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亲子共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4251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2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亲子共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国学经典亲子共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国学经典亲子共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国学经典亲子共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国学经典亲子共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亲子共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亲子共读.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经典 亲子共读,第一部分:运用普通话诵读国学经典,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标准语。,标准的普通话共分为4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四声,也就是平、升、曲、降,同时还有轻声。,阴平:调值:55。叫高平调起音很高,收音也很高,声音始终高而平。例如:妈。阳平:调值:35。叫中升调起音稍低,渐渐上升,升到和阴平一样高。例如:麻。,上声:调值:214。叫降升调起音半低,稍往下降,然后升到半高。例如:马。去声:调值:51。叫全降调起音很高,一直往下降到最低。例如:骂。,轻声在普通话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正确地使

2、用轻声,才能准确地表达词义和语义。,绕口令练习,双唇音的练习: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舌根音练习: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平翘舌音的练习: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要想说好四和十,全靠舌头和牙齿。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第二部分 国学经典(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例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

3、,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释:“谁都有可能犯错。父母有了错误,也要帮助父母指正。说话时一定要有礼貌,不能大声。如果父母不听,也要等父母高兴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肯接受你的意见,哭着恳求,就是父母生气了打骂我们,也不应该有怨言。”,幼学琼林 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 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程登吉,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 清朝 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全书共分四卷。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

4、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例句:师生篇【原文】节选宣圣杏坛,弟子三千,而贤人七十;马君绛账,后列女乐,而前授生徒。设教有如振铎,待问何异叩钟。贾氏舌耕,后人谦为糊口;孔门心服,诸生赖以折衷。师号西宾,尊师席曰函丈;学名家塾,馈学俸曰束修。门墙

5、桃李,谓受业之众多;苜蓿阑干,言供膳之菲薄。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后进之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喻弟子之优于师傅。未获及门,曰宫墙外望;已承秘授,曰衣钵真传。负笈为千里游,李固就师之笃;程门立三尺雪,游杨敬学之诚。称师善教,如坐春风之中;感业有成,得沾时雨之化。,【译文】孔子讲学于杏壇,从学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贤人竟有七十二人;马融讲学时堂上设绛帐,帐后有歌伎秦乐,而在帐前给学生讲课。称人设馆教学叫做振铎;待人询问无異金鐘的扣响。汉人贾逵精通五经,上门求教的学生不远千里,献粟满仓,时人谓其为舌耕,后人自谦执教课生为糊口或舌耕。孔子门生心中悦而诚服,诸生心中的疑问,得以合乎中庸之道。聘请来教书

6、的先生敬称为西宾,师席尊称为函丈;在家设学堂叫做家塾,送给老师的学费称做束修。桃李尽在公门,是称道别人教授的学生或选拔的人才很多。苜蓿长阑干,用来形容奉送给教师的薪俸很菲薄。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喻学生的资质超越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容弟子的才能胜过师傅。未能进入先生之门正式拜师称作宫墙外望;得到先生学问之真谛秘诀,称做衣缽真传。杨震博学明经,世人称为关西夫子;贺循精通礼仪,世谓当世儒宗。负笈千里可见李固求师的殷切;立雪程门,可知游酢、杨时敬重师长的程度。弟子称颂师长教导有方,说如坐春风之中,感谢老师栽培成就学业,说得沾时雨之化。,诗经摘录邶风击鼓:这首诗一点名气也没有,但不要惊讶,被引用最

7、多的千古名句中的经典“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同月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此诗的第四章。,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郑风子衿:这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让雄才大略又诗酒风流的曹操也为之倾倒。原意是君王求贤若渴,当然也可用来抒发思慕之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学经典名句(例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一年之计

8、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明吕坤呻吟语应务,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人固有一

9、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清增广贤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声律启蒙 作者:(清)车万育撰

10、,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几给事中。简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

11、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zhu)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q);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贫对富,塞(s)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p)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

12、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j)荷风。女子眉纤(xin),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二冬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qing)。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tio)递(d)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cu)峨()十二危峰。,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lin)对衣笥(s),野杵(ch)对村舂(chng)。花灼(zhu)烁(shu),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b)蟹螯(o)从毕卓(zhu),身披鹤氅(chng)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x)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p)月浓浓。春日正宜朝(zho)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上半场结束,休息10分钟,下半场 示范与亲子诵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