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14普地海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50965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地质学14普地海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普通地质学14普地海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普通地质学14普地海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普通地质学14普地海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普通地质学14普地海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14普地海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14普地海洋.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普通地质学,第十四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 Ocean 没有海洋调节作用,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适应强烈的温度变化。,5.0-200米水域有大量可供人类食用的生物(鱼类、海带等)。世界上每年从海洋中捕捞的鱼6500万吨。照此计算,海洋提供的食物可供300亿人口食用。但是,滥捕滥杀使许多生物面临绝境;近代海洋污染,使大量底栖生物、浮游生物、游泳生物难能生存。6.海水有丰富的资源:Au Ag Cu Fe Sn Al矿;NaCl 4亿亿吨;铀41亿吨;重氢461012吨,约等于361024吨煤(可供50亿人类使用7000亿年);石油天然气;潮汐还可发电。,7.三大类海洋生物:底栖b

2、enthos类(bryozoan 苔藓,coral,brachiopoda)、游泳nekton类(鱼)、浮游plankton类(algae,radiolarian,有孔虫foraminifera,conodont 牙形刺)。此三大类海洋生物在整个地史中均存在。海洋生物骨骼成分:CaCO3和SiO2(硅藻,放 射虫,硅质海绵等)。8.海水的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蒸馏水)、压力(每下降10米增加一个大气压,岩石每3.7米增加一个大气压);海水温度(底部稳定2-3度,表面随纬度变化而变化,洋流除外)。,9.我国的海洋:内海渤海(庙岛群岛)、边缘海黄海(东营黄河口)、东海(含台湾海峡、吴凇长江口)、

3、边缘海南海(南沙群岛)。海的趣闻:1“西游记“中的南海,实为宁波普陀山;2 以海命名的湖:中南海、北海,实为断裂湖;3没有水的海:云海、沙海;4 消失的海:Tethys(古地中海)。二.海与洋的区别1.时代新(50Ma至今);2.基底多为陆壳(日本海与南海除外);3.面积小,水深小(日本海与南海除外);4.含盐度低、水温略高。,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要点:1.海水运动造成海岸及海底岩石的剥蚀、搬运与沉积,是重要的外动力作用源.2.海水的运动表现为:波浪、潮汐、浊流、洋流。wave,tide,turbidity current,ocean current一.波浪(高低起伏的海水)特点1.

4、波浪的4点起因:风摩擦海水、月球引力、海底地震、大气压变化。2.波浪四要素:波长(相邻波峰间距离;数十至800多米);波高(波峰波谷间的垂直距离;1-4至15-30米);波的周期(相邻二波峰传经同一点所间隔的时间);波速(波形在单位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波峰wave crest,波谷trough,波长length,波高high,波的周期period,波速velocity,3.波浪的大小与风速、刮风的持续时间有关。波浪运动时,看似汹涌澎湃,滚滚向前,但如在某一峰点作一个记号,便可见其只是作上下运动。海洋天气预报主要是风力、风向、浪高,以确定什么吨位船可以出海。在波浪影响的范围内,从上而下,水质点作

5、圆周运动的半径减小,以至消失。原因:水的内摩擦作用。浪基面wave base=1/2波长(波浪运动停止面),故波浪向下变小且传导的深度只能1/2波长。,靠岸处,因水深小于1/2波长,水运动受到海底磨擦,底部水质点运动由圆椭圆扁圆,水体只能前后运动,不能上下运动;此时,上层水流速大于下层,波长变小,波高加大,故波峰变尖,最后翻卷成破浪breaker(或卷浪,白的水花)。拍击海岸时则叫激浪surf。二.波浪的地质作用1.浪蚀wave erosion:岸边岩石在巨大能量的海水作用下,节节后退。抵抗力强的岩石突出成为海岬strait;抵抗力弱的岩石凹入成为海湾gluf,海岸线岬湾交错);沿断裂带则形成

6、海蚀沟谷marine canyon,如普陀山观音洞。,在岸边后退时,伸入海中的岩石可形成海蚀柱 marine stack、海蚀桥marine bridge等地貌景观。在水平方向上,激浪和石块对陡崖的冲击,先形成海蚀洞穴cave海蚀凹槽trough,继之凹槽上的陡崖崩塌,原凹槽的底变成海 蚀平台submarine platform和新陡崖cliff。海蚀平台称为波切台wave cut,崩塌的碎屑在水 下堆积成的平台叫波筑台wave built platform。海蚀平台发展停止后的海岸剖面叫海蚀平 衡剖面 marine balanced section。洞穴、凹槽、平台应位于海浪作用的高度。如它

