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5038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文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文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文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文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文科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第3模块:“论文写作”讲稿之一尚书“文”字考,晚清以来数代学者的一个持续研究,2,引 言,中国已是一个教育大国。2005年全国大学生总数为1600万。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31.6万人,博士研究生招生5.4万人。目前我国的高校规模、学生总量、博士、教授总量以及每年发表学术论文总量上,均居世界前茅。中国知网建成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1979年至2005年8月的期刊全文文献1500万篇,至今不足2年已增加到2310万篇。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必须撰写论文,甚至发表论文,才准予毕业。可以说,撰写学术论文已是高校学生、研究生乃至教师人人要过的一道关卡。

2、为此,全国高校中已有许多专业自主开设了“论文写作”、“大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生论文写作”课程,近20年出版的论文写作教材在20种以上。但是,不是凡撰写出来、发表出来、答辩通过的论文,就是好的学术论文。学术有学术的境界,学者有学者的典范,论文有论文的典范。好的学术论文,应当与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相关,与学术发展的正确走向相关,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原则。所以,一个好的研究范例,可能会持续几代学者,可能会有若干最优秀的学者不约而同地扩展起来。当然,一篇论文的含量有限,不可能囊括所有问题。好的学术论文的选题,还应当在有限的篇幅之内,对一个比较具体的细节,进行深度研究,而这个具体细节,其实关联着广泛

3、而重要的学术背景。这样的论文,称之为“小题大作”。,3,“文”这一个字,极简单,只有4笔。而晚清、民国和当代学者对尚书中“文”字的考证研究,首先由若干学者几乎同时地独立地提出来,而后又经历数代学者持续递进的研究。其研究成果:(1)在论证的精确性上堪称典范,(2)在所关联的学术背景的重要性上已堪称典范,(3)在“小题大做”的选题范式上堪称典范,(4)在数代一流学者持续递进的研究范式上也堪称典范。,4,尚书为我国重要历史典籍,为儒家五经之一,故又称书经。汉书艺文志载:“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春秋纬载:“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

4、得百二十国宝书。”书纬载:“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三百三十篇,乃删以一百篇为尚书。”,5,秦火之后,汉代有今文尚书及古文尚书,均不足百篇。唐代合编为尚书正义,共58篇。尚书分为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大诰是周书中的一篇。孔安国书序、司马迁史记说:“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此说后来被证明是不对的。,6,尚书大诰中,有关于“宁王”、“宁武”、“宁考”、“宁人”、“前宁人”的记载:宁王: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

5、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予曷敢不越卬敉宁王大命?宁武: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宁考: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宁人:敢弗于从,率宁人有指疆土?前宁人: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天亦惟休于前宁人。另外在尚书君奭,也有关于“宁王”的记载:宁王:我道惟宁王德延。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7,“宁王”是谁?孔安国传:“宁王,安天下之王,谓文王也。”“宁武,抚安武事。”郑玄注:“受命曰宁王。”孔传“谓文王也”是对的,但“安天下之王”的解释却是勉强的。,8,尚书、诗经中有关于“文人”、“前文人”的记载:尚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诗经江汉:秬鬯一卣,告于文人。“文人”是谁?毛传:“文人,文德之人也。”,9,“

6、文人”与“宁王”有何关系?陈介祺首先指出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的一句话:兮钟铭:其用追孝于皇考己伯,用侃喜前文人。,10,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箐斋,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晚清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大收藏家。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19岁即“以诗文名天下”。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任翰林院编修10年。所收藏的最著名的青铜器为毛公鼎,有铭文近700字。曾自撰一联:“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清史稿称其“所藏钟彝金石为近代之冠”。撰有簠斋吉金录等著作50余种。,11,陈介祺于1874年致信潘祖荫,其中说到:王懿荣书来,谓大诰宁王、宁武皆古“文

7、”字之讹。尚书至今无从得确证以定之则大诰之为真古文亦定矣。,12,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号郑盦,江苏吴县人。晚清著名金石学家、大收藏家。所收藏的最著名的青铜器为大盂鼎。与陈介祺齐名,号称“南潘北陈”。咸丰二年(1852)一甲三名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官至工部尚书。著有攀古楼彝器款识。,13,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晚清金石学家,以收藏玺印、钱币著称。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侍读,官至祭酒。王懿荣最早于1899年首先发现甲骨刻辞,并断为是古代文字,是我国第一代甲骨学家。,14,陈介祺、潘祖荫在往来书信中,记载和肯

8、定了王懿荣提出的一个见解:大诰中的“宁王”等字是“文王”的讹写。,15,大约同时,吴大澂也独立地提出了同样的见解。吴大澂在其二种著作字说文字说和说文古籀补中,说到:“前文人”为周时习语。大诰误“文”为“宁”。其实大诰乃武王伐殷、大诰天下之文。“宁王”即“文王”,“宁考”即“文考”。既以“宁考”为“武王”,遂以大诰为成王之诰。吴大澂进一步修正了大诰的主角和作者,不是周武王追溯周文王的文诰,而是周成王追溯周武王的文诰。吴大澂是由尚书文侯之命和诗经江汉二种传世文献和古器铭文得到互证,得出结论的。他并且由此反省了古史的研究方法,指出了出土实物证据的重要性,说:“不见古器,不识真古。”,16,吴大澂(1

