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动保障协理员基础知识,辅导内容,第一章 职业道德,第二章 劳动就业,第三章 社会保险,第五章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练 习 题,第一章 职业道德,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第二节 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复习重点,职业道德的概念、主要内容,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与作用,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1、道德的概念“道”的最初意思是道路;“德”主要是指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荀子首先把“道”与“德”二字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概念使用,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教育、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第
2、一节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一、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概念,2、职业道德 社会生活领域:公共生活(社会公德)、家庭生活(家庭美德)、职业生活(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通过人们的职业良心、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以及各种职业关系等表现出来。,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合。“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鲜明的职业性(反映职业特点,
3、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的职业,其道德的内容要求、形式有所不同)医生的职业道德: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教师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记者的职业道德:客观公正,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律师的职业道德:公平正义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 保险业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 3、较强的适用性(职业道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1、培育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 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3、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行人生价值 4、有助于
4、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四、职业道德的作用,1、职业道德修养的概念 指从业人员在道德修养、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2、调整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觉性和习惯性)(2)谦虚好学(3)在实践中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4)在自我修养中提高(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五、职业道德修养,1、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争议处理法 2、学法、懂法、执法。,第二节 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一、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二、热爱本职工
5、作、钻研业务、保持勤奋、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能,“乐业”“勤业”“精业”前提 保证 条件 职业情感 工作态度 完美追求,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先进的主体,不断买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乐于奉献,积极为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举止文明,礼貌待人,三、以人为本,乐于奉献,做到文明礼貌,优质服务,四、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工作上相互支持配合,五、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坚决抵制不正之风,第二章 劳动就业,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概述第二节 城乡统筹就业第三节 特殊群体就业第四节 劳动力供求分析第五节 就业服务第六节
6、积极的就业政策,复习重点,就业的概念、就业结构的概念和就业方针的内容,失业的特征和主要类型,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残疾人就业的方式,复习重点,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公共就业服务的体系及主要服务,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1、就业的概念 就业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P12 2、就业的特征(1)劳动者就业需具有劳动能力;(2)在法定劳动年龄内;(3)所从事的劳动有报酬;(4)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是合法收入。,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一、就业的概念与特征,就业方针,劳动者自主择业,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市场调节就业
7、,政府促进就业,二、就业方针与就业结构,1、就业方针,2、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数量和分布比例,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关系。,总量矛盾:总量上劳动力供给大于或小于需求的问题。结构性矛盾:地区和行业的不平衡。一般性就业矛盾: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引起的就业矛盾。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当前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三、就业矛盾,四、就业的主要形式,1、失业概念 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有工作能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2、失业特征 一是失业人
8、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二是失业人员有工作要求;三是虽然有工作,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标准的。,五、失业的概念、特征、主要类型及原因,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性失业(在职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3、失业的主要类型及原因,1、失业率 国际通用的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失业率失业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100%2、城镇失业率 我国的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100%城镇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六、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第二节 城镇统筹就业,一、城乡统筹就业的概念与意义,1、城乡统筹就业的概念
9、是指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的职业培训制度和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就业制度。,2、城乡统筹就业的意义(1)城乡统筹就业是一种制度创新。(2)城乡统筹就业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之一。(3)城乡统筹就业可以使城乡居民自由选择工作地点,可以体现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平,实现企业自由选择劳动力,是一种社会进步。,1、城乡劳动者就业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1)建立城乡统一的资源管理制度(库)。(2)改革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统一就业管理制度。2、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3、建立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 4、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10、,妥善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二、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妇女就业,残疾人就业,大学生就业,其他特殊群体,1,2,3,4,第三节 特殊群体就业,1、妇女就业相关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益”“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和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实行男女同工同劳酬”,一、妇女就业,2、妇女就业的法律保护(1)以宪法为依据;(2)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为保障;(3)以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女职工劳动保健工作规定等法规、规章为手段的法规体系。,1、残疾人(身体、心理)就业的方式(1)集中
11、就业;(2)分散按比例就业;(3)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4)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劳动。2、残疾人就业的法律 劳动法残疾人保障法就业促进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二、残疾人就业,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措施:1、拓宽就业渠道 2、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3年内免缴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学收费)3、认真做好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三、大学生就业,1、其他特殊群体的范围 指国企改革中一大批职业技能低、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的企业职工中的下岗失业人员。2、其他特殊群体实现就业的途径(1)公益性岗位就业(2)自谋职业、自主创业(3)灵活性就业(4)鼓励引导企业吸纳,四、其他特殊群体就业,1、经济
