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和《孔子世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75958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和《孔子世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史记》和《孔子世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史记》和《孔子世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史记》和《孔子世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史记》和《孔子世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和《孔子世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和《孔子世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史记,一、史记产生的历史条件 史记以前,已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世本、楚汉春秋等史书。而在体裁方面,出现了记载帝王活动的“本纪”(如禹本纪、尚书世纪等),叙述诸侯王国事迹的“世家”,类似后代“表”体的“谱牒”和记事记言、解释经典的“传“等。这些记录,是在诸侯割据的时代里出现的,各个著述者的历史观点极不一致;又受视野的限制,记载的面也很狭窄。,因此,秦汉统一中国,特别是西汉统治比较稳固以后,按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对以往复杂而不统一的历史记录做一番综合整理,便亟待进行。同时,这些史书的体裁,也为史记产生作好了体例上的准备。,二、司马迁的事略和史记的撰写 司马迁的祖上世代作史官。父司

2、马谈,汉武帝初期为太史令。司马迁年少时随父亲移居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就学,十岁就开始学习古史书。二十岁以后,司马迁外出旅行,踪迹遍及长城以南(今福建、广东、广西除外)的广大地区,沿途探访古迹,收集旧闻传说,考察风俗民情。他又向著名经学家孔安国、董仲舒等问学。此外,他还具备相当广博的天文历算知识。因此,司马迁年轻时已经积累下深厚的学术基础。,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司马谈死。三年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得以有机会饱览皇家所收藏的大量书籍。司马谈生前搜集了很多史料,打算写一部全面而又系统的史书,未竟而死,遗命要司马迁完成这件工作。太史令是主管文史资料和天文历法的,所以司马迁奉命和其他二十余位学

3、者共同改定西汉历法,制定了太初历。,另一方面,司马迁整理、考核、排比史料,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着手撰写史记。五年后,因为同情李陵、替李陵辩解,司马迁触怒汉武帝,受了宫刑(李陵事件: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天汉二年即公元前99年,派遣李陵率步兵五千开展军事行动,不幸遇上单于率领的匈奴主力骑兵十万以上,李陵因而兵败投降)。,司马迁受刑后一度很想自杀,但为了正在写作中的史记,决心暂时忍受一切苦难和耻辱。后来他追述自己的心情:“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即使在狱中,司马迁仍坚持写作。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汉武帝将其赦免出狱,任中书令。此职相当于宫廷秘书,照例由宦官充

4、任,司马迁因此更加发愤。他在给老朋友任安的回信中表达了自己要写出不朽著作的宏愿,表现了一名历史学家以学术为生命的伟大人格力量。许多史学工作者都以此励志。这封信即报任安书,见汉书卷62司马迁传。,关于司马迁的事迹,只能了解到此。他可能逝世于公元前86年,寿命约为60岁。史记的撰写直至司马迁死,书中有一些篇章错落不完,除由于后世传写脱漏外,很可能因为全书未经司马迁最后定稿。,史记内容约止于汉武帝太初、天汉之际(公元前104前97年)。西汉后期,许多人做续补工作,所以书中有多处叙述汉武帝末期以后的事情。补得最多的是元帝、成帝时期(公元前48前年)的褚少孙。他所补的部分,大致开头用“褚先生曰”,褚氏才

5、识远在司马迁之下,故所补者不足与原作相称。此外有名可考者不下十余人,包括刘向、刘歆、扬雄。所以今本史记的错乱之处颇多。,三、史记的材料来源和纪传体的特点(一)史料来源 史记的史料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依据故有记载,另一类依据直接史料和作者自己的见闻。关于直接史料,太史公自序云:“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西汉建国以后,重要事件都有完整的记载,为史官所掌管。还有收藏于“石室金匮(gi)”之中的政治文件,也是重要的直接史料。,至于故有的记载,三代以上以尚书、诗经为主;春秋时期根据春秋、左传和国语,另外有通记古代史事的世本;战国时期的史料比较贫乏,主要只有战国策和不记年月的秦记;

