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讲解.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93459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讲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讲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讲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讲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讲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讲解.ppt(1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 伟,张家口市国税局进出口税收管理科,出口退税最新政策讲解,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最新政策出台的背景第二部分 最新政策的主要变化第三部分 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基本政策第四部分 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第五部分出口业务会计处理,第一部分最新政策出台的背景,出口退税相关政策的历史由来,出口货物退(免)税,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国内各生产和流转环节按简洁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对消费税出口货物免税。零税率的含义对本道环节生产或销售货物的增值部分免征增值税对出口货物前道环节所含的进项税额进行退付,出口退税新政策出

2、台的意义,以前的文件散落,不便于执行与掌握据统计,目前国家税务总局与各部委联合发文及单独发文的出口退(免)税文件约有650余份,其中联合下发的有195份。而在国家税务总局单独下发的455份文件中,全文或部分废止以及自然失效的达395份,占单独发文的86%稳定外贸出口、减轻企业负担、简化退税申报程序汇总整合现行有效规定、调整不合理条款、统一政策和办法,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法律依据:,1.理论依据: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六条规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出到另一缔约国领土,不得因其免纳相同产品在原产国或输出国由于消费时所须完纳的税捐或因这种税捐已经退税,即对它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这就是说:一个国家

3、可以对本国的出口产品退还或免征在国内缴纳的间接税,别国不得因此而对该国产品施行报复措施。WTO将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可申诉的补贴”与“不可申诉的补贴”三类。“禁止性补贴”在贸易实践中又被称为“红箱补贴”,是指世贸组织反补贴协议规定禁止成员方给予或者予以维持的补贴行为。由于禁止性补贴直接扭曲进出口贸易,反补贴协议对此类补贴以及维持此类补贴的行为予以严格禁止。大部分出口补贴被列为“禁止性补贴”。出口货物退税不是出口补贴,只要不超过已征的间接税,就是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法律依据:,2、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出口货物,税

4、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对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3)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出口货物适用退(免)税规定的,应当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在规定的出口退(免)税申报期内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退(免)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4)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中规定:经过认定的出口企业及其他单位,应在规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增值税退(免)税和免税、消费税退(免)税和免税。委托

5、出口的货物,由委托方申报增值税退(免)税和免税、消费税退(免)税和免税。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由作为购买方的特殊区域内生产企业申报退税。,政策汇总,出口退税政策与管理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24号公告)(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2013】第12号(6)、全国税务机关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规范(1.1)版,国家税务总

6、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的解读,2013-12号公告:是对39号、24号的调整、补充和细化,完善了部分表述,调整了执行中不合理、不方便的地方,根据形势发展取消了部分单证:增加了防范骗取出口退(免)税的有关管理规定1增加了15种不予退(免)税,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情形。公告中列举的15种不予退(免)税,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情形,是对财税201239号文件当中的“退(免)税申报凭证有伪造或内容不实”、“提供虚假备案单证”的细化。主要目的如下:一是可以进一步规范出口企业办理出口业务的行为,提高遵从度;二是可以保障国家税款安全,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2规定了暂不办理退税的3种出口业务情形和1种出口企

7、业情形。3.明确了经税务机关审核退(免)税发现疑点,企业应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接受约谈、提供书面说明情况,填写并报送自查表。4.规定了对出口业务存在需要进一步核查疑点的,对所涉及的退(免)税采用暂不办理、提供担保等措施,从而保障国家退税款的安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的解读,报关单信息与增值税发票信息需一致2013年5月1日后报关出口的货物,报关单上的第一计量单位、第二计量单位及出口企业申报的计量单位,至少有一个应同与其匹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计量单位相符,报关单和增值税发票上的商品名称必须相符如属同一货物的多种零部件,需要合并报关为同一商品名称的,企业应将出口货物报关单、增值

