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原理教案(第9章)传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40386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输原理教案(第9章)传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传输原理教案(第9章)传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传输原理教案(第9章)传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传输原理教案(第9章)传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传输原理教案(第9章)传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输原理教案(第9章)传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输原理教案(第9章)传热.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九章 对流换热 p185,9.1 对流换热基本概念对流换热是指“相对于固体表面流动的”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输。描述:对流换热是在流体流动进程中发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它是依靠流体质点的移动进行热量传递的。与流体的流动情况密切相关。当流体作层流流动时,在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以热传导(也有较弱的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第二篇:热量传输,2,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对流换热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实例:暖气管道、风扇对电子器件冷却等 对流换热的特点:(1)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2)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温差。,

2、第九章 对流换热,第二篇:热量传输,总结:对流换热:导热+热对流;壁面+流动,3,对流换热的分类:,1.从流动起因分:自然对流:流体因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所产生的流动(Free convection)强制对流:由外力(如:泵、风机)作用所产生的流动(Forced convection),第九章 对流换热,第二篇:热量传输,4,2.从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分:,内部流动对流换热:管内或槽内外部流动对流换热:外掠平板、圆管、管束,3.从流动状态分:,层流:整个流场呈一簇互相平行的流线。(Laminar flow)湍流:流体质点做复杂无规则的运动。(Turbulent flow),5,4.从流

3、体有无相变分:,单相换热:(Single phase heat transfer)相变换热: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Phase change):Condensation、Boiling,6,7,8,9.1.1 温度边界层,流固界面对流换热:(1)由于速度边界层的存在,导致温度边界层的产生。(2)温度边界层与速度边界层厚度一般不相等。(3)温度边界层同样有层流与紊流之分。层流:热量传输以传导为主 紊流:热量传输以对流为主(4)紊流时,温度边界层在壁面法线上有:层流底层区,过渡区,紊流区 三个区域。(5)温度边界层特点:A:较薄。B:沿厚度方向温度变化大。,9,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关系:

4、1.既有联系,也有区别。2.温度分布受速度分布的影响,但是它们的分布曲线并不相同。速度边界层厚度和温度边界层厚度不相等。,10,紊流条件下的温度边界层分为三个区域:(1)紊流区(p186特点)(2)过渡区,(3)层流底层区.,11,9.1.2.牛顿冷却公式(Newton,1702),h是对流换热系数,是一个把众多影响对流换热因素综合而成的系数。,第二篇:热量传输,第九章 对流换热,Ts,Tf 分别为璧面温度和流体温度,F是换热面积,h是对流换热系数,Q 是热流量,q是热流密度。,12,9.1.3.对流换热系数 h 的计算式,固体壁面处(y=0),该处的热量传输只有导热。导热速率对流换热速率,(

5、9-3)对流换热系数 h 的计算式,也叫“换热微分方程”,13,9.1.4 影响对流换热系数 h 的因素 p187,1 流体的物理性质:影响较大的物性如密度、比热cp、导热系数、粘度等;2 流体的状态:液体、气体、蒸汽及在传热过程中是否有相变。有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大的多;3 流体的运动状况:层流、过渡流或湍流(Re);4 流体对流的状况:自然对流,强制对流;5 传热表面的形状、位置及大小:如管、板、管束、管径、管 长、管子排列方式、垂直放置或水平放置等。,14,注意:,1.流体物理性质与温度有关。2.用以确定物性的温度称“定性温度”。3.定性温度的选择方式:可以选择流体的平均温度,

6、可以选择璧面的平均温度,可以选择二者的平均温度:取Tm=0.5(Tf+Ts),15,9.2 对流换热的数学表达 p189,由能量守恒定律,有如下关系式:,对流输入的热量 对流输出的热量+传导输入的热量 传导输出的热量微元体内能的累积量,16,经推导,最后得到热量平衡方程:(9-5)和(9-6)也叫做傅立叶-克希霍夫方程(F-K 方程),(9-5),(9-6),实体导数,傅立叶克希霍夫导热微分方程,条件:1),cp均为常数,不可压缩流体。2)无内热源,无粘性耗散。,纯固体导热(没有流动):,(8-10),17,柱坐标系下的热量平衡方程:P.191,(9-7)式()球坐标系下的热量平衡方程:P.1

7、91,(9-8)式(),未知数:T,vx,vy,vz,引入三个动量平衡(N-S)方程 和 连续性方程(引入p)再加上对流换热微分方程:,观察(9-5)式热量平衡方程,18,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F-K 方程(9-5)式N-S 方程(3-47)(3-49)式连续性方程(3-44)式换热微分方程(9-3)式,未知数:T,vx,vy,vz,p,h理论上可以求解。,(见P.191),19,9.3 流体流过平板时,层流对流换热 p192,9.3.1.平板边界层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层流,稳定),换热微分方程(9-3),F-K方程(9-9),N-S方程(3-94),连续性方程(3-92),边界条件:(平板温

