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6039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录相示教教学目的:本章对现代心理学及其研究和发展进行一个整体性的介绍,为随后各章建立一个总体框架,并为随后各章中所共同涉及到的一般性专业知识和术语预先做出交待;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学引起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具体讲有以下问题:1、说出心理学的界定及其具体研究对象。2、解释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3、记住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4、列举心理学的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5、用自己的话说说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6、简要说说心理学的四种主要研究方法。

2、7、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术语:被试、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实验组、控制组。教学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所包含的范畴;2、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3、实验法。教学难点:2、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术语。第一次(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重点:1、什么是心理学2、个体心理现象3、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讨论问题设计:1、你理解的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2、心理学有哪些作用?第二次(2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节心理学的源流(1课时左右)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1课时左右)教学方法:讲授,自学教学重点:2、实验法的特点自学内容设计:1、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3、2、查阅其他书籍了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3、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及学习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第三次(2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录相爱德华大夫教学方法:录相示教教学目的:通过观看教学片爱德华大夫,掌握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了解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等,引起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第二章行为动力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目的:本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行为的动力产生、运行的基本规律。因此,本章对个体行为动力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不仅介绍了需要与动机的基本含义与分类,而且将有重点地介绍有关需要和动机的各种理论。具体讲有以下问题:1、了解行为动力在人类行为中的意义。2、掌握需要的基本含义,

4、了解其特征、分类。3、记忆并叙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各层次关系并能做出简要评价。4、了解需要的其他理论。5、掌握动机的含义和功能。6、能解释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7、简要说明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8、简要说明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基本观点。教学重点: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价值;2、动机及其功能;3、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教学难点:1、各个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讨论问题设计:1、动机与行为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2、你赞同哪一个动机理论?说说你的理由。自学问题设计:1、需要及其种类。2、需要的其他理论。3、生理性动机和几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第三

5、章认知过程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课程论文教学目的: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它是人类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注意是心理活动进行的前提,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人类认识的起点,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贮存库,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具体讲有以下问题:1、知道认知过程与信息加工的基本观点。2、能说出注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3、领会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4、理解知觉的特征。5、能正确表述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6、知道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7、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能领会运用。8、知道影响

6、遗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并能明确说明遗忘的规律是什么。9、能有效运用学习中增进记忆的方法。10、能说出思维的概念及人类思维过程的表现形式。11、清晰表述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影响因素、问题解决策略。教学重点:2、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3、知觉的基本特性;4、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教学难点:1、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3、概念形成策略与问题解决策略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第一次(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认知过程概述(30分钟)第二节感知觉(6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重点:1、感觉的基本规律如适应、对比、后象等。2、知觉

7、的基本特性;3、注意的基本特征。自学问题设计:1、儿种主要的感觉2、知觉理论3、知觉类型(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超感知觉与错觉)课程论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及知觉的基本特性说明知觉与过去知觉经验的关系。第二次(2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节记忆(1课时左右)第四节思维(1课时左右)教学方法:讲授,自学教学重点:1、三级加工理论及各阶段的特点。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自学内容设计:1、记忆的种类?2、增进记忆的方法。3、概念与推理。第四章情绪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目的: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重要方面。本章从情绪情感的概念出发,探讨情绪情感与人的心理

8、生活的关系,介绍各种情绪理论,及情绪的特征和表现,最后研究情绪的调控问题。具体讲有以下问题:1、能说出情绪的本质。2、理解情绪的功能(与认知的关系及与行为的关系)。3、能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4、了解情绪的主要理论。5、说出表情的种类。6、了解不良情绪主要表现形态及其调节方法。7、能说出心境、激情和应激的特点。教学重点:1、情绪的功能;2、心境、激情和应激的特点;3、不良情绪的调节。教学难点:1、情绪的功能;2、各种情绪理论的基本观点。讨论问题设计:1、生活或学习中你有遇到过消极情绪吗?你是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的?2、你怎样看情商?自学问题设计:1、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2、情绪的分类。3、

9、情绪的调控(情商、健康情绪的条件、暴怒、焦虑、过度紧张、自卑等不良情绪的调节。)第七章个体心理发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自学教学目的:本章从心理产生与发展的角度,探讨人类个体心理的变化历程,重点突出儿童心理的发展。首先对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相关观点作界定与介绍,然后分别对个体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作概要阐述,最后分析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具体讲有以下问题:1、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及毕生发展观。2、了解关键期的基本含义。3、了解四个主要学派对心理发展的基本看法。4、理解并记住皮亚杰提出的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及主要特征。5、解释依恋的含义,并说明依恋与其后心理发展

