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腐蚀动力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55430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腐蚀动力学.ppt(1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章 电化学腐蚀动力学,3.1 极化现象的本质3.2 极化的原因及类型3.3 电化学极化3.4 浓差极化3.5 电阻极化3.6 电化学动力学方程3.7 理想极化曲线与实测极化曲线3.8 极化图及其应用3.9 测定腐蚀速率的电化学方法3.10 氢去极化与氧去极化,2,热力学:讨论的是倾向和能力,平衡过程假定:一个电极反应平衡可逆过程这个电极反应有一个平衡电极电位以此来判断其腐蚀倾向动力学:将一个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两个反应放在一起比较:假想:连接组成原电池:电极电位负被腐蚀如:宏观的电偶腐蚀或者如:微观腐蚀电池,铁溶解+吸氧反应,腐蚀动力学研究什么?,材料的腐蚀速度,3,电池开路时:电极反应是

2、存在的,平衡可逆双电层:平衡电极电位电势差:开路电压平衡电极,不存在净电流,是不腐蚀电极电池接通时:平衡打破、产生电流电子的流动:电极反应向一方进行原有的倾向成为实际行动:阳极+阴极,原动力,4,如果真的形成一个原电池(腐蚀电池)会怎么样?有电流:阳极反应产生的电子流向阴极腐蚀:阳极阴极短路两电极的电位相等阳极电位升高;阴极电位降低 此时原有平衡被打破偏离平衡电极电位非平衡电极电位阳极 EaEe,Ea-Ee0有电子流出 阴极 EcEe,Ec-Ee0有电子流入,5,.1 极化现象的本质,6,由于电流流过电极表面,电极失去平衡,引起电位发生变化的现象 极化实验现象:Cu+Zn 3NaCl 接通前:

3、Zn 的开路电位:EZn0=-0.83V Cu的开路电位:ECu0=0.05V R外=110欧,R内=90欧接通后:通电瞬间有较大电流,但很快下降,几分钟后达到稳定,I稳=1.510-4A,比I始约小30倍。,3.1.1 极 化 现 象,7,接通前,接通后,ECu0,ECu,Ezn,EZn0,E0,c0,a0,接通前,接通后,ECu0,ECu,EZn,EZn0,i,t/s,电流减少,阴极和阳极的电位差急剧下降 腐蚀速度降低,8,极化:自然界普遍规律。物理化学:平衡体系变化产生减弱引起该变化原动力的对抗因素原动力破坏平衡反破坏,3.1.2 极化的本质,极化是电极反应的阻力,极化的本质是电极过程存

4、在某些较慢步骤,限制了电极反应速度,9,.2 极化的原因及类型,10,3.2.1 平衡电极反应及其交换电流密度,平衡时:,对于任何一个电极:,为交换电流密度,表征平衡电位下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的交换速度,平衡的金属电极是不发生腐蚀的电极,平衡时,物质交换与电量交换仍进行,但电极表面不会出现物质变化,没有净电流出现,11,当有净电流通过电极时:,当 时,外电流密度:,称为阳极极化电流密度,当 时,外电流密度:,称为阴极极化电流密度,3.2.2 平衡电极极化及过电位,12,极化过程,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当电流通过,电位偏离了平衡电位向负方向变化的现象,当电流通过,电位偏离了平衡电位向正方向变化的

5、现象,过电位:,某一极化电流密度下的电极电位E与其平衡电位Ee间之差的绝对值,阳极极化:,阴极极化:,过电位均为正值,只用于平衡电极的极化,对非平衡电极,如腐蚀电极,则称为极化电位,13,去极化作用能够减少或消除电极极化,从而增大电流的作用阳极:强烈搅拌溶液加速金属离子扩散速度减少浓差极化阳极去极化剂(Cl-、阳极沉淀剂、络合剂)使反应产物生成沉淀或络合离子,离开阳极减少电化学极化或电阻极化阴极:强烈搅拌溶液加速扩散减少浓差极化去极化剂减少或消除电极极化作用,阴极去极化剂:H+、O2极化剂 增强极化作用缓蚀剂,去极化,14,3.2.3 极化的原因与类型,一个电位反应进行时,至少包含三个步骤:,

6、反应物由相的内部向相界反应区传输,主要是溶液相中的反应物向电极表面运动液相传质步骤在相界反应区,反应物进行得电子或失电子反应而生成反应产物电子转移步骤或电化学步骤反应物离开相界反应区向溶液相内部扩散的过程液相传质步骤,或产物形成新相的过程生成新相步骤,在稳定状态下,各个串联步骤的速度相同,等于总个电极反应的速度。如果有一个步骤进行的阻力最大,进行最困难,则总个电极的反应速度由这一步骤进行的速度所决定,此步骤称为速度控制步骤或简称控制步骤,15,电极过程:多个过程串联而成,反应物到达电极界面,吸 附,电荷转移,前置化学反应后置化学反应,脱 附,反应物离开电极界面,迁移过程(扩散),电化学反应过程

7、,迁移过程(扩散),钝化,进行最慢的过程成为整个电极过程的“瓶颈”控制步骤,16,浓度极化,电化学极化,电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比较高,使得第步骤的速度最慢,成为整个电极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电极极化,电阻极化,如果电子转移步骤很快,而反应物从液相中向电极表面运动或产物自电极表面向溶液相内部运动的液相传质步骤很慢,以至于成为整个电极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和电极表面的某种类型的膜时产生的欧姆电位降,17,.3 电化学极化,18,阳极过程控制步骤 电化学步骤电子从阳极流走(流向阴极)的速度 金属离子进入溶液的速度(电化学反应速度),金属表面由于电子流失比反应快而积累正电荷电位升高,3.

