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5228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将素质教育的进程推向了高潮,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东风”,打破了资源的限制,拓展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本文从“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出发,并探究了落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双减”政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高质量的开展。关键词:“双减政策”;心理健康;小学生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实现人生

2、价值的基础条件,我们常理解的健康概念多为身体健康,但是心理健康更像一股无形的力量,健康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推动着一个人的发展,而不健康的心理健康状态则可以将人推向无尽的深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型人才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而“双减政策”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健康的心理状态也逐渐成为一个人是否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生长发育加快,导致青春期年龄提前,小学生身心发展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他们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吸取的信息也更多。身体发育再次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不仅身高体重明显增长,而且肌肉骨

3、骼的力量也在迅速增强,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的发育逐步成熟,他们的智力有很大的发展,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加上生活体验加深,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各种困惑与好奇心相互交织,造成心理极不稳定,是成长的危险期。有的小学生十分玻璃心,无论是说话不随她的心、还是什么事情不如他的意,都会闹情绪,甚至不管不顾的大声哭闹,教师要及时的进行引导,抓住每一次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帮助学生去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以便未来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用从青少年时期就逐渐渗透,并作为专项的教育内容来开展课程与活动,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二、“双减政策”背

4、景下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一)以家校合作为契合点首先,帮助家长认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家长来说,是否具备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无法在众多家长中达到一致水平的。有的家长想学习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不知道从何学习,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专家视频”是无数家长不知道到底信谁的好。还有一些家长是根本就没有关于关注自己家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认为孩子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对此,学校作为家校合作的一方,在科学性与规范性上要作出典范,积极开设专业的家长指导讲座,提帮助家长提高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让家长意识到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专业的指导讲座中,老师要针对家长

5、的“误区”进行“拨正”,很多孩子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心里很多想表达的东西都不能清晰地传达给家长。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要去多与孩子沟通,在孩子的话中进行“举一反三”,引导孩子进行深入沟通。只有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家长才会在家庭教育中多多关注孩子的情绪,才能及时的为孩子解决问题,化解心中的矛盾。其次,邀请家长参与实践,落实健康教育技能技巧。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中不仅要实现“理论与认识”的一致,在实践上更是要统一步伐,将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技巧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达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在学校举办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亲子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来自父母的爱与支持,但是考虑到

6、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在工作日都有时间,学校可以招募志愿者家长,来参与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来。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扮演孩子们“爸爸妈妈”的角色,通过游戏开展为载体,来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与教师进行讨论后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每月定期招募志愿者家长来参与亲子活动中来,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技巧。(一)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第一,利用“互联网+”丰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了解,传统的测试方法是通过调查问卷或者访谈形式来开展,在准确性上大打折扣。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学校可以采用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评软件来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不仅提高了检测

7、效率,针对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系统还可以整理出来并给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意见,为教师的工作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另外,学校为广泛推广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开设心理网站共学生们使用。在网站的设置上,可以通过心理资源、趣味心理故事、校园生活片段、书籍与影视资料等专题版块的设置,向学生全面、系统的展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针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上的“心理咨询”版块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相关的内容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教模式,“互联网+”打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其开放性的环境让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基本认知,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时

8、也可以以一个轻松、和谐的状态来渲染氛围,让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从“被动开展”化为“主动参与”,对于青少年自身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利用“互联网+”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参与网络培训班来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水平,丰富的网络资源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空闲的时间来学习充电,与时俱进,将国内外心理学领域的教育案例进行分析整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适当的借鉴与创新。其次,在线上开展“教师心理成长”专题活动,让教师群体可以针对自身的问题来进行讨论探究,只有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在服务学生时才能找准问题的关键。在线上的沟通与交流,因为其开放性与

9、共享性极强,让教师可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临未来教书育人的重任。最后,教师通过学习应用心理测试或者统计软件,在处理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更加的便捷、科学,特别是教师在心理健康课题的开展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更加全面、系统的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为教师课题的实用性提供科学的数据。小结“双减政策”落地,得到社会与公众的认可,家校合作和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学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必要手段,需要做好相关的活动策划与安排,小学生健康心理状态的养成,是离不开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的,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实现配合与协调,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用学校教育

10、的专业性指导家庭教育,以优势互补的教育形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加之在互联网这阵时代的东风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掀开了新的篇章,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来说,互联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的价值与意义,教师要趋利避害,发挥互联网环境的优势,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乘着互联网的快车,实现高质量落实,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用耐心与爱心感化学生,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舒适教育环境。为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创造机会,也会学生可以很好的感知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未来的成长或者进入社会后可以顺利的适应社会,会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参考文献1许芳.乘“互联网+”之风,扬家校合作之“帆”一一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家校结合教育方式J.学苑教育,2020(19):9.2王琼琼.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6):250+276.3杨雪.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0):167-168.4欧湘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及策略LJL新智2021(02):104-105.5沈夏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设情境策略J求知导刊,2021(04):1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