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健康管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42809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产妇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孕产妇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孕产妇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孕产妇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孕产妇健康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孕产妇健康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产妇健康管理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一),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刘建建电话:0731-84332220,2,内容提要一、孕产妇保健手册运转流程二、叶酸补充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3,一、孕产妇保健手册运转流程 孕产期保健中应该并可能承担的任务是孕早、中、晚期与产时、产后保健基本服务和及早发现有健康问题的孕产妇。孕产期是生命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生命的质量。,4,(一)信息的收集 孕产妇健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是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能够反映出当前的孕产妇的健康水平,而且也为指导、改进孕产妇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孕产妇保健服

2、务涉及到妇幼保健三级网的各有关机构,因此信息收集、报告必须有严密的管理工作制度,才能保证它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台账:孕产妇保健手册、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报表:孕产妇系统保健报表,5,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的健康管理指导作用:可以通过翻阅登记本了解孕产妇的各个时期健康管理的落实情况,如发现孕产妇未能按时接受产前保健服务、或转院未及时落实、或未接受产后访视或健康产后检查者,都可以及时联系并督促落实。,6,(二)保健手册的运转流程 孕产妇保健手册是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考核的凭证,也是统计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城市 1、建册 妇女妊娠12周前,由户口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指定的保健、医疗单位负责登

3、记并建立孕产妇保健册、同时进行早孕初检和高危孕妇初筛。疑似高危孕妇者,立即转上级保健、医疗单位诊治并进行专案管理。,7,城市2、运转与管理 孕产妇保健手册,由建册单位管理。建册单位负责孕妇定期产前检查和孕妇高危评分,并按要求认真填写检查结果,注明检查者姓名。妊娠28周后将册移交孕妇本人或预计分娩单位。继续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分娩后由接生单位完整填写产时及母婴健康情况记录后,并预约在区以上保健医疗机构进行产后42天母婴健康评价时间。产妇出院时分娩单位将孕产妇保健手册转交产妇送至户口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册后进行产后访视并填写孕产妇保健手册。产前检查中发现高危孕妇,按湖南省高危妊

4、娠管理规定管理。,8,城市 3、回收与保存 产后42天母婴健康评价结束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手册收回并检查记录是否完整,验收合格后送区妇幼保健机构妥善保管三年。4、分析与上报 区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孕产妇保健手册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分别将孕产妇管理情况及有关数据按期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妇幼保健机构。,9,农村 1、建册 妇女妊娠12周前,由乡镇妇幼保健人员负责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早孕初检和高危孕妇初筛。正常孕妇由乡级妇幼专干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疑似高危由乡(镇)卫生院或县妇幼保健院分级进行专案管理。,10,农村2、运转与管理 正常孕产妇保健手册由乡妇幼专干管理并负责定期产前检查和孕早、中、

5、晚期三次高危评分,认真填写检查结果。分娩后,分娩单位负责填写分娩过程、母婴情况及宣教产后注意事项,预约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产后42天母婴健康评价时间,并将孕产妇保健手册交产妇或家属带回户口所在地,交当地乡妇幼专干进行产后访视并填写记录。产前检查中发现高危孕妇按湖南省高危妊娠管理规定管理。,11,农村 3、回收与保存 产后42天母婴健康评价后,乡(镇)妇幼保健人员负责检查孕产妇保健手册记录是否完整,验收合格由乡(镇)卫生院每年末送交县妇幼保健机构,妥善保管三年。4、分析与上报 乡(镇)妇女保健人员负责孕产妇保健手册的整理,参加县妇幼卫生工作例会时送交县妇幼保健机构。县妇幼保健机构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6、、资料储存,制定工作措施,按期将有关数据分别报县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妇幼保健机构。,12,(三)掌握孕情。系统管理的前提是要确定管理的对象,及早掌握孕情,及时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1、乡妇幼专干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向乡镇政府、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掌握本辖区内育龄妇女的孕情,确定怀孕对象,2、关注重点人群:新婚夫妇、准备怀孕的育龄妇女、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3、要建立社区、乡、村医生(保健员)计生专干定时报告制度和定期调查制度,及时掌握本辖区怀孕人数、孕妇姓名、住址、预产期及联系方式等详细情况,4、对已掌握的怀孕人员,要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其到县区妇幼保健院、所及其指定的医疗机构定期做孕期检查,对多次通