8、3.1 阳极电化学极化(活化极化),金属离子化的迟缓性,19,阴极控制步骤 电化学步骤电子由阳极流入阴极的速度电极反应(氧化剂与电子结合)的速度 电子多余:负电荷在阴极表面积累 电极电位降低,3.3.2 阴极电化学极化(活化极化),-,金属表面积聚过多的电子电位下降,20,.4 浓差极化,21,阳极过程控制步骤 扩散过程 反应生成的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后迁移速度太慢 金属离子在电极表面附近堆积电极表面附近与溶液深处存在浓度差异,CE,3.4.1 阳极浓差极化,22,反应参与物或者生成物迁移速度反应速度(氧化剂到达或还原产物离开反应界面的速度太慢),CO,CR,Ec,3.4.2 阴极浓差极化,23,

9、.5 电阻极化,24,阳极电阻极化阳极表面生成致密的保护膜钝化钝化膜阻滞金属离子的迁移阳极电位同时使系统电阻极化,对于固定体系,电阻极化是电流的线性函数,即电阻一定时,电阻极化与电流成正比:电阻极化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当电流中断时,电阻极化消失。因此可采用断电测量方法,使测量的极化值中不包含电阻极化,电阻极化,电阻极化的特点:,25,.6 电化学动力学方程,26,3.6.1 平衡电极极化动力学过程,对于一个单电极反应:,阳极反应速度:,阴极反应速度:,其中 和 分别为顺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3-1),(3-2),27,28,当按还原方向进行时,1mol物质的变化伴随着nF的正电荷

10、由溶液中移到电极上,若电极电位增加,则产物的总势能增加,设阴极反应活化能增加:,电极电位对阴极反应活化能影响的分数,势能曲线:1 2,则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活化能为:,阴极反应传递系数,电极电位对阳极反应活化能影响的分数,阳极反应传递系数,(3-3),(3-4),29,阳极反应速度:,把式(3-3)代入:,把式(3-1)代入:,(3-5),30,阴极反应速度:,把式(3-4)代入:,把式(3-2)代入:,(3-6),31,电极反应与电流密度的关系:,阳极反应电流密度:,阴极反应电流密度:,把式(3-5)代入:,把式(3-6)代入:,(3-7),(3-8),32,当电极反应处于平衡时,电极反应的两

11、个方向进行的速度相等:,交换电流密度,电极的外测电流密度是阳极电流密度与阴极电流密度绝对值的差值:,把式(3-7)和(3-8)代入:,(3-9),33,影响交换电流密度的因素:,电极反应的速度常数即与反应性质(活化能)有关电极材料同一反应在不同的电极材料上进行不同反应物的浓度(活度),如2H+2e H2在Hg上:在Pt上:在Ga上:,电极反应的可逆性,34,把式(3-9)代入(3-7)和(3-8)得阳极和阴极反应电流密度:,(3-10),(3-11),把阳极 和阴极过电位 代入(3-10)和(3-11)得:,(3-12),(3-13),35,阳极反应:,阴极反应:,转化为对数形式:,(3-14

12、),(3-15),36,两个 相近的电极反应,i0的差别却可能很大,即热学力特性相近的电极反应,在动力学方面的性质却可以很不相同 反映双电层中电场对反应速度的影响,i0反映电极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如果两个电极反应的传递系数差别不大,则当过电位相同时,它们的反应速度将取决于交换电流密度i0。即i0越大,反应越容易进行。反之,在反应速度相同的情况下,i0较大的反应,其过电位一定较小.对于i0越大的反应,为了维持一定的反应速度所需要的过电位就越小,反应可以在较接近 的电位下进行,因此可以根据i0来估计电极反应的可逆性,37,3.6.2 稳态极化时的动力学方程,当电极有外电流时,阳极极化电流密度:,阴极

13、极化电流密度:,电化学极化的极化电流密度与过电位之间的关系,(3-16),(3-17),巴特勒一沃尔默(ButlerVolmer)方程,38,过电位曲线:以 对 作曲线,39,(1)强极化时的近似方程(120mV),阳极极化时,当 很大,而 时,式(3-16)的右方的第一项比第二项大很多,可将第二项略去不计:,阴极极化时,当 很大,而 时,式(3-17)的略去右方的第二项:,40,转化为对数形式,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塔菲尔(Tafel)公式:,a-与电极材料、表面状态、溶液组成及温度有关 b-称为塔菲尔斜率,与电极材料关系不大,41,(2)微极化时的近似方程(10mV),当进行微极化时,时

