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39155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19.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型实验动物技术-实验猴专题介绍Presentation of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Big Animals-Monkeys,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 of Experimental Monkeys,第一部分,生物学特性,1.一般特性,进化树中位置,猴属灵长类动物,哺乳纲,灵长目;杂食性动物,以素食为主,不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C;进化程度高,接近于人类;群居性强,形成猴王领袖的直线型社会;猴王4-5年自然更替1次;好奇心强,模仿力强,会游泳,善攀岩;较难驯养。,2.解剖生理学特点,有较发

2、达的智力和神经控制,能用手操纵工具;两颊有颊囊,手指形成指甲;血型分两类;同种异体输血需要做血型配合试验;雌性动物性成熟雄性3岁,雌性2岁,性周期28(2135)天。性成熟雄性3岁,适配年龄,雄性4.5岁;精液排出体外后1min内形成凝块;寿命为2030年;染色体21对。,3.主要品种、品系,区域分类:旧大陆猴(亚州、非州、南太平洋诸岛)和新大陆猴(南美、中美);旧大陆猴:恒河猴;食蟹猴;熊猴(阿萨密猴,蓉猴);断尾猴;台湾岩猴;平顶猴(猪尾猴)。,恒河猴,食蟹猴,红面猴,台湾猴,平顶猴,熊猴,新大陆猴,非洲绿猴狨猴(囊猴)树鼩懒猴夜猴松鼠猴,非洲绿猴,懒猴,松鼠猴,绒猴,树鼩,夜猴,绒猴,实

3、验猴在生物医学中的选择应用,第二部分,1.实验动物选择原则,相似性原则可靠性原则:使用标准的实验动物,选择标准、公认的模型;可重复原则:严格控制各项实验条件;可控性原则:生物安全是重中之重;实验过程可控,便于取得结果;经济性原则:量入为出;3Rs原则。,46种灵长类动物被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其中猕猴和食蟹猴是应用得最多。,2.应用领域与现状分析,应用领域与现状分析,3.毒理学研究,美国、欧盟和日本:凡二类以上新药在进入临床研究前必须使用非人灵长类进行临床前研究。中国:二类以上新药在进入临床研究前必须取得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的可靠数据。对神经类、精神类、麻醉类、生物制品类、计划生育类药器具等必须

4、经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后,经批准方能进入人的临床实验。,主要应用于毒代动力学研究和中长期毒性试验。旧大陆猴应用量明显高于新大陆猴,其中以恒河猴用量最大,食蟹猴居次。,4.模式动物与疾病模型研究,基本要求 实验动物标准化 造模方法规范化 评价体系准确客观。,(一)生理学研究可用于脑功能,血液循环、血型、呼吸生理、内分泌、生殖生理、神经生理、行为学及老年学等研究。(二)生殖生理学研究 是人类避孕药研究极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三)行为学和精神病及神经生物学研究可用猴震颤动物模型筛选抗震颤性麻痹的药物。猴对镇静剂的依赖性与人较接近,戒断症状较明显并易于观察,新镇静剂进入临床前要用猴进行实验。老年痴呆模型

5、的建立(吴玉娥、李文德等),(四)感染性动物模型,是某些人类传染病病原的易感动物,如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爱滋病病毒、痢疾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在肠道杆菌病和结核病研究中是良好的动物模型。在制造和鉴定脊髓灰质炎疫苗时,猕猴是唯一的实验动物。灵长类动物可用于人的疟原虫感染,研究恶性疟原虫、间日疟、三日疟原虫。,典型模型介绍,流感模型生物安全实验室负压隔离罩普通级恒河猴呼吸道吸入法评价指标,典型模型介绍,结核病模型生物安全实验室负压隔离罩普通级恒河猴呼吸道吸入法评价指标,典型模型介绍,SIV模型生物安全实验室负压隔离罩普通级恒河猴静脉接种评价指标,(五)其它疾病研究,可用猕猴复制动脉

