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日常管理规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81979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日常管理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传染病日常管理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传染病日常管理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传染病日常管理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传染病日常管理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日常管理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日常管理规范.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务学习,主要内容,传染病日常报告管理规范霍乱等腹泻病防控工作死因监测工作,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第 37 号令)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及各级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试行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

2、导的通知(卫办疾控函2009391号)。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各种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各种传染病的诊疗、防控方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一、组织机构职责二、责任报告人和单位三、报告病种四、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日常管理,Company Logo,总原则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工作,开展督导检查。疾控机构负责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医疗机构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控机

3、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采供血机构对献血员进行登记,报告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结果阳性者,各类机构职责,责任报告人与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由责任报告人负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由责任报告单位负责组织录入报告卡信息,由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审核。,Company Logo,法定传染病疫情;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传染病信息报告报告病种,法定传染病部分病种调整,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

4、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28号,法定传染病部分病种调整,新增病种: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自2013年11月1日起,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汇总,病种减少: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2014年1月1日起)管理等级变化病种: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信息报告报告病种,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按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

5、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卫应急发2007158号的规定执行。),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日常管理,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日常管理,组织、制度与流程工作要求、督导内容,医疗机构的组织、制度与流程,成立疫情管理领导小组 要求:固定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应由单位主要领导、防保科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建立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度预检分诊管理制度、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聚集性症侯群等异常信息)报告处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工作奖惩制度、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制度、传染病人 住院隔离和转诊制度、传染病信息化管理督查制度、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及网络直报工作人员职

6、责、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制度等。流程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传染病人就诊转诊流程、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传染病诊断会诊流程、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死亡病例传染病排查流程、传染病暴发事件及聚集性症侯群等异常信息处理流程等。,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内容,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项基本内容

7、。要求:项目齐全、填写规范,无漏登和缺项。,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设置及规范使用情况。,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内容,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影像部门(含放射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检验部门、影像部门是否建立了异常化验结果必须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包括门诊和住院)。要求:项目齐全、登记完整;反馈机制以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内容,确定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自查组成员(含分管院长及各临床科室主任等)、周期、自查内容(是否报告、及时报告

8、率)及奖惩等。发现漏报、不及时报告等方面问题时,能够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要求:有自查记录、整改文档及总结(自查组成员签字)。,3、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院内自查,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内容,院内设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常规分析,分析不同时期医院接诊的主要传染病,并将分析结果在院内及时通报。院内应制定对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要求:有相关分析文档及反馈记录、相关的机制与流程。,4、医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处理机制,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内容,医院应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新进人员开展关于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的专业培训,注重培训内容的

9、更新,及时学习卫生部下发有关传染病诊断、报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并注意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要求:有相关培训通知、签到、内容、考卷、成绩、总结、图片。,5、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内容,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部门应拥有网络直报设备(包括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操作系统齐全(有防病毒软件),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要求:有报卡记录、直报人员进行现场操作。,6、传染病报告设备,二、霍乱及腹泻病工作,门诊设置工作制度学习资料常用登记簿、卡登记、报告,主要内容,门诊设置,市级及以上医院:独立腹泻门诊区。“四室一所”。县级医院:腹泻门诊

10、(诊查室、留验室、厕所)乡镇级医院应有专桌,标识明显。所有腹泻门诊应有防蝇设施、痰盂,有诊查、采样、抢救、消杀等药械。开诊时间:5月1日至10月31日,24小时应诊。,二、霍乱及腹泻病工作,工作制度,山东省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工作规程;腹泻病门诊工作制度;腹泻病门诊隔离消毒制度;疫情报告制度;腹泻病诊断治疗挂图。要求上述制度上框、上墙。,二、霍乱及腹泻病工作,学习资料,传染病防治法;霍乱防治方案;霍乱防治手册;腹泻病防治手册;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各种肠道传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二、霍乱及腹泻病工作,常用登记簿、卡,腹泻病门诊病人登记簿;传染病登记簿、传染病报告卡;肠道门诊旬报表;专处方、

11、专化验单(专章);消毒记录簿。,二、霍乱及腹泻病工作,登记,对就诊的病人,一律填写统一的“腹泻病门诊病人登记簿”(包括痢疾、肠炎、感染性腹泻等)。如系外地来的病人,应登记原省、市、县的详细地址、单位以及现时投宿地址。要求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楚,严禁漏登,漏项。,二、霍乱及腹泻病工作,病人逢泻必登、逢泻必报、逢疑必检、逢泻必治快诊率不低于30%,口服补液盐的使用率不低于95%。分离培养率必须达到10%以上,不能作培养的单位,碱性蛋白胨的送检率10%.,报告,对就诊的痢疾、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等法定传染病要同时填写传染病登记本和报告卡,24小时内网络报告,不能漏报、迟报。对所有登记的腹泻病人要