7、知不做孕期检查者,要及时报告区妇幼保健院。,13,二、叶酸补服(一)叶酸增补与预防神经管缺陷重点提示: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每天必须从外界获得。叶酸参与人体核苷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叶酸主要来源有食物天然叶酸、叶酸强化食品和合成叶酸制剂合成叶酸和食物中添加的叶酸比食物中天然叶酸更容易吸收大剂量补充叶酸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神经受损症状。正常育龄妇女和孕妇推荐摄入量为每天0.4mg,每天摄入量不超过1mg,14,1、导致叶酸缺乏的原因(1)需求增加:妊娠和哺乳、某些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感染或长期发热,酒精中毒、某些皮肤病(如牛皮癣)等均使机体增加对叶酸的需要。(

8、2)吸收减少:胃肠道疾病(3)使用可能抑制叶酸吸收或干扰叶酸利用的药物:抑制溃疡药、治疗白血病和抗肿瘤药、口服降糖药、抗癫痫药(4)营养不良,15,叶酸缺乏症在全世界被公认为一个保健问题。婴儿,青少年和孕妇特别容易受到叶酸缺乏的危害。它对孕妇尤其重要,叶酸从理论上讲是就是DNA合成的载体,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叶酸不足会影响胎儿DNA的合成,可导致胎儿出现神经管畸形,如常见的无脑畸形和脊柱裂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唇腭裂,也可能与叶酸缺乏有关。整个怀孕过程中若叶酸缺乏,会容易造成自然流产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由于传统饮食习惯中叶酸损失太大,因此,专家建议应在孕期添加叶酸。,

9、16,2、叶酸的主要生理功能(1)是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必需因子,在细胞分裂和繁殖中起重要作用;(2)血红蛋白的结构物卟晽基的形成、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快速增生都需要叶酸参与。(3)使甘氨酸和丝氨酸相互转化,使苯丙氨酸形成酪氨酸,组氨酸形成谷氨酸,使半胱氨酸形成蛋氨酸;(4)参与大脑中长链脂肪酸如DHA的代谢,肌酸和肾上腺素的合成等。,17,3、叶酸缺乏会产生的症状 婴儿或儿童缺乏叶酸时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有核巨红细胞性贫血,孕妇缺乏叶酸时会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孕妇在怀孕早期如缺乏叶酸,可能导致胎儿发生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增大。膳食中缺乏叶酸将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易引起动脉硬化。膳食中摄入叶酸不足,

10、易诱发结肠癌和乳腺癌。,18,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统计,世界上每年大约有30-40万神经管畸形病例发生。我国2008年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为7.18/万。我省2009年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为5.64/万。神经管畸形是我国死胎死产、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9,4、叶酸的摄取(1)叶酸的来源:富含叶酸的食物:绿叶蔬菜、水果、橙汁、干果、肉类、鸡蛋等 强化叶酸的面包、谷类和其他食品 合成叶酸:叶酸片、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2)增补叶酸的安全性:妊娠期叶酸增补剂量超过0.8mg被美国FDA分类为妊娠期药物安全性C类(3)叶酸可能导致的副作用 皮肤发红、荨麻疹、瘙痒等 胃肠道:肠胃

11、胀气、呕吐、腹泻或痉挛 神经精神:易怒、兴奋、睡眠改变等,20,5、叶酸对人体的作用:(1)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有效率达50-70%(2)预防孕妇、哺乳妇女及胎儿贫(3)对预防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病有一定作用(4)对预防老年痴呆和其他癌症有一定作用(5)预防和治疗药物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1,6、增补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时间和剂量(1)保证妇女获得足够量叶酸的有效方法是在多吃富含叶酸食物的基础上,每天增补0.4mg叶酸;(2)所有有可能怀孕的妇女,应在怀孕前3个月到早孕期间,每天补充0.4 mg叶酸以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风险;(3)曾生育过神经管缺陷儿的妇女,如果计划再次怀孕,应从怀

