为27.2%、23.7%和33.6%投资高峰后的2至3年内,将出现产能的集中释放。根据07、08 年的投资水平,推测09、10年新增产能分别为2.41、2.95 亿吨,考虑到关闭小煤矿的影响后,煤炭产能仍将达到30.41 和32.86 亿

14、吨下游需求疲软,煤炭行业步入下行调整期,调整时间长短取决于宏观经济何时见底回升,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目前,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仍在继续增加,且增速高于社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这种趋势将进一步激化这一行业产能过剩所带来的矛盾,我国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社会整体水平,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略钧策研究,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0.65亿元,同比增加83.98亿元,同比增长47.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8个百分点增幅比同期采矿业投资总额增速高14.6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8.9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累计

15、固定资产投资额占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33.42%,较去年同期上升了3.31个百分点,趋势四:下游行业的回暖,带动煤炭能源需求的复苏,将对煤炭行业产生积极效果,煤炭的主要下游行业及其用途,各下游行业煤炭消耗占比,数据来源:中经网,煤炭资源网、正略钧策研究,2009年以来,全国火力发电量呈上升趋势、钢铁冶炼产量出现上扬,我国火力发电量呈上升趋势,我国钢铁产量出现上扬,单位:亿千瓦时,单位:万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钧策研究,与此同时,建材及化工产业也从08年后期、09年初的低迷状态中逐渐复苏,以水泥、玻璃为代表的建材行业出现回暖,化工行业开始产能复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钧策研

16、究,单位:万吨,单位:万重量箱,单位:万吨,单位:万吨,但从长期来看,剔除2008年的特殊时期后,除水泥外,其它各主要下游行业的产量增速近年来已逐渐走低,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并不会因整体经济复苏而消除,各下游行业产量增速变化趋势,数据来源:煤炭资源网,正略钧策研究,水泥行业产量增速呈震荡型上升趋势,主要归因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上扬,趋势五:为保障国内能源需求,近年来,我国通过提高煤炭出口关税、减少煤炭出口配额等方式,推行紧缩的煤炭贸易政策,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铝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关税的通知主要内容,提高关税旨在抑制国内稀缺资源品的出口和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在国

17、内煤炭焦炭供应偏紧的情况下,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关税的不断上调,说明政府对未来国内焦炭和煤炭供需仍存忧虑本次关税调整对国内供需影响较小,我国焦煤及焦炭的出口占国内产量比重较小,抑制出口转内销只是杯水车薪,不会改变整个焦煤及焦炭国内供需中国焦炭出口占全球焦炭出口贸易量的一半左右,而中国的炼焦煤出口量仅占全球炼焦煤出口贸易总量的1.4%,比重相对较小,因此,本次关税调整对全球焦炭出口贸易量的影响远大于炼焦煤国际焦炭价格可能会因为中国焦炭出口的下降(提高关税的影响下)而上涨,这种上涨可以抵消部分因抑制焦炭出口政策下出口业务的下降(出口量的下降)。综合考虑两种因素,提高关税政策对企业焦炭出口业务的负面影响

18、将有所减弱,在这种紧缩的贸易政策下,伴随着国内外煤炭价差的作用,2009年我国已从一个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数据来源:国家海关总署,正略钧策研究,2000-2009年我国煤炭进出口量变化,同时,我国煤炭资源的进出口结构,体现出高度集中化的单一性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能源风险的隐患,我国煤炭进口来源结构,我国煤炭出口对象组成,越南、印尼、澳大利亚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三个煤炭进口国,近年来占我国煤炭资源进口总规模的70%以上,进口来源相对单一,应适当分散进口渠道,降低能源风险,我国煤炭资源出口,主要面对韩国、日本、台湾。这三个国家(地区)的出口规模占我国煤炭出口总规模80%以上,数据来源:

19、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略钧策研究,目 录,我国煤炭行业的基本特点现阶段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政策影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战略选择煤基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市场机遇,为了顺利实现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型,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已通过多种政策手段,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其中,征收碳税、开放碳排放权交易是各国普遍推行的经济手段,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政府部门势必将制定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工业化发展加速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增长,以煤炭主为的能源结构必然会产生较高的排放强度,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最大的挑战

20、,国际社会要求中国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承诺的压力与日俱增,确立优先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方针,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利用、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碳汇,适时开始征收碳税、开放碳排放权交易,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大清洁煤技术的开发利用,与煤炭企业关系最为密切,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 年1 月1 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对煤炭企业带来了新的压力,2009年,我国政府推行增值税改革,矿产品增值税率从此前的13%提高到17%允许新购入设备增值税可以抵扣和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煤炭是此次调整中唯一税率提高的行业,目前供需关系下,企业很难把

21、新增成本转化出去,本次增值税率变化对于煤炭行业会产生多重影响,2009年增值税率变化为17%,为保证当前的供需水平,煤炭价格将下降3%,对煤炭企业2009年业绩产生影响由于国家在2004年对中西部地区实施了新设备购入增值税抵扣,煤炭企业基本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基本享受不到增值税政策变化带来的好处,炼焦煤行业由于业绩下滑明显,增值税影响相对较小动力煤方面,增值税的提高将导致煤炭价格下降,因此,合同量较大的大型企业将会遭受更多损失;但合同量较少的中等规模企业,损失则相对较小,数据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正略钧策研究,这种政策改革,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基本趋向。在低碳经济模式下,

22、煤炭能源的总体需求明显降低,煤炭采选企业将面临市场规模的萎缩与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三种情景模式下,一次能源需求量变化仿真,基准情景:不采取气候变化对策,主要的驱动因素是经济发展低碳情景:依据国内自身努力所能够实现的能源与排放情景。强化技术进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消费方式,从而实现低能耗、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化低碳情景:在全球共同努力情况下,进一步强化技术进步,重大技术成本下降更快,发达国家的政策会逐渐扩展到发展中国家;2030年之后,中国进一步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投入;清洁煤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中国得到大规模应用,单位:百万吨标煤,单位:百万吨标煤,征收碳税是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低碳经济

23、政策之一,欧盟国家最早对企业和家庭同时征收碳税,其征收标准将对我国未来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数据来源: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框架(2008年版),正略钧策研究,部分欧盟国家碳税/费征收情况,考虑到税收改革空间,以及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将碳税征收标准拟定在每吨二氧化碳10-20元范围内的可能性较大,而煤炭采选业将因此而受到大幅影响,数据来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略钧策研究,不同碳税征收标准下,对经济、环境影响效应的仿真结果,开放碳排放权交易,是另一种广泛应用的低碳经济政策,它将温室气体排放额作为企业间的商品进行期权交易,该政策的推行,将通过限制火电、化工等下游行业的碳排放量,对煤

24、炭行业产生进一步影响,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过程,目 录,我国煤炭行业的基本特点现阶段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政策影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战略选择煤基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市场机遇,考虑到当前的行业环境与政策趋向,我国传统的煤炭开采、洗选企业,为了突破现有经营模式的局限性、寻求新的增长点,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战略方向的选择,煤炭能源的开发现状与未来趋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公共政策,粗放式的生产经营,以煤炭开采、洗选为主营业务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能源枯竭的危机缺乏生态友好性高额税收,投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性清洁能源开发煤基清洁能源业务,风能、太阳能,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但

25、对传统的煤炭企业而言,进入成本较高,且与现有业务整合难度较大,风能、太阳能产业的介入需要高额的初始投资,光伏发电组件成本学习曲线,风机成本学习曲线,风能与太阳能产业初始投资额度非常高,需要经历长期的技术学习效应,才能获得成本降低后带来的福利。目前,风电、光电成本仍分别是火电的1.7、11-18倍,即便在资本充足、现金流情况乐观的条件下,煤炭企业投资风能、太阳能产业,也面临着重大的技术体系差异,这个问题,会进一步延缓技术学习效应对成本回收的加速效果,投资回收期将被延长,纵使解决了资本和技术问题,风能、太阳能与煤炭属完全不同的两类能源体系,新业务与传统业务之间的结合,也将为企业带来棘手问题,数据来