8、税专用发票上不同商品名称的相关性,及不同计量单位的折算标准,向主管税局书面报告,经主管税局确认后,可申报退(免)税 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的确定12号公告将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统一改为“实耗法”,并就如何确定计划分配率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实耗法最关键的是计划分配率 进料加工计划分配率的确定年度进料加工业务的核销生产周期1年以上的出口货物如何预退税纳税人先报送先退税后核销资格申请表及电子数据,经税局同意后,再办理预退税手续。报关出口后3个月内,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再收齐有关凭证,申报免抵退税,办理已退(免)税的核销,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的解读,免抵退税出口货物退运及改为免税和征税的处理

9、24号公告根据发生时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发生在本年,在当期用负数冲减原免抵退税申报数据;如果发生跨年度退运的,应全额补缴原免抵退税款,再按现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12号公告将已申报免抵退的出口货物发生退运及改为免税或征税的,不再区分发生时间,统一调整为,在发生的次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用负数冲减原免抵退税申报数据,并按会计制度的规定相应调整。凭证不齐也可退税发生真实出口业务的企业,如果因为自然灾害、被盗丢失、司法扣押等原因导致无法在规定期限收齐凭证,可在退(免)税申报期限截止日前向主管税局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举证材料,经主管税局审核,逐级上报省级国家税务局批准后,可进行出口退

10、(免)税申报。而且此项规定自2011年1月1日执行,2011年1月1日前发生的同样情形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企业可在2013年6月30日前按此办理,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的解读,明确有关规定的具体时间生产企业出口逾期申报的时间:4月30日之前最后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截止之日。一般为4月15日 免税出口补齐凭证的时间: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未在报关出口之日的次月至次年5月31日前退税凭证虚假的具体情形规定了15种具体情形,包括凭证伪造、或虽然凭证真实,但内容不符、金额不符、时间不符、数量不符等 按原料退税的特殊情况39号文件规定,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出口的货物,如果原材料成本80%以上为列举的

11、原料,应执行该原料的增值税、消费税政策如果原料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属于列举的原料,且两种原料的退税率不同,怎么处理呢?12号公告规定,按主要原材料政策执行。主要原材料是指出口货物成本中比例最高的原材料。特殊区域水电气退税政策,第二部分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基本政策,主要内容,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二、增值税退(免)税办法;三、增值税出口退税率;四、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五、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六、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七、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八、适用消费税退(免)税或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九、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其他规

12、定;十、执行时间,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退免税的范围 1、按照财税2012-39和2016-36号有关文件的有关规定,当前出口退免税的范围主要有4项即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也就是说,增值税范围内,除了不动产,全都有退免税的项目;2、执行政策过程中,有退税、免税以及征税三种形式;3、退税税种为两个:增值税、消费税;4、退税范围界定具体文件表述:,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对下列出口货物劳务,实行免征和退还增值税以下称增值税退(免)税政策:(一)出口企业出口货物。(二)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视同出口货物。(三)出口企业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一、适

13、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企业出口货物。本通知所称出口企业,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以及依法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但未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委托出口货物的生产企业。本通知所称出口货物,是指向海关报关后实际离境并销售给境外单位或个人的货物,分为自营出口货物和委托出口货物两类。本通知所称生产企业,是指具有生产能力(包括加工修理修配能力)的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出口货物的货物范围 可以退(免)税的货物一般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14、。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征税的货物。(2)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凡报关不离境的货物,不论出口企业以外汇结算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企业在财务上作何处理,均不能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免)税。,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4)必须是出口收汇的货物(按照总局公告2013年第30号的要求: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须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并按该公告的规定提供收汇资料;未在退(免)期截止之日内收汇的出口货物,除该公告第五条所列不能收汇或不能在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期的截止之日内收汇的出口货

15、物外,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二)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视同出口货物。(7种)具体是指:1.出口企业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境外投资的出口货物。2.出口企业经海关报关进入国家批准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域)、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下统称特殊区域)并销售给特殊区域内单位或境外单位、个人的货物。3.免税品经营企业销售的货物国家规定不允许经营和限制出口的货物(见附件1)、卷烟和超出免税品经营企业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规定经营范围的货物除外。具体是指:(1)中国免税品(集团)有