7、 们高于该高度,则表明地壳有过上升;反之下降。,波浪运动使海水在岸边反复前进称进流 intergression、后退称回流reflux,形成磨圆 度与分选性好的碎屑。粗的形成海滩beach、砾滩;细的形成砂坝sand bar、砂堤barrier。如果波浪运动与海岸斜交,可形成与岸平 行的沿岸流longshore current;在海岸凹入处,沿岸流携带的物质沉淀成沙嘴sand spit。被 沙嘴隔离在近陆的封闭海域称为泻湖lagoon。三.潮汐及其地质作用1.潮汐tide:月球引力作用下造成的海平面 周期性升降现象。,潮汐作用使海水大规模水平运动,形成潮流tidal current。潮汐影响小

8、的地方河口形成三角洲delta;潮汐作用大的地方,河口强烈冲刷,形成三角港triangular harbour。海宁县盐官镇,钱塘江潮,宽10公里。中秋节后2-3天,浪高3-5米,推进10米/秒;大潮极其壮观。潮汐条件:a.狭窄的河道;b.向海张开的漏斗状河口;c.河口处的水下砂堤(抬升浪高);d.强东南风。沿海地区利用海进、海退来运输。潮汐带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石油。,四.洋流及其地质作用1.洋流ocean current:定向流动的广海海水。控制因素:定期的信风trade wind(中纬度 的西风流)、海水的温差、含盐度的不同(密 度流)、科里奥利效应、大陆和岛屿的位置、海底地貌。表层洋流影

9、响深度100m;深部洋流可达海底。按温度有暖流、寒流。洋流流速:米/秒,对海底有轻微冲刷、搬运、沉积能力。沿陆坡等深线低速流动的深部洋流称等深流。contour current,3-30cm/s,见于大西洋陆隆。,2.浊流 Turbidity Current(1)定义:发生在大陆架斜坡上的高密度(1.5-2.0g/cm3)、高速度向下流动的水体,属密度流。产物:海底泥石流、浊积岩(具有很大厚度的沙、泥、砾沉积,含浅水生物碎片)。沉积物与海水搅 拌在一起,以19.1米的高流速向下运动,能量大、破坏力强,可将陆缘物质搬运至深海,重塑海底 地貌;可冲断海底电缆。规模:在北大西洋西部水深5400m处,

10、一个海底滑 塌扇展布面积达40000km2,滑塌体长度达54km。原因:地震产生的海底滑坡。,(2)浊流的地质作用浊流的侵蚀可形成海底峡谷submarine canyon:与大陆架、大陆坡方向相垂直并终止于陆 隆的浊流通道。海底峡谷的前锋是巨型扇状沉积体称海底冲积堆或深海扇,分布在陆坡-陆隆交界带。submarine alluvial cone,deep sea turbidity fan 陆隆是浊流的终结处(由陡的陆坡变缓的陆隆处必然沉积),因此认为陆隆是浊流沉积形成的;陆隆上的浊流沉积体为向洋变薄的楔状体(可用来判别海陆位置极性)。更细的物质可漂至深海平原。图14-9,第三节 海底沉积物一

11、.海底沉积物来源:1.陆缘物质、2.生物物质、3.火山物质、4.被溶滤的海底岩石(海水沿岩石裂隙下渗并被加温热水溶解-淋滤途经的物质溶滤物质被折返上升,以热泉的方式溢出海底)、5.宇宙物质 terrigenous material,biologic,volcanic,solved submarine-rocks,universal,【影响海底沉积的四因素】课堂不讲,自学1.深度:深度不同,海水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盐与CO2)、生物状况就不同,必然影响沉积物性质和分布。CaCO3在硷性溶液中沉淀,酸性溶液中溶解;CO2含量影响着海水的酸硷度并控制着CaCO3的沉淀。深度加大,陆缘碎屑物必减小、粒