6、粥样硬化模型、慢性气管炎模型等。,5.疫苗研究,结核病疫苗/恒河猴艾滋病疫苗研究/非洲绿猴、猕猴破伤风疫苗和抗白喉疫苗/猕猴血期疟疾疫苗研究/美洲猴麻疹病毒新型疫苗研究/恒河猴登革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实验猴养殖业发展前景,第三部分,1.国际实验猴养殖业环境变化,实验猴等级质量要求提高不同净化程度的实验猴/清洁级SPF级实验猴的培育动物的福利和动物保护运动的影响3R原则娱乐多样化宣传报道,2.应对策略,建立行业准入机制加强管理,引导产业发展建立国际实验猴养殖动态信息平台,实验猴质量监测与疾病控制 Quality Monitoring and Disease Control of Experime

7、ntal Monkeys,广东 高要 2010.10,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 大型实验动物技术培训班,基本概念检测要求与程序常见疾病简介、监测与控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genotype基因型 发育环境 developmental phenotype表现型 周围环境 proximate dramatype 演出型,1959年Russell和Burch提出的影响实验结果的遗传和环境因素,1.环境质量控制,按照功能分类 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 动物实验设施 特殊实验动物设施按照微生物控制分类普通环境 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普通级实验动物。清洁

8、环境/亚屏障环境(国标已取消),屏障环境,隔离环境,2.实验猴质量控制,按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普通级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和无菌动物四个等级,后者包括悉生动物。实验猴目前仅划分为普通级和无特定病原体猴两类。遗传学分类,目前猴只有封闭群、杂交群等,未见近交系报道。,普通级动物是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动物。如B病毒,结核分支杆菌等。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 动物)是指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应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第二部分,检测要求与程序,1.检测要求,环境指标满足国标GB14925的要求;动物外

9、观健康无异常(常规病理学检测);按国标对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遗传学检测。,2.动物检测程序,寄生虫检测:取被毛、血液、皮肤检测体外寄生虫,取内脏、肠内容物和粪便检测体内寄生虫。微生物检测:取皮肤检测真菌,取血清检测病毒或其它病原的抗体,取脏器、肠内容物和气管分泌物分离细菌。遗传学检测 外观形态学检测(下颌骨造影)、血浆蛋白多态性分析、微卫星检测等。,3.检测规则,检测频率(动物生产单位自检)普通级猴、SPF猴每3个月至少检测1次;每2-4周检查1次动物的生活环境标本和粪便标本。采样数量 小于100只的群体,取样不少于5只;100-500只的群体,取样不少于10只;大于500只的

10、群体,取样不少于20只。一般应选择成年动物。判定标准:如有1只动物的1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该群动物不符合该等级标准。,第三部分,常见疾病简介、监测与控制,1.主要疾病简介,沙门菌病传染源:携带沙门氏菌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料。易感动物:人、豚鼠、小鼠、大鼠、兔、猴、猪、犬。症状表现:腹泻和失水的相应症状,严重的休克、死亡。,志贺菌病志贺菌感染,传染源:携带志贺菌的人和猴。传播途径:苍蝇和蟑螂传播,经口食入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和饮水。易感者:人和猴。症状表现:人和猴主要表现为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备注: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调查显示,猕猴检出率达

11、13.78%,以头孢类抗菌素比较敏感。,结核病,传染源: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人、猴和家畜等;可以是人型、牛型、鸟型和分支杆菌复合群。传播途径:消化道和呼吸道。易感动物:人、猴、牛、犬、豚鼠、兔、猫。症状表现:咳嗽、咯血、消瘦、低热,后期呼吸困难、皮肤结核、淋巴结肿大。,小肠耶尔森杆菌病,传染源:携带小肠耶尔森杆菌的人、猴和家畜等。传播途径:消化道和接触传播。易感动物:人、猴、猪等动物。症状表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关节炎、败血症等,以小肠结肠炎最为多见。,空肠弯曲菌病,传染源:携带空肠弯曲菌的人、猴和家畜等。传播途径:消化道和接触传播。易感动物:以家禽、野禽和家畜带菌最多,其次是啮齿类动物。