12、发展 经济发展是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劳动力需求派生于商品需求,商品需求主要由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决定。就业弹性 就业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 经济周期波动(经济扩张,就业增加;经济衰退,就业萎缩)经济结构(包含各环节生产要素分配体系,就业结构只是一个子系统),第四节 劳动力供求分析,一、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2、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加就业;改变就业结构)3、经济体制(商品经济体制市场就业体制;产品经济体制行政计划就业体制),1、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 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主要是人口和劳动力参与率。2、教育与培训 影响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教育和培训。,二、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就
13、业服务是为劳动者实现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提供的社会服务活动,是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第五节 就业服务,一、就业服务的概念与功能,二、就业服务的种类,1、公共就业服务;2、职业中介服务,1、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和创业指导、失业保险经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等工作机构组成。2、公共就业服务经费 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设经费、日常经费、专项活动经费),三、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与经费,1、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就业政策法规咨询;(2)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3)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14、(4)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5)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6)其他公共就业服务。2、向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1)招聘用人指导;(2)代理招聘;(3)跨地区人员招聘;(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反服务;(5)劳动保障事务代理;(6)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就业服务项目。,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积极就业政策是指我国政府坚持通过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第六节 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概念和沿革,要按照构建
1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解决这一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这一总体思路下,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积极就业政策的目标体现了一定的差异性。,二、积极就业政策的任务目标,1、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广开就业门路。(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等)2、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再就业。3、改进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4、加强对就业的管理和失业的控制。5、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三、积极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三章 社会保险,第一节 社会保险概述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第三节 社
16、会保险的主要内容,复习重点,社会保险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分类,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原则,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商业保险的区别,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种类,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概念,1、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主体:国家,由国家依法建立。对象:全体劳动者,以劳动权力为基础。目的:消除劳动者后顾之忧,提供基本保障。方式:经济手段,提供物质援助。,第一节 社会
17、保险概述,一、社会保险的概念,2、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社会保险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强大推动力)(2)经济背景:社会化大生产与物质财富增长(后者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3)政治背景:社会矛盾激化与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3、社会保险的分类,1、强制性 2、预防性 3、补偿性 4、福利性 5、共济性 6、责任分担,二、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1、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权力与义务相对应 3、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三、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1、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18、优抚安置等社会措施的总称。社会保障可分为经济、服务和精神保障等层次。2、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出规模占社会保障支出的最大份额。社会保险事实上构成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主体。,四、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3、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1)对象不同:社会保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险面向劳动者。(2)目标不同:社会保障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体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保险根本目标在于抵御劳动者的职业风险,保障其基本生活,解除其后顾之忧。(3)享受待遇的条件不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以履行相应的缴费为前提;其他社会保障项目通常不以是否缴费作为享
19、受待遇的条件。(4)经费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经费来自于国家、用人单位(或雇主)、个人三方;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经费来自于政府或社会援助。,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1)都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机制;(2)都进行风险转移;(3)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5)互为促进和补充。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性质不同(政策性;商业性);(2)对象不同(社会劳动者;自愿投保国民);(3)实施方式不同(强制;自愿);(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法律;合同);(5)保障水平不同(基本生活需要;特定需要);(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劳动者个人、企业、国家;投保人);(7)经营主体
20、不同(政府;保险公司);(8)经营目的不同(公益;盈利)。,五、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四、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三、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五、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概念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目的: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 方法: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第三节 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一、养老保险,2、特征(1)普遍需求(2)地位特殊(3)长期积累(4)管理复杂 3、种类(1)
21、按养老保险覆盖对象分类: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2)按性质和功能分类: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1、概念 失业保险制度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2、特征(1)普遍性;(2)强制性;(3)互济性;(4)社会化;(5)水平适度;(6)适当积累;(7)专款专用。,二、失业保险,1、概念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者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2、2、原则(1)无过失补偿原则;(2)个人不缴费原则;(3)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4)严格区别工伤和非工伤原则;(5)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三、工伤保险,1、概念 医疗保险是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医治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给与适当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2、特征(1)待遇支付形式为非定额费用补偿;(2)补偿期短但收益时间长;(3)涉及关系复杂;(4)待遇支出的不确定性。,四、医疗保险,1、概念 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与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2、特征(1)享受对象主要是女职工;(2)职工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费完全由企业缴纳;(3)提供的医疗服务一般
