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5672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瓯北七小陈剑,瓯北七小校本培训材料:,一、课程背景二、预期目标三、实施策略 四、具体安排,一、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课程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

2、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1、课题概念的界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它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2)面向学生生活,给学生开放的空间;(3)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做,在做中学;(4)其目标是增强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过程。“提高质量”真正意义上是纠正六个误区:(1)课程定位不清;(2)主题太大和太多,活动时间太短或太长;(3)过程的忽略;(4)以系统知识获得为单一目的;(

3、5)“教”与“不教”的分化;(6)以教室空间为中心。这六大误区也正是如今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存在的问题,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国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根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英、美、法、日、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主要有: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自我建构的反思性学习,以及生活学习。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操作策略和要求亦各不相同。,(1)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日本中学生学习指导纲要规定了“综合学习时间

4、”的两种基本学习活动方式:一是课题研究学习,二是体验学习。美国、英国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社会研究”课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课题研究或主题探究。课题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核心是课题研究,即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2)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实际应用的设计学习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它不同于课题研究学习,课题研究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的,其基本活动方式是观察、调查、研究。而实际应用学习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

5、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设计学习(project learning or design learning)和应用学习(applied learning)是问题解决的两种基本形式。,(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国外学生的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资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的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不以发展探究能力、操作能力为根本目标,而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4)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是指要求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之中,

6、成为某一社会活动中的一员进行实际的生产活动。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的根本特征是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尽管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但它是以探究为核心的。设计性学习同样具有实践性,但它是以具体的问题解决为目标的。体验性学习的核心则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对社会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只有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才更有利于使学生通过一般性实践,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因而,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各学区的“学区活动规划”中都有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的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成为“综合学习”的重要部分。,二、预期目标,1、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督促与管理2、因地制宜、

7、因时制宜开发校本课程资源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三、实施策略,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努力提高教师科学素养2、以学科基地为突破口,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3、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小组和教研组,促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从零散到系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架构,三大维度与四大领域,常见的几种内容架构方式,自然 社会 自我,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1)以“三大维度”为中心的内容架构案例,(2)以四大领域为核心的框架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异同,相同点: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都属“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更多关

8、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的特征。不同点:如下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计划,1、学校的方案、计划(1)分析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经验水平,确定课程实施的起点。(2)分析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及学校传统特色。(3)设计整体内容框架(4)落实组织机构和学校实施的具体步骤。2、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年级班级的实施计划主要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对课程内容做出具体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设计的基本内容活动主题(项目、课题)活动目的(与主题相适应的具体目标)活动内容(具体内容)活动对象(具体对象与情境)活动过程(阶段、任务分配)活动方式与方法活动总结和延伸,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操作流

9、程,1、活动准备阶段:确定一个主题或项目。一般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量决定,主题下的小课题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2、活动实施阶段:每个主题活动实践阶段一般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1)确定活动的主题或活动的项目;(2)商量、制定活动的方案;(3)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第二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3、活动总结阶段:每个主题活动总结阶段一般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1)调查成果整理、统计;(2)学生制作活动的作品、成果;(3)撰写研究报告等。第二步:(1)组织学生交流作品和活动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评价。,课例:如何开

10、展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一轮课改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它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做为一种新型课程,如何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试以五年级的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这一课为例,对如何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一粗浅说明。一、选题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要选择一个好的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适合中年级学生的研究水平课题不要过难过大;要符合时代要求;

11、应具有一定科学性,有研究价值;能增长知识,最好能得出结论。遵循以上四点,在师生提供的选题中进行了两课时的斟酌筛选,最后师生一致选定了“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这一专题。时值班的自然课“电路”一课开讲,“小小电池能使电珠闪闪发亮”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概也是受此影响,学生决定选定了此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又经过一节课的认真讨论,将此课题细化为五个子课题:废旧电池对水的危害;废旧电池对人的危害;废旧电池对植物的危害;废旧电池对土壤的危害;废旧电池对空气的危害。,二、小组合作 制定计划,全班同学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适当调整,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成立了五个课题小组,每组选一个子课题。要使活动有计划、有步

