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穿刺技术和血气分析副本.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01975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7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穿刺技术和血气分析副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动脉穿刺技术和血气分析副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动脉穿刺技术和血气分析副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动脉穿刺技术和血气分析副本.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动脉穿刺技术和血气分析副本.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脉穿刺技术和血气分析副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穿刺技术和血气分析副本.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脉穿刺技术和血气分析,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ICU,动脉穿刺技术,适应证1.严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2.麻醉或手术期以及危重病人持续监测动脉血压。3.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禁忌证,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 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 3.有出血倾向者,操作步骤,以挠动脉穿刺为例:1.腕下垫纱布卷,背伸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桡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固定欲穿刺的动

2、脉。3.右手持注射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刺入。如见鲜红色血液直升入注射器,表示已刺入动脉。4.用左手固定原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右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5分钟。,注意事项,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35分钟3.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血气分析,一、基本概念1、PH值 7.35-7.45 平均7.40判断失代偿的标准原发酸碱紊乱必然大于代偿变化,故原发决定PH走向。如PaCO2与HCO3-明显异常而

3、PH正常,应考虑混合紊乱的可能。,2、实际碳酸氢盐(AB)与标准碳酸氢盐(SB)PCO2 40mmHg HbO2 100%T37。C标准条件下的HCO3-为SB。AB指采血时HCO3-实际含量。AB受呼吸因素影响,SB反应代谢因素。,AB与SB之差反应呼吸对酸碱的影响ABSB 呼酸AB正常 代碱,3、碱剩余标准状态下,将全血用强酸或强碱滴定至PH7.40所需酸或碱量。相当SB 实际血气中为ASB,相当AB。,4、PaO2 80-100mmHg 1021/3年龄PAO2=(760PH2O)FiO2PaCO2/R=(76047)21%40/0.8=100P(Aa)O2=0.4年龄可判断有无换气功能

4、障碍,5、PaCO2 反应呼吸因素与通气量成反比关系PaCO2高于正常时,VE稍增高,PaCO2即有明显下降。PaCO2低于正常时,VE明显增高,PaCO2仅有轻微下降。,6、阴离子间隙(AG)电中和原理,阳离子总浓度=阴离子总浓度Na+K+Ca+Mg=Cl+HCO3+HPO4+Pr+有机酸根离子Na占阳离子总浓度90%,Cl和HCO3占阴离子总浓度80%AG=Na-(Cl+HCO3)正常值8-16,AG对混合酸碱紊乱的判断具重要价值如酮酸、乳酸的增高等概念的引入,使酸碱紊乱的判读由平面进入了立体 HCO3=AG+ClAG增高和PH下降,提示高AG代酸AG正常,Cl升高和PH降低提示高Cl代酸

5、,二、酸碱紊乱的基本判断,PH PaCO2 HCO3 AG为判断的基本指标生理限度内的代偿反应可判断单纯酸碱紊乱,但代偿很少能使PH恢复到正常水平(慢呼碱例外)。超越生理限度的反应,提示混合酸碱紊乱的存在。故应注意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酸碱紊乱预计代偿公式,HCO3-与PaCO2同向变化,应用预计代偿公式HCO3-与PaCO2异向变化,肯定存在二重或二重以上酸碱紊乱,、单纯性酸碱紊乱的判断,呼吸性酸中毒例临床诊断为慢阻肺。PH7.35、aCO2 60mmHg、HCO3-31mmol/L。(慢性 HCO3-=0.38PaCO23.78 35天 4245mmol/L)预计HCO3-正常HC

6、O3-HCO3-=24+0.38(60-40)3.78=24+7.63.78=27.835.38mmol/L实测HCO3-31mmol/L在此范围内结论: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例患者突然发生气急。PH7.50、PaCO2 29mmHg、HCO3-23mmol/L。(急性HCO3-0.2PaCO22.5 几分钟18mmol/L)预计HCO3-正常HCO3-HCO3-24+0.2 PaCO22.5=24+0.2(2940)2.5=21.82.5=19.324.3mmol/L实测HCO3-23mmol/L在次范围内结论:急性呼吸性碱中毒,例2 高热两周,呼吸深而快。PH7.434、PaCO2