12、症状表现:临床表现有多种,有无症状的隐性带菌者,有轻型腹泻、重型腹泻及其他临诊症状。,猴B病毒病,传染源:携带猴B病毒(疱疹病毒)的恒河猴。传播途径:猴性交,人被猴咬伤。易感者:人、恒河猴、帽猴、食蟹猴、台湾猴、日本猕猴、红面猴、家兔。症状表现:人伤口疼痛、红肿、出现疱疹并有渗出物,出现脊髓炎或脑脊髓炎,最终麻痹、死亡。猴舌表面和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714天自愈,鼻腔常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常并发结膜炎和腹泻。兔最易感,表现感觉过敏、斜颈、呼吸困难、流涎、眼鼻分泌物增多、结膜炎和角膜浑浊、死亡。,2.疾病监测与诊断,细菌性疾病诊断 取样,分离培养,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分子生物学诊断,如RT-PCR

13、;病毒性疾病 病毒分离;血清抗体检测;IgG/IgM 双抗体夹心检测抗原;分子生物学诊断。寄生虫病 镜检虫体和虫卵;抗体检测,弓形虫;分子生物学诊断。,3.结核病的诊断,金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 病原学检测 病理学诊断新型诊断方法 特异性抗体检测 特异性抗原检测 RT-PCR,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选择,国产结核菌素 牛型PPD、人型PPD、旧结核菌素(OT)、禽型结核菌素;进口结核菌素 哺乳类旧结核菌素(Synbiotics Corporation)日本结核菌素(PPD);,结核菌素试验-接种部位,眼睑注射腹部皮肤注射 褪毛,根据结核菌素要求确定是否进行表面消毒。腹部皮肤可以注射两种以上结核菌素

14、,两个接种点距离5-10cm。对每一个接种部位进行标记。,结核菌素试验-时间间隔,EEC等推荐:两次结核菌素试验间隔时间最少42天,一般60天为宜;否则存在抑制和耐受现象。GB14922.2-2001.两次结核菌素试验间隔时间至少为两周。,结核菌素试验-评价体系,观察时间:于接种后24、48、72小时观察眼睑部反应,测定腹部皮实结果(游标卡尺测定直径,求平均值)。结果评价:EEC和国家标准推荐48h结果为准,其他辅助诊断。(?),结核菌素试验-评价体系,评分标准:国家标准。+:肿胀严重,甚至全眼逼闭合,有明显的眼眦,常在数天后破溃,一周内不恢复。+:肿胀明显,上眼睑发红,两只眼明显不一样,72

15、h后逐渐消退。+:肿胀不明显,发红波及到整个上眼睑,48h明显,72h后 消退。:无肿胀,注射部位轻度发红,48h消退。-:眼睑无任何反应,与未注射眼一样。,出现阳性反应猴,进行复试。复检 凡判定为可疑反应的猴,于2530d进行复检,如结果仍为可疑反应,经2530d再进行复检。三次试验中,一次“”或“”,二次“-”,判“-”;二次以上“”,判“”;一次“”或“”,二次“”,判“”。,国家标准,EEC等评价标准,采用1-5分评价体系 0分代表无任何反应;1分表示接种部位有擦伤(bruise);2分表示眼睑有红斑出现,但是无脓肿;3分表示眼睑有红斑并且极轻微肿大,或无红斑但有轻度的肿大;4分表示眼