12、骤,保证研究活动有条不紊,还需各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并填写计划方案。如表:(教师制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三、调查研究阶段,进入实施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到书店、图书室,上网、采访有关部门及利用实验模拟等多种渠道查找获取有关资料,然后进行反复的研讨。经过努力,学生收集了大量而翔实的资料:从电池的种类和所含化学元素到电池对人类生活和资源环境的危害,从中国和世界的电池年产量到对废旧电池的处理现状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在这个阶段,学生参与合作、接触社会、动手操做,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四、分析处理资料 写出报告,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首先查看学生收集的资料,然后利用

13、一节课的时间针对如何整理材料处理数据等问题进行辅导。其要点和步骤如下:写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或找出材料的论点、论据,对主要数据、重点句子要摘录或引用。例如:蓄电池含对土壤有一定的危害是因为它含有铅、锌、锰等重金属,一节普通干电池可造成4平方千米的土壤污染;普通电池中含有氯化铵、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在缺氧而有一氧化碳的条件下,变成水的溶性重碳酸盐,污染水源,使饮用者锰中毒(日本平土家市郊有此现象),当电池埋入地下时,一枚纽扣电池能污染600吨水;充电电池含重金属镉,导致人体骨质疏松、贫血、高血压、肝病变等等。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后,辅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几篇比较正规的报告。报告的模式为:选题理由;资料

14、来源;研究过程;(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可用漫画形式讲解,也可以通过小实验、录音或小品形式表达。)结论或建议、收获。,例1:废旧电池对植物的危害,选题理由: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及工业垃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废旧电池就是其中之一。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植物的危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故选此课题为研究对象。材料来源:上网、去书店查找资料。研究过程:经过五六天的网上和书店查寻,我们知道了:电池有三种:普通干电池、铅酸干电池、可充电电池;电池中的主要有害元素汞、镉、铅、锌;电池对植物的危害:资料显示,做一个白菜苗的实验,结果白菜苗在加入电池内含有的元素后,生长突然加快,其原因是由

15、电池中所含有的“碳”元素作为植物的有机肥料刺激了生长,同时电池中所含的汞又对植物造成了死亡。收获和建议:通过本次活动,我知道了废旧电池对植物的危害及其原因,决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绝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同时积极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建议政府和学校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站,对废旧电池合理处理,变废为宝。,例2:废旧电池对动物的危害,选题理由: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元素镉、汞、锰等有害物质,如果渗透到土壤或水源中就会分别造成污染,当然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产生危害。为弄清危害程度,特选此课题。材料来源:小学自然教学研究过程:(模拟实验)用铁丁把4节5号电池戳破,浸泡1200毫升的自来水中,浸泡12小时备用。取四

16、个容器标上A、B、C、D,分别加入1000毫升的自来水。在每个容器里各放两条泥鳅,在B、C、D容器内再分别加上200、400、600、毫升的废电池浸出液。每天观察泥鳅的生活情况。(如表),收获及建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被废电池浸出液污染的水对泥鳅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泥鳅是河里生命力很强的鱼类,废电池浸出液对它都有这么大的影响,那更不要说别的鱼虾了。由此可以推及:废旧电池对其它动物也有危害。为了使我们的地球不受到污染,为了保护动物,请别乱扔废电池。,五、宣讲报告、答辩,在宣讲报告时教师启发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各组特长,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表达小组观点。校领导、校外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应邀参

17、加并向学生提问质疑。例1:废旧电池对人的危害宣讲报告:选题理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现代化通信的发展,人们使用电池的机会越来越电池的现象非常严重,对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基于此,我们小组决定选此课题进行专门研究。资料来源:网上下载、书店查寻。研究过程:经网上查询和书店查找,搜集了大量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了归类整理。大多数电池喊有汞,当废弃在自然界中,外层金属锈蚀后汞就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地下水中,水中的微生物和汞结合,从无机汞变成甲基汞,水中甲基汞进入人体造成神经系统受损,严重的会发疯致死。日本俣水病就是甲基汞所致。充电电池一般都含有重金属铅、镍、镉等,其中铅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肾