9、8351902),字止敬、清卿,号恒轩,别号愙斋、白云山樵。江苏吴县人。晚清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大收藏家。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历官广东、湖南巡抚。著有愙斋集古录、说文古籀补等。吴大澂擅长篆书、行书,在永州浯溪、朝阳岩等地有不少石刻,署名“抚湘使者”。,17,也在大约同时,孙诒让又独立地提出了同样的见解。孙诒让在其著作尚书骈枝、名原中,提出了他的研究,并且议论说:书自经秦火,简札淆乱,今古文诸大师之所传,汉博士之所读,所以隶古定者,或以私臆更易,辗转传授,舛迕益孳。盖秦汉间诸儒传读经典,已不能精究古文。,18,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在

10、家从事撰着,长年杜门不出。被称为“朴学大师”、“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著作札迻、周礼正义、墨子间诂等,文字学著作有古籀拾遗、名原,研究甲骨文的著作有契文举例。,19,大约同时,还有一位学者方濬益,在其所著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中,也提出了同样的见解,并且也议论说,汉代人对经典的解读会有错误:汉世尚书出于壁藏,学者罕识古篆。,20,方濬益(?1899),字子聪,一作子听,安徽定远人,一作桐城人。咸丰十一年(186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江苏金山知县。晚清金石学家、大收藏家。著有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等。,21,孙诒让、方濬益的议论,触及到古今学术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尚书以及其他经书、诸子书是否可

11、信?古书除了有传写的讹误以外,是否曾经有人有意造伪?宋代以后不少学者怀疑古书,20世纪20年代兴起了现代疑古学派以胡适、顾颉刚、钱玄同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制造了许多学术史上的“冤假错案”,提出要将中国古史“砍掉一半”、“打个对折”,客观上缩短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减弱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在研究方法上,疑古派主张“实验主义”、“科学实证”,主张“拿证据来”。但远古、上古发生的事情,理论上说,不可能百分百复原,不可能完全拿出证据。这就给现代学术研究提出了难题,可以称之为“顾颉刚难题”。孙诒让、方濬益提出了解决难题的一个办法。先秦的古史、古书,汉代人已经不完全懂得;学者不可能对自己不懂得的事情造伪;汉代人

12、对古书的误读,经过研究得以纠正过来,那么在证明了古书古史的真相的同时,也就可以证明汉代人没有造伪。汉代人没有造伪,所以古书古史仍然可信!,22,至此,关于尚书“宁王”、“文王”问题,已经有陈介祺、潘祖荫、王懿荣、吴大澂、孙诒让、方濬益等6位学者的研究。然而研究尚未结束。1930年前后,傅斯年从现代学术角度表彰清代学者的研究方法,在其所著史料略论一书中,总结说道:此虽一字之校定,然大诰究竟是谁的档案,可以凭此解决这个二千年的纷扰。大诰一类极重要的史料赖一字决定其地位。,23,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毕业,新潮月刊创办人之一,“五四”运动中任北京学

13、生游行总指挥。后留学英国、德国,回国后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所所长、代理北京大学校长、首任台湾大学校长。从1928年到1937年,先后15次组织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24,傅斯年也主张科学实证,但是他主张重建上古史。事隔50余年以后,裘锡圭先生通过对金文的断代研究,和对字体字形变化的分析,纠正清人的说法,而将尚书的年代确定得更早。裘锡圭先生的谈谈清末学者利用金文校勘尚书的一个重要发现一文,原刊古籍整理与研究1988年第4期;后收入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出版;又收入文史丛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出版;又收入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4、年出版。,25,裘锡圭,1935年生于上海。1956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196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导师胡厚宣。毕业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近已返回复旦大学。胡厚宣曾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殷商文化研究会筹备主任,甲骨文合集总编辑,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第一人”。裘锡圭被誉为“文字学泰斗”。,26,裘锡圭指出,在我们所看到的古文字资料中,“文”字写成从“心”,但这一写法没有晚于西周时代的例子。所以汉代人所见的古书里决不可能有这样的“文”字。从“心”的“文”字应当是先讹作“寍”、再变作“寧”的。尚书中部分“文”字讹作“寍”的时代,在西周以前已经出现了。,27,“文”字,本义与图画、丝

15、织有关。相互交错的线图叫作“文”。谥法中的“文”、文王的“文”,是后起义。说文解字:“错画也,象交文。”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易传系辞:“物相杂故曰文。”周礼天官:“供其丝纩,组文之物。”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周礼注:“青黄赤白黑合为五色,青与赤为文,赤与白为章,白与黑为黼,黑与青为黻。”谥法:“慈惠爱民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经纬天地曰文”。,28,29,30,31,本讲小结,晚清至现代,陈介祺、潘祖荫、王懿荣、吴大澂、孙诒让、方濬益、傅斯年、裘锡圭等8位学者对尚书中的“文”字的持续研究,至少具有以下6方面的意义:1.对“文”字字形的研究;2.纠正了尚书大诰的主角和作者;3.提出了传世文献与出土实物互相印证的研究方法,开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先河;4.提出了以纠正当世学者不懂的错讹来证明当世学者不曾造伪的方法;5.证明了尚书至少部分不伪,从文献学平反了疑古派的冤案;6.以数代学者持续研究的实例,树立了薪尽火传的治学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