14、,式(3-16、17)的右方指数项按级数形式展开,略去高次方项:,阳极极化:,阴极极化:,当 很小时,与极化电流之间呈线性关系线性极化,令 法拉弟电阻,42,过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在高过电位 与 之间呈直线关系,随着过电位的减小,与 逐渐向线性关系过渡。在 约为10-120mV的范围内是两种线性关系的过渡区弱极化区。当 或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与 之间将偏离直线关系,这往往是浓差极化所引起的,43,例3,解:先电位换算:1.30V(SCE)1.30+0.2421.542V(SHE)(饱和甘汞电位0.242V SHE)再计算氧电极在PH=10的平衡电位:(注意:析氧时,氧气逸度:1atm

15、)所以:析氧反应过电位1.542-0.6380.904V答:铂电极析氧反应的过电位为0.904V。,在pH10电解质中有氧气析出的铂电极,其电位相对饱和甘汞电极为1.30v,计算该铂电极析氧反应过电位(已知:O24H+4 e 2H2O,E0=1229V)。,44,3.6.3 浓差极化的动力学方程,对于一维稳定扩散过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A扩散的物质j的物质的量(扩散速度),浓度梯度,扩散系数,Fick第一定律,(3-18),45,若 处物质j的浓度为,处的浓度为,浓度梯度:,对于电极反应的稳定扩散过程:,电极表面的浓度,扩散层厚度,溶液中的浓度,(3-19),(3-20),46,对于处于

16、稳定状态,从溶液深处通过扩散层扩散到电极表面的扩散速度应该等于它在电极表面的阴极还原速度。1mol物质被还原的电量为nF:,把式(3-21)、(3-20)代入(3-18):,当Cb和 不变,Cs=0 时浓度梯度达到最大值,对应的最大电流密度:,极限扩散电流密度,(3-21),(3-22),(3-23),47,(1)很大时,无外电流,电极电位为电极平衡,被还原的物质的浓度与溶液中的浓度Cb相等,外电流为i时,仍可近似认为电极反应平衡电极表面附近被还原的物质的浓度为Cs:,电极的过电位:,由式(3-22)、(3-23):,现在考虑两种电极反应过程的情况:,48,因此电极的过电位:,(2)很小时,电

17、极反应不可逆进行,阴极的逆过程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电极表面的浓度与溶液中的浓度相等:,在稳态条件下,如果扩散也是控制步骤,电极表面的反应物浓度由 降为,则阴极电流密度:,只考虑活化控制,49,两种极端的情况:,(a),即,且 比较小,电化学过程为控制步骤,(b),即 与 相差不大,且 比较大,阴极反应过程完全由扩散步骤控制,同时考虑活化与扩散控制,50,若 比 大得多,而且 相当大时不会发生其它阴极反应,则阴极反应过电位曲线表现为下图形式,阴极过电位曲线符合Tafel公式,AB段:,BC段:电化学过程与扩散过程均对电极反应有影响,增大,偏离Tafel直线,C以后:,电极反应速度完全受扩散所控制,

18、51,若 比 大得不多,将不会出现Tafel直线段而 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过电位还没有大到足以使 就开始了另一新的电极反应,则 将随着 的增大而进一步增大,即不存在 的关系。传质过程只考虑了扩散过程,没有考虑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过程(电迁过程),只考虑了稳态过程,而实际扩散过程可能是一个瞬态过程,扩散层中相应的于各个值的浓度会随时间变化,相应于浓度梯度不是常数,这时需考虑Fick第二定律传质过程只考虑了扩散过程,没有考虑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过程(电迁过程),扩散方程的局限性:,52,3.6.4 共轭体系动力学方程,金属腐蚀时,即使在最简单情况下,金属表面也至少发生两个不同的电极反应。即金属电极反应

19、和溶液中的去极化剂在金属表面的电极反应,这两个电极反应的平衡电位不同,它们将彼此互相极化,以Zn浸入被H2饱和的稀HCl溶液中为例,Zn2+2e Zn,2H+2e H2,Zn电极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速度 氢电极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速度,53,由于该腐蚀体系没有接在外电路中,即没有电流进出该体系,所以Zn的溶解速度和H2的析出速度相等,即 ia=ic=icorr icorr金属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简称腐蚀电流密度,当Zn发生腐蚀时,Zn电极按阳极反应方向进行腐蚀溶解,氢电极按阴极反应方向进行Zn表面析出H2,Zn溶解速度可用阳极电流密度ia表示,H2析出速度用阴极电流密度ic表示,即,(3-24)