16、睑有明显的肿大,眼睑因肿大而下垂,遮住了眼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红斑;5分表示严重肿大并可能伴随坏疽,眼睑闭合。评分大于等于3分即认定为阳性。,1分以下表示阴性;1-2分可判定为阴性,但表示动物可能比较敏感或者处于高危环境中;2-3分表示动物比较可疑,需要重复检验诊断;综合评分大于等于3分即认定为阳性;4分以上可认定为强阳性。,EEC等评价标准,评价示意照片,1分(-)表示接种部位有擦伤;接种部位针孔周围发红或轻微肿胀;,2分()表示眼睑有红斑出现,但是无脓肿;,3分(+)表示眼睑有红斑并且极轻微肿大,或无红斑但有轻度的肿大;,4分(+)表示眼睑有明显的肿大,眼睑因肿大而下垂,遮住了眼睛,并伴有

17、不同程度的红斑;,5分(+)表示严重肿大并可能伴随坏疽,眼睑闭合。,实验猴饲养管理操作规范 Standard Operating Practice for Feeding&Management of Experimental Monkeys,广东 高要 2010.10,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 大型实验动物技术培训班,个人防护装备要求记录、资料和档案管理要求实验猴饲养管理规程提高实验猴繁殖率的综合措施饲养场逃逸猴只处理,主 要 内 容,第一部分,个人防护装备要求,常用防护装备,工作服或防护服;手套;安全眼镜、面罩(面具);其他防护设备;,注意事项,勤消毒,常洗手;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

18、域;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第二部分,资料档案管理,基本要求 建档材料要保证完整、准确、系统;建档材料要符合标准化、规范化:不能用铅笔或原珠笔书写,用黑色墨水或黑色笔记录;建档手续要完备,可溯源;只有被授权的人才能去核查相关资料;保管期限不得少于有关部门的期限。,归档范围:所有的动物(包括现存栏的和已出售的)背景资料、病史记录以及饲养笼舍以及调栏/舍记录等。凡是实验室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应归档。归档时间:立卷整理的文件材料,一般在第二年

19、内送档案室归档。档案的保管:专人保管,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第三部分,实验猴饲养管理规程,一.人员配置,管理人员 负责饲养场的全面工作。专职兽医 主管兽医师 兽医人员 饲养人员专业培训 岗前、岗位体检,二.饲养环境标准化,选址;饲养舍建筑要求;环境控制设备;饲养场分区:繁殖区、育成区和隔离检疫区。另外应设有相应的配套设备。如:饲料房、饲料仓库、兽医室、治疗室等。饲养环境指标,三.饲养笼舍标准化,笼舍设计:动物福利操作实用性笼舍分类:笼养型房舍舍养型房舍,四.饲料标准化,采用全价营养饲料;饲料应来源于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单位;饲料的性状:膨化颗粒、常规非膨化颗粒;,饲料应清洁干净、新鲜、无杂质、无异

20、味、无霉变、无发酵、无虫蛀及鼠咬;不得加入抗生素、驱虫剂、防腐素、色素、促生长剂以及激素等添加剂。补充维生素C,多给一些水果、蔬菜及玉米等。饲料应定期检测、测定。实验猴饲料中营养成分指标(见表),五.饮用水,饮用水应达到城市生活用水标准;随时注意水质变化,并进行定期监测;舍内应设自动饮水设备;饮用水消毒 酸化、紫外照射;磺化媒等过滤处理;高温、高压灭菌。,六.用具,饲养动物所用的锅、碗、瓢、盆、勺、桶、扫帚等工具物品,应按时清洗,定时消毒,专舍专用,分类存放。实验室保持各个实验室专用。,七.清洁卫生制度,笼舍周围环境卫生;保持动物房卫生;动物场应定期大扫除;用具专舍专用,用毕及时清洗和消毒;备

21、料间消毒、灭四害;饲养、管理人员进入饲养区必须穿着合适的防护装备。,八.消毒防疫制度,物品的进出;人员出入;饲养区应消毒制度:一般情况下应空二消一;饲养场门前应设立消毒室、消毒池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 病猴笼、死猴笼、腾空笼、腾空猴舍处理;饲养场应设立隔离治疗室;病死动物报告、兽医检查解剖与处理制度;新进动物检疫程序;青绿饲料处理;运送动物的笼具、用具进出动物场应严格消毒;定期进行灭鼠灭蝇,防止疾病传播。,九.饲喂制度,饲喂方式 每日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饲喂时在不打扰动物采食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位置观察其采食情况。饲料卫生 膨化好的颗粒料要妥善保存,防止各种污染。各种青饲料要保持品质新鲜,不发生霉烂变