16、限责任公司向海关报关运入海关监管仓库,专供其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统一经营、统一组织进货、统一制定零售价格、统一管理的免税店销售的货物;(2)国家批准的除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的免税品经营企业,向海关报关运入海关监管仓库,专供其所属的首都机场口岸海关隔离区内的免税店销售的货物;(3)国家批准的除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外的免税品经营企业所属的上海虹桥、浦东机场海关隔离区内的免税店销售的货物。,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4.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销售给用于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国际招标建设项目的中标机电产品(以下称中标机电产品)。上述中标机电产品,包括外国企业中标再分

17、包给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的机电产品。贷款机构和中标机电产品的具体范围见附件2。5.生产企业向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销售的自产的海洋工程结构物。海洋工程结构物和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的具体范围见附件3。6.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销售给国际运输企业用于国际运输工具上的货物。上述规定暂仅适用于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的货物,国内航空供应公司生产销售给国内和国外航空公司国际航班的航空食品。7.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销售给特殊区域内生产企业生产耗用且不向海关报关而输入特殊区域的水(包括蒸汽)、电力、燃气(以下称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除本通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视同出口货物

18、适用出口货物的各项规定。,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三)出口企业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是指对进境复出口货物或从事国际运输的运输工具进行的加工修理修配。,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四)2016-36号文件附件4包含了四类15种“零税率”的服务以及无形资产;六类20种免征的服务以及无形资产:,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A、“零税率”部分一国际运输服务。国际运输服务,是指:1.在境内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出境。2.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者货物入境。3.在境外载运旅客或者货物。二航天运输服务。三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

19、下列服务:1.研发服务。2.合同能源管理服务。3.设计服务。4.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制作和发行服务。5.软件服务。6.电路设计及测试服务。7.信息系统服务。8.业务流程管理服务。9.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包括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KPO),其所涉及的具体业务活动,按照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相对应的业务活动执行。10.转让技术。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服务,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B、免税部分一下列服务:1.工程项目在境外的建筑服务。2.工程项目在境外的工程监理服务。3.工程、矿产

20、资源在境外的工程勘察勘探服务。4.会议展览地点在境外的会议展览服务。5.存储地点在境外的仓储服务。6.标的物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7.在境外提供的广播影视节目(作品)的播映服务。8.在境外提供的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服务。二为出口货物提供的邮政服务、收派服务、保险服务.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服务,包括出口货物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一、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三向境外单位提供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下列服务和无形资产:1.电信服务。2.知识产权服务。3.物流辅助服务(仓储服务、收派服务除外).4.鉴证咨询服务。5.专业技术服务。6.商务辅助服务。7.广告投放地在境外的广告

21、服务。8.无形资产。四以无运输工具承运方式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五为境外单位之间的货币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业务提供的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且该服务与境内的货物、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无关。六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服务,二、增值税退(免)税办法,基本退(免)税方法 1.免抵退法 适用范围:生产企业 关注:财税【2012】39号附件四 2.免退法 适用范围:外贸企业 3.免税 适用范围:小规模纳税人等,二、增值税退(免)税办法,(一)免抵退税办法。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视同自产货物的具体范围见通知附件4)及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具体范围见通知附件5)出口非自产货物,免

22、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二)免退税办法。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以下称外贸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货物劳务,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三、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一)一般规定: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决定而明确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以下称退税率)外,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其适用税率。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上述规定将退税率通过出口货物劳务退税率文库予以发布,供征纳双方执行。退税率有调整的,除另有规定外,其执行时间以货物(包括被加工修理修配的货物)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23、。非经总局批准,不得人为变更退税率。目前退税率共分为六档:17%、16%、15%、13%、9%、5%(3%代开小规模),(二)退税率的特殊规定:取得小规模纳税人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增值税退税率为征收率(即3%);取得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退税率为征收率;不同退税率货物合并报关的,适用低的退税率;出口货物以黄金、铂金以及钻石饰品为主要原料(80%以上)的,适用原材料的退税率;委托加工支付加工费,按加工货物的退税率执行;对外修理修配劳务,按被修理修配货物的退税率执行;中标机电产品,按货物适用税率办理退税;销售海洋工程结构物,按该货物的列举税率执行;区外企业销售给