7、 29mmHg、HCO3-19mmol/L。(慢性 HCO3-0.49PaCO21.72 35天 1215mmol/L)预计HCO3-=正常HCO3-+HCO3-=24+0.49 PaCO21.72=24+0.49(2940)1.72=245.39 1.72=16.8920.33 实测HCO3-19mmol/L在此范围内.结论:慢性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原发的HCO3-减少分高AG和正常AG代谢性酸中毒两型高AG型以产生过多的酸为特征,尿毒症、酮酸、乳酸酸中毒等,亦称正常血氯酸中毒正常AG代谢性酸中毒亦称高氯酸中毒,HCO3-减少(如腹泻)、酸排泄衰竭(如肾小管酸中毒)、含氯药物的应用等,

8、例 心跳骤停,经心脏按压后复苏.PH7.32、PaCO2 30mmHg HCO3-15mmol/L.(PaCO2=1.5HCO3-82 1224h 10mmHg)PaCO2=1.5HCO3-82=1.515 82=28.532.5实测PaCO2 30mmHg 在此范围。结论: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例 间断性呕吐一周入院。PH7.48、PaCO2 48mmHg HCO3-36mmol/L.(PaCO2=0.9HCO3-5 1224h 55mmHg)预计PaCO2=正常PaCO2+PaCO2=40+0.9 HCO3-5=40+0.9(3624)5=40+10.8 5=45.855.8实测PaC

9、O2 48mmHg 在此范围.结论:代谢性碱中毒,2、混合性酸碱紊乱的判断,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例 入院时诊断肺心病伴心衰,经静脉滴入大量抗生素,并使用利尿剂.PH7.40 PaCO2 67mmHg HCO3-40mmol/L.(慢性 HCO3-=0.38PaCO23.78 35天 4245mmol/L)预计HCO3-=正常HCO3-+HCO3-=24+0.38PaCO23.78=24+0.38(6740)3.78=30.4838.04实测HCO3-40mmol/L38.04结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例 心脏骤停,经心脏按压后复苏,因补充碱性药物偏

10、多,呼吸快而深.PH7.60 PaCO2 30mmHg HCO3-28mmol/L.(慢性 HCO3-0.49PaCO21.72 35天 1215mmol/L)预计HCO3-=正常+HCO3-=24+0.49 PaCO2 1.72=24+0.49(3040)1.72=17.3820.82实测HCO3-28mmol/L20.82(异向变化)结论: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例临床诊断糖尿病合并大叶肺炎HCO3-14mmol/L PaCO2 24mmHg PH7.39(PaCO2=1.5HCO3-82 1224h 10mmHg)PaCO2=1.5HCO3-+82=1.

11、514+82=2731实测PaCO2 24mmHg27结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正常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比较困难,应结合病史、体检、血气、前后对比综合判断。高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的判断比较容易,特点为升高。,3、三重酸碱紊乱的判断,潜在HCO3-=实测HCO3-AG例入院时诊断肺心病伴心衰,尿量少,明显紫绀。使用过利尿剂和小苏打。PH7.28 PaCO2 71.7mmHg HCO3-32.8mmol/L AG25.5.因PH7.28PaCO2 71.7mmHg,提示呼吸性酸中毒。(慢性 HCO3-=0.38PaCO23.78 35天 424

12、5mmol/L)预计HCO3-正常HCO3-HCO3-24+0.38 PaCO23.78=24+0.38(71.740)3.78=32.2739.83潜在HCO3-=实测HCO3-AG=32.8(25.212)=464639.82mmol/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结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小结,血气结果的判断应注意结合临床原发因素决定走向精确判断须应用预计代偿公式潜在HCO3-的概念不容忽视,PaO2低怎 么办?,氧治疗,氧治疗法,给病人吸入21%浓度的氧称为氧治疗法。氧疗法的主要效应是提高PaO2,同时还可以降低呼吸和心肌做功。,氧治疗是急救复苏、重症监测中最基本、最首要