18、等器官,能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代谢过程,儿童受其影响后,会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最后导致慢性铅中毒。镍粉溶解在血液里,参加血液循环,能损害中枢神经,引起血管变异,严重的致癌。镉进入人体后引起贫血,高血压,骨骼疏松,骨骼变形。严重的引起肝肾受损。结论;小小的一节电池,我们早已习惯了它带来的光亮。今天又感受到它存在的巨大隐患,一旦除去它华美的外表,丢弃在自然界里,犹如一个恶魔,狰狞起来,使人类生命遭受危机。值得庆幸的是,在它未肆虐之前人类已预示到了这一点,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回收站。香港、北京在1998年4月率先开始回收电池6吨,1999年全国回收40吨,从此可以看出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对于我们小学生

19、来说,更要从我做起保护家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校长质疑:你们小组在这次活动中是怎样合作的?学生答:整个过程中,我们既有分工也有合作。首先,我们集体讨论制订研究计划,然后我们两人一组查找资料,最后,小组成员集中在一起对资料分类整理、分析概括,经过充分的讨论写出了小组报告。校长质疑:报告中的干电池指的是什么样的电池?含有什么元素?学生答:指的是一次性电池;含有铁、锌、锰、汞等。校长置疑:无机汞和甲基汞是什么意思?学生:无机汞指的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汞,甲基汞除含汞外,还含有其它成分,例2:废旧电池对植物的危害,宣讲报告:选题理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废旧电池随意丢弃在土壤里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

20、仅给土壤造成了危害,而且给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资料来源:小实验。研究过程:为了详细了解废旧电池的丢弃对植物生长危害,我组对各种品牌型号的废旧电池做了两次腐烂对比实验。结果发现;第一次实验的一号电池有轻微腐蚀。二号电池基本腐蚀,并有摸糊状物体流出,有异味,周围植物大部分枯萎,无小虫爬行。第二次实验三号电池半腐蚀,漏液,有异味,周围植物有小部分枯萎,附近有小虫爬行。四号电池完全腐蚀,漏液并已基本渗入地下,有强烈刺激气味,周围植物完全枯萎,无小虫爬行。结果分析;综合两次实验现象分析,一般优质干电池自然腐蚀慢。腐蚀后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对环境污染严重。低

21、价干电池由于质量问题腐蚀更快。腐蚀后对环境产身产生极严重污染。结论:目前环保部门对废旧电池的处理问题引起重视,但具体执行方案还没启动,只有零星的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的电池暂时还无法处理。我们组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师:请问,你们小组在什么地方进行的实验?学生:我们小组是在丛日旭同学家的蔬菜棚里做的实验。因为棚里湿度大,埋在地下的电池易腐蚀。师:两次实验怎样进行的?学生:两次实验同时进行的。,例3:废旧电池对土壤的危害,宣讲报告:选题理由:随这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工具相应出现,使用丢弃电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有很多媒体报到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及处理办法.杭州有三名学生向全国

22、中小学生呼吁保护环境还我 绿水蓝天.建立绿色回收站.同是一名小学生,我们也要为生活的环境做一些事情.经过小组的讨论选择了此课题为本次活动的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上网查寻,去文化馆,校图书室查阅资料.:实验过程:有资料表明一般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锌、镉、汞、锰等。当这些金属渗透在土壤中,使土壤失去了自净能力时,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据悉1节一干号电池烂在地下能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价值。:收获: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我国对废旧电池回收率只有1%2%,杭州三名学生在调查中发现,有近八成市民认为废旧电池回收活动与己无关,没时间参加,有87%的市民将旧电池与生活

23、垃圾一起倒掉了。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小组呼喻政府、环保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建立绿色回收站。动员市民积极响应,让我们的每一寸土地更加洁净。答辩:少先队辅导员质疑:你们是在哪里查到杭州三名学生的调查资料的?学生答:在小学自然教学中查到的。少先队辅导员问: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学生答: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及其变化状态的性质,如比重、沸点等,它不牵涉到物质分子化学组成的改变;化学性质是指涉及物质分子化学组成的改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在化学反应中才表现出来,如铁生锈。,六、总结反思阶段,在本次活动全部结束后,教师仍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如表:,评价中,对每个环节都要求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对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意识、体会、感受以及研究的成果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具体任务安排,一、班主任协同数学及任课老师,制订班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和具体的计划.二、低段(12)班主任每学期交一份综合实践活动材料,中高年级(35)班主任和任综合实践老师各交2份材料(包括教师的教案和学生小课题),毕业班班主任和任综合实践老师各交1份材料,谢谢参与!瓯北七小陈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