12、孕前3个月每天服用4mg叶酸;并同时进行监测(抽血查HCY)(4)增补小剂量的叶酸并不能预防所有的神经管缺陷。7、服用过量叶酸的危害(1)目前认为安全的最大叶酸摄入量,在19岁以上的妇女是1mg/天,14-18岁时0.8mg/天。如果超过1/mg天,应向医生咨询。(2)目前尚未发现叶酸的毒性剂量(3)服用非常大量的叶酸可能导致锌的吸收受影响,可能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或推迟诊断。维生素B12缺乏能够导致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大脑和神经损害。多见于老年人,在青年和中年人中较少见。,22,8、增补叶酸降低神经管缺陷的比例目前公认的是从孕前3个月开始直到怀孕以后的头3个月,每天增补0.4mg

13、的叶酸可以降低50-70%的神经管缺陷发生9、高危人群需要增补更多的叶酸(1)曾经生育过神经管缺陷儿并计划再次妊娠的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服用4mg的叶酸,同时进行监测,并应了解在怀孕前后服用叶酸可以预防70%的再发风险;(2)其他生育神经管缺陷儿的高风险妇女:有神经管缺陷的亲戚的妇女、患神经管缺陷的夫妇、患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妇女、患有癫痫病,正在用药物治疗的妇女、患有医学上诊断的肥胖症的妇女;(3)患有癫痫病,正在用药物治疗的妇女服用大剂量的叶酸需要咨询神经内科医生,因为大剂量的叶酸补充可能影响控制癫痫发作的药物治疗,23,10、叶酸增补的障碍(1)缺乏对增补叶酸重要性的了解(2)社

14、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饮食习惯、计划怀孕和维生素使用产生不同影响(3)家庭信仰和态度,是否能得到家人特别是丈夫的支持(4)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习惯(5)基层网络的健全与否,24,11、育龄妇女补充叶酸的服用方法(1)妇女从孕前三个月到孕后三个月服用叶酸增补剂每日0.4毫克。胎儿发育过程中脑的发育最早也最为迅速;孕早期(36周)正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最易受到致畸因素的影响。(2)若孕前未服,应在其怀孕头三个月至六个月及时补服。目前,医院确定妇女是否怀孕至少要在妊娠6周以后,这意味着大部分妇女获知怀孕后再服用叶酸片已经太晚。(3)对曾生育过神经管缺陷儿的妇女,每日服用4毫克

15、。(4)有条件者可在整个孕期及哺乳期服用。(5)孕妇每天需要400微克叶酸,乳母每天需要500微克叶酸,25,(二)政府部门将叶酸补服列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项目背景 从2000年1月开始,智利卫生部通过立法,向小麦面粉中添加叶酸(220微克/100克),强化一年后,每10000个出生婴儿中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下降了31%,而同期的其他拉美国家则没有发生变化。美国和加拿大也在谷物产品中强制添加叶酸,每100克谷物中添加140微克叶酸,可将孕妇每天叶酸的平均摄入量提高到80-100微克。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营养系曾做过人群试验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育龄妇女食用叶酸强化奶粉(叶酸375微克/天)12

16、周后,能将血液中的叶酸浓度提高到最高叶酸预防水平,从而预防神经管缺陷。我国卫生部从1993年已将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纳入“十年百项成果推广计划”,26,2、项目意义“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是用简单、廉价、方便的方法预防人类非常严重、发生率较高的出生缺陷疾病的有效措施。通过成本效益的卫生经济学分析,推广“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是值得的。可使出生缺陷特别是神经管畸形的持续高发趋势得到控制和降低。这将对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起到重要的作用神经管畸形是首个可以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加以预防的先天性畸形,如叶酸补充剂或者叶酸的食物强化。,27,3、项目目标总目标:到201

