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诗歌鉴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51705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6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登高诗歌鉴赏.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登 高,杜 甫,初读文本,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整体感知,用一个字来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悲,诗歌背后,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

2、郁而抱病登台的。,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悲情之下诗人登高看到了什么呢?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氛围?,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萧萧落木和滚滚长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有人说,首联用了六种景物来抒情,而颔联只用了两种,这对于情感抒发是

3、否会显得无力呢?,提示: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诗人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方法总结,意象分析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法:,移情入境法:,沉郁顿挫的“杜甫”,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沉着蕴藉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