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探讨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5226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探讨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探讨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探讨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探讨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探讨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探讨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探讨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分层设计探讨摘要:美术作业设计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最终创造出美术作品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注重美术作业分层设计,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双减小学美术教学作业分层设计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明确提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2、,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能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高质量的小学美术作业分层设计也成了必然要求。一、作业分层设计要把握的原则1 .目的性原则。“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作业分层设计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须要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这样才能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布置作业。在数量上要有弹性,难易程度上、数量广度上要合理的调控,给学生自主选择。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既有效缓解差生的心理压力,又提高优等生探求能力,实现学生个体生

3、命的成长与成熟。设计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并成为拓展、深化知识的基础。2 .趣味性原则。富有趣味性的作业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促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有效的完成作业,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打破陈规、创新思考,在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发展。如: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作业,在完成作业的方式上有所变化,提供创造意识较浓厚的练习等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学习小学美术的乐趣,高效完成作业。3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探究,多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美术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思考感受知识,亲自进行学习

4、实践和学习新知的尝试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充分遵循学生主体,在设计作业时给予多种选择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创新意识。4 .探究性原则。作业内容要能吸引学生步步深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探究性作业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作业特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作

5、业分层设计应注重的环节1 .要体现个体差异。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喜好等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造就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步调统一的作业往往检测不出孩子真实的思维水平,也难以使孩子得到个性化培养。根据小学美术学科特点和课标要求,有的是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有的是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拔高一些,有的是需要通过平时所掌握的知识相互渗透,综合有创新地完成。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呈坡度、分层次,使学生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再创造性地运用。一般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巩固型作业,难度不高,面向全体;二是发展提升型作业,以重点知

6、识练习为主,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三是个性化创新作业,以重难点提升为主,延展性强,学生可自主选择。这样就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有完成作业的信心和决心。例如在讲授六年级上册家乡的小吃课,其作业目标是认识、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的外观与口味、材料与制作、历史故事等方面的知识。针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在课堂实践作业分层设计了“摘下满天星”环节,其中“摘星小能手”完成基础巩固型作业。如:运用美术表现手段进行设计与制作一种家乡特色小吃名片。“摘星小达人”完成发展提升型作业。如:运用美术表现手段进行设计与制作一张精美的家乡特色小吃名片。“摘星小超人”完成个性化创新作业。如:运用美术表现手段进行设计与制作一张

7、精美且融入个人情感、具有一定创意的家乡特色小吃名片。通过适宜作业分层设计,促进所有学生的基础性发展,又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2 .要结合孩子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动力,在开展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发现当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由于兴趣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学生自身也会有自己的兴趣偏好。但传统形式下统一的作业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偏好,以至于部分学生降低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提升完成作业的兴致,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实现作业方式的分层设计。例如讲授三年上册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时,有的学生对拓印树叶的实践活动抱

8、有极大的兴趣,而有的学生对拓印树叶这一方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方面感兴趣,有的学生则对拓印技术的发明历程感到好奇。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之间的不同兴趣,进行作业的分层设计。如对于实践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设计让学生完成对树叶拓印的作业;对于美术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设计让学生自主检索、整理拓印技术发展历程的作业;对于拓印技术的生活应用感兴趣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设计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作业。3、要注重合作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受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限制,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有时会出现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提高。将作业设计为合作完成的模式,引导

9、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美术作业,能够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明确自身的缺点,进行查漏补缺,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家乡的艺术时,作业设计以家乡的民间艺术种类为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仿照家乡民间艺术特点,进行艺术实践;在因材质、技法、场地等受限制的情况下,采用“材料替代”、“方法替代”的形式进行表现。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提升了对家乡民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和创意实践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三、作业分层设计须适配多元评价。“十个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以作品的质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受挫,影响

10、其学习质量。好的作业分层设计,应适配多元的作业评价体系。多元作业评价就是对优等生作业要优中求新求创意,中等生作业要好中求异,对于后进生作业则要多采用鼓励性评价,进步就鼓励,给予学生各种肯定,让学生热爱美术,维持学习美术的兴趣,享受正向评价的喜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品作业发现各种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合理调整学生的作业,使小学美术分层作业更加科学合理。例如讲授四年级上册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带入课堂中接受教师的评价。对于能够进行自主反思的能力,教师多采用“你剪的非常好”“你设计的吉祥纹样非常的新颖”的正向评价,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言语中进一步获得力量,坚定进行美术知识学习的信心。而对于自主反思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尽管剪的样式新颖,但是吉祥如意的内涵却没有很好地体现”等评语,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反思的活动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结合学生的反思素养不同进行作业评语的差异性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评价中明确改进的方向,逐步提升学习的质量。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潘育晓,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