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38071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分析仪及临床应用.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检测原理】,根据血细胞非传导性的性质,以对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来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库尔特原理,图3-1 细胞计数电阻抗原理,放大:细胞通过小孔时所产生的脉冲传导微弱,难以直接触发计数电路,必须经电子放大器把信号放大 阈值调节: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参考电平大小,使计数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甄别:各种微粒通过微孔时均可产生讯号、讯号电平(脉冲幅度)与微粒子大小成正比,所为甄别就是根据阈值调节器提供的参考电平,把低于参考电平的假讯号去掉,以提高准确性 整形 经放大和甄别的波形不一致,须经过整形器调整为形状

2、一致标准的平顶波后才能触发电路,送入计数系统,得出计数结果 计数得出结果,电阻抗法白细胞检测原理,根据电阻抗的原理,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产生的脉冲大小有明显的差异,而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经溶血剂作用后有明显的差异,根据脉冲的大小,即可人为地将血内的白细胞分成几群(2分群、3分群)。,图3-2.直方图与脉冲信号的关系,将白细胞体积从30-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为1.64fl。第一群(小细胞群,35-90fl)是淋巴细胞;第二群(90-160fl)是单个核细胞区,也称为中间细胞,白血病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第

3、三群(160fl以上)大细胞区,中性粒。,电阻抗法红细胞测试原理,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通过小孔时,形成相应大小的脉冲,脉冲的多少即红细胞的数目,脉冲的高度代表单个细胞的体积。脉冲高度叠加,经换算即可得红细胞的比积,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被稀释的血液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仪器便可显示其浓度。,电阻抗法血小板测定原理,血小板随红细胞一起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根据不同的阈值,计算机分别给出血小板与红细胞数目,血小板分别储存

4、于64个通道内,直方图范围为2-20fl 之间。不同仪器的血小板直方图范围不一。MPV就是此平整曲线所含的群体算术平均体积,MPV也就是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的产物。,图3-5.电阻抗法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图3-6.血细胞分析的具体流程,【临床应用】,细胞直方图:血液分析仪在计数细胞数量的同时,还提供细胞体积分布图形,横坐标为血细胞体积大小,纵坐标为不同体积细胞的相对频率,这些用以表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的曲线图形称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仪器在35-250fl的范围内分析红细胞。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的显示范围为25-250fl。正常红细胞主要分布在50150fl范

5、围内,从红细胞直方图上看好似两侧对称正态分布曲线。,缺铁性贫血的直方图:曲线峰左移,峰底变宽,显示小细胞不均一性。MCV:66.2fl,RDW:23.9%,轻型地中海贫血的直方图:曲线峰左移,峰底变窄,显示小细胞均一性。MCV:71.9fl,RDW:13.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直方图:曲线峰左移,可呈“双峰”形,峰底明显变宽。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有效,在三周左右时也可出现类似的“双峰”状图形,但峰底更宽。MCV:73.6fl,RDW:22.8%,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直方图:治疗前的直方图曲线峰变低、右移,峰底明显变宽,显示明显的大细胞不均一性,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直方

6、图特征。经叶酸或B12治疗后,正常红细胞群逐步释放进入外周血,而病理性红细胞并未完全消亡,检测的红细胞直方图可呈“双峰”形,说明治疗有效。MCV:131.2fl,RDW:24.2%,急性失血性贫血的直方图:直方图的曲线峰变低,其它特点与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一致。MCV:91.3fl,RDW:13.0%,RDW 的临床应用,用于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由于Hb合成障碍,两者均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前者RDW增高,后者大多数(88%)病例RDW正常。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绝大多数(96%)IDA时RDW均增高,MCV尚处于正常时,RDW增高是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的重

7、要指标,当MCV减低时,RDW增高更明显。给予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先增高,随着正常红细胞的增多和小红细胞的减少,RDW逐渐降至参考范围。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表3-2 贫血的MCV/RDW分类法,血小板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正常血小板直方图:血细胞分析仪通常在230fl范围分析血小板,正常血小板主要集中在于220fl范围内,一般在2530fl之间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直方图是一条呈对数正态分布的光滑曲线。,大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峰右侧右移,在大于30fl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MPV明显增高。如果血小板数减低,可见于ITP及体外循环时;如果血小板数升高,见于脾切除术后。如果血小板数正常,可见于慢

8、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小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峰右侧左移,在小于20fl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MPV值明显减低。如果血小板数减低,可见于AIDS病毒感染和脾亢等;如果血小板数正常,可见于慢性再障;如果血小板数升高,可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聚集的血小板直方图:曲线峰变低,如果以 20个的血小板聚集为主,则曲线峰变低、变平,右侧抬高不明显。此时,在白细胞直方图的35fl处有一个小峰。见于标本采集不当或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等,小红细胞干扰的血小板直方图:在曲线峰的右侧抬起并上扬,不与横坐标重合。可见于IDA或发生溶血的标本。,白细胞直方图的临床应用,正常白细胞直方图:血细胞分析仪通常在35

9、450fl的范围内分析白细胞。根据正常白细胞在溶血剂作用后体积的大小,在直方图上从左至右可确认其相应的三个细胞群,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淋巴细胞比例减低:粒细胞峰明显变大,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小。在严重的细菌感染时,如果中性粒细胞发生中毒性改变,粒细胞峰可向左移动或向右延伸,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或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粒细胞峰明显变小,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大,单核细胞比例增高:在单个核细胞区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其大小与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的程度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仪器显示的“MO”或“MID”增高仅表示可能是单核细胞增高,也可能是嗜酸性粒细胞或幼稚细胞等,因此,必须涂片染色后经显微镜确认。,嗜酸性

10、粒细胞比例增高:在单个核细胞区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其大小也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程度有关。注意事项与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相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淋巴细胞峰向单个核细胞区扩展变宽,其程度与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低有关,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直方图常以单个核细胞峰增高为主,并向淋巴细胞区和粒细胞区扩展。其异常峰的高低及扩展的程度与原始及幼稚细胞的比例高低有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直方图与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时相似,但淋巴细胞峰底略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多区异常,为形状单一而分布广泛的图形,淋巴细胞峰可有可无,随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大小而异,各种干扰

11、因素引起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白细胞计数时先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破坏,保留的“膜包核”状的白细胞进行计数。某些贫血的病理红细胞及新生儿红细胞对溶血剂有较强的抵抗力,使之不溶解或不完全溶解;有核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成团,这些均可误计数为白细胞等,此时白细胞直方图也可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当实验结果出现这些图形时,提示白细胞计数和分群结果均不准确,需要复查。,聚集的血小板干扰,不完全溶解的红细胞干扰,巨大血小板干扰,冷球蛋白干扰,图形和报警提示相同、细胞不同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异型淋巴细胞(、型)22%,非典型淋巴细胞(核分叶和浆空泡)13%、中晚幼粒10%,细胞相同、图形和报警提示不同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A,B,C,A.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0%)B.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4%)C.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8%),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