17、1年,对全省准备怀孕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90,叶酸服用率达到9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70%。年度目标:2010年,对全省准备怀孕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60,叶酸服用率达到6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30%。2010年考核要求:孕前孕早期增补叶酸率达60%考核方法:报表数据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各占50%分值 年度考核随机抽取服务对象10-20名,了解孕前孕早期增补叶酸率。,28,4、项目组织管理(1)明确各级组织形式及职责市州:监管配送药品的使用,市妇幼保健院安排专人负责项目管理,每半年上报使用情况及确定使用计划县市区:负责统一发放叶酸片至

18、乡级(社区),监督管理使用情况,每半年上报使用情况及确定使用计划上报市级乡镇卫生院(社区):领取叶酸分发到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导监督;高危待孕妇女叶酸发放村医或保健员(社区妇幼卫生人员):发放叶酸、随访管理;信息收集、整理、上报;高危待孕妇女信息收集上报,使用情况随访、监督和登记,29,4、项目组织管理(续)(2)叶酸发放、登记和随访流程村医或保健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确定发放对象:入户通知领取叶酸片,进行健康教育,每盒附一张登记卡,需由发放人员登记基本信息并告知妇女如何自行填写服用情况。随访:每月一次,督促按时服用并指导填写服用登记卡回收服用登记卡:结束服用疗程后一个月内。信息台

19、帐: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领取时间、量、服用情况(回收服用卡后记录)。填写月报表发放:0.4mg/天,孕前及怀孕后各一盒(内有3瓶),服用6个月仍未孕指导期自行购买,继续增补,30,(3)高危待孕妇女叶酸的发放、登记和随访 高危待孕妇女:准备怀孕的妇女中,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缺陷胎儿或服用抗癫痫药者 乡妇幼专干:收集信息,确定对象并登记,通知领取叶酸片,健康教育,每月随访,建立台账村医或保健员:每12周督促待孕妇女按时服用,回收登记卡上报妇幼专干发放:4mg/天(暂以5mg代替),31,(4)药品领取村级:例会,带台帐及月报表,乡级核发乡级:每季度持上季度报表,到卫生局或指定代管单位领取药品,发

20、放单位核对上季度该乡领取药品和剩余情况,核发下季度药品 建立药品领取手续,防止冒领和药品浪费。药品结余控制在10以内,防止药品积压。,32,5、加大技术干预措施,提供规范化服务。各级妇幼保健院妇保科有专人负责落实。督导并规范增补叶酸标准,即:妇女从孕前三个月到孕早期三个月普服叶酸增补剂预防神经管缺陷。重视叶酸发放的规范:确定发放流程,确定准备怀孕的妇女,确定高危待孕妇女明确目标人群:(1)婚前保健门诊(2)孕前门诊(3)产科门诊 多部门协作多种形式扩大叶酸普服率。新婚学校、孕妇学校、计划生育检查等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孕产妇保健服务管理。(统一使用孕产期保健手册,督促增补叶酸。),33,在全社

21、会进行增补叶酸的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新闻媒体、育龄期妇女)。告知服务对象叶酸补服的重要意义,核心知识和免费领取的途径。,34,6、项目监督管理将叶酸增补工作纳入日常督导内容各县市区卫生局负责辖区内增补叶酸的监督管理,县妇幼保健院应协同卫生行政部门做好业务指导,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省厅每年组织项目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与监督体系。(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工作实施与监督管理,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35,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要求:重点是筛查率、阳性病例及时上报和干预 长沙 75%张家界 70%株洲 75%益阳 70%湘潭 75