20、,(3-25),54,共轭反应:在一个孤立金属电极上同时以相等速度进行着一个阳极反应和一个阴极反应的现象称为电极反应的耦合,互相耦合的反应称为共轭反应。相应的腐蚀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在两个电极反应耦合为共轭反应时,平衡电位高的电极反应为阴极反应,平衡电位低的电极反应为阳极反应。耦合条件为,55,在相互耦合时,由于相互极化,它们将偏离各自的平衡电位而相向极化到一个共同的电位(混合电位),56,联合式(3-24)、(3-25)可得:阳极反应释放出的电子恰为阴极反应所消耗,电极表面没有电荷积累,其带电状况不随时间变化,电极电位也不随时间而变。这个状态为稳定状态,所以混合电位又称为稳定电位或腐蚀电位,对

21、应的电流密度为腐蚀电流密度icorr。腐蚀电位():在没有外加电流时金属达到一个稳定腐蚀状态时测得的电位,是被自腐蚀电流所极化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的混合电位。,57,共轭体系的稳定状态与平衡体系的平衡状态的区别,平衡状态是单一电极反应,其物质交换和电荷交换都达到平衡状态,因而没有物质积累和电荷积累稳定状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极反应构成的共轭体系,其没有电荷积累,但是有产物生成和积累,是非平衡状态,58,腐蚀体系处于稳定状态时,ia=ic=icorr,净阳极反应和净阴极反应继续进行,金属不断溶解由于阳极反应与阴极反应都由活化极化控制,则金属单电极的阳极反应和去极化剂单电极的阴极反应得,3.6.4

22、.1 活化极化控制的腐蚀体系,59,对于大多数腐蚀体系,腐蚀电位 corr与金属的平衡电位和去极化剂的平衡电位相距较远,上式中第二项远小于第一项,可略去,阳极反应:,阴极反应:,60,当金属在腐蚀电位 下,阳极反应:,阴极反应:,61,62,活化控制的均匀腐蚀体系 与下列因素有关:,和 越大,越大 和 越大,越小 差值越大,越大,63,(a)阳极平衡电位负移(b)阴极平衡电位正移(c)阴极Tafel斜率增大,(d)阳极Tafel斜率增大(e)阴极反应ico 增大(f)阳极反应i ao 增大,活化极化腐蚀体系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因素,icor lgi,bc,ba,ico,ica,icor lgi,

23、icor lgi,icor lgi,icor lgi,icor lgi,64,65,和 对 有决定性的影响:,当 时,接近 当 时,接近对于大多数的腐蚀体系,和 相差不大,位于 和 之间,并与它们相距较远,假设:,假设:,66,腐蚀电位 则仍与阳极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平衡电位 有关:,腐蚀过程的阴极反应速度完全由去极化剂向金属表面的扩散过程所控制,3.6.4.2 扩散控制的腐蚀体系,67,腐蚀过程的阴极反应速度同时受电化学过程和去极化剂向金属表面的扩散过程所控制,3.6.4.3 同时受活化和扩散控制的腐蚀体系,整理得:,68,当 很大,以致,,这实际上相当于阴极反应的浓差极化可以忽略的情况,的大

24、小对 的大小有重要的影响:,当 越大,越大 当 越小,越小在极端情况下,,由,来决定,当,69,当金属在极化电位 下,阳极反应:,阴极反应:,3.6.4.4 活化极化控制的腐蚀体系的极化公式,70,腐蚀体系的极化:当通过外电流时电极电位偏离稳定电位的现象,称为腐蚀体系的极化,相应的外电流称为腐蚀体系的外加极化电流。阳极极化时,电位从 向正的方向移动,0,流经体系的外加阳极极化电流密度为,(3-26),71,阴极极化时,电位从 向负的方向移动,流经体系的外加阴极极化电流密度为,(3-27),72,极化曲线,lgi,lgicorr,根据式(3-26)、(3-27)绘制的活化极化控制的腐蚀体系极化电

25、位与极化电流密度或极化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73,极化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强极化区(塔菲尔区),微极化区(线性极化区),弱极化区(非线性区),极化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极化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成线性关系,与平衡电极的过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的关系曲线相比较,两者形式上非常相似,都分三个区域。共轭体系的极化曲线表示从腐蚀电位开始极化时的极化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关系,平衡体系的极化曲线表示从平衡电位开始极化的极化极化电位与极化电流密度关系,74,强极化时,阳极极化曲线的塔菲尔区,阴极分支电流ic=0,由公式(3-26)得:阴极极化时,阳极分支电流ia=0,由公式(3-27)得:,(1)强极化时的

26、近似公式,75,上述两式进行变化得到腐蚀体系从腐蚀电位强极化时的极化公式,塔菲尔公式,76,微极化时,当极化的绝对值小于0.01V时,a/a和c/c远小于1,则公式(3-26)、(3-27)按指数形式展开,略去高次项,得进行变换可得 RP为线性极化区的极化曲线的斜率,称为极化阻率,(2)微极化时的近似公式,线性极化曲线方程,77,单电极体系与腐蚀体系的区别,78,.7 理想极化曲线与实测极化曲线,79,实测极化曲线:根据恒电流法或恒电位法测得的极化曲线。表示的是外电流密度和极化电位之间的关系曲线理想极化曲线:在理想电极上得到的极化曲线。表示的是局部阳极电流密度或局部阴极电流密度与极化电位之间的