8、度不变)y=0时,vx=0,vy=0,T=TsT02)y=时,vx=v,T=T,20,从方程组看到,导热微分方程和运动微分方程形式一样,板面温度不变时,边界条件也相似。显然,普朗特数/a 表达了速度与温度分布的相似性。,定义,普朗特数(物性准数),普朗特数Pr表示:动量传输和热量传输能力的相对大小。在边界层理论当中,Pr是速度边界层与温度边界层的相对厚度指标。,Pr 1,a,TPr1,T,21,方程组精确解(实际包含了近似处理)示于p.194,图9-8。,图9-8,各种Pr下的平板上层流边界层内的无量纲温度分布,纵坐标无量纲温度,横坐标,关系与Pr有关。Pr1,温度分布与速度分布规律相同。,2

9、2,气体 Pr数一般为0.61,且几乎不随温度变化。一般液体(水,有机液体等)Pr 1(Pr=250),T液态金属 Pr 1,T,23,已知温度分布,可以求得对流换热系数h,Pr 0.6时,,W/m2K,W/mK,1/m,局部努塞尔(Nusselt)数,平均对流换热系数,24,努塞尔数 Nu 表达的是同样温度下对流与传导的传热速率之比。,导热热阻,对流热阻,对于液态金属,Pr值小,一般不满足Pr 0.6的条件。1)边界条件为均匀壁温P.194,(9-14)式2)边界条件为均匀壁面热通量 Pr 0.5时,(9-15)式 0.006 Pr 0.03 时,(9-16)式,25,9.3.2.平板边界层

10、对流换热积分方程组 p195(了解),对于Pr/a 1,流体温度T,流速v,只考虑y方向上的导热,热量积分方程:,(9-18),温度分布:令,边界条件:,若令,26,得:,或,(9-20),温度分布式,(2)边界层厚度,将上式代回积分方程,并注意到,及,得,27,解之,得,由边界条件:x=x0 时,T0(x0 为温度边界层起始位置),得,28,(3)求h,由温度分布式(9-20),代入换热微分方程,得,29,平均换热系数,30,强调:以上结果条件是 Pr 1 及T 的层流情况,但一般也可放宽到液态金属以外的层流流体。,31,对于液态金属:,液态金属的 h 常用Pe表示。Pe 贝克列数。,Pe大

11、,温度场不稳定,且 Pe大,Re大,湍流程度大。,32,9.4 圆管内强制层流对流换热 p200(),1.圆管内速度分布,亥根泊肃叶方程(P.45),2.温度分布 T=T(r,z,t),1 定义无量纲温度,(1),截面上流体混合平均温度,2 恒壁温或恒热通量条件下,流过一段距离的流体截面上 分布不随时间变化,且在不同截面的径向分布相同(不随z改变),此时称充分发展的温度分布。,(2),33,3 恒热流条件下,充分发展区:,与 z 无关,由(1),(2),(3)式可得,,(P.201,9-40 式),9-40表明:恒定热通量情况下,圆管内层流中充分发展温度区段中流体各点的温度、平均温度,以及壁温

12、都随着 Z 作线性变化。,34,4 建立热量平衡微分方程(9-43),求解得到温度分布,热量平衡,速度分布,积分,边界条件:,35,再积:,边界条件:,得:,温度分布式,36,平均温度,把速度分布式和温度分布式代入,得到:,(9-47),37,5 由温度分布,代入换热微分方程求h。,所以,对于壁面恒热流条件下,温度充分发展区段的圆管内层流流体,Nu4.36。其它情况,见P.203,表9-1。,38,9.5 紊流对流换热(了解)(),39,9.6.自然对流换热 p211,1。自然对流:静止流体接触固体表面,如果两者有温度差,则靠近固体表面的流体中因温度场不均匀,导致密度差的产生,引起自然对流。(

13、一般是在浮力作用下的流体上下相对运动)2。自然对流换热:自然对流下的热量传输过程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有大空间和有限空间的区别。(P.211),40,3。自然对流换热中,起决定作用的准数是格拉晓夫准数Gr。,温度膨胀系数L平板长度T=TsTf,Gr 越大,自然对流越强烈,41,4。流体沿垂直壁面自然对流,也形成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其特点为(设流动 x 方向):(p211 图 9-19),(1)若Ts Tf,则边界层中流体温度沿着y方向(远离壁面方向)上流体温度Tf 单调递减。(2)a.壁面处,流体流速为零。b.在边界层外,由于无温度差,流速度也为零。所以 y 方向有 vx 的极大值。

14、,42,(3)在流动方向上,流速vx不断增加(这与强制流动相反),存在层流向紊流的转度,边界层厚度增加,对流换热因素降低,h 值减小。紊流区,h 值稳定。,43,9.6.1 垂直平板层流自然对流换热精确解 p212,A.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平衡热量平衡),B.边界条件:壁面温度恒定,边界层外,44,C.Ostrach(奥斯特拉茨)解:,45,平均换热系数,46,D.一般情况下,自然对流换热准数方程,例:垂直平板(圆柱),其它,见P.214,表9-2,47,处理问题步骤:(设给出流体温度 Tf 和壁温Ts,长度L)算出定性温度 Tm(TfTs)/2由 Tm 查到(算出)流体物性参数 a,(Pr/a,气体 1/Tm)3.求Gr4.由 Gr Pr 的值以及流动条件,查得准数方程或简化公式。5.求得 h 及其它(Q,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