12、度则由粗而细。,2.气候:1.温暖时,陆上有较多的Fe Mn Al 可流入海洋,CaCO3易沉淀形成石灰岩;代 表生物为珊瑚(生长温度20度左右)。2.寒冷时,有冰川沉积物形成;代表化石 为硅藻(寒冷海水中生活)。3.陆地地形及其物质组成(1)海岸平坦则沉积物来源少(长江以北平 原型海岸,如苏北与青岛)。(2)海岸起伏则沉积物来源多(长江以南山 地型海岸,如厦门鼓浪屿)。(3)陆地物源物质:苏北第四系形成泥滩;青岛花岗岩则形成沙滩。,4.海盆隔开(如泻湖等)(1)如果隔开部分淡水注入量海水蒸发量,则淡化,如西湖。(2)如果隔开部分淡水注入量海水蒸发量,则咸化。如约旦西部地中海与红海之间 的死海

13、。咸化海为还原环境;盐度增加,则沉积白 云石、石膏、芒硝、盐。淡化海底部也是还原环境。如无垂直对 流,则严重缺氧,不适应盐度变化的底 栖生物必亡。,二.滨海沉积1.滨海shore:(图14-10)为波浪及潮汐强烈活动 的近岸区,可达数公里宽。可分为外滨(潮水 下限带)、前滨(潮间带)、后滨(潮水上限带)三个 带。offshore,foreshore,backshore。,后滨带 前滨带 外滨带,滨海带划分示意图,2.外滨(潮水下限带)、前滨(潮间带)5特征:a.水浅、动荡、氧气足、阳光充沛。b.生物有绿藻、兰绿藻及海洋底栖生物。c.沉积物分选性好、磨圆度好如砂、砾。d.具交错层、波痕、干裂纹、

14、雨痕、虫迹等原生 构造。e.动荡的海水导致竹叶状灰岩、鳊状灰岩的形成。3.后滨带(潮水上限带):近岸,水不畅,潮湿,适 宜植物生长,易形成泥炭(marl),最后转变成 煤coal。,三.浅海沉积1.浅海:水深200米的连续水体区。除去滨海以外的大陆架(坡度0.1度)均是浅 海区。为非常重要的沉积区,绝大多数的沉积岩属 于浅海沉积产物。2.浅海沉积带的特征:(1)水动力作用较强,有动荡的海流作用。七 级风就可影响至海底(波长500米,浪高5 米,影响250米深)。(2)含氧高,光线充足。在无污染的情况下,光 线可穿入200米;有利于生物生长。,(3)生物丰富:该带聚集了90%的海洋生物。底栖生物

15、有:腕足类、珊瑚、红藻、硅藻;中层水体生物有:鱼类和其它游泳生物,褐藻;顶部生物有:漂浮生物,绿藻。(4)稳定的盐度:35。3.三类浅海沉积物特征1.碎屑沉积:砂岩,细砂岩,粉砂岩,风暴岩。风暴岩沉积序列 C.纹层状泥质-灰泥质层(平静环境)B.交错层状细砂粉砂岩(流向动荡浅水环境)A.递变层+冲刷面粗砂-细砂岩(快速堆积浅 水环境)早C.纹层状泥质-灰泥质层(平静环境),2.化学沉积:AlFeMn沉积(依次由陆向海沉积)碳酸钙沉积(石灰岩,具鲕状结构;干燥条件下则有白云岩沉积)磷酸钙沉积(结核)。鲕状结构定义(oolitic structure):核心为 石英、长石、生物碎屑;包壳为Al F

16、e Mn正 胶体、SiO2负胶体;呈放射状或同心状;圈 越多,表明搅动次数越多,水动力强、能量高。3.生物化学沉积:介壳灰岩;生物礁 Organic Reef(明礁:露出水面或可见者;暗礁:潜在水下)。现代珊瑚礁形成条件:充足的阳光;20度;水清,不含泥沙;含盐度正常;水深小于60 米(生长在基岩之上)。,生物礁类型岸礁fringing reef:靠近大陆边缘的生物礁堡礁barrier Reef:与海岸平行分布,其间 有浅水(泻湖)相隔。【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Coral Sea,长1800km,离岸30-50km,泻湖深30-60m;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环礁atoll reef:绕着泻