27、关系曲线,差别:实测极化曲线的起点为腐蚀体系的腐蚀电位(混合电位);理想极化曲线的起点为局部阳极反应和局部阴极反应的平衡电位联系:理想极化曲线可通过实测极化曲线的塔菲尔区外推得到(活化极化),80,实测极化曲线 容易直接测得,外加电流真实极化曲线无法直接获得间接方法原因:腐蚀金属的阳极区和阴极区难以区分实际金属电极表面电化学不均匀性很难只有一个电极反应真实极化曲线与实测极化曲线存在某种关系!,81,I,I2,IC,I1,I2,I1,S,IA,A,B,C,D,实测极化曲线与理想极化曲线的关系示意图,E,F,82,没有外加电流极化,金属在酸中自腐蚀,金属表面同时进行两个共轭反应:I1、I2反应达稳

28、定状态时,电量平衡I1=I2,用外加电流极化时,电量平衡状态被破坏采用外加阴极电流使体系阴极极化,电极电位从移向负向,外加阴极极化电流 IC=I2-I1,83,.8 极化图及其应用,84,如果只考虑腐蚀过程中阴、阳极极化性能的相对大小,而不考虑电极电位随电流密度变化的详细情况,则可将理论极化曲线表示为直线形式,并用电流强度代替电流密度作横坐标,这样得到的腐蚀极化图就是伊文思(Evans)极化图。,伊文思极化图,I,S,Icorr,85,Pa-阳极极化率Pc-阴极极化率量纲与电阻相同,表示极化的阻力,腐蚀电流与欧姆电阻及阴、阳极电位的关系,86,极化达到某一稳定电流I时,两极间的电位差为=c0-

29、a 0=a+c+r=PaI+PcI+IR,I,Imax,I,a,c,r,S,A,87,得到当R=0时,,影响因素有:,腐蚀速度和腐蚀电池阴阳极开路电位差成正比与阴、阳极极化率、欧姆电阻成反比,88,腐蚀控制因素:在腐蚀过程中如果某一步骤比较起来阻力较大,则这一步骤对腐蚀进行的速度就起主要影响,称之为腐蚀控制因素根据腐蚀电流的表达式已知,Pa,Pc,R在很大程度上影响I,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控制因素。用Ca,Cc,Cr表示各个因素的控制程度,89,利用伊文思极化图分析各个阻力对腐蚀电流控制程度的相对大小,(1)阴极控制,如果腐蚀体系的欧姆电阻R=0,而PcPa,则阴极极化曲线很陡,腐蚀电流的大小主

30、要取决于Pc,则称这种腐蚀过程为阴极控制的腐蚀过程,I,Imax,Imax,S,S,阴极控制的腐蚀过程,90,减小阴极极化率Pc,腐蚀电流显著增加(S点移动到S)碳钢在天然水或氯化物溶液中的腐蚀,91,如果欧姆电阻R=0,而PaPc,即阳极极化曲线很陡而阴极极化曲线较平,腐蚀电流大小主要由Pa控制,称之为阳极控制的腐蚀过程,(2)阳极控制,I,Imax,Imax,S,S,阳极控制的腐蚀过程,92,在阳极控制情况下,任何促进阴极反应(减小Pc)的因素不会使腐蚀电流显著增加任何减小Pa的因素使腐蚀电流显著增加金属或合金在溶液中的钝化,93,当溶液电阻很大,或者金属表面有一层电阻很大的膜时,由于不可

31、能有很大的腐蚀电流通过,导致阳极和阴极极化很小,从而两极化曲线的斜率很小,不能相交,腐蚀电流大小主要由欧姆电阻决定。,(3)欧姆电阻控制,I,I,IR,欧姆电阻控制的腐蚀过程,94,IR即为欧姆电位降,R为电路中的总电阻 地下管线或土壤中金属结构的腐蚀,95,混合控制:如果腐蚀体系欧姆电阻可忽略,而Pa和Pc相差不大,则腐蚀电流由Pa和Pc共同决定,这种腐蚀过程称为混合控制的腐蚀过程,(4)混合控制,I,Imax,S,S,混合控制的腐蚀过程,96,在混合控制时,任何促进阴、阳极反应(减小Pa、Pc)的因素都使腐蚀电流显著增加 任何增大Pa或Pc的因素都使腐蚀电流较显著减小,97,.9 多电极腐

32、蚀电池,98,当一种负电性金属与某种正电性金属在腐蚀性介质中相接触时,可以发现负电性金属的腐蚀速度剧烈增大,如果这种正电性金属在该介质中单独存在时不腐蚀,则与负电性金属接触后它仍然不腐蚀如果两种金属单独处在腐蚀介质中都发生腐蚀,则当它们在该介质中相互接触时,腐蚀电位较负的金属的腐蚀速度将要增大,而腐蚀电位较正的金属的腐蚀速度将要减小,3.9.1 混合电位理论,99,当M1和M2接触后,因为金属是电良导体,它们将彼此极化,电位都发生变化M1的腐蚀电位较低受到阳极极化,电位升高,极化值 0M2的腐蚀电位较高,受到阴极极化,电位下降,极化值 0相互极化以后到一个混合电位,电位关系,电流关系,复相电极