13、的治疗手段之一。相关知识:一、吸入氧浓度(FiO2)是指给病人吸入的全部气体中,氧气所占的百分比。二、供气装置 1.循环紧闭式装置:主要用于麻醉,呼出气体经过钠石灰 吸收器吸收CO2,重新进入吸气活瓣,使病人重复吸入。2.开放式装置:气体吸入端与呼出端完全分离,即通过单 向活瓣将呼出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三、给氧技术,现代氧治疗通常使用开放式装置,目前采用的开放性供氧装置分为“高、低流量”两类。1.高流量系统 该装置可提供充足的气流,以满足病人全部呼吸要求,即病人所吸入的气体全部由该装置提供。包括有:呼吸机、麻醉机、文丘里面罩等。,高流量系统的优点:可提供精确、稳定的FiO2,而这一FiO2将不

14、受病人通气方式的影响。应用该装置给氧时,流量为最重要的因素,供氧量至少应达病人每分通气量(VE)的四倍,以满足病人最高吸气流速峰值的需要,并确保FiO2的稳定。应特别指出,高流量供氧并非指吸入高浓度的氧,FiO2可根据需要在24%100%范围内进行调节。,2.低流量系统 此装置提供的气体流量较低,不能满足病人全部呼吸的需要,因此在吸入一定量氧气的同时也吸入一定量的室内空气以满足其潮气量。此方法可使FiO2由21%上升至90+%。包括:鼻导管,简易面罩及贮氧囊式面罩。,低流量系统供氧的共同点:FiO2不稳定 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氧气的流速(L/min)2.病人的呼吸频率及潮气量 3.供氧系统可

15、供利用的贮氧装置 低流量系统由于为人们所熟悉,操作简单且无刺激性,病人舒适可以耐受等特点,而普遍利用于临床。,下面举例说明使用低流量供氧装置时,FiO2的计算方法:病人通气方式规律:潮气量500ml;呼吸次数20次/分;吸气时间1秒(因呼吸次数=20次/分,每一次呼吸时间=3秒,又因I:E=1:2);呼气时间2秒;解剖贮氧腔包括鼻、鼻咽、口咽腔,它的容量是解剖死腔的三分之一,即150ml13=50ml。病人经鼻导管吸氧,6L/min(100ml/秒);呼气开始的1.5秒(75%)内,呼出绝大部分气体,而在剩余的0.5秒呼出的气体可忽略不计。由于氧流速是100ml/秒,因此这0.5秒充入解剖贮氧

16、腔内的氧约为50ml。病人500ml的潮气量内含纯氧情况如下:,吸气时间1秒;100%O250ml(存于解剖贮氧腔);100%O2100ml(经鼻导管1秒钟的供O2量);100%O270ml(20%350ml的室内空气):50+100+70=220ml 吸入氧浓度(FiO2)=220500=44%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病人呼吸规律,经鼻导管吸氧6L/min时,该病人得到的FiO2为44%。经鼻导管16L/min流量给氧,计算结果为1L/min的FiO2大约在4%左右:(44%-20%空气中氧)6L=4%,低流量系统供氧时FiO2与氧流量的关系,但在使用该系统装置进行氧治疗时,必须明白一点:Fi

17、O2将受潮气量及通气方式的影响。例如:潮气量由500ml减少至250ml;100%O2 50ml(存于解剖贮氧腔);100%O2 100ml(经鼻导管供O2量);100%O2 20ml(20%100ml室内空气)。计算:50+100+20=170ml FiO2=170ml250ml=68%所以在用低流量系统供氧时,潮气量越大则FiO2越低;反之潮气量越小则FiO2升高。,在经鼻导管给氧流速超过6L/min时,则不能提高FiO2,原因是解剖贮氧腔的容量有限,过高流速给氧会超出贮氧腔储备能力,溢入室内空气中。因此如果需要将FiO2升高至60%以上,可选用面罩或贮氧囊式面罩;在使用贮氧囊式面罩时,要保证氧流速在8L/min以上,使贮氧囊内充满氧气。,低流量系统给氧的适应症:1.潮气量在300700ml 2.呼吸次数25次/分 3.通气方式规律 如果病人不符合上述条件,应考虑给予高流量系统供氧,以保证精确的FiO2。,氧治疗时,动脉血气分析是一必需和重要的监测手段。在评价氧疗效果及临床状况时,要密切监测PaO2,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和临床表现,随时调整给氧方案,是目前临床氧疗法的根本途径。,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