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导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杜林论》导读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反杜林论(节选),目 录1、引论中的概论部分2、第一编 哲学 九、道德和法。永恒 真理3、第一编 哲学 十、道德和法。平等4、第一编 哲学 十一、道德和法。自 由和必然,一、时代背景及其意义,(一)时代背景1、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 的传播。2、由于德国工人运动组织的两派(以爱森纳 赫派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和以拉萨 尔派为代表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成德 国社会主义工人党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影 响,党的理论水平有所下降,在德国工人 党内出现了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潮流,使各种错误思潮在党内流行。,3、杜林的思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渗透到 了德国党内,迷惑了许多党员和知识分 子,造成了严
2、重的思想混乱。4、马克思正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恩格斯 放下正在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的写 作,于1876年9月-1878年6月写作了 反杜林论,批判了杜林的错误观 点。5、关于杜林的简介(下一页),欧根杜林(1833-1921)出生在普鲁士一个官吏家庭,1861年在柏林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64年获得私人讲师资格。19世纪60年代,杜林研究了美国庸俗经济学家凯里的学说,并成为他的门徒。70年代,他转向社会主义,并连续出版了3本书:哲学教程严格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兼论财政政策基本问题他以理论权威和实际改革家的身份向马克思主义发起进攻。,(二)反
3、杜林论一书的意义1、反杜林论是一部极其重要的马克思 主义经典著作。它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 主义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概论”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 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相互关 系,并提出由于两大发现,社会主义是 怎样由空想变为科学的。,3、“哲学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和道德观等方 面的一些重要观点,是当代研究马克思 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文 献。,4、20世纪在国外,有的人以反杜林沦 为主要的文本依据,把马克思与恩格斯 对立起来,甚至还制造出“马克思反对恩 格斯”的理论
4、等等。学习反杜林论,可以从理论上澄清西方学者有意制造的 一些思想混乱。,二、内容简介,(一)引论中的概论部分反杜林论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概论”论述了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概论”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其中心是论述了社会主义是怎样由空想变成科学的。“概论”共20个自然段,分三部分。,1、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第1-6段),现实根源:对现代社会阶级状况和经济 状况进行考察的结果。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它们的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的积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二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
5、幻想的描绘和合理的猜测。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局限,他们的学说掺杂了严重的错误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它随着无产阶级的成熟而破产。(第4-6段),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第7-14段),恩格斯考察了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和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及其意义。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一是古代的素朴辩证法。二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三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批判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总结和概括了近代科学的最新成就,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这是辩证法发展的第三种形态。,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在自然观和历史观上引起了深刻的变革。唯物辩证法不仅在自然观上是辩证的,而且在历史观上驱逐了历史唯心主义,因为“现代唯物主义
6、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唯物辩证法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的辩证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3、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第15-18段),(1)唯物史观的发现(第15-16段)。唯物史观创立的历史条件。(第15段)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第16段)“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2)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第17-18段)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继
7、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于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和阶级斗争历史发展中,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第17段)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第18段)4、杜林跳上舞台,向时代挑战的背景。(第19-20段),思 考 题,1、科学社会主义和19世纪空想社会主 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四)第一编 哲学九、道德和法。永恒真理,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批判杜林在思维、道德、真理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阐述马克思主义
8、的真理观和道德观。共29自然段,分三个问题。,1、揭露杜林真理、道德问题上的谬论。(第1-7段),(1)杜林在思维和语言关系上的谬论。(第1-3段)a.纯正的思维是不通过语言的思维的。b.动物的思维才是纯正的思维。,(2)杜林永恒道德观和永恒真理观的谬 论。(第4-7段)a.道德原则是永恒的,它凌驾于“历史之上和现 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b.“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它不受时间和 现实变化的限制。,2、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真理观,阐明真理发展的辩证法。(第8-22段),(1)批判永恒真理的必要性。(第8段)为什么首先要批判杜林真理观?因为道德观以真理观为理论前提。要批判建立在真理观上的道德