33、上总的阳极电流等于总的阴极电流,因而不会造成电荷的积累。,100,腐蚀电池的不同模型,任何不均匀的金属在溶液中腐蚀时,通常将其腐蚀历程解释为由一个阴极反应过程和一个阳极反应过程组成的二元原电池作用的过程对于腐蚀着的多元合金或工程上的多金属构件,则应作为多电极腐蚀电池来考虑,3.9.2 多电极腐蚀电池的图解计算,101,根据实测极化曲线图解多电极腐蚀系统示意图,102,短路的多电极系统中各个电极的极化电位都等于该系统的总电位当多电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系统中总的阳极电流等于总的阴极电流,图解法以下列规律为出发点,103,按照每一个电极的面积把该电极单独存在时测得的电位电流密度曲线重新绘制在电位电

34、流强度的总图上 分别为没有电流通过时各个电极的腐蚀电位 分别为各个电极的阳极极化曲线 分别为各个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在 和 间的每一电位下把所有阳极极化曲线的电流值相加起来,可以得到阳极极化曲线的加合曲线.在 和 间的每一电位下把所有阴极极化曲线的电流值相加起来,可以得到阴极极化曲线的加合曲线.两条加合曲线交点的纵坐标即为该多电极腐蚀电池的总电位,104,各个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还是阳极极化曲线与直线 S相交,就决定该电极在多电极腐蚀电池中是作为阴极还是作为阳极而与 S交点的横坐标值就是该电极的电流值,105,.10 测定腐蚀速率的电化学方法,106,在强极化的条件下,极化曲线呈直线关系,从直线关

35、系的塔尔区外推到,得到的交点S所对应的横坐标,3.10.1 塔菲尔直线法,由实测阴极、阳极极化曲线外推求腐蚀速率,由实测阳极极化曲线外推求腐蚀速率,107,不需要知道ba、bc的大小,实验操作简便可以研究单个电极的动力学特征,电极表面的溶液层成分可能不同于腐蚀电位下的情况大电流强极化到塔菲尔区,改变金属电极的表面状态,腐蚀速度不能真实代表原来的自腐蚀速率,优点:,缺点:,108,3.10.2 线性极化法,Stern公式,两点假设,腐蚀体系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都是活化极化控制,浓度极化和电阻极化可忽略腐蚀电位与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的平衡电位相距甚远,109,测量时极化绝对值小,测量时间短,对腐蚀体

36、系的影响和干扰很小快速测定金属瞬时腐蚀速度不会引起金属表面状态变化和腐蚀控制机理的变化,优点:,缺点:,需要知道ba、bc的值线性极化区是近似的,导致测量结果准确度不高不适用于电导率较低的体系,应用范围受到限制,110,3.9.3 弱极化区的极化测量法,由于上述两种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近来年有人提出了一些利用极化范围只有数十毫伏的弱极化区的极化测量来确定腐蚀速率的方法,四点法,截距法,111,避免了塔菲尔直线外推法中强极化引起的金属表面状态、溶液成分以及腐蚀机理的改变避免了线性极化法中近似线性区范围的选取引起的误差测量的准确度比较高,优点:,缺点:,数据的计算处理比较繁锁

37、,112,.11 氢去极化与氧去极化,113,金属在溶液里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根本原因是溶液里含有能使该金属氧化的物质 去极化剂,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阴极过程可能有以下几种类型:,(1)溶液中阳离子的还原,(2)溶液中阴离子的还原,(3)溶液中中性分子的还原,114,(4)不溶性产物的还原,(5)溶液中的有机化合物的还原,115,电极反应:,3.11.1 氢去极化腐蚀,以氢离子还原反应为阴极过程的腐蚀氢去极化腐蚀,又称为析氢腐蚀,金属的电位低于氢的平衡电位,即,发生的条件:,氢电极的平衡电位:,116,1.氢去极化的步骤:,(1)水化氢离子H+.H2O向阴极表面迁移(2)水化氢离子在电极表面接受电

38、子,同时脱去水分子,变成表面吸附氢原子Had(3)吸附氢原子除了可能进入金属内部外,大部分在表面扩散并复合形成氢分子,氢离子的放电反应,(a)两个吸附的氢原子进行化学反应而复合成一个氢分子,发生化学脱附:,化学脱附反应,117,(b)一个吸附的氢原子与一个氢离子进行化学反应而复合成一个氢分子,发生化学脱附:,电化学脱附反应,(4)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泡逸出,118,决定着析氢反应动力学是步骤(2)和步骤(3),由于反应途径和控制步骤不同,其反应动力学机制就会不同。析氢反应的反应机理可以有以下四种基本方式:,氢离子放电后接着的是化学脱附反应:氢离子放电后接着的是电化学脱附反应:,(2)(3a),化学