22、质;蔬菜、瓜果一定要洗涤、消毒,凉干后再喂,以免引起肠道传染病或农药中毒。饮水卫生 每天必须检查饮水装置,并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动物饮水清洁。,十.观察、记录制度,观察记录(兽医、饲养人员)巡栏观察栏舍粪便状态以及动物精神状态(条件满足可通过闭路电视浏览下班期间的录象)。注意观察每只猴的最新动态,并认真做好记录。饲养人员利用清洗、饲喂等时间观察猴,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兽医汇报。,观察记录的项目,采食观察 食欲是否正常,有无挑食、拒食、异嗜现象,有无体弱被欺而无法采食者。精神状态 有无萎靡不振、垂头抱腹、躺卧等现象;有无精神狂躁、抽搐、运动失调、四肢瘫痪等症状。粪尿情况 观察排出粪便的颜色、形状、

23、气味、排粪次数、含水量、粪便数量,粪便是否脓血便、水样便、粘液便、带有腐臭味的稀糊状粪便。观察排尿次数、每次尿量及颜色等。同时观察是否有呕吐、口渴、腹胀、脱肛等。皮肤被毛 有无咬伤、创伤、被毛蓬乱、被毛缺损和脱毛等;有无水疱、丘疹、溃疡、脱水皱缩,四肢关节有无肿胀和性皮肿等现象。地面血污 观察记录地面血污的出血量、颜色等。判断是经血、外伤出血、便血、流产先兆、产后出血。还是脱肛等。交配怀孕及产仔情况 有无雌雄搭配不当,群内有无受欺或被遗弃的公、母猴。及时记录月经、交配、产仔时间等。隔离治疗情况 用药种类、给药时间、治疗效果、疾病转归等情况。环境控制 注意观察记录猴舍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氨浓

24、度变化及饲养密度等。,第四部分,特殊猴饲养管理规程,1.新进猴的饲养管理,验收、检疫、适应性饲养;防寒保暖、通风换气预防性治疗检疫、适应性饲养期结束后,应将猴分类进行饲养:待发猴一小群或单笼饲养 妊娠猴一送繁殖猴舍,加强营养 种用猴一一般选35岁以上12岁以下的健康猴。实行大笼放养 婴猴一出生后6个月以内的小猴,一般可由母猴抚养,也可送育成室,进行人工哺育。病猴一发现痢疾、肺炎等传染性疾病时立即送治疗室进行隔离治疗,以免在猴群中流行传染。,2.种猴的饲养管理,繁殖方式:一般采用后宫式繁殖的饲养方式。合理调配猴群,防治持续换栏。保证营养需求:蛋白质应占日粮的20左右,适量增加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

25、还要供给足够的水果蔬菜类青饲料。减少惊扰:非特殊情况尽量减少捕捉动物。加强观察,3.离乳仔猴的饲养管理,仔猴出生后46个月龄离乳,从生产间到育成室进行人工喂养,同时进行编号挂牌,存入档案。离乳仔猴多采用笼养,两猴同笼彼此保温,育成室室内温度不低于15。根据仔猴的特点饲养时采取少喂多餐的方法,同时每天每只补喂10g奶粉,并适量加入鱼肝油、酵母粉及VC制剂。仔猴常见病为肺炎、腹泻及呕吐。应从温度、食量及环境上加以控制,减少发病。,4.病猴的饲养管理,猴群中发现病猴应及时抓出,放入治疗室由专人饲养管理,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病猴的饲喂应按其营养需要及治疗需要,调整饲料品质和数量。负责