22、%郴州 70%衡阳 70%邵阳 70%岳阳 70%常德 70%娄底 70%永州 70%怀化 70%自治州 70%,36,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内容,孕产期基本保健孕期产时产后产褥期儿童保健新生儿保健喂养指导生长监测,HIV感染孕产妇及儿童咨询检测抗病毒药物应用安全助产职业暴露防护追踪随访儿童营养及喂养指导,37,艾滋病母婴传播状况为什么要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1.母婴传播是婴儿和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2.艾滋病母婴传播威胁着儿童健康3.阻断母婴传播可以预防儿童感染,38,母婴垂直传播的危险估计与危险因素15岁以下儿童HIV感染90是母婴垂直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情况下,母婴垂直传播的自然发生率

23、是1550母婴垂直传播的艾滋病儿童,预后极差,1/3的婴儿在1岁以内会发展成为艾滋病而过早死亡,约60在3岁以前夭折,75死于5岁前。艾滋病有可能使儿童生存方面取得的进步出现逆转婴儿死亡率增加。,39,母婴垂直传播的途径HIV阳性的母亲通过妊娠期宫内感染、分娩时产道及产后哺乳均可以将HIV 传染给胎儿和新生儿。,40,1、宫内传播:被认为是病毒通过胎盘实现的。HIV可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或通过破损缺口进入胎儿循环。虽然大多数HIV阳性孕妇的胎盘组织中可以检测到HIV,但胎盘组织感染与发生HIV母婴垂直传播并无必然联系。胎盘组织中HIVRNA/DNA的比率显著低于淋巴组织,这可能是胎盘内源性产生的

24、物质抑制了病毒的复制。,41,宫内传播:约占母婴垂直传播的25-38%不同孕周的传播率不同:妊娠0-14周为1%;妊娠14-36周为4%;妊娠36周至分娩为12%当孕妇体内病毒载量超过胎盘的缓冲能力时,将可能发生垂直传播。,42,2、产程中及分娩时传播:经母体-胎儿微循环的血性传播,尤其在宫缩时被感染的机率增大。胎儿皮肤或粘膜破损伤口直接接触母体的血液、产道分泌物而被感染。经羊膜的感染,当母体存在细菌性感染时,母体的白细胞可以进入羊水中并通过胎儿的皮肤、粘膜、肠道和肺而进入胎儿体内。目前认为分娩期艾滋病病毒垂直传播的危险性最大。为8-12%,43,3、产后母乳喂养传播:母乳中含有HIV,可直接

25、传染给婴儿。63的HIV母乳喂养传播发生于分娩后6周内,75发生于分娩后6个月内;87发生于分娩后12个月内。新生儿感染是乳汁内的病毒通过口腔或者胃肠道造成的。通过母乳喂养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要比人工喂养方式传播艾滋病病毒给婴儿的危险性高得多。这种危险性依赖于临床因素和母乳喂养的方式及持续的时间。,44,没有接受HIV母婴传播阻断的产妇在母乳喂养一年后,通过母乳喂养传播艾滋病病毒给婴儿的危险性是1020。母乳喂养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随着母乳喂养的继续,其危险性持续存在。6个月到婴儿1岁以后,母乳喂养会使50婴儿发生与母乳喂养相关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后3个月内混合喂养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

26、险性高于单纯母乳喂养婴儿,混合喂养可能会引起婴儿胃肠道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增加感染机会。初乳/早期乳中的平均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分娩后14天的成熟乳。乳汁中的病毒载量增加10倍,HIV的传播几率将增加2倍。,45,HIV母婴传播的时机美国艾滋病临床小组对母婴垂直传播方式做了以下定义:对于妊娠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且非母乳喂养者,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出现艾滋病病毒阳性被认为是宫内感染;出生后1周艾滋病病毒阴性而后转为阳性者为分娩过程中感染。对于母乳喂养者,出生后90天内艾滋病病毒阴性,90180天转阳,可认为产后经哺乳传播。,46,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措施目前认为母婴传播途径是可以通过干预手段而被阻