39、脱附快,反应由放电反应速度所控制,放电反应速度快,反应由化学脱附所控制,电化学脱附快,反应由放电反应速度所控制,放电反应速度快,反应由电化学脱附所控制,(2)(3b),119,2.氢去极化的阴极极化曲线与氢过电位,析氢电位在一定电流密度下(i1),氢在阴极析出的电位()氢过电位在一定电流密度下,氢的平衡电位 和析氢电位 之间的差值电流密度越大,愈大。电流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与电流密度服从塔菲尔关系,120,i,i1,析氢过程的阴极极化曲线,121,析氢腐蚀中,去极化剂为半径很小的氢离子,在溶液中有很大的迁移速度和扩散速度还原产物氢分子以气泡形式离开电极析出,使金属表面附近的溶液得到充分的附加搅

40、拌作用去极化剂浓度比较大,在酸性溶液中去极化剂是氢离子,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的水分子直接还原浓度极化很小,一般忽略,3.氢去极化腐蚀的特征,122,析氢过电位与阴极电流密度ic之间存在下列关系:,Tafel方程式反映了电化学极化的基本特征,它是由析氢反应的电化学极化引起的,123,4.影响氢过电位的因素,电极材料:不同金属电极在一定溶液中,与塔菲尔常数a有关电极表面状态:相同金属材料,粗糙表面上的 比光滑表面的小(粗糙表面的真实面积比光滑表面积大,电流密度小)溶液组成:酸性溶液中,氢过电位随pH增加而增加;碱性溶液中,氢过电位随pH增加而减小温度:温度增加,氢过电位减小,124,高氢过电位的金属

41、,如Pb、Hg、Cd、Zn、Sn等,在1.0-1.6V之间;中氢过电位的金属,如:Fe、Co、Ni、Cu、Ag等,在0.5-1.0V之间低氢过电位的金属,如Pt、Pd、Au等,在1.0-0.5V之间。,5.根据过电位值的大小,可将金属大致分成三类,125,汞上的氢过电位很高,汞在锌中存在使氢不易析出,加大了阴极极化率,从而减小了锌的腐蚀速度而铜上的氢过电位比锌上的氢过电位低,铜在锌中存在使氢析出反应更容易进行,因而加大了锌的腐蚀速度,6.杂质元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126,由于铁等过渡元素的交换电流密度较小,所以铁的阳极反应的活化极化较大,其阳极极化曲线的斜率较大。因此当向酸中加入相同微量的铂盐

42、后,锌的腐蚀会被剧烈加速,而铁的腐蚀增加得要小于铂盐效应是由于铂盐在锌和铁表面上被还原成铂,而铂上的氢过电位很低,使氢析出的阴极极化曲线变得较平坦所致。,127,电极反应:,3.11.2 氧去极化腐蚀,以氧的还原反应为阴极过程的腐蚀 氧去极化腐蚀或吸氧腐蚀,氧电极的平衡电位:,空气中pO2=0.21MPa,当pH=7时,=0.401V(SHE),(1)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1.氧去极化腐蚀的电极反应,128,电极反应O24H+4e-2H2O平衡电位为E0=1.229V(SHE)pO2=0.021MPa,氧还原反应的平衡电位与pH的关系为:,(2)在酸性溶液中氧的还原反应为,129,2.吸氧腐蚀的

43、产生条件,自然界中,与大气相接触的溶液中含有溶解氧中性溶液中,金属的电位低于0.805V即可发生吸氧腐蚀潮湿大气、淡水、海水、潮湿土壤,吸氧腐蚀具有更普遍更重要的意义,130,氧从空气进入溶液并迁移到阴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1)氧穿过空气/溶液界面进入溶液;(2)在对流作用下,氧迁移到阴极表面附近;(3)在扩散层内,氧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扩散至阴极表面(4)在阴极表面氧分子发生还原反应氧的离子化,3.氧的阴极还原过程,步骤(1)(2):不成为控制步骤步骤(3):多数情况下为控制步骤步骤(4):加强搅拌和流动介质中可成为控制步骤,131,(1)氧|空气-溶液|溶解平衡:溶液中总含有氧(除非除去空气的

44、密闭体系和沸点的敞开体系)(2)溶液对流对氧的传输速度远大于扩散mm(3)扩散层内,氧的传输只靠扩散进行 多数情况下:吸氧腐蚀为阴极扩散控制,原因:,132,氧的极限扩散电流:,室温下,氧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极限电流密度小;典型情况:扩散层有效厚度0.1mm,扩散系数D10-9m2s-1,氧在海水中的溶解度C00.3molm-3,n4;,此时,腐蚀速度约为1mm/a。但搅拌溶液或在流动溶液中:如海水飞溅区,扩散大大加快,腐蚀由阴极的离子化反应控制,133,氧分子阴极还原总反应包含4个电子反应机理复杂: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氧分子还原的总反应为O22H2O 4e-4OH-可能的反应机制:O2 e-O2