24、特殊区域内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按原材料的适用税率执行。特殊区域内生产企业购进水电气,按水电气适用税率办理退税。,三、增值税出口退税率,退税率的特殊规定:1.外贸企业购进按简易办法征税的出口货物、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出口货物,其退税率分别为简易办法实际执行的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上述出口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退税率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税率和出口货物退税率孰低的原则确定。2.出口企业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其加工修理修配费用的退税率,为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外贸企业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应将加工修理修配使用的原材料(进料加工海关保税进口料件除外)作价销售给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受托加工修

25、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应将原材料成本并入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开具发票。这一条规定在执行中有不合理之处,但目前还没有修改。3.中标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向海关报关进入特殊区域销售给特殊区域内生产企业生产耗用的列名原材料(以下称列名原材料,其具体范围见附件6)、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其退税率为适用税率。如果国家调整列名原材料的退税率,列名原材料应当自调整之日起按调整后的退税率执行。4.海洋工程结构物退税率的适用,见2012-39附件3。,四、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税依据1、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货物劳务计算免抵退税的依据,为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FOB)。实际离岸价应以出口发票上

26、的离岸价为准,但如果出口发票不能反映实际离岸价,税务机关有权予以核定。2、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计算免抵退税的依据,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确定。3、生产企业国内购进无进项税额且不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加工后出口的货物的计税依据,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的金额后确定。,四、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成交方式(国贸术语)FOB(.named port of shipment)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上,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

27、转移至买方。买方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在合同规定的期间到达装运港接运货物,并将船名及装船日期给予卖方充分的通知。卖方要负责取得出口报关所需的各种证件,并负责办理出口手续。买方则负责取得进口报关所需的各种证件,并负责进口报关。,四、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C&F(.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同CFR,C&F与FOB不同之处在于,由卖方负责租船订舱并支付运费。卖方只需按通常条件租船订舱,经习惯航线运送货物。C&F在货物装船、风险转移、办理进出口手续和交单、接单付款方面,买卖双方的义务和FOB是相同的。,四、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CIF

28、(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CIF与C&F相比,买卖双方所承担的义务相同。但以CIF方式成交,卖方还承担为货物办理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的义务。在FOB和C&F中,由于买方是为自己所承担的运输风险而办理保险,因而不构成一种义务,卖方应在不迟于货物越过船舷时,办理货运保险。在合同无明示时,卖方可按保险条款中低责任的险别投保,投保金额最低为CIF价格的110%。,出口离岸价格计算举例,某报关单成交方式为CIF(到岸价),成交币种美元;报关单注明运费1260人民币,保费3;当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30。项号 商品代码 数量及单位 单价

29、总价 币制 01 850780200 5000只 5.00 25000 美元 02 850780900 10000只 4.00 40000 美元第一步,计算运费折美元额1260/6.3=200美元第二步,计算保费折美元额(25000+40000)3=195美元第三步,计算项号01应分摊的运费25000/65000200=77美元第四步,计算项号01应分摊的保费25000/65000195=75美元第五步,计算项号01的美元离岸价25000-77-75=24848美元第六步,计算项号02应分摊的运费40000/65000200=123美元第七步,计算项号02应分摊的保费40000/6500019

30、5=120美元第八步,计算项号02的美元离岸价40000-123-120=39757美元,(二)贸易企业免退税计税依据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购进直接出口)增值税退税的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2、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增值税退税的计税依据,为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外贸企业应将加工修理修配使用的原材料(进料加工海关保税进口料件除外)作价销售给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应将原材料成本并入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开具发票。,(三)出口已使用过固定资产退税依据出口进项税额未计算抵扣的已使