6、楚汉之际为楚汉春秋。材料来源的丰简可以影响到内容的详略或完缺。班固评论史记说:“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至疏略,或有抵牾(w)。”这个现象正是由于材料来源不同而造成的。,(二)纪传体的特点 史记所用体裁为纪传体,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即“本纪”12篇,“表”10篇,“书”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兹分述之。“本纪”以历代帝王为中心,概括地叙述各时期的大事,形式近于编年体,但较为简略。,“表”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也以时间为中心,综合记录同时发生的各种事件,其中以记录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十二诸侯年表和六国年表二篇最为重要。“本纪”和“年表”都是以

7、时间为纲而记事,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书”以事类为纲而记录同类性质的重要史实及其发展过程。平准书为关于经济者,河渠书为关于水利者,天官书为关于天象者,又有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封禅书等书,通称八书,是史记中有特殊价值的一部分,也是错乱比较严重的一部分。“世家”记载了诸侯列国和一部分重要历史人物如陈涉、孔子等的事迹。,“列传”记载了汉武帝以前的重要历史人物、少数民族、邻近国家和各类专人如儒林、货殖、日者(预言吉凶的人)、龟策(龟,占卜用的龟甲;策,占卜用的蓍sh草。龟策,占卜之物,指占卜)等方面的有关事迹。又循吏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刺客列传、滑稽列传、佞幸列传等列传,是以人物性质相同而概

8、括定名的。,总体来看,史记的五个组成部分,分别具有三种不同性质,即时间为纲的“本纪”与“年表”,事类为纲的“书”和人物为纲的“世家”与“列传”。这是史记的特点,也是纪传体的特点。,史记中部分列传的内容儒林列传:包括董仲舒在内的儒学家,春秋战国以来儒学的发展历史(重点在西汉)。循吏列传:记“奉职循理”而治的官员游侠列传:记“言必信”、“行必果”,维护声誉,信守诺言的侠客。他们好打抱不平,救人危急,但行为极端。,滑稽列传:记载亲近统治者,能言善辩,对政治发挥重要影响的人。刺客列传:记载曹沫胁持齐桓公、豫让效忠智伯,重点记载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史记在每篇之末,一般都附有以“太史公曰”为首句的一段小

9、字,略记作者对篇内某人某事的看法或附记有关内容。后来的纪传体史书都承用这一形式,汉书改为“赞曰”,后汉书改为“论曰”,三国志用“评曰”,宋书用“史臣曰”等等。这一部分通称为“赞语”或“论赞”,是纪传体史书特有的形式。,四、对史记的学术评价 要恰当地对史记进行评价,先要从时代背景去理解。史记一书,成于封建统一帝国正式建成之际,地主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特色便不能不反映在书里。秦王朝虽建成了统一的封建帝国,但未能巩固下来。而汉初统治者以黄老之学为施政的指导思想,终于巩固了统一的封建帝国,所以司马迁的思想必然受到黄老之学的深深影响,必然要肯定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受黄老思想影响,司马迁重视“天

10、人之际”和“古今之变”的问题。他曾表明他的著书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又说:“述往事,思来者”。就是要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是有进步意义的,后世统治者势必加以支持,所以该书被列为“正史”之首。,在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尊扬,所以孔孟所提倡的仁政、仁义思想对司马迁也有影响。但在某些方面,司马迁敢于秉笔直书,常常尽情揭发统治阶级的丑恶行为,因此受到一些批评。又随着经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史记又受到正统派学者的攻击。如班彪说:“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也说:“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

11、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概括来讲,史记的优缺点如下:先谈优点。1、创立了重要的史书体裁 用纪传体形式编写史书,为司马迁首创,后世只在形式上稍有变化,实质上不能脱离史记的轨范,整个传统时代,纪传体始终处于编写史书的主要地位。2、全面而又系统地记载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古代史实,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如商代的史实很少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而史记详记其历代帝王名号。自殷墟甲骨发现以来,史记所记名号均得到实证。,又如秦统一前后李斯的几次上书以及焚书令,都是秦代政治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李斯传和始皇本纪便收录了这些资料的原文。3、不但系统记载了古代汉族各朝代的历史,也记载了国内各族及与汉朝有关系的一些邻国的历史