45、-O2-H2O e-HO2-OH-HO2-H2O 2e-3OH-,4.氧还原反应过程机理,134,135,整个吸氧的阴极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分步骤:(1)氧向电极表面扩散(2)氧吸附在电极表面上(3)使氧离子化吸氧的阴极过程:电化学极化:离子化反应控制浓差极化:出现极限扩散电流,136,(1)当阴极极化电流ic不太大且供氧充分时,发生电化学极化,则极化曲线服从Tafel关系式:,氧离子化过电位越小,氧与电子结合越容易,腐蚀速率越大;一般金属上氧离子化过电位都较高,多在1V以上 a与电极材料、表面状态、溶液组成和温度有关 b与电极材料无关,5.氧还原过程的阴极极化曲线,氧还原过程的总的阴极极化曲线

46、,137,(2)当阴极电流ic增大,由于供氧受阻,引起了明显的浓差极化。此时浓差极化过电位与电流密度ic间的关系为,氧还原过程的总的阴极极化曲线,138,(3)当icid时,因为当阴极向负极化到一定的电位时,除了氧离子化之外,已可以开始进行某种新的电极反应。当达到氢的平衡电位之后,氢的去极化过程开始与氧的去极化过程同时进行,两反应的极化曲线互相加合。,氧还原过程的总的阴极极化曲线,139,腐蚀金属在溶液中的电位较正,腐蚀过程中氧的传递速度又很大,则金属腐蚀速度主要由氧在电极上的放电速度决定,如铜。,6.吸氧腐蚀的控制过程及特点,140,腐蚀金属在溶液中的电位较负,如碳钢,处于活性溶解状态而氧的

47、传输速度又有限,则金属腐蚀速度将由氧的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决定。,141,腐蚀金属在溶液中的电位非常负,如Zn、Mn等,阴极过程将由氧去极化和氢离子去极化两个反应共同组成。,142,多数情况,氧的扩散决定了整个吸氧腐蚀过程的速度。腐蚀电流不受阳极曲线的斜率和起始电位的影响,此时,腐蚀速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无关。例如钢铁在海水中的腐蚀,普通碳钢和低合金钢的腐蚀速度没有明显区别。,143,在扩散控制的腐蚀过程中,金属中的阴极性杂质或微阳极的数量的增加,对腐蚀速度的增加只起较小的作用,扩散层界面,溶液,金属,微阴极,O2,144,7.影响吸氧腐蚀的因素,如果供氧速度快,腐蚀电流小于极限扩散电流 腐蚀速度取决

48、于活化过电位 金属中的阴极杂质、合金成分和组织、微阴极面积如果受氧的扩散控制,金属腐蚀速度等于氧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凡是影响溶解氧扩散系数D、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C以及扩散层厚度 的因素,都对腐蚀速度产生影响,145,随着溶解氧浓度的增大,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增大,吸氧腐蚀速度增大但如果腐蚀金属具有钝化特性,氧浓度增大反而使金属转化为钝化态,腐蚀速度会显著降低,(1)溶解氧浓度的影响,146,溶液的温度升高,使溶液粘度降低,从而使溶解氧的扩散系数D增加,故温度升高会加速腐蚀过程温度升高可使氧的溶解度降低,特别是在接近沸点时,氧的溶解度急剧降低,可减缓腐蚀过程,(2)溶液温度的影响,147,敞开体系,由

49、于上面两因素共同影响,铁在水中腐蚀速度在80达到最大而对于封闭体系,升温使气相氧分压增大,有增加氧溶解度的趋势,与温度升高使溶解度降低的趋势抵消,而扩散系数增加,腐蚀速度因此一直增加。,148,中性溶液中,盐浓度较低时,随着盐浓度增加,溶液电导率增大,腐蚀速度上升进一步增加,则使氧的溶解度显著降低,反而使腐蚀速度下降,(3)溶液盐浓度的影响,149,搅拌或流速增加,扩散层厚度减小,极限扩散电流增加,腐蚀速度增大如海洋中,层流区,腐蚀速度随流速增加而缓慢上升;流速上升至出现湍流时,变为湍流下的磨损腐蚀;当流速大到某一值时,阳极极化曲线不再与浓度极化部分相交,腐蚀不受极限扩散电流的控制,(4)溶液

50、搅拌和流速的影响,150,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比较,151,例4,铁在25的3%NaCl溶液中,欧姆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测得其腐蚀电位=-0.544V(SCE),试计算腐蚀体系中阴极、阳极控制程度,首先计算此腐蚀体系中的阳极和阴极反应的平衡电位,阳极过程,Fe Fe2+2e,=-0.441V(SHE),Fe2+2OH-Fe(OH)2(沉淀反应),3%NaCl溶液为中性,pH=7,即溶液中OH-=10-7mol/L,铁溶解生成Fe2+与OH-相遇,当它们的浓度积大于Fe(OH)2的溶度积时就生成沉淀,152,查表可得此反应的溶度积KSP=1.6510-15,氧电极的平衡电位:,空气中=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