12、每旬8号汇总报区疾控中心(包括快诊数,痢疾、霍乱培养数等)。上报时要仔细核对,与登记数要一致。发现聚集性病例(同一学校、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同一天就诊多例腹泻病例),及时上报,二、霍乱及腹泻病工作,三、居民死因监测,一、山东省居民死因登记报告工作规范简介二、正确填写死亡证明书注意事项、常见错误三、举例说明,主要内容,一、山东省居民死因登记报告工作规范,(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二)、死因登记信息报告(三)、人口学信息收集(四)、信息的分析和利用(五)、信息系统管理(六)、制度保障(七)、考核与评价,三、居民死因监测,(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指定专门的部门及人员负责本单位和辖区死亡登记信息报告,

13、参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召开的例会和培训。对辖区内需要进行调查的死亡个案进行入户调查,填报居民死亡推断书。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控制,对辖区内死因登记报告工作进行培训和指导,定期检查所管辖村医(社区医生)的工作质量。做好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或居民死亡推断书的日常管理与原始凭证保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诊治医生签名,加盖医疗机构业务专用章。不明原因肺炎或死因不明者应将死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

14、记录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的调查记录栏内。,医疗机构死亡个案,发生在家中或医院外其他场所的死亡个案,由所在地的村医(社区医生)将死亡信息报告至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执业医师在村医(社区医生)配合下30天内完成入户走访调查,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或医学诊断,填写死亡证明书。由专人负责网络报告。,(二)、死因登记信息报告,家庭死亡个案,死亡地点,在家,医院,其他场所,治疗无效,来院已死,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公安部门出具死因鉴定通知书,医疗单位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公安部门出具死因鉴定通知书

15、,由乡镇卫生院根据死者家属提供村委会证明出具死亡证明书,或者由村医填写死亡证明书报道镇卫生院,医疗单位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公安部门确认,出具死亡确认书,由乡镇卫生院根据死者家属提供村委会证明出具死亡推断书,公安部门确认,死亡报告流程图,卡片填写质量要求,卡片填写质量:项目填写完整率95,项目填写正确率95,网络录入符合率分别98。报告及时性和完整性。各级报告单位填卡及网络报告及时率95;医疗机构网络报告覆盖率达100;以镇或办事处为单位户籍人口年度报告死亡率6。死因编码准确性:根本死因编码正确率95;死因诊断不明的比例5;伤害意图不明的比例1;心血管缺乏诊断意义比例3%;呼衰、肝衰、肾衰的比例

16、3%。,死亡登记漏报调查工作,各直报单位要在每年的6月中旬和12月中旬各组织一次漏报调查,参考全国平均粗死亡率6水平核实本辖区死亡人数,并协调当地派出所核对死亡信息,漏报的居民死亡信息要及时网络上报。(注:肿瘤登记、脑卒中冠心病监测也按照此方法做漏报调查!),资料保存与管理,1、每月10日前将本单位已网络上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肿瘤报告卡、脑卒中冠心病报告卡及时送至区疾控中心慢病科。2、报告单位和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填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由录入单位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档案管理要求长期保存。,正确填写死亡证明书注意事项及常见错误,死亡原因的填写要求,第部分填

17、写要求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每行只填一个死因至少a行要填一个死因起始前因(最早发生的疾病)永远填在最低一行临死前的表现不需要填写 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一般不需填写 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 损伤中毒需报告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先填写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最早的疾病或损伤(最早的疾病发展1发展2 死亡)(c行)(b行)(a行)或者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或暴力的情况(意外伤害外部原因临床诊断死亡)(b行)(a行),死亡原因的填写要求,举例,因伤害死亡的死因链要描述直接致死的损伤(中毒)及其外部原因。例如:,举例,举例,因病死亡的死因链应包括直接致死的疾病以及可能引起该疾病的更早的一系列疾病。例如,举例,根本死亡原因的确定,先填写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最早的疾病或损伤(最早的疾病发展1发展2 死亡)(c行)(b行)(a行)或者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或暴力的情况(意外伤害外部原因临床诊断死亡)(b行)(a行),死因诊断不明的病例,需要填写调查记录,详细记录死者的既往病史,做出死因推断。如果为自然死亡的老年人,一般多为突发急性心梗或者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注意,填 表 举 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