27、断。阻断HIV母婴传播的金标准为: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HIV感染的母亲如不采取干预措施,所生的婴儿约有1/3为HIV感染者采取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安全助产、人工喂养等综合防治措施后,母婴传播率可下降至4.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47,工作职责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职责:1、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辖区内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人员培训、指导其他医疗机构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2、负责收集整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有关信息资料,及时掌握阳性病例的情况,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妇幼保健机构。3、负责艾滋病病毒感染阳性孕产妇及新生婴儿的随访工作,建立符合本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

28、播的服务模式。4、协助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阳性孕产妇的确认工作,及时运送标本及反馈信息。5、负责将行终止妊娠和分娩后的HIV阳性产妇,以及满18个月经确认的HIV阳性儿童资料移交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进行管理。,48,工作职责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职责:1、负责艾滋病初筛阳性孕产妇的确认工作,及时运送标本及反馈信息。2、及时指导处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医疗保健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3、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做好目标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初筛结果应于1周内告知医疗保健机构;配合做好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的告知工作;配合做好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及其所

29、生18个月以下儿童随访及日常管理工作。4、负责接收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婚检中发现的HIV阳性感染者、行终止妊娠和分娩后的HIV阳性产妇,以及满18个月经确认的HIV阳性儿童,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进行管理。,49,工作职责设有产科的医疗机构职责:1、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2、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的指导下,接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并按相关规定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3、向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信息资料。4、负责将本机构HIV初筛阳性孕产妇血清标本送检至当地确定的运转机构(疾控中心或妇幼保健机构),不得交由孕妇个人送检。,50,工作管理:1、凡首次接诊孕产

30、妇的医师必须要询问是否已行HIV检测,查看检测登记。(在产检病历封面上手写登记检测情况,包括检测机构简称)2、在门诊孕检登记本上进行HIV检测及检测时间(孕周)的登记,3、如发现孕期检查为阴性且无高危因素者则不再重复检测,如有高危因素者一次检测阴性则需3个月后复查。4、分娩登记本中必须要包括HIV检测情况,并做好相关的检测、咨询。5、初筛阳性者送市疾控中心确认,凡是确认阳性的孕产妇,且不愿意终止妊娠者,均纳入母婴传播阻断管理范畴,治疗、追踪,直至婴儿18个月。,51,信息管理(一)建立健全信息系统 1、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提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2、相关

31、信息资料包括各类登记和相关报表。1)报表包括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2)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婚检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等系列个案登记卡。3)各类登记包括包含艾滋病咨询检测记录的婚前保健门诊登记、孕期保健门诊登记、分娩登记和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孕产妇的检测结果报告单、保健手册、病历记录、随访记录等。,52,信息管理:(二)电话及电子邮件上报流程1.重申所有医疗保健机构每发现1例HIV阳性(初筛阳性)孕产妇必须立即电话上报至辖区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2.妇幼保健机构在接到辖区内的电话上报后必须立即进行调查,了解并指导其

32、进行母婴阻断的干预,并在24小时内逐级电话上报至省级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同时督促其立即进行HIV确诊试验。3.妇幼保健机构在获得确认试验阳性结果后必须在3天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相关信息报表并通过电子邮箱上报至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妊娠及所生婴儿登记卡(表2)应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出现妊娠结局或产褥期(分娩至42日)后3日内上报;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表2)应于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满1、3、6、9、12、18个月后 3日内上报)。4.每月10日前市(州)妇幼保健机构必须将本市(州)的工作月报表通过电子邮件上报至省妇幼信息科。,53,(三)纸质报表上报流程市(州)级妇幼保健机构必须在获得确认试验阳性结果后10日内将相关资料(加盖市州妇幼保健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公章)邮寄至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信息质控1.每月月底由省妇幼妇保科、信息科与市(州)发生的HIV阳性孕产妇信息及本月HIV检测情况进行信息核对。2.每季度第1个月5日前必须将本市(州)上季度发生的HIV阳性孕产妇情况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以便省市(州)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再次核对信息。3.每半年市州级妇幼保健机构必须将本市(州)半年内发生的HIV阳性孕产妇情况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以保持省市(州)两级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的一致。,54,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