10、的关系。6、根据自己的成长历程,说说影响人格成长的主要因素。7、分别举例说明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明确其辩证关系。教学重点:1、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及主要特征;2、依恋的含义,及依恋与其后心理发展的关系。教学难点:1、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及主要特征讨论问题设计:1、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谈谈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3、你如何看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自学问题设计:1、发展及其主要特点。2、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及关键期。3、儿童认知的发展及人格与社会性的具体发展进程。第八章学习心理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目的:学习是影响个体心理

11、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本章在介绍了各种最具代表性的学习观之后,系统地阐述了“为迁移而教”“为使学生学会学习而教”“为适应个别差异而教”等现代教学思想的心理学定位。本章的学习可对读者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与效果起促进作用,为大家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心理学的支持。具体讲有以下问题:1、掌握学习的定义。2、理解加涅、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3、记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掌握学习迁移及其基本分类。5、掌握主要的迁移理论的要点。6、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及构成。7、分析你平时学习中使用策略有何不足,应如何改进。8、知道认知风格及其基本分类。9、分析一下自己认知风格的特点。教学重点:1、学习的定义及加涅

12、、奥苏伯尔的分类。2、学习风格及其基本分类。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学习迁移及其基本分类。5、主要的迁移理论的要点。教学难点:1、学习策略的定义。2、学习理论及其应用价值。3、迁移理论及其应用价值。4、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5、学习风格的基本分类及其应用价值。第一次(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学习与学习理论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重点:1、学习的定义及对学习的理解。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3、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讨论问题设计:1、学习对于人生而言其作用与意义是什么?2、你是如何理解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13、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自学问题设计:1、联系第一章及第六、七章中对行为主义理论的介绍,深刻理解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2、联系第一章及第其他章中对认知心理学的介绍,深刻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第二次(2课时)教学内容:第二节学习迁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重点:1、学习迁移的定义及分类。2、学习迁移理论及其应用价值。讨论问题设计:1、学习迁移与学校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第三次(2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节学习风格(60分钟)第四节学习策略(30分钟)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重点:1、学习风格的定义。2、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的特点与因材施教。讨论问题

14、设计:1、你认为什么是学习策略?你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其应用条件是什么?2、学生为什么要学会学习?自学问题设计:1、认知风格的其他分类2、学习策略的分类3、学习策略的训练第九章人际交往心理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目的:本章从人与人交互作用的新视角,依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之成果,介绍和分析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所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如人际沟通、人际认知、人际关系、人际互动等。了解和熟悉这些知识原理,对学习者现在的在校生活和未来的教师职业活动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具体讲有以下问题:1、能说出人际沟通的含义和基本构成要素、记住其条件。2、能简要说明人际沟通的心理功能。3

15、、记住印象形成的主要特点。4、能举例说明印象形成的主要心理效应。5、学会运用归因原则分析具体的行为问题。6、能解释人际关系的内涵和基本人际关系倾向。7、能举例说明人际吸引。8、能够使用人际关系测量方法去实际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9、能说明人际互动的几种现象。教学重点:1、印象形成中的几种主要的心理效应。2、归因原则。3、人际吸引的条件。4、社会助长、社会惰化、从众等儿种主要的人际互动现象。教学难点:1、印象形成的主要特点。2、归因原则。3、舒茨的人际关系需要理论。4、社会测量法。第一次(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人际沟通第二节人际认知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重点:1、人际沟通对于人的生存与发

16、展的意义。2、印象形成中的几种主要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自学问题设计:1、人际沟通的结构主要有哪些要素。2、有效沟通的条件是什么?3、日常生活中你常用的非言语沟通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4、多文艺作品中找出一些描写非言语沟通的段落和句子。第二次(2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节人际关系第四节人际互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重点:1、人际吸引的条件。2、社会助长、社会惰化、从众等几种主要的人际互动现象。讨论问题设计:1、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2、分析自己的人际关系,谈谈今后在人际交往中的打算。自学问题设计:1、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阶段。2、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及

17、联系自己的实际,掌握人际关系的维持方法。3、分析人际互动现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第十章学习心理健康与辅导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学教学目的:本章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整体印象,为以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基础。本章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在中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辅导等内容。具体讲有以下问题:1、说出健康、心理健康、心理辅导的含义。2、说出心理健康的意义与标准。3、解释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辅导的关系。4、用自己的话说说心理健康的相对性。5、列举衡量心理健康的方法一一环境适应判定法、症状观察法、心理衡量法的特点。6、说说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及途径。7、分别说说挫折适应与辅导、学习辅导、青春期辅导及生涯辅导的内容和意义。教学重点:1、心理健康的意义与标准。2、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及途径。3、挫折适应与辅导、学习辅导、青春期辅导及生涯辅导的内容和意义。教学难点:1、心理健康的方法一一环境适应判定法、症状观察法、心理衡量法心理健康的相对性。讨论问题设计:1、什么叫健康?2、什么叫心理健康?3、你是如何看待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2、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自学问题设计:1、什么叫健康?2、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