12、 如东越列传、西南夷列传、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等传,都以简明扼要的笔法记述了各族各国的源流和概况,为研究各族各国的古代历史提供了最重要的资料。,4、夹叙夹议,爱憎分明的书法 史记叙事的一个特点是不作单纯的记叙,而是寓评断于叙事之中。如善于阿谀的公孙弘,做到了丞相,而以戆直(zhung,愚直)见称的汲黯,只是一个普通的二千石官。但汉武帝接见公孙弘时“或不冠”,接见汲黯时则“不冠不见也”,在读者心中,二人高下自分。又如卫青以外戚关系做到大将军,传中除如实地记载其战功外,又称“大将军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又李广号称飞将军,虽多立战功而不得封侯,最后为卫青压抑以至自杀。

13、传中称其死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读者至此,亦自有所判断。再说缺点。1、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和天子受命说 西汉很流行历史循环论。当时流行的历史循环论分为五德终始说和三统循环说两类。五德终始说又分为相胜说与相生说两种。,五德相胜说兴起比较早,战国后期已经流行,以木、金、火、水、土五行相胜之德为序,解释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如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等。相生说按五行相生之德排列,即木、火、土、金、水。三统说兴起于西汉前期,以黑、白、赤三统为次序。无论五德说或三统说,都是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司马迁虽然没有直接采用这种说法,但显然受其一定的影响。,如历书称:

14、“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这是明显的历史循环论。又如天官书称:“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这也是历史循环论。,天子受命说在汉代也很流行,司马迁受到影响。如秦汉之际月表序云:“初作难,发于陈涉;暴戾灭秦,自项氏;拔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zu),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下文说到刘邦作了皇帝,“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2、从历史循环论和天子受命说出发,产生了许多古代帝王改正朔、易

15、服色、封天禅地等说法怪论,司马迁未予以辨别 以上的说法,被当时的儒生说成是历史上的事实,并要求在现实政治中举行这些活动。封禅书开头一句话就说:“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现而不臻乎泰山者也。”下文引管子的话,说古代封泰山的有七十二家。还细致记载了汉武帝封泰山的情况。,3、科学知识和迷信思想常常混在一起 如天官书记载了不少古代天文知识,但用以解释历史现象,便是迷信。如云:“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竟,从头到尾。布满整个天空)。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三十年之间,兵相骀藉(践踏),不可胜数。自蚩尤以来,

16、未尝若斯也。”,4、采录了一些缺乏事实基础的传说故事 如周本纪中记周幽王举烽火以娱褒姒,即“烽火戏诸侯“。古代举烽火为沿边向内地报警之用,战国后期临近匈奴的燕、赵等国多用之,周本纪言使用烽火自王都向各地求救,明显地不合于常理。又如张仪传中记苏秦遣舍人资送张仪入秦。苏秦既没有同时佩六国相印以抗秦之事,他的时代又晚于张仪,二人不是同学。资送张仪入秦者为昭文君。,又因所据资料的限制,书中脱误矛盾和编叙失当的地方很多,尤以战国部分为严重,我们应取其他记载参订校正,而不可轻予信从。此外,顺带说明,史记在文学方面成就很高,被视为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一。,五、史记的注解 为史记作注者很多,以南朝宋裴骃(一种浅黑

17、带白色的马)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等三家为最重要。原各自别行,北宋时合刊为一编。清代学者研究史记的人很多,以梁玉绳史记志疑成就为最大。近代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泷川龟太郎)著史记会注考证,将历代学者的注解、汇解列在正文之下,颇为便利。日本学者水泽利忠又补编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也便参考。,孔子世家,一、孔子所处时代的特点(时代背景)所谓“时势造英雄”,孔子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的产物。(一)社会的急剧变迁 这种急剧变迁是相对于西周而言的。孔子出生之时,社会正发生剧烈变革,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农业的进步与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水利事业的发展

18、,使得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剩余产品增加。所以个体小农有了发展的可能,土地私有制也随之出现。而对立面是共耕制的瓦解和井田制的破坏。2、商人的崛起 春秋时期,商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商人实力雄厚,作为新兴的阶层而崛起。在城市里,如晋国的绛(今山西省侯马市),商人“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当时商业最发达的是齐国和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和奚施能以雄厚的财力智退秦师(故事内容:晋文公去世后,政治力量重新组合,秦穆公派兵入侵郑国。秦兵在路途上被郑国商人弦高和奚施发现。当时这两位商人正带着货物到周作买卖。弦高便让奚施回国报告郑穆公,自己把牛当作犒军的礼物,假托郑君的命令,前去犒劳秦军。郑穆公得到报告

