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63617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制说明.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制说明人工智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本 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当前上海人工智能标准化 工作还存在企业标准化能力差异大,参与标准化活动普及度过 低;标准化对象复杂,人工智能企业对标准化路径认知不足等 问题。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以人工智能行业中小 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筛选标准化高频需求,从标准化项目 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主要步骤和要求等方面给出总体性的 指南,力求能使相关组织和专业人员能够通过本标准,尽快熟 悉标准化相关工作。一、任务来源经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评审、公示,根据2022年8月29日 发布的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

2、年度第三批上 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沪市监标技(2022) 371号),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正式立项。本标准由上 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归口,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 协会、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二、编制背景与意义人工智能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已经上升为国家战 略。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 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 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上海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

3、一,推动 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2021年发布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 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推进本市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 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海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工智能产 业链条,重大创新成果接连涌现,应用赋能价值不断凸显, “4+X”特色载体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人工 智能“上海方案”获批实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 验区、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稳步推进,三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成功举办,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打响,为“十四五”期间建成人 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方面,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上海人工智能技术水平和标准化工作

4、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在标准研制和落地上存在较大缺口。人 工智能产业近几年的高速增长,人工智能赋能的行业越来越多, 虽然某些领域已具备一定的标准化基础,但是这些分散的标准 化工作并不足以完全支撑整个人工智能领域。二是制修订的人 工智能标准水平仍然不高。人工智能产业界仍以实用主义为主, 仍以具体产品应用技术为主进行标准化工作,缺乏在人工智能 基础框架、核心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影响 力较低。三是企业参与标准建设的路径不清晰。企业对国际标 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等的制修订流程、制度方面,对于各 种不同类型标准委员会内部组织架构与标准制定情况了解不全 面,不能及时获取标准

5、的过程文件和会议情况。2021年9月 时任陈通副市长在开展人工智能行业调研时强调,要尽快研究 出台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化导则,引导本市企业更好参与标准化 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标准以夯实人工智能中小企业标准化 基本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调研,筛选高频标准化需求,进 而以需求为导向,汇总形成本标准相关内容。三、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广泛参考了公安、农业、政务等其它行 业推广标准化过程中制定的工作导则、指南等文件,如GA/Z 1405-2017公安标准制修订工作导则;GB/T 31600

6、-2015 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32170. 1-2015政务服 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基本要求等。四、编制过程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立项准备阶段(2021年9月-2021年12月)2021年9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创新发展处召 集相关单位组成标准编制项目组,讨论并确定本项目的重点任 务、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项目组系统查阅和梳理了关于标准 化工作导则、工作指南等国内外文献以及相关标准,并进行预 调研,深入分析了本市人工智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标准化 工作的现状和主要需求,初步形成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 的总体思路为重点介绍标准项目开展的主要流程

7、,不拘泥于 人工智能特定领域的具体技术性要求。2 .标准起草(2022年1月-2022年4月)2022年1月份起,工作组内部多次召开研讨会,讨论完 善框架内容并初步确立了标准要素,并据此起草了标准草案。3 .立项申请阶段(2022年4月-2022年8月)项目组完成上海市制修订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和人 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草案,正式立项并完成立项答辩。 经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评审、公示,2022年8月项目获批。同时,项目组广泛征集参与单位,邀请上海市人工智能协 会、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 的专家参与标准的编制和讨论,开展了更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 际调研,形成了较为科学

8、的标准框架和主要内容。4 .集中编写和讨论阶段(2022年8月-2023年2月)项目组按照GB/T L 1-2020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标 准草案内容并撰写了编制说明,组织了多轮内部讨论会,以专 家学者、业务骨干座谈会以及企业调研等形式进行深入调研和 讨论,进一步提升了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标准 征求意见稿。5 .意见征集阶段(2023年2月至今)项目组、项目提出单位、人工智能标委会面向相关主管部 门、技术机构、高校、社会公众等相关主体,开展线上、线下 相结合,会议、访谈、问卷等多种形式的公开意见收集。根据 相关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内容,形成了标准送审稿。五、标准主要结构与关键内

9、容说明本标准规定了开展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工作的基本原则、 总体要求,以及标准项目的准备阶段、研制阶段、实施阶段、 总结改进阶段、拓展提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本标准 适用于上海市人工智能组织开展标准活动。1 .基本原则(1)需求导向本市人工智能组织在开展标准化工作时,应结合实际需求, 开展人工智能重点急需标准的先行研制,以标准提升产品与服 务质量、规范安全与伦理标准,促进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水平 整体提升。(2)交叉融合倡导开源共享,促进产学研用各创新主体共创共享,深化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生活等相关领域的交叉 融合,不断丰富完善人工智能跨领域核心知识体系和标准体系。(3)面向

10、国际本市人工智能组织紧跟国际动态,应对接先进标准研究成 果,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上海标准” 向“国际标准”转变,助力“中国标准”国际贡献力与应用水 平提升。2 .总体要求本市人工智能组织应以关于推进本市新一代人工智能标 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指引,有序开展标准化项目 工作。同时本标准总纲性地介绍了常见的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 工作的程序与步骤。其中,第6章至第9章重点介绍“标准 制修订项目”的具体步骤,第10章简明扼要介绍“标准能力 提升”项目(如参加标准化活动、建设标准平台、标准争优 等)的要求。3 . “标准制修订”项目步骤第6章至第9章将“标准制修订项目”分为“准

11、备阶段” “研制阶段” “实施阶段”“总结改进阶段”等4个主要的步骤。(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筛选标准提案。其中可以进一步 分为“确定对象”“可行性分析” “申请与立项”等三个步骤。 相关章节和条目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 问题和需求转化为标准研制的具体方向,如何进行可行性分 析以及本市人工智能相关标准申请和立项的具体要求。(2)研制阶段研制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要求制定各阶段的标准文本、 编制说明和意见征集、处理。因为拟研制的标准类型不同, 相应的标准制修订流程会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本标准总体性地 将标准研制流程分为“国内标准的制修订流程” “国际(性) 标准的制修订流程

12、”两大类。“国内标准的制修订流程”中重点介绍了标准研制过程中 的“三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 “报批稿”)的相关要求, 力求使相关组织和标准化人员尽快熟悉标准研制的主要工作。“国际(性)标准的制修订流程”中以ISO及IEEE为例, 介绍了相关标准的主要流程,并在附录中给出ISO和IEEE标 准制定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流程。(3)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重点在于标准宣贯和实施。具体包括“制定实 施计划”“整体组织实施”两大部分。(4)总结改进阶段总结改进阶段的重点在于分析标准的实施效果。具体包括 “总结分析” “持续改进”两大部分。4 . “标准能力提升”项目主要步骤除了标准研制项目外,其它能力提升

13、类标准化项目在第 10章进行了介绍。其它标准化项目在组织和标准专业人员的 能力和影响力提升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参加标 准化活动” “建设标准平台”和“标准争优”等。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结果及理由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发布的意见本标准是推荐性地方标准。八、推动标准实施的措施建议本标准发布后将尽快组织宣贯,加大贯彻实施力度。一方 面,在广大人工智能中小企业等相关主体中推广应用该标准, 观察标准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及时归 纳和总结,并不断完善标准,必要时提出标准修订。九、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无。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制组2023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