23、不需要提供特殊治疗;(4)享受期限既包括产前、也包括产后;(5)补偿与保障相结合,待遇水平一般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高。,五、生育保险,第五章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第一节 劳动法第二节 就业促进法第三节 劳动合同法第四节 社会保险法第五节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六节 劳动争议处理法,复习重点,劳动法的特征,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与主要内容,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作用,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与履行原则,复习重点,劳务派遣的概念,社会保险法的原则与主体,劳动保障监察的特征,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1、概念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特征(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劳动关
24、系、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2)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3)保护法益的倾斜性:向保护劳动者倾斜(4)调整内容的综合性:劳动关系协调与劳动标准的结合,第一节 劳动法,一、概念与特征,劳动法调整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突出劳动合同 2、劳动条件的基准化:国家制定劳动标准 3、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社会保险以及与其相联系的发展职业教育、组织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促进就业措施 4、劳动执法的规范化:行政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权限的规定上,二、基本原则,1、劳动关系协调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职工民主管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2、劳动基准法(工时法、工资法
25、、劳动保护法)3、劳动保障法(就业促进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劳动监察法),三、基本体系,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促进就业制度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效率。我国包括:扩大就业,创造就业条件 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 促进社会协调,第二节 就业促进法,一、立法宗旨,1、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8)2、构建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10)3、维护公平就业(3)4、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3)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4)6、实施就业援助(4),二、主要内容,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2、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构建和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第三节 劳动合同
26、法,一、立法宗旨与作用,1、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2、劳动合同的形式 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与形式,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履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法律行为。1、全面履行原则 2、实际履行原则 3、协作履行原则,电影一年到头文明讨薪的情节,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1、概念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单位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并代发的一种
27、用工方式。2、形式 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四、劳务派遣,1、概念 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2、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试用期、报酬与终止 可订立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规定的标准 报酬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任何一方均可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五、非全日制用工,一、社会保险法的概念 社会保险法是调节社会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社会保险管理机关与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保险
28、经办机构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保险监督机构与社会保险管理和经办机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社会保险法,一、概念,二、功能和原则,1、社会保险法的功能,2、社会保险法的原则(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2)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4)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5)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相结合的原则,1、社会保险法的主体(1)国家或政府;(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3)用人单位;(4)劳动者及其家庭,三、分类,四、基本要素,我国社会保险立法以五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为内容展开。,2、社
29、会保险基金统筹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使社会保险有可靠的资金保障,国家通过立法要求全社会统一建立的、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专项基金。要求:保证收支平衡、合理使用和安全、保值、增值。筹集渠道:(1)用人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定期缴纳保险费。(2)劳动者按本人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或规定的数额定期缴纳保险费。(3)政府财政补贴。(4)社保基金的增值性收入。(5)社保基金所获得的捐款和其他收入。,3 社会保险待遇 只有具备法定条件,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是具备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主体资格;二是实际发生法定的社会保险事故。,1、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 劳动保障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
30、守情况依法进行的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监督活动。2、劳动保障监察特征(1)法定性;(2)行政性;(3)专门性;(4)唯一性。,第五节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一、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1、劳动保障监察的主体: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其监察人员。2、劳动保障监察职责与监察事项(1)应当履行的职责(4条);(2)具体事项(8项)。P85 3、劳动保障监察的程序(1)登记备案;(2)调查取证;(3)处理;(4)制作处理决定书;(5)送达。,二、劳动保障监察的主要内容,4、劳动保障监察的工作方式 一是经常进行检查;二是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性监督检查;三是对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四是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集中大检查;五是实行
31、年检。举报、投诉制度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环节。5、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1)地域管辖;(2)级别管辖;(3)指定管辖。,1、劳动争议的概念和范围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发生的争议。P88范围 2、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1)协商;(2)调解;(3)仲裁;(4)诉讼,第六节 劳动争议处理法,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1、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 2、着重调解的原则 3、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的原则,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三、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1、调解机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2、调解程序(申请调解;争议受理;实施调节),1、仲裁机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庭。2、劳动争议仲裁的参加人 当事人;第三人;代理人。3、劳动争议仲裁管辖 劳动合同的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 4、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四、劳动争议的仲裁,5、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1)申请;(2)受理;(3)调解;(4)裁决,五、劳动争议的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劳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活动。劳动争议的诉讼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