26、源: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正略钧策研究,积极开发煤基清洁能源,不仅符合当前的经济、政策趋向,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还与现有业务保持了高度的关联性,实现产业纵向一体化,这在国际上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经验,Sasol公司是南非政府在1950年针对其多煤少油的资源条件,为满足国内对碳氢燃料的需求,发展煤基合成油工业成立的能源公司,是世界唯一以煤为原料,采用间接煤炭液化生产工艺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合成燃料的公司经过50年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Sasol已由单一煤炭生产,发展成为由7个主要分公司从事包括合成燃料和化学品的生产、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生产、石油炼制、技术开发和研究、市场开发和经营等

27、多产业综合型企业Sasol煤基产业链主要工艺由煤炭开采、煤炭气化、费托合成燃料油、燃料油的炼制、化学品以及副产品的分离与加工、热电联供等几部分组成Sasol每年将4000万吨煤炭通过费托合成煤液化技术,转换生成高附加值的洁净燃料和化工产品,并最大限度回收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进行深加工,现已形成大规模的煤基产业链,南非Sasol公司的产业结构,目前,我国主要的煤炭企业已经开始推进煤基多产品联合生产系统,从单纯的煤炭开采、洗选,向包括煤基清洁能源在内的综合性能源供应商转变,开展煤基清洁能源业务已具备初步的可行性,兖矿集团将其多联产系统分为三期工程,逐步建设应用,目 录,我国煤炭行业的基本特点现阶段

28、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政策影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战略选择煤基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市场机遇,煤基清洁能源的生产应用,是我国能源安全状况与国际能源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至2009年已超过50%,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正略钧策研究,2002年底,我国累计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为63.4亿t,剩余的探明可开采储量仅有23.8亿t,主要集中在东部。目前我国的开采能力约为1.76亿t,以现在的开采水平计算,剩余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仅可供开采十余年我国煤炭的地质储量1.44万亿t,探明储量0.6万亿t,按年产25亿t原煤推算,明显长于石油的可供开采年限国际

29、原油价格水平的攀升,对我国日益提高的石油消费水平提出了挑战,寻找成本更低的替代能源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与石油相比,煤基清洁能源的成本更低,且符合我国资源分布特点,目前,国内主要涉及五大类相关产品,与传统的燃煤相比,煤基清洁能源具有更强的环境友好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灰渣的单位排放量均达到了较低水平,尤其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明显得到改善,相对于传统煤炭而言,煤基清洁能源体现出更强的环境友好性,单位:kg/GJ,单位:kg/GJ,数据来源: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WWF(世界自然基金会)、GEF(全球环境组织)、国家林业局碳汇办公室合作项目,正略钧

30、策研究,煤基清洁能源在各类污染气体的排放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煤炭能源,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下,相对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为其获得较为有利的市场竞争位置,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煤基清洁能源的制备成本高于传统的煤炭能源,但其带来的环境成本显著低于后者,考虑到未来政策调整方向,传统能源的价格优势将被逐渐弱化,数据来源: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WWF(世界自然基金会)、GEF(全球环境组织)、国家林业局碳汇办公室合作项目,国新能源网,正略钧策研究,煤基清洁能源的制备成本高于传统煤炭,但在环境成本方面明显低于后者,尽管目前环境成本占能源总成本比重不高,传统煤炭能源依旧具备成本优势。

31、但随着未来的政策趋向,环境成本占能源总成本比重将逐渐上升,煤基清洁能源的环境优势将逐渐转变为成本优势,单位:kg/GJ,在清洁能源领域,太阳能是煤基清洁能源的主要竞争产品,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特性,但即便在考虑环境成本的前提下,太阳能仍然存在明显的成本劣势,短期内不易显现出竞争威胁性,纳入环境成本情况下,煤基清洁能源对太阳能依然显示出明显的成本优势,数据来源: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WWF(世界自然基金会)、GEF(全球环境组织)、国家林业局碳汇办公室合作项目,国新能源网,正略钧策研究,环境成本在煤基清洁能源总成本中比重很低,而太阳能的利用成本通常在前者的3至4倍

