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基础》第一篇第一章-函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77979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数学基础》第一篇第一章-函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经济数学基础》第一篇第一章-函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经济数学基础》第一篇第一章-函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经济数学基础》第一篇第一章-函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经济数学基础》第一篇第一章-函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数学基础》第一篇第一章-函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数学基础》第一篇第一章-函数.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本章重点1、函数概念2、函数的定义域3、函数值的计算4、函数奇偶性的判别,本章难点复合函数的分解,第一篇第一章函 数,一.函数概念,函数是微积分学的关键概念,没有函数,就没有微积分学。,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例如】,复利问题,圆的面积,一般用x,y,z,s,t等表示变量。,2.在某过程中始终同一数值的量称为常量,3.变量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变量的变域。,注:变域可用区间、不等式表示:,【例如】,圆周率,中山到广州的直线距离S,一般用大写字母X,D,L等表示变域。,一般用a,b,c,k等表示常量。,4、函数的定义(P-5),记作:yf(x),并称 y

2、 是 x 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f是对应规则。,函数yf(x)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f 是对应规则。,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x取值的全体。也就是自变 量x允许取值的范围。,二.求定义域,确定函数定义域的三条基本要求:,(1)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即若,则要求,(2)偶次方根下的表达式非负。,即若:,则要求,(3)对数函数中的真数表达式大于零。,即若:,则要求,【例 2.1】,【解】,于是所求的函数的定义域为,【例 2.2】,求函数,的定义域。,【解】,要使得表达式有意义,必须,解这组不等式,得,所以,所求函数的定义域

3、为:,写成区间的形式,得到定义域:,x,3,2,2,【练习1】,【解】,公共部分,【练习2】,【解】,x,3,2,3,得到定义域:,接下来将:,写成区间的形式,三.计算函数的值,就是将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的表达式中,计算出因变量(函数)的值来。,解:,【练习3】,设,则,解:,所以选择C.,更复杂一点,可以根据函数在某个表达式上的值,反过来求该函数的计算公式。,例 3.2,已知,解:,代入已知表达式得到:,再将变量 u 替换成 x,就得到所求函数计算公式:,注:这也叫做“换元法”。,省管形考册第一次作业一、1、2、3、4、9、12、13、14二、3、4、5、6、7、8、15、21,判断两个函数相

4、同的方法: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相等,四.判断两函数相同,例 4.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相同:,解:,例 4.2,判断下列函数是否相同:,【解】,所以它们是不同的函数。,表达式不同,定义域不同,定义域和表达式都相同,所以它们是相同的函数。,五.函数的几何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周期性,重点:是奇偶性,这里主要讨论函 数奇偶性的判别(单调性放在第三章再讲),函数的奇偶性,奇偶性:定义1.3(P9),(1)奇函数,(2)偶函数,要注意:所有函数可以分为 奇函数、偶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奇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偶函数的图像是关于y轴对称的。,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偶偶偶,奇

5、偶奇,奇偶非奇非偶函数,f(x)+f(-x)为偶函数,f(x)-f(-x)为奇函数。,通过定义,我们可以证明得到下面的结论:,提示:有点类似正数(偶)和负数(奇)的关系。,【例 5.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解:,(1)对任意x,用-x代替y=f(x)中的x,得,由定义3.3,知f(x)是偶函数。,(2)对任意x,用-x代替y=f(x)中的x,得,由定义3.3,知 是偶函数。,【练习4】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解】对任意x,用-x代替y=f(x)中的x,得,由定义3.3,知 是奇函数。,六.四类基本初等函数,(一)常数函数,要求熟记这五类函数的表达式,定义域。,(二)幂函数,例如:,归纳幂

6、函数的性质:,要学会将这些函数转化为幂函数的形式,(三)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运算性质可依据幂函数的运算性质(1)-(5)。,(四)对数函数,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就称为以3为底的对数函数,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其中M,N0),注意:对数一定要“同底数”才能相加减,(a0),七.函数的运算,1、四则运算:加、减、乘、除与我们 通常所知数的运算一样。,2、复合运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运算。,直观地说就是两个函数,一个函数里面再套一个函数,就是复合。,例 7.1,解:,其中u称为中间变量.,由此可见,简单函数经过复合运算,会变成复杂函数。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研究:复杂函数是由哪些简单函数通过复

7、合运算得来的?即复合函数的分解。,例如:函数,可以看作是:,三个函数复合而成。,例 7.2 将初等函数,分解为基本初等函数的复合运算或四则运算。,解:,有些函数在它的定义域的不同部分,其表达式不同,亦即用多个解析式表示函数,这类函数称为分段函数.,例 8.1:绝对值函数,八.分段函数,注意,1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其各段定义域的并集;,【例8.1】,求函数,的定义域。,【解】,定义域D=,分段函数在其整个定义域上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2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先要确定x取值所对应的表达式,然后再代入求值。,【例 8.2】,给定函数,解:,关键是要注意自变量所在的范围,不同的范围用不同的公式计算

8、函数值。,【练习】,给定函数,【解】,九、经济函数,经济函数主要包括:1、需求函数q(p)(p为价格)2、成本函数C(q)3、收入函数R(q)4、利润函数L(q),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产品的成本、销售收入(又称为收益)和利润,它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一)需求函数q(p)(p为价格),(二)成本函数,平均成本:,(三)收入函数,【例9.1】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100-3p,求 收入函数R(q).,【解】,(四)利润函数,【例9.2】,解:,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万元,,每生产一个该产品所需费用为20元,若该产品出售的单价为30元,试求:,(1)生产x件该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平均成本;,(2)售出x件该种产品的总收入;,(3)若生产的产品都能够售出,则生产x件该种产品的利润是多少?,(1)生产x件该种产品的总成本为;,平均成本为,(2)售出x件该种产品的总收入为,(3)生产x件该种产品的利润为,【例9.3】,解,设该产品的线性需求函数为,练 习,P35:1、(1);2;3;P36:5;8;P-37:1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