31、用过的设备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按下列公式确定:退(免)税计税依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已使用过的设备固定资产净值已使用过的设备原值 已使用过的设备固定资产净值=已使用过的设备原值-已使用过的设备已提累计折旧 本通知所称已使用过的设备,是指出口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四)其他出口业务退税计税依据1.免税品经营企业销售的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购进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2.中标机电产品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生产企业为销售机电产品的普通发票注明的金额,外贸企业为

32、购进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3.生产企业向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销售的自产的海洋工程结构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海洋工程结构物的普通发票注明的金额。4.输入特殊区域的水电气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作为购买方的特殊区域内生产企业购进水(包括蒸汽)、电力、燃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五、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生产企业1、“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

33、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国税发2002-7号 已全文废止)文件废止,但概念不能废止。,五、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2.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

34、算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实例一,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2年12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

35、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证。上月末留抵3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实例一,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8)31726312万元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按规定,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2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61214万元,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实例二,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

36、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2013年1月有关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8万元;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为200万元,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实例二,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当期应纳税额10017%(688)51760548万元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按规定,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26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6260当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482622万元,4.当

37、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包括当期国内购进的无进项税额且不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的价格和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其中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采用“实耗法”的,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其计算公式为: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计划分配率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实行纸质手册和电子化手册的生产企业,应根据海关签发的加工贸易手册或加工贸易电子化纸质单证所列

38、的计划进出口总值计算计划分配率。实行电子账册的生产企业,计划分配率按前一期已核销的实际分配率确定;新启用电子账册的,计划分配率按前一期已核销的纸质手册或电子化手册的实际分配率确定。,计划分配率的确定(国家税务总局201312号公告),1、2013年7月1日-12月31日期间的计划分配率按照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间,已办理核销的加工手册的加权平均分配率确定2、新发生进料加工业务的计划分配率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无核销手册或2013年7月1日以后新发生进料加工业务的,按照首份手册计划分配率确定。企业应报送进料加工企业计划分配率备案表3、2014年及以后年度的计

39、划分配率按照上年度已核销手册的综合实际分配率确定。企业于4月20日之前向税务机关报送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申报表及电子数据,申请办理上年度海关已核销的进料加工手册项下的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税务机关计算生成进料加工手册实际分配率反馈表交企业确认。,采用“购进法”的,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实际购进的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若当期实际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大于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的,则: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实例三,某自

40、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3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款34万元,已验收入库。上期期末留抵税额5万元。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100万元,已收款117万元。本月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500万元,采用“实耗法”退税,计划分配率为30%。试计算该企业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首先澄清一个概念: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上面例题中,如果海关核定该企业进口料件价值100万元,加工后出口价格300万元,则计划分配率=100/300*100%=30%。,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实例

41、三,根据公式: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计划分配率=500*30%=15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150*13%=19.50万元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150*(17%-13%)=6万元第一步: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7-(34+5-6)=-16万元本期期末留抵税额=30万元第二步: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500*13%-19.

42、5=45.5万元第三步:应退税额=30万元;免抵税额=15.5万元,后续处理时间要求:20个工作日之内退税,2个工作日之内退付;下月申报时,退税额要标示在纳税申报表之中,作为进项税额的“减项”出现,退税所退的都是进项税,也就是企业在前期经营活动中已经缴纳的税额,一笔税款不能既退税又抵扣。免抵税额与应退税额:免抵税额,其实就是有多少税额是不足抵扣的,来源于生产型出口企业当时执行的“先征后退”(外贸企业实行过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制度,超税负返还);为什么要调库呢?利益再分配免抵税额指标低代表什么呢?直观上说就是期末留抵过多,短期内进项一直比销项大是可能的,但从长期来看是不现实的。,进项税转出“进项税

