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6第九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4193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6第九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代文学6第九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代文学6第九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代文学6第九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代文学6第九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6第九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6第九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九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魏晋南北朝文学,2,第一节 三曹,3,“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曹操出身卑微,有侠义之气,不拘小节。“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的诗歌气魄雄伟,悲凉慷慨。他的诗歌现存二十几首,真实反映了东汉末年的历史,表现人民的悲苦生活,代表作是蒿里行和短歌行。曹操诗风慷慨悲凉,“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4,曹丕的诗歌分为三类:一、宴游诗;二、抒情言志之作;三、写征人思妇相思离别之情及思乡之情。著名的作品是燕歌行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

2、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5,6,曹植的生平与诗歌创作 其生活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白马篇 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四类,7,第一类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 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美女篇、七哀诗等。第三类是述志诗,如杂诗(“仆夫早严驾”)第四类是游仙诗。如远游篇,8,曹植诗的创作特点:钟嵘诗品评价

3、说:“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其诗达到了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一)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二)善于运用传统的比兴而又加以创新,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野田黄雀行 以鹞和罗网代表恶势力,黄雀象征受害者,少年则代表曹植的理想。美女篇以美女喻君子。,9,(三)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常常以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开头。如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二句,暗示了作者心境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二句奠定了全诗哀怨的基调。(四)语言方面注重对偶、炼字和声色。如“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侍太子坐

4、),“秋兰被长坂,朱华冒渌池”(公宴)。,10,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11,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5、。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惜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诗中定美女因不遇理想的配偶而盛年不嫁,用以比喻志士有才能、有理想但未遇明主,才能不得施展。“托处女以寓怨慕之情”,12,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杯。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刘履评此诗曰:“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之也。”(选诗补注卷二)

6、此诗命意曲折,感情凄婉,含蓄蕴藉,意味深长。,13,赠白马王彪,全诗共分七章,以感情活动为线索,集中抒发了诗人屡受迫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慨。诗中痛斥小人挑拨曹丕与他们的手足之情,对任城王的暴卒,表示深切地悼念。这首诗在抒情中穿插以叙事、写景,将诗人后期备受迫害的感受凝聚起来,鲜明感人,是文学史上有名的长篇抒情诗。,14,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杯。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刘履评此诗曰:“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

7、切哀虑之也。”(选诗补注卷二)此诗命意曲折,感情凄婉,含蓄蕴藉,意味深长。,15,第二节 建安七子,一、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为“七子”。七子都先后依附于曹操,作品多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内容多为游宴、赠答等。,16,二“七子之冠冕”王粲王粲,字仲宣,今存诗首。作品或纪汉末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是七哀诗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

8、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17,此诗写诗人在初平三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作乱长安时避难荆州途中的所见所闻。清代沈德潜说此诗为“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古诗源卷五)。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方东树评之为“陈思而下,一人而已”,18,建安风骨,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此期代表诗人为三曹七子。建安诗人讴歌政治理想、感叹人生短暂,具有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艺术风格悲凉慷慨刚健有力。,19,第三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一、正始之音 正始为曹魏年号(240-248)。此时朝政为司马氏掌控,文人多遭迫害

9、,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正始文学中更多的是个人命运的忧叹及避祸全生的思想,玄理与文学结合,词旨渊永,寄托深远。,20,二、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阮籍,字嗣宗,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诗的风格隐约曲折。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抒情组诗的先河。咏怀诗其一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21,嵇康,字叔夜。曾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的诗,现存五十馀首。以四言成就较高。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一批成功之作。另有 文与山巨源绝交书也是其代表作。其四言赠秀才入军诗共十八章,内容是想象其兄嵇喜在军中的生活。,三、嵇 康,22,如第十四章: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想象其兄在行军休息时游猎弹琴、神情悠然的高超境界,也表现了自己的寂寞怀念之情。“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嵇康理想人格的写照,也是向来为人称道的妙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