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课外古诗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87884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课外古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下课外古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下课外古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下课外古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下课外古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课外古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课外古诗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经简介,周朝统治者把口头传诵的诗歌整理成书面形式,形成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诗经的分类,“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60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有商颂、周颂、鲁颂,共40篇。”风”代表着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与屈原的离骚并称“风骚”。,诗经的句式和内容,句式:四字为主,反复吟唱内容:反

2、映劳动人民的 劳动、爱情、战争、徭役等多方面生活。,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古今对译,朗读诗歌,综合探究,1.结合注释,说说诗歌所写内容。2.本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写出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表达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1)以设问 强化语言效果。(2)

3、以重章叠句和用韵烘托情感氛围。,朗,读,节,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思念)。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就不继续通音信?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思念)。纵我不往,子宁不来?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我独自徘徊、张望,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有三个月那样长啊!,朗读诗歌,综合探究,1.结合注释,

4、说说诗歌所写内容。2.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刻画了一个大胆、开放、深情,且具有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的女性形象。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对恋人的思念。3.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1)“赋”的运用。(“赋”就是铺陈直叙。)(2)采用倒叙的写法。(3)运用的心理描写。(4)重章叠句,回环往复,使语言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也使情感表达更突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诗人简介,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代表作过故人庄,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

5、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的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你知道吗?,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达充分。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写作背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

6、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赏识和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朗读诗歌,综合探究,1.说说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写景句。,3.尾联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蒸”即蒸腾。从视觉上写出云梦泽被水气所弥漫的情景。“撼”即撼动。从听觉和触觉上写出了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楼,诗人感到脚下的城楼都在晃动。表现了洞庭湖的博大的气势。,诗句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和“撼”字好在哪里?,首联,八月湖

7、水平,涵蓄混太清。,静名句,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动佳句,视觉,听觉、触觉写洞庭湖磅礴的气势。,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波澜壮阔。,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发出感慨双关:委婉写自己想做官而无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做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广为流传,点明主题引典故、设喻。,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运用比喻和用典的修辞。“垂钓者”比喻居高位者,本文可以理解为张九龄;“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羡鱼”运用“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另翻新意,委婉表达希望张九龄能引荐自己的愿望。,主旨:诗人望洞庭湖有感,借景抒情,婉转地向张九龄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丞相张九龄引荐做官。表达自己愿为国效力的愿望。,写景从大处落笔,把洞庭湖描绘的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就像一幅泼墨写意画。表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自然过渡,表达“端居耻圣明”的心迹,再以“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收到委婉达意的艺术效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景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气势博大的洞庭湖,抒情诗人渴望出仕,施展才华,干一番事业。(主题),望,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