19、后,作好了军事准备,秦军只好退兵)。,此外,范蠡在帮助句践灭吴后,更名陶朱公,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而孔子弟子子贡很富有,带着孔子四处拜访诸侯国君,诸侯国君待以平等之礼。3、社会流动的加剧 所谓社会流动,指人们地位和职业的变动。由于贵族阶层人数一天天增加,互相冲突排挤,结果使得许多人降入下层社会。这使下层社会的民众慢慢有了知识,增加了力量。,下层敢于斥责“君子”们“不稼不穑”、“不狩不猎”而“素餐”,敢说“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另一方面,贵族的政权也下移到少数拥有实力的中下层人物,所谓“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县鄙之人入从其政”。4、赋税的横暴与盗贼的公行 国君们横征暴敛,赋税沉重。论语

20、记载鲁哀公问孔子弟子有若:“年成不好,国用不足,怎么办呢?”,有若答道:“为什么不实行彻制(十一税,交十分之一,为井田制下的征税方式)?”鲁哀公叹息:“我收二成的税尚不够,如何谈得到彻制?”赋税沉重的原因,除了国君本人的贪残,战争的频繁和战争规模的扩大也是重要原因。赋税的横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社会矛盾尖锐,“盗贼”既有作乱的下级贵族和人民,也有掠夺财物的乱民。当时社会治安不佳,所谓“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二)“周礼尽在鲁”整个时代在剧烈变化,而局部的国家仍然保留着自身的文化特色,孔子从小生活的鲁国保有西周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物质文明来看,公元前589年,鲁向楚求和,条件是向楚进贡

21、木匠、绣工、织工、缝工各100人,可见这些工艺在鲁国特别发达。从精神文明来看,鲁国尽管是个弱国,但在列国中文化最高。成周(东周都城)在春秋时遭到几度内乱的破坏,更增加了鲁在文化上的地位。,公元前540年,晋韩宣子出使鲁国,看到鲁太史所藏典籍,便说:“周礼尽在鲁矣!”几年后,吴公子季札出使各国,到鲁国特别请求听奏各种“周乐”。可见“周乐”亦“尽在鲁矣”。在春秋时代,多数国家“周礼”已成一段模糊的历史。但鲁人特别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它,并且当作一种重大的学问去讲求。当时鲁国有一班人,专门以传授礼仪,并“导演”礼仪为职业,这种人叫做“儒”。鲁人重礼信儒曾经造成一段历史笑话。鲁昭公一次和齐君会盟。齐君对他

22、叩头,他却只作揖还礼。齐君勃然大怒。,鲁国相礼的大夫却解释道:“依照礼节,寡君(对本国君主在他国君主前的谦称)除非对周天子,对别人是不能叩头的。”弄得齐君哭笑不得,却又不便发作。当时齐国十分强大,鲁国相比很弱小,割了不少土地给齐国,被迫为齐国服了很多兵役。然而本来毫不丢脸的叩头,只因为周礼上没有写着,便不能通融了。,几年后,齐人把鲁昭公请到齐国会盟,特别要求他叩头,他只得照办。当时齐国人唱了一支歌嘲笑他说:“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惟其儒书,以为二国忧!”(鲁人的顽固几年都不觉醒!使我们又要奔波。一味死守着他们的儒书,引起两国间无限的麻烦!),(三)人本主义的兴起 春秋以前是神权主义,宗

23、教宰制了学术。到西周晚年,因社会的纷扰,已有一部分人对天道发生怀疑。春秋时,人本主义渐渐兴起,宗教便失去了权威。鲁国臧文仲、晋国叔向、吴国季札、齐国晏婴都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最有名的是郑国大夫子产(即公孙侨),提出“天道远,人道迩”。,1、乡:先秦时期的一种居民组织,相传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有待考证。周礼大司徒:“五州为乡”邑:人民聚居的地方,要大于乡。陬邑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所治邑。孔子居鲁之陬邑昌平乡之阙里。他长大以后迁到曲阜,仍以阙里为籍贯。,2、孔子是宋襄公的后代。宋襄公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而是将王位传给自己的亲弟弟,即宋厉公。宋襄公的儿子弗父何即孔子的祖先。3、畏宋大夫华氏之