17、湖分布的环形珊瑚 礁群。生物礁演化三阶段:1.岛屿珊瑚绕岛生长(岸礁)2.下沉珊瑚向上生长(堡礁)3.下沉珊瑚绕岛生长(环礁)。(图14-11),四.半深海bathyal沉积(深200-3000米)1.位置:大陆坡(平均4度,底深1400-3200 米)。2.环境:还原环境,生物较少,含火山物质。3.八种主要沉积物a.泥质(彩色)b.粉砂细砂质(悬浮质)c.蓝泥(氧化亚铁,有机质)d.红泥(来源于热带陆地氧化产生的红土)e.绿泥(含有海绿石)f.火山泥(海区火山灰)g.珊瑚泥(珊瑚礁的海蚀产物),五.深海沉积(水深3000m,平均4600-5500m)1.位置:洋底2.环境:海水平静;生物稀少

18、;沉积物少;悬浮粒级小于半深海(粉沙与泥之间)。3.沉积物:软泥、金属泥锰结核、浊流沉 积,等深流沉积。3.1 软泥:来自陆地的风化产物,漂得很远 且可以沉积下来的物质(更细的 物质将永远悬浮在水中)。A生物软泥(含硅质骨骼+钙质骨骼50%、生物 碎屑50%)B含火山碎屑的红色粘土,3.1.1 金属泥:洋脊中富含金属元素的泥状沉积物。成因 与地幔上升有关(岩浆分泌出含金属元素的热 水溶液海水与含金属元素的岩浆相互作用)。含重要的矿产资源Cu-Pb-Zn-Cr-Mo-V3.1.2 锰结核:胶体凝聚而成;核心为生物屑、岩屑;Mn成皮壳状、同心圈状;直径可达8cm;并可 吸附其它金属元素。3.1.3

19、 碳酸钙沉积补偿线CCD定义:碳酸钙全部溶解不 能沉淀的深度线,其深度4500-5000米。这就是为什么钙质软泥沉积在浅部,硅质软泥在 深部的原因:深度增加,CO2含量增高,所有碳酸 钙质点下沉到该深度即被全部溶解。太平洋4500米,大西洋5000米。对确定古海洋的位置,形态,水深,海底升降有意义。,3.2 浊流沉积:浊积岩turbidite,具A-B-C-D-E鲍玛序列。完整的沉积系列也称为复理 石建造flysch formation。浊积岩的鲍玛层序E.块状泥岩,含远洋化石(陆隆环境)D.水平纹层状页岩,含生物化石(陆坡)C.丘状波纹层粉砂岩,前积层理(斜层理)发育(陆坡)B.平行纹层状砂

20、岩,具粒序性(陆坡)A.粗粒递变层砾-砂岩,冲刷面及印模发育(陆坡),3.3 等深岩:在等深流作用下沿等深线沉积而成的岩石。等深流是指大西洋西部陆隆上沿等深线方向流动的深部洋流。速度3-30cm/秒;可冲刷、搬运、沉积。等深岩特征:分布于陆隆;细砂-粉砂-泥质互层;分选性好;水平层理发育。第四节 海水的进退1.海水的进退海进特征:海水大规模的向陆地漫进;陆相 沉积物之上堆积海相沉积。海退特征:海水大规模向外海后撤;海相沉 积物之上堆积陆相或浅水沉积。,原因:1地壳运动:地壳升降;2.板块扩张 速度变化(快则海进,慢则海退)。2.海水的来源途径:含水火山物,海水转冰。A岩浆含水4%,火成岩含水1%,即岩浆岩 浆岩可释放3%水到海水中。B地幔物质含水0.5%(原生水),其释放可 使海水总量增加。C冰川消融可使海水量增加,海平面上升;反 之则海平面下降。,澳珊瑚岛,本章重点一、重要术语波浪、浪基面、泻湖、潮坪、波切台、波筑台、海蚀平衡剖面、潮汐、外滨、前滨、后滨、鲕状结构、碳酸钙沉积补偿线CCD、风暴岩、等深流、浊流。二、基本特征1.海与洋的区别 2.波浪的4点起因3.我国潮汐形成的4个条件 4 滨海带(外滨、前滨、后滨)的沉积特征5.浅海沉积带的4点特征6.形成珊瑚礁的5个条件7.半深海的7种沉积物质8.深海带的4种沉积物质9.浊流沉积与鲍玛序列的基本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