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疾病抢救及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疾病抢救及护理.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种疾病抢救及护理,急诊科张丽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属心内科急危重病,也是引起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中老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达10%13%。为使病人死亡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应重点做好病人院前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工作,也就是说做好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可以提高病人生存率。,一、急性心肌梗塞急救临床症状,病人来诊时症状轻重不同。有大半例是步入急诊,有部分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是家属用平车推进来。发病时间长短不一,大多数患者是急性发作,突然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持续半小时后用药仍不见缓解,疼痛性质增重,伴周身冷汗,烦躁不安,常见的放射到左上肩、上肢或颈部,有恐惧或
2、濒死的感觉。,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及护理要点,1、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应争分夺秒,就地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少死于院前,因此及早发现、早期的诊断在院前抢救极为重要。一般先予止痛、镇静、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吸氧;合并休克时应给予抗休克药物,选择好血管,以防渗出。,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及护理要点,2、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应严密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注意瞳孔、大小便等情况,记录心电监护的异常波型及观察心律情况,对急性心肌梗塞要注意呼吸或心搏骤停,应立即派人通知医生,护士不得离开病人,并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或心脏按压等措施,以免贻误抢救时机。,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及护理要点,3、急
3、性心肌梗塞急救应做好心理护理:患者需要安静环境。不能让更多家属陪护,避免情绪激动。在给患者治病过程中医护语言应亲切、恰当解释病情。让病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要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熟练的护理抢救小组,以高尚的医德和熟练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赖,使之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及护理要点,4、急性心肌梗塞急救应一般护理: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不能随意搬动或让患者自行翻身,更不允许下地走路。病情稳定后平卧位转送病房,途中应注意病人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颅脑外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外伤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关键,而早期诊断则取决于对本病早期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不少外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入院
4、时临床症状轻,决不能依据病人主诉而忽视临床症状的动态观察。对体征缺如或症状轻微的头部外伤病人,尤其是那些顶枕部着力减速性损伤的中老年病人,更应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伤后 48小时,以便早期发现颅内血肿,赢得抢救时机。,颅脑外伤,1.意识变化:入院时有些病人不是处于昏迷状态,而表现为意识障碍的再次出现或进行性加重,因此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状况及其发展趋势非常重要。每 15 30分钟观察一次,如病人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或尿失禁,或清醒转为昏迷,或昏迷程度加深等,均提示可能有迟发性血肿出现,应及时处理。,颅脑外伤,2.瞳孔变化:头部外伤病人应15 30分钟观察瞳孔及对光反射一次,同时注意区别是视神经还是动
5、眼神经损伤引起瞳孔变化。,颅脑外伤,3.颅内压变化:颅内血肿可加重或引起颅内高压,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头痛加剧,烦躁不安,如果早期发现血肿,可为手术清除血肿赢得时间。除随时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症状外,还应密切观察颅内压的波动情况。,颅脑外伤,4.生命体征变化:颅内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均可导致生命体征改变。早期表现为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脉搏和呼吸变慢,外伤后应每 15 30分钟测血压、呼吸、脉搏一次,观察中还应注意有无低血压,若发生低血压,应及时纠正低血压,减少颅内血肿的发生。,颅脑外伤,5.神经体征变化:应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肢体活动障碍、抽搐、语言情况等,最好每 30
6、 60分钟观察和检查一次,对不合作病人和昏迷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抽搐情况。6.缺氧情况:每 15 30分钟监测血氧饱和度一次或观察有无发绀等情况。,心律失常,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100次/min(成人),比较规则。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1.21秒);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0.10秒)。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
7、)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呼吸衰竭,(一)按动脉血气分析有以下两种类型:1、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
8、流)的病例。氧疗是其指征。2、缺O2伴CO2潴留(型)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解决。,呼吸衰竭,(二)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三)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呼吸衰竭,(三)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
9、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所致代偿失调,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呼吸衰竭,(四)护理(一)保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 1,正确使用各种通气给氧装量应用鼻导管给氧要使导瞥与鼻前庭密切连接,不能放在鼻孔前。对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病人不宜用此法。对用鼻导管给氧者,要插入足够深度,并应固定好,切忌脱落。,呼吸衰竭,面罩给氧简便,病人易于接受。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活瓣氧罩,有利调节氧气流量,控制给氧浓度。如果使用普通面罩应注意二氧
10、化碳再吸入产生的影响。对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对各种通气型式的改变,应常规为病人作血气分析。随时记录呼吸支持方式、血气分析结果,并及时处理报警指示出现的问题。,呼吸衰竭,2防止下呼吸遁细菌污染对用鼻导管给氧者,应保持鼻腔清洁,每12小时置换消毒鼻导管,以防感染。对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套管者,应及时清除导管内分泌物。吸痰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对呼吸道和通氧装置的污染。每天应更换湿化器中液体。呼吸套管应1人1套。13天更换,不应反复使用。,呼吸衰竭,(二)加强血液动力学的监护,保证组织血液的有效灌注(1)保障充足血容量为机械通气提供安全条件。对血容量不足者应加快输液速度,以保证肺泡通气量与肺
11、血流量的比例协调。(2)严密观察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心输出量,并详细记录。对其它重要生命体征和临床特征应每1小时观察记录1次。(3)在保证病人血容量的同时,严格注意因快速大量输液可能发生的超负荷输液,严格记录每1224小时液体和电解质出入量,以防止肺水肿或全身水肿的形成。,呼吸衰竭,(三)加强一般护理 定时翻身拍背,改换体位,防止痰液瘀积、肺不张、感染及褥疮。,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它可以是脑血管突然血栓形成,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产生脑溢血,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眩晕,共济失调,呛咳,严重者昏迷及死亡
12、,临床上又称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急性脑血管病,症状体征 1.病史 包括有无头晕、头痛、呕吐、视听减退、言语失利、意识不清、突然跌倒、肢体麻木、抽搐发作及瘫痪等。注意询问起病时间、缓急、当时情况(活动或安静时)、进展形式(短暂、持续、加重)、症状一侧或两侧,过去有无类似情况。,急性脑血管病,症状体征 2.一般体检 注意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皮肤及眼结膜有无出血点,颞动脉和颈总动脉的触诊和听诊,注意搏动及有无血管杂音,有无心律失常、肺部体征、肝脾肿大等。,急性脑血管病,护理 1.急性期 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预防褥疮、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密切观察意识、面色、瞳孔、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翻身时尤应注意。遇病情改变,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抢救。维持营养,根据医嘱给予鼻饲饮食。2.恢复期 按瘫痪护理常规护理。吞咽困难者给浓流食,喂饲要慢,防止误入气管。鼓励患者作主动锻炼,逐步增加活动范围;但血压较高及心脏病患者,活动量不宜过大。,