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病人的麻醉处.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95803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3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病人的麻醉处.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要点,赵欣,概要,一,创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二,创伤病人的评估三,创伤病人的气道处理四,创伤病人循环复苏五,颅脑创伤的特点六,小结,创伤发生率和死亡率,1,是美国1-44Y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2,在中国具体数字不清,死于车祸的人数至少要超过10万/年,除交通事故外,中国创伤发生的另一大来源是工伤,其主要发生在矿业和建筑业,还有自然灾害。预计创伤休克伤员的麻醉处理将占危重病人中首位,处理是否及时、正确将关系伤员生命的安危。,创伤处理的五原则,1,以饱胃对待2,复合伤颈椎以不稳定对待3,精神改变要怀疑有颅脑损伤4,部分气道梗阻会迅速发展为完全梗阻5、所有病人可首先假设为低血容量,创伤

2、病人的评估,初步评估 包括三个步骤:快速总体评估、初步检查和进一步检查。1快速总体评估(情况稳定或不稳定?死亡或正在死亡?)2初步检查(Airway Breathing Circulation Neurolgicai function),脱衣检查,主要x线和实验室检查3进一步检查,对损伤部位进行详细和系统检查(x线、ct等),气道与呼吸,进行气道操作前要进行初步的颈椎稳定措施,对复合性创伤要视为颈椎不稳定病人。特别是右锁骨以上顿挫伤者,气道操作要使颈椎处于中立位。清理气道:分泌物、血块、呕吐物、异物等,要托起下颌。所有病人全程吸氧(通过面罩、气囊、气管插管等)插管送来的病人要确认导管的位置正确

3、:双肺呼吸音、胸廓起伏度、CO2波形创伤后的低血压,可以首先假定是低血容量引起,除非有证据表明并非如此。建立静脉后立即补液至少要开放两条粗静脉补液,使用的液体或血液制品要加温。,插管准备,1、所有复合创伤病人要假设为颈椎不稳定和饱胃,进行相应准备,正确的颈椎评估需要CT检查或多部位X线摄片。病人清醒、颈椎不痛或无压痛这者,不太可能有颈椎创伤。2,清醒而有可能有脊髓损伤者,要记录插管前后肢体的运动情况。3,检查气道以排除困难插管4,准备好插管设备和吸引器。,插管方法选择,1,清醒病人:慢诱导经口(鼻)清醒插管、快速诱导借口、经口插管,经鼻盲插、气管切开等,可应用喉镜或纤支镜等2,躁动病人:快速诱

4、导经口插管、镇静下经鼻盲插3,昏迷病人:经口快速诱导插管,麻醉诱导,1,诱导前建立两条粗静脉通路。可能时,开刀前备好输血。2诱导 1)所有病人以饱胃对待 2)选择全麻时采用快速序贯诱导,压迫环状软骨。3)诱导药物酌情减量或不用(深昏迷发射迟钝者),对低血压(低血容量)者使用诱导。,维持麻醉,1对情况稳定的病人,以阿片类镇痛药为基础麻醉药。不稳定病人,以咪达唑仑、肌松药维持麻醉。2,颅脑伤者避免使用笑气3,保持体温正常,低温会加剧酸碱平衡紊乱、凝血障碍和心功能损害。,循环复苏,循环复苏是在监测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补充血容量。一,第一阶段复苏目标:是指发生创伤至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这段时间。此

5、时伤员处于低血压期,复苏目标:将收缩压维持在90mmhg或稍高,不追求血压正常。原因是减少活动性出血,保证生命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以收缩压为循环维持目标。第二阶段复苏目标:指麻醉后至手术结束这段时间,此时的复苏目标主要以CVP和PCWP,通过输液将CVP维持在8-12mmhg或PCWP于12-16mmhg。积极进行循环复苏,减少不可逆休克的发生率,恢复所有器官的正场功能。尽量缩短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时间。,循环复苏的处理方法,第一阶段1低压复苏的目标:立刻开放粗静脉,测量血压,如果动脉压在休克水平,立即用500ml晶体液快速静脉输入,进行冲击输液实验,根据伤员的血压反应,初步判断伤情严重性和

6、需要采取的措施。,冲击试验表,紧急情况下,为使SBP维持在90mmHg,可以辅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为什么在第一阶段将维持SBP=90mmHg的偏低状态?这是因为低压性复苏可以减少出血,提高伤员的生存率,临床研究结果也证明,低压性复苏较之积极的输液补充血容量,伤员的存活率更高。,第二阶段,特别需要指出尽早开始(指起病6小时内)第二阶段有助于提高伤员的存活率,具体做法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两种常见的方法。方法一:第一目标:500ml林格氏液q30min,使CVP=8-12mmhg。第二阶段:如果达到第一目标,MAP仍65mmhg,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MAP 65mmhg。此外对肾上腺功能不全者,补充5

7、0mg of hydrocortisone(氢化可的松)q6h,连续7天。,方法二:增加静脉输液使PCWP12-16mmhg,或CVP8-12mmhg,维持Hb10g/dl,维持SpO295(吸氧)如以上措施达不到预期目标,使用dopexamine(多培沙明),0.5ug/kg/min,q15min增加,使HR增加但休息时的20次。维持治疗使 BE、血乳酸正常或混合静脉氧饱和度70,输入液体种类对预后的影响,1、白蛋白、淀粉类、右旋糖酐与等张晶体液比较,不能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2、胶体液与等长晶体液比较可以降低创伤伤员的死亡率。3、淀粉类与白蛋白对比,较有利于改善为重病人的预后。,头颅创伤病人

8、的麻醉处理要点,创伤死亡的40是由于颅脑损伤所致。头部创伤病人的处理,有创伤病人处理的共性,同时又有颅脑创伤处理的特点。,头颅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要点,1所有的病人以饱胃对待;2心电图的T波、U波、ST段和QT间期往往异常,而非必为性脏病;3大量补充乳酸林格液或低渗液会加重脑水肿,补充生理盐水、高张生理盐水、胶体液可以减少补液量,减轻脑水肿;4避免高血糖,避免输注葡萄糖液体,会加重脑损伤,但也要避免发生低血糖;5在损伤的8h内,以甲基泼尼松龙30mg/kg负荷剂量静注,其后以5.4mg/kg/h持续输注23h有助于脊髓恢复功能;6慎用过度通气,再无颅内压增高时,避免长时间过度通气,在头颅创伤发生

9、的第一个24小时,一般不要进行预防性过度通气,过度通气仅在神经功能急剧恶化时段时间使用,长期时间仅限于镇静、肌松、脑脊液引流和渗透性利尿也不能控制的颅内高压7在脑疝形成和神经功能恶化时,可过度通气和使用甘露醇(0.25-1.0g/kg)并行CT检查。,严重脑损伤新旧疗法比较,小结,1初步评估 包括三个步骤:快速总体评估、初步检查和进一步检查。2根据病人的创伤种类、气道损伤情况、循环和氧合决定气道处理方式3创伤后造成致命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是张力性气胸、连枷胸、开放性气胸,需紧急处理4出血是休克最常见原因 5创伤死亡的40是由于颅脑损伤所致6抢救颅脑创伤的要点是要维持脑灌注压和氧供7在未能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前,复苏血压不宜过高8脊髓创伤的评估重点是脊柱的稳定性和神经功能损伤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