9、观,其要害是要批判杜林的真理观。,(2)批判杜林思维至上论,论述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第9-12段)a.杜林用思维的至上性,认识的绝对可靠性来说明 他的终极的真理是毫无意义的。b.就人的认识能力而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无条件性,人的思维能否无条件地穷尽对世界的认识?c.显然,人的思维不是指单个人的思维,而是指人类的思维。d.在这里,恩格斯论述了人类的思维和个人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见下一页),人类的思维和个人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类思维只能存在和表现在一系列个人之中,即“它只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人的思维存在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人
10、的思维是至上的绝对的:“只要在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中没有给这种认识规定界限”,人的思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思维又是非至上的,有限的:由于受一定时代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推动人们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7页。,(3)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论述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
11、辩证关系。(第13-20段)任何真理都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认识真理是一个由相对到绝对,逐步深化的过程,真理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杜林的永恒真理是错误的。人的认识具有相对性。恩格斯列举了人类整个认识领域的三大部分的发展的情况,从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和历史科学实际出发,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论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列宁曾指出:“在一般科学、特别是历史科学的最复杂的问题上,杜林到处滥用最后真理、终极真理、永恒真理这些字眼。恩格斯嘲笑他,回答说,当然,永恒真理是有的,但是在简单的事物上用大字眼,是不聪明的。为了向前推进唯物
12、主义,必须停止对永恒真理这个字眼的庸俗玩弄,必须善于辩证地提出和解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恩格斯对杜林用大字眼去谈论极简单事物的庸俗行径,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是,他又没有因为杜林玩弄“永恒真理”的字眼而否定这类认识的真理性。一种认识,只要是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主观符合客观,在特定的范围内,与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它是真理而不是谬误,那么,这种不能被推翻的正确性就是绝对的,或者说,这种认识可称之为“永恒真理”。这一点,恩格斯是承认的。,(4)批判杜林把真理和谬误绝对对立的形而 上学的错误,论述了认识过程真理和谬 误的辩证关系。(第
13、21-22段)第一,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第二,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恩格斯以波义耳定律为例,说明了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3、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论述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第23-29段),(1)道德具有历史性。(第23段)从道德的基本概念来看,其内容是发展变化的。善恶观念是道德的基本概念。对于善恶概念,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理解。,从道德的类型来看,道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当代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就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道德:a.封建主义道德。b.有资产阶级道德。c.并列的无产阶级道德。,(2)道德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第24-29段)首先,恩格斯揭示道德观念的起源和实质。恩
14、格斯:“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道德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其次,恩格斯认为,在阶级社会,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存在永恒的道德观念,即使有的道德戒律是共同的,如“切勿偷盗”,也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恩格斯认为,只有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只有消灭阶级存在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全人类的共同道德才会形成。,最后,批判杜林离开道德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来分析道德起源的错误观念。在杜林那里,“恶就是猫”,善恶产生于人的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这是错误的。善恶不是自然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
15、物。”,思 考 题,1、杜林形而上学真理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恩格斯是怎样论述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的?2、恩格斯是怎样论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的?3、杜林道德观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理解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社会性?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建设有何价值和意义?,(五)第一编 哲学十、道德和法。平等,这一章的中心,是批判杜林抽象的平等观,叙述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平等观的实际内容;第一次给予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以科学的规定性。全章共33自然段,分三个问题。,1、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第1-24段),(1)批判杜林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先验论方法。
16、(第1-5段)杜林方法:第一步是把每一类认识对象分解为最简单要素;第二步是把不证自明的公理应用于这些要素,然后是要素加上公理得出他的结论,并把结论强加于客观事物。恩格斯认为,这种方法是先验主义的变种。杜林的思想是那个时代保守潮流的反映。,(2)批判杜林抽象的平等观。(第6-10段)第一(第6-8段),杜林按照先验论方法,首先将社会分解为最简单的要素,认为最简单的社会至少由两个人组成。“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是彼此完全平等的”。恩格斯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如果杜林所说的两个人,是一男一女,他们在性别上就是不平等的。第二(第9段),杜林两个人的方法抄自卢梭等人。第三(第10段),杜林的根本错误
