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21588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 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策略【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教师如何在“双减”背景下趣味性地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出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学生成为不可避免的难题。根据对“双减”政策的解读,本文通过对教材的解读,从小学美术趣味性课堂重要性、趣味性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趣味性课堂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双减,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一、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趣味性的重要性1.单一性课堂教学的危害(1)一方面部分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往往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上有所忽视,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长期以来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通

2、常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乏味地讲述课堂知识,机械性地进行美术技能的练习。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遏制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1。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相对感到枯燥和无聊,甚至对学习美术知识产生厌恶性,不符合当前的“双减”背景,无疑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2)而另一方面,使用传统的单一性教学模式往往与之相匹配的是大量枯燥的课后作业。这种现象与我国国务院所提出的“双减”意见背道而行,不利于“双减”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深入有力的施行。基于对“双减”政策的响应,在小学阶段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培养对美

3、术学习的兴趣爱好,让学生的智力和美力能够得到启蒙和开发,通过美术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2.趣味性课堂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相应的拓展和开发,是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关注重点。而学校和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成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及课堂开展过程中的趣味性教学导致教师所选择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相对较为单一。这类问题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也需要教师不断地对自身进行改革完善和优化,通过选择更加适宜当前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和推动素质教育改革。而教学手段的转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小学阶段的

4、美术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结合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内心,为以后更加高层次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双减背景下趣味性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1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I)根据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性质具有人文性、创造性、综合性、愉悦性、经典性等特点。作为教师更应该创造符合课程性质的课程。而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平衡性以及差异性。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这样可

5、以有效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教师也应该利用教材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抓紧学科知识的核心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2)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趣味性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不同层次、类型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学生为本评价学生,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以此激发和建立学习信心,对于学生有失误的地方不应该严词批评而是温和引导,以促进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善于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动机,灵活的掌握课堂的教学节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

6、积极性2。充分发挥严慈相济的教学方法,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2 .利用跨学科课堂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趣味性(1)常规教学中的课程融合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根据相关研究表示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融合具有非凡意义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首先要树立创新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同时,美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也对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将微课教学引入美术教学,体现了美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以苏少版三年级色彩明度的渐变一课为例,在这一课程中对学生提出了相关要求,不仅要求其掌握电脑绘画技巧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等,也需要学生具

7、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而且要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文字排版、页面布局、字体格式等能力。又如,苏少版三年级我设计的动漫形象一课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将课本内容设计成动画,通过配音等呈现生动形象的动画短片。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行制作场景和道具,充分锻炼了实践能力,对于基本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增强。(2)在教学设计的不同环节中体现跨学科教学在低年级美术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是体现跨学科教学导入的重要学段,低年级学生常常具有注意力容易分散、专注度不够等特点,因此在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将说、唱、跳、读、听等不同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而绘画、唱歌、舞蹈都是儿童表达思想的工具。所以在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中可

8、以根据不同课型的需求,结合其他学科进行导入。例如,结合音乐学科的特征,通过聆听生活中的声音或美妙的歌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的主动性。以让大家认识我一课为例,我选用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进行导入,这首歌也是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同学们听到熟悉的音乐能马上跟着拍手演唱,我也顺势鼓励学生通过演唱的方式大胆地向全班介绍自己。又比如,可以结合语文学科进行美术课堂的教学导入。在小动物在唱歌一课中,引导学生朗读诗咏鹅,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诗词素养也可以由此巧妙的导入课题。(3)课程统整式学科融合除了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融合跨学科教学设计,课程统整式学科融合也成为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方式,

9、其不仅能突破不同学科间的界限,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而且能够落实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4。因此,美术课程要多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打造立体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徽派建筑为例,徽派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明珠也是安徽省的骄傲。徽派建筑中的砖雕、石雕、木雕被称为三绝,其粉墙黛瓦的艺术风格也是闻名遐迩。教师可以徽派建筑为主题展开主题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确定不同学科对于此次主题的研究方向,明确不同学科的任务及其相互关联的内容。如,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让学生了解关于徽派建筑的文章和古诗,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着重讲解徽派建筑建造原理中的奇妙数

10、学知识和运用到的数学图形等等。对于美术课程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徽派建筑之美,鼓励学生发言从不同角度欣赏徽派建筑并且用笔表现徽派建筑的特点。在明确不同学科的任务后,各科教师要尽快将计划付诸实践。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欣赏参观徽派建筑,通过实地写生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于徽派建筑的整体感知,在回到课堂后,要求学生小组互动设计建造一所具有徽派建筑艺术风格的模型。当然,建筑的建造是需要有一定数据支撑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计算等方法为设计一所具有徽派建筑的模型提供具体数据。由此可见,在一项探究活动中,只有充分实现各学科融合跨学科教学,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三、基于“双减”背景

11、下趣味性课堂模式创新1.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微课教学微课具有教学内容少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反馈及时等特点,可以极快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有效的增加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由于微课中的内容比较简短,呈碎片化形式存在,教师将其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将大量繁杂的美术知识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不同的小型重难点知识模块,更加方便学生记忆,可以节省学生大量学习时间。微课能够利用其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更容易吸引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种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并自主进行美术知识探索。在当前的新课改和“双减”背景下,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大力倡导中小

12、学各科教学中教师需遵循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阶段开展微课视频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置于班级中的主体,结合学生在班级学习中的个性化特征及兴趣爱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而微课时间段、内容少的特点也可以使小学学段的学生在课堂中全面集中注意力,很好的弥补了小学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这个特点也表明了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着较高的可行性和进步意义,微课视频模式在进行一定的适应和深化后,能够更好促进学生的创意和实践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微课的特点也符合我国目前的“双减”教育背景,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课堂负担和压力,化繁为简,从而提高美术课堂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

13、养与综合素质。2.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翻转课堂指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因此又被称为“颠倒课堂”,首次出现于美国。在2007年美国的一位化学老师正式那这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运用在课堂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开展项目学习,进行深度的问题讨论,教师不占用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进行教材知识教学。对于教材内容的学习,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借助多媒体技术完成。在这种非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学生的引路人,课堂也不再是固定的地点,只要有多媒体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学习知识的课堂。这种变化使得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

14、的被动接受知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由此减轻不必要的课后学习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是“双减”的真实反馈。翻转课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课堂学习节奏,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通过利用翻转课堂“短小精悍”的特点开展教学,这种短视频的播放长度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课堂通过视频暂停、回放等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学生可以暂停仔细思考,而遇到了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结构时也可以适当快进甚至跳过,以达到时间资源合理运用的目的。翻转课堂的应用,需要美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需要做好课堂引导工作,结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制订教学计划,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发散思维。参考文献1张洪宁.课改与小学美术教育与.学周刊,2013,(32):193.2陈玉玉STEAM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探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Zl):16.郑悦.五育融合下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3)4侯亮.有效反转精准训练一浅谈翻转课堂模式在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A2):151-152.5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