26、病猴饲养管理的人员,须掌握一定的兽医知识和治疗技术,配合兽医实施治疗。治疗室要保持整洁,保持温度相对稳定。门口设置消毒盘,地面每周消毒两次,每周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消毒;所用器械及物品必须及时消毒,擦干和晾干后摆放整齐。,第五部分,提高实验猴繁殖率的综合措施,1.熟悉实验猴的繁殖特性,2.实验种公猴的选种,影响雄性实验猴性成熟的因素初次适配年龄为710岁体重1015 kg身体强壮,毛色光亮,精神状态好,采食正常生殖器官正常,睾丸大小对称不能过胖性格无怪癖,无肢体残疾,无遗传病史。,3.合理分群和梯度饲养,公母猴合理搭配,一般以种公母猴比例不超过1/20为宜;确认母猴怀孕后,及时剔除公猴(猴王);减

27、少人员干扰,降低噪音,免孕猴应激反应;带仔母猴群体进行单独饲养管理,剔除种公猴,以防止种公猴霸食造成母猴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引起仔猴营养不良;分群饲养,坚持“留弱不留强,留少不留多”的原则;常年不孕母猴要单独饲养管理,进行多方面针对性治疗后方可放进种公猴进行繁育。,4.对怀孕母猴注意安全用药,轻微疾病用药慎重,如感冒、肠炎;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剂量控制用药前,最好肌内注射孕酮进行安胎;中药制剂替代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过程要轻柔,防止孕猴应激而导致流产。,5.母猴的产后护理,新产母猴卫生护理疾病传播 母婴接触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胎衣不下:肌注缩宫素,必要时用手术器械辅助其排出。夏季和冬季要做好产后

28、母猴的防暑和防寒保暖工作。,6.仔猴补饲与断奶,仔猴出生后45 d时齿序为2000/2000,此时可开始补饲,以香甜味饲料为主,进行诱食,如果补饲不及时,哺乳期过长,易造成母猴体质下降,从而影响下一次交配。仔猴生后150 d时齿序为2110/2110,此时可进行断奶,如果不及时,不但延长了繁殖周期,而且影响仔猴的正常生长。,7.繁殖猴饲料的搭配,怀孕母猴 营养成分适当降低,防止孕猴过胖,引起产道狭窄或胎儿个体过大,容易出现难产。带仔母猴 提高营养水平,保证足量分泌乳汁,并注意添加青绿多汁饲料,防止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长年不孕母猴 分析原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针对性治疗;种公猴 提高营养水

29、平,但要防止过肥而影响交配能力。,第六部分,饲养场逃逸猴只处理,在饲养场由于人为原因或笼舍损坏,使得猴逃逸到外界,对于逃逸猴只的处理,主要依据逃逸出笼舍时间的长短和去向来决定:1.如果动物逃逸后被及时追回,可重新放回原笼舍,并在短期内注意观察。2.逃逸在外12小时以内,所在地无严重人兽共患病疫原的猴,需在检疫室内观察2周以上,确认无可疑情况下,方可重新放回原笼舍。3.逃逸在外超过12小时,所在地无严重人兽共患病疫原的猴,捕回后不能直接作为实验动物应用,需要进行实验动物化。4.逃逸到所在地有严重人兽共患病疫原的猴,捕回后需要人道处死,防止携带病原造成群体感染。,饲养场逃逸猴只处理,实验猴动物实验

30、技术介绍Common Animal Experiment Techniques of Experimental Monkeys,广东 高要 2010.10,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 大型实验动物技术培训班,第一部分,实验猴抓取与保定,网兜捕捉:用长杆网兜将实验猴罩住,压在地面上,然后小心将猴在网兜内固定,然后转移到网兜外。也可在将猴罩住后麻醉,等麻醉后再保定。笼内保定法:每个笼后壁均可向前滑动,在捕捉时抽动杠杆,使笼的后壁向前滑行,并使猴的背部靠着操作者,将猴夹笼的前后壁之间,实现对猴的保定。然后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猴进行麻醉。猴固定椅固定:将猴麻醉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椅子的高度和颈孔的大小,固定后猴