17、在于抽象地谈论人和平等。,(3)杜林的平等观是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奴隶制辩护。(第11-24段)这种不平等和奴役起源于暴力的谬论,否认了不用暴力的奴役和不平等的历史事实,抹煞了不平等的经济根源,掩盖了剥削阶级奴役劳动人民的实质。杜林的平等观违反了历史事实,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自相矛盾之中。为此,他不得不承认,两个人也存在有不平等:两个人存在生理上的不平等 两个人在道德上的不平等 两个人在精神上的不平等,2、论述平等观的历史发展。(25-30段),(1)确立科学的平等观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要求。(第25段)恩格斯认为,我们虽然结束了对杜林平等观的批判,但还不能因此就把平等观本身抛在一边,必须对平等观进
18、行历史的、阶级的考察。,(2)古代的平等观。(第26-27段)平等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平等观。a.一切人都应当是平等的,这是人类社会还没有分化出阶级之前的一种平等观。b.在奴隶社会,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得多。c.在封建的中世纪,最初的基督教只承认一切人的一种平等,即原罪的平等。后来,基督教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出现了僧侣与俗人的对立,很快就使这种基督教平等的萌芽也归于消失了。,(3)资产阶级的平等观。(第28-30段)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提出了本阶级的平等要求。这就是:a.商品所有者都有进行商品交换的平等权利;b.劳动力买卖双方的权利是平等
19、的;c.所有人的劳动,作为都是人的劳动是平等的,都具有同等效用。资产阶级平等观本来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但是它却采取了普遍人权的形式,似乎它是代表一切人的。事实上,所谓人权,实质仍然是资产阶级的特权。,3、无产阶级的平等观。(第31-33段),无产阶级平等观是伴随着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阶级特权的平等要求而产生的。a.无产阶级的平等是实际的,平等是政治的,也是经济的。b.“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c.平等观念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决不是永恒真理。,思 考 题,1、杜林的平等观及其阶级实质是什么?2、为什么说平等观念是历史的产物?无产阶级平等观同资产阶级平等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0、?3、在当代,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的要求”这一科学论断?,(六)第一编 哲学十一、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节选),本章的中心,是揭露杜林在法学方面的错误,论述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共54自然段,节选前32自然段,可分两个问题。,1、揭露杜林在法学和政治学上的错误。(第1-27段),杜林认为,他对法学和政治学的陈述,“是以最深入的专门研究为基础的”。而马克思先生以往在法律方面的论述则是“粗枝大叶的研究”。恩格斯列举大量的事实,批判了杜林的狂妄无知。,(1)批评杜林对法律概念把握不准。(第3-4段)杜林说,民法是确认以“暴力”为基础的所有制,刑法的自然根据是“复仇”。这不仅
21、完全抹煞了法的阶级性,而且根本不符合事实。民法的本质是保护私有制,私有制不是使用暴力的结果,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规,是统治阶级惩治犯罪巩固其统治的工具。杜林离开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来研究政治学和法学的做法十分荒唐。,(2)批评杜林对拉萨尔案例的评论的错误,指出杜林的三年审判实践,并未加深他的法律知识的科学性。(第5-9段)(3)批评杜林法制史知识的贫乏。(第10-17段)杜林认为,实行陪审员一致意见作出判决的制度,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审判制度。然而这种制度只有在未来完善的社会里才能实行。其实,这种判决方式,早在黑暗的中世纪的英国就已经实行了。(4)批评杜林的法律知
22、识仅限于普鲁士邦法。(第18-19段)杜林认为,普鲁士邦法与省、地方法令并存,这是“杂烩混合”。恩格斯指出,这种状况除了普鲁士法律以外,其他文明国家的法律并非如此。但杜林对此一无所知。,(5)杜林说法庭以“集体意见”的方式进行判决,掩盖了陪审员的个人责任。(第20-24段)恩格斯指出,这种方式主要是普鲁士制度,其实在实行英吉利法的地方,审判庭对每个成员都是公开自己的判决的。(6)杜林认为,废除教会对生、死、婚、葬的干预,只有在未来的共同社会才能做到。(第25-26段)总之,杜林法律知识的真正地平线仅仅只是旧普鲁士东部六省的疆界,除此之外,他几乎一无所知。(第27段),2、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
23、系。(第28-32段),(1)道德和法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第28段)承认人的行为有自由,解决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建构道德和法的学说的前提。自由和必然是揭示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马克思主义既承认必然性,把必然性作为道德和法的客观基础,又承认个人的相对的意志自由,以确定个人行为的道德责任。,(2)揭露杜林在自由和必然问题上的错误观点。(第29-31段)杜林先是认为,人的意志是完全自由的,自由是合理的认识和本能的冲动;后来又说人的意志根本没有自由,前后自相矛盾。(3)论述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第32段)“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
24、然规律为一定目的服务。”这就是说:,a.承认客观必然性是自由的前提。这一观点划清了唯物主义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界限,批判了杜林的意志绝对自由的唯心主义观点。b.自由以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基础。这里理解的自由是认识论意义的自由。恩格斯贯彻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划清了在必然性的认识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c.自由是根据对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这是旧哲学的命题,黑格尔也承认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是,真正的自由在于以必然性认识为基础去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世界。,(4)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相对的。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是我国人民获得自由的唯一途径。,思 考 题,1、道德和法与自由和必然有何内在联系?2、恩格斯是怎样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的?掌握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有何重大意义?,重大疑难问题,1、如何理解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2、如何理解该书关于真理与谬误、平等与公正,自由与必然,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3、如何理解该书所论述的哲学原理与当代哲学教科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