43、转出”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很像,有时候是一个数,但是含义并不相同,大家在执行政策时一定要加以区分。“进项税转出”包含多项内容,“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只是它其中的一项,位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第18栏。在出口退税申报时要注意分别填入“不得抵扣税额”和“进项税转出”栏次之中。6、特例:核定销售额,当税务机关认为企业申报的FOB价格不足以反映真实销售时,税务机关有权予以核定。必要时可以评估或转稽查程序。一般说来,需要核定销售额时有两种情况,第一,企业有虚报行为,往往还有虚假的进项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第二,销售后无法结汇或是部分结汇,并且不符合2013-30号文件第五条所列规定,无法视

44、同结汇处理的,(二)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退税 1.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以外的货物:增值税应退税额=增值税退(免)税计税依据出口货物退税率 2.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的增值税应退税额委托加工修理修配的增值税退(免)税计税依据出口货物退税率,(三)退税率低于适用税率的,相应计算出的差额部分的税款计入出口货物劳务成本。(四)出口企业既有适用增值税免抵退项目,也有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先征后退项目不参与出口项目免抵退税计算。出口企业应分别核算增值税免抵退项目和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项目,并分别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

45、征后退和免抵退税政策。,用于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项目的进项税额无法划分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无法划分进项税额中用于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项目的部分=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项目销售额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六、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一)增值税免税出口货物劳务:1.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出口规定的货物;2.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视同出口规定的货物劳务;3.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未按规定申报或未补齐增值税退(免)税凭证的出口货物劳务。,(二)增值税免税政策进项税额的处理计算。1、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和退税,应当转入成本

46、。2、除出口卷烟外,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其他出口货物劳务的计算,按照增值税免税政策的统一规定执行。其中,如果涉及销售额,除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为其加工费收入外,其他均为出口离岸价或销售额。,七、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一)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适用范围。(二)应纳增值税的计算。,1.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 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耗用的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金额)(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请大家注意此公式与国税发2006102号文的改变。)出口货物若已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已经转入成本的,相应的税额应转回进项税额。(1)出口货物耗用的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金

47、额=主营业务成本(投入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均为不予退(免)税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的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当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大于不予退(免)税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金额时,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为不予退(免)税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金额。(2)出口企业应分别核算内销货物和增值税征税的出口货物的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未分别核算的,其相应的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进料加工手册海关核销后,出口企业应对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进行清算。清算公式为:清算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实际保税进口料件总额退(免)税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进料加工副产品

48、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 若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与各纳税期扣减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之和存在差额时,应在清算的当期相应调整销项税额。当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大于出口货物离岸金额时,其差额部分不得扣减其他出口货物金额。,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计算例题,某生产企业从事进料加工业务,2013年7月以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出口B货物一批,人民币离岸价格10万元,该手册的计划分配率为50%(未变更过单耗),B货物征税率17%、退税率13%。2014年6月因未收齐单证且未按免税申报,改为视同内销征税。其销项税额计算如下:应计提销项税额=(100000-10000050%)(1+17%)17%=7264.96元,2.小规

49、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征收增值税: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1+征收率)征收率,八、适用消费税退(免)税或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一)适用范围 1.出口企业出口或视同出口适用增值税退(免)税的货物,免征消费税,如果属于购进出口的货物,退还前一环节对其已征的消费税。2.出口企业出口或视同出口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货物,免征消费税,但不退还其以前环节已征的消费税,且不允许在内销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款中抵扣。3.出口企业出口或视同出口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货物,应按规定缴纳消费税,不退还其以前环节已征的消费税,且不允许在内销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款中抵扣。,(二)消费税退税的计税依据。出口货物的消费税应退税额的计

50、税依据,按购进出口货物的消费税专用缴款书和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确定。属于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为已征且未在内销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中抵扣的购进出口货物金额;属于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为已征且未在内销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中抵扣的购进出口货物数量;属于复合计征消费税的,按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的计税依据分别确定。,(三)消费税退税的计算。消费税应退税额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退税计税依据比例税率+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退税计税依据定额税率,九、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其他规定,1.出口企业或其他单位退(免)税认定之前的出口货物劳务,在办理退(免)税认定后,可按规定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或免税及消费税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