31、的头部与身体以枷板分开。猴固定床固定:将猴仰位放于固定床上,用猴头固定枷固定猴 的头部,并将四肢固定。,第二部分,实验猴的编号,1.挂牌法:2.打号法:3.针刺法:4.化学药品涂染动物被毛法:5.剪毛法:6.打孔或剪缺口法:,第三部分,实验猴的麻醉,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常用全身麻醉剂:盐酸氯胺酮:流涎 戊巴比妥钠 此药麻醉时间不很长,一次给药的有效时间可延续3-5小时,所以十分适合一般使用要求。速眠新注射液/苏醒剂以拮

32、抗解救。苯巴比妥钠乙醚/异氟醚(Isoflorane)舒泰(Zoletil),1.常用的麻醉药,(一)全身麻醉:吸入麻醉法 注射麻醉法 腹腔注射法静脉注射法肌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 在注射麻醉药物时,先用麻醉药总量的三分之二,密切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已达到所需麻醉的程度,余下的麻醉药则不用,避免麻醉过深抑制延脑呼吸中枢导致动物死亡。(二)动物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 神经干(丛)阻滞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2.常用麻醉方法,麻醉剂的用量,除参照一般标准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且体重与所需剂量的关系也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一般说,衰弱和过胖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所需剂量较小,在

33、使用麻醉剂过程中,随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尤其是采用静脉注射,绝不可将按体重计算出的用量匆忙进行注射。动物在麻醉期体温容易下降,要采取保温措施。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免麻醉过急;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做慢性实验时,在寒冷冬季,麻醉剂在注射前应加热至动物体温水平。,3.使用全身麻醉剂的注意事项,第四部分,实验猴的给药方法,第五部分,实验猴的液体样品采集方法,第六部分,实验猴的处死、剖检与取样,1.实验猴的处死,空气栓塞法 一般每头猴由前肢或后肢皮下静脉注入80150

34、ml空气,可很快致死。急性失血法 麻醉后颈静脉插管放血致死;不需要收集血液可股动脉切断放血致死静脉、心脏注射氯化钾溶液 浓度一般是10%,大约0.5ml/Kg体重,注射完后最好在推进去几针管空气,减少疼痛可以加上点儿麻药。,2.尸体外部检查,营养状况检查:根据肌肉和皮下脂肪的蓄积、被毛的光泽整洁程度判断。可视黏膜和天然孔道的检查:检查黏膜是否淤血、出血、黄疸和溃疡等;检查天然孔道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性状等。皮肤以及全身性水肿发生情况的检查:尸僵:动物死亡后最先出现的状态,四肢僵直。尸冷:动物死亡后尸体温度逐渐降低至环境温度,通常每小时降低1。尸腐:腐败菌增殖,发生腐败分解。尸体应该尽早剖检,避免

35、尸体腐败后影响结果。,3.剖检、取样,剖检原则:遵循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要求。取样程序:先表后里:先取浅表淋巴结和腺体,后取腔体内脏器。由下到上:打开胸腔和腹腔后由下到上取脏器。由实质器官到血液丰富的器官:防止出血过多,影响其他脏器。先重后轻:先取对实验而言重要的器官,后取次要器官。先无菌后开放:如需要做组织微生物培养,取样时优先,并且严格要求无菌操作,取样完毕后再取其他用途的样品。,第七部分,尸体、废弃物的处理,1、受试动物尚未死亡,应采用安乐死处理。2、动物尸体与废弃物处理:无毒性受试验物或无重大疫病的动物尸体,集中收集放入尸体袋冷冻,待焚烧处理。有毒性受试验物的动物尸体,应做毒性消除或中和处理。重大疫病的动物尸体,应该在达到相应生物安全的灭菌消毒器中进行消毒处理后,再冷冻保存焚烧处理。,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