32、即便国家开征碳税,由于煤基清洁能源的环境友好性较强,因此,并不会带来非常明显的成本增加,单位:kg/GJ,与风能、核能相比,煤基清洁能源不具备成本优势,但由于前两者主要应用于电力生产,后者主要针对热能动力,因此,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目前阶段,对煤基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影响程度不高,与核能、风能相比,煤基清洁能源不具备成本优势,数据来源: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WWF(世界自然基金会)、GEF(全球环境组织)、国家林业局碳汇办公室合作项目,国新能源网,正略钧策研究,单位:kg/GJ,核能发电成本接近于火电,风能则不具备污染气体的排放特性,煤基清洁能源无论在总成本,

33、还是环境成本方面均高于核能、风能但核能、风能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电力生产,其直接面对的是来自于火电、水电、光电的竞争;煤基清洁能源主要应用于汽车、锅炉的热能动力,其直接面对的是来自于汽油、柴油、煤炭的竞争因此,核能、风能对煤基清洁能源的成本优势,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威胁,此外,面对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境,煤基清洁能源也在汽车燃料市场内获得了良好的扩张机遇,美国化学市场协会CMAI战略咨询执行副主席DaveWiffe认为,当前形势更有利于煤基化工的发展,相对油气而言,它是比较便宜的原料按照能量当量计算,煤的价格只是原油的1/4,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煤基化工厂需要具有持续的原料成本优势。若油价为50美

34、元/桶,液态煤基能源是一个有利的选择,如果低于35美元/桶,则煤联合企业则面临亏损而目前国际油价在70-80美元/桶之间波动,煤基化工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单位:美元/桶,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数据快报,正略钧策研究,尤其是我国日益增长的汽车消费水平作用下,车用燃料需求仍将不断提高,清洁、环保、价格适宜的燃料将赢取更为深厚的市场潜力,2001-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及销售增长率,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行业,正略钧策研究,随着国务院在2009年1月中旬出台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新型清洁能源的市场前景再次得到了肯定,具体来看,煤基甲醇、二甲醚作为车用

35、燃料,较汽油而言,具备更好的抗爆性、混合气热效率,且污染物排放量更低,迎合了未来我国汽车消费的趋势,甲醇辛烷值大于110,远高于普通汽油具有更好的抗爆性甲醇的热值为19.9MJ/kg,约为汽油的1/2,但甲醇理论混合气热效率却与汽油相当,这是甲醇能够成为汽车燃料的主要条件甲醇和二甲醚燃料比汽油、柴油燃料更加清洁,排放指标优于汽油和柴油在无净化器情况下甲醇可达到欧标准二甲醚燃料替代柴油在清洁燃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甚至免去催化净化器,也能达到欧的指标,堪称优良的清洁燃料,各种汽车燃料常规排放量比较,汽油、柴油、甲醇汽车排放物类型,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

36、cy,正略钧策研究,考虑到目前我国甲醇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的特点,对于中等规模的煤炭采选企业而言,是其发展煤基联产业务的一个较好切入点,我国主要甲醇生产企业年产量及产业集中度,我国主要甲醇生产企业年常量多在10-40吨之间,业内前五位企业市场集中度不足30%,前十位企业市场集中度不足50%,资源相对分散,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产业整合空间较大,适于中等规模的煤炭采选企业作为煤基联产业务的切入点,单位:万吨,数据来源:ICIS,中国化工在线,正略钧策研究,而对于大型煤炭采选企业而言,推进煤制油系统的应用生产,更能体现其规模优势,业内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也纷纷寻求合作渠道,启动煤制油装置项目的建设工程,我国主要在建的煤制油装置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