24、逼而奔鲁:宋宣公让位给宋穆公,宋穆公还君位给宣公的儿子与夷,即位为宋殇公,而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出居郑国。殇公即位以后,郑国想要把公子冯送回国,以此要挟宋国。因此,宋郑关系破裂,打了好几年的仗,百姓很不满。恰巧那时宋国太宰华督和穆公顾命大臣孔父嘉结怨,华督在百姓面前造谣:“我国连年打仗,都是孔父嘉的主意。”。接着便纠集党羽攻杀孔父嘉,孔父嘉的孙子孔防叔逃到鲁国避难。,4、叔梁纥:当时有名的大力士。有两件事情特别有名:公元前563年,晋率领诸侯军队进攻阳国都城,先头部队刚进入城内,城门突然落下。幸亏叔梁纥推起城门,先头部队才撤离出城。公元前556年,齐师侵鲁,鲁大夫臧纥和叔梁纥都被包围,半夜叔梁纥

25、率领三百名甲士袭击齐军,乘齐军忙乱,把臧纥送走,此后齐军撤退。此事五年后,孔子出生。,5、叔梁纥娶施氏,生九女,妾生子孟皮。孟皮病足,求婚于颜氏徴在。徴在从父命出嫁,为家中三女最小。6、云,“云云”之省,表示简略具说。此为句末语气词。,7、字仲尼,姓孔氏。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就是氏。如资治通鉴外纪所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和氏既有区分又有联系。先秦的姓氏和宗法制度、政治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平民无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

26、姻”的,二者作用不同。从弗父何算起,到孔父嘉,刚好五代,“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以字为姓,孔父嘉字孔父。名字连说,先字后名。如百里孟明视。,氏的来源主要有:诸侯以受封国名为氏,如宋王臣(宋成公)。卿大夫及后裔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屈平。所居地名为氏,如百里孟明视,南宫敬。官名为氏,如司马牛。先人的字或谥号为氏,如孔丘。,补充孔子的情况:孔子早年丧父,因为家中贫穷,为贵族做委吏(管理会计)和乘田(管理畜牧)等小官。他生性好学,学无常师,所以博学多能。孔子年轻时到过齐国,但不得齐景公重用。孔子说自己是个葫芦,被人“系而不食”。齐景公统治残暴,都城的市“履贱踊(受过刖刑即将脚砍掉的酷刑的人所穿的鞋子)

27、贵”。回鲁国以后,孔子声望渐高,就有许多从他求学的人。,1、平,媾(gu)和,讲和。告,请求。且,将。乘,马车。摄,辅助、帮助,引申为代理。2、文事,和平交往。武备,军事准备。疆,国境。具,兼备、完备。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3、具,备办。揖,拱手礼。让,退让,谦让。4、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关负责官员为有司。乐,舞乐。鼓噪而至,刺耳的噪音扑面而来。5、历阶而登:一步两阶而上,见书,此再补充。袂,袖子。,古礼规定,登台阶时每上一级,要等双足取齐,然后才能登另一级台阶。如一只脚踏上第一级,另一只脚直接踏上第二级,就叫“历阶”。,6、夷狄之乐:异族音乐。何为:为何。请命有司:请主管

28、官员下令撤去乐队。却,拒绝。之,指孔子的请求。不去:乐队不肯离去,因为有司不令。7、怍(zu),惭愧不安。有顷,一会儿,片刻。优,演戏的人。倡,表演歌舞的人。侏儒:演戏娱乐之用。8、而: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为连词。9、手足异处,即腰斩。动:震动。不若,比不上。知义不若,自知理亏。,事后,鲁筑谢城于龟阴,旌孔子之功。1、公山不狃:公元前505年,季孙氏家臣阳虎勾结了季孙氏和叔孙氏两家中不得志的家臣发动政变。阳虎政变后,成为鲁国实际的独裁者。阳虎后来被孟孙氏打败,但党羽公山不狃仍占据着费邑。,2、孔子要堕三都的原因:防止三桓的家臣负隅作乱;同时也可削弱三桓。季氏要堕三都的原

29、因是:费邑成为季孙氏的心腹大患,非毁不可。季孙氏地广邑多,毁一城满不在乎,但叔孙和孟孙各毁一城则元气大伤。,3、宫,住处。武子之台,台名。台,土筑高坛,供观察瞭望用。及,接近。入及公侧,到台旁边。下伐之,下台讨伐。4、公敛处父: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的全称。如仲尼父。有时省去“父(甫)”,如仲尼。有时省去排行,如“尼父”。,1、乐其以贵下人:以贵下人乐其。有位又谦,也让人高兴。其,人称代词。孔子自己在位又谦。2、闻,处理。羔,小羊。豚,小猪。塗,道路。皆予之以归,待客热情,使之有归家之感。,1、并,吞并。盍致地焉,何不割地呢

30、?2、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再,第二次,两次。再三,多次。3、俎(z),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切肉用的砧板。4、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维,语气词。盖,通“盍”,何不。我大概只好过闲散日子,了此余生。“言仕不遇(重用)也,姑且优游以终岁”5、也夫,双感叹词,表达强烈的感情。罪我,怪我。,此后,孔子辗转各国,寻求重用,但不能如愿。“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不再求仕。,1、礼乐:礼和乐,是旧式奴隶主政治形态的象征,随着地主阶级的上升,礼和乐遇到破坏。2、观,观察。损益,增减。郁郁乎文哉:丰富多彩。3、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整理和研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对这些书,在战国和西

31、汉时期已经有专门的著作对它们加以解释,阐明其经义,当时习惯称这样的著作为“传”或“记”。礼汉朝时称为士礼、礼经,晋代才称为仪礼。该书为详细记载古代各种礼仪的书。传说此书为周公所作,但缺少根据。本文认为是孔子加以整理研究。,礼记:先秦时期,儒家学者们在传习仪礼的同时,也传授些有关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进一步解释、补充仪礼经文,阐发其经义,人们称之为“记”。当时这种“记”很多,作者也不止一两个人。至西汉,礼学家们也都各自选取一些“记”作为讲授仪礼的辅助教材。这些“记”流传到东汉中期,只剩下两种:一种是相传为戴德选辑的85篇本的“大戴礼”;另一种相传为戴德的侄子戴圣选辑的49篇本,称为“小戴礼”。

32、东汉学者郑玄为“小戴礼”49篇本作了注解,从而使“小戴礼”的影响越来越大,由原来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转变为独立成书,人们称为礼记。,1、其,语气词,表祈使,猜测。2、关雎:“关关雎鸠(关关,叫声。雎鸠,水鸟名),在河之洲(洲,水中沙滩),窈窕淑女(窈窕,容貌美好。淑,品德善良),君子好逑(好逑,佳偶。君子,诗经中贵族男子的通称)。”鹿鸣:小雅第一篇,为贵族宴会诗歌;文王:大雅第一篇,为歌颂周文王的诗歌;清庙:颂第一篇,为周王祭祀祖先的乐歌。,3、弦歌:配乐而能歌唱。弦,乐器上用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绳。4、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礼乐制度从此可以得到说明,来充实治国原理,完成六艺的编修。

33、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此为“六艺”的一种含义。,1、此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贵族子弟学习的基本技能。孔子以此教授弟子。2、颇受业者甚众:学得好的人很多3、病,重病。疾,小病。担心死后名字不为人所称道。道,政治主张。见,现给看。因,依据。讫,通“迄”,至,到。4、使文辞含蓄而旨意深远。“指”同“旨”。,5、践土之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了楚国,奠定了霸主地位。晋文公从城濮凯旋,就在践土建立行宫,请周天子前来会面。6、讳,避忌。推,推行。绳,名词指标准、法则;此为动词,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义,意图。王者,做王的人,指后世的贤明君主。举,提出。7、文辞,语言。弟子受春秋,弟子听孔子讲春秋。知,推崇、赞赏。罪,怪罪。,1、负杖逍遥于门,倚着拐杖在门前散步。逍遥,无拘无束的样子。2、太山,众山所仰。坏,毁。摧,断。萎,顿、倒下。无道,制度破坏。殡,停放棺材。阶,台阶。奠,用酒食祭祀死者;放置;定。坐两柱间受人祭奠。3、诀,告别。复尽哀,言要离开。子赣,即子贡。庐于冢上,盖小屋于冢旁。4、家,动词,安家。岁时,逢年过节。奉,供奉。祠,祭祀。5、讲礼,宣讲礼仪。从政,就任。,1、太史公,司马迁自称。汉时太史令被称为太史公。以时,按时间安排。当时,当权之